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特斯拉在華建廠年底見分曉

6月22日晚間,被傳「已經在一起」的上海臨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特斯拉先後發布公告,否認雙方簽署合作協議。特斯拉更是以一句「為更好地服務市場,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該地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來表明,在華建廠一事並未塵埃落定。至此,特斯拉在華建廠的「肥皂劇」終於暫時告一段落。工廠或在2017年底落地

最近幾天,特斯拉在華建廠的傳言滿天飛,不斷上演反轉的戲碼。

先是在6月21日,一家外媒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爆料稱:「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已正式簽訂了在華建廠協議,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特斯拉工廠將落戶上海臨港開發區,官方聲明最快會在本周內公布。」隨後,國內數家媒體從不同渠道獲悉,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事宜已經板上釘釘,特斯拉在華首家工廠將落戶臨港開發區,合作夥伴或為上海電氣。

6月22日下午,一張被流出的上海市政府與特斯拉的簽約照片使得傳言被「坐實」,身為A股上市公司的上海電氣已於當日開市起停牌,上海臨港則直接漲停。

然而到了6月22日晚間,「劇情」有了反轉。上海臨港發布澄清公告稱:截至目前,本公司未與特斯拉公司進行過接觸,亦未與特斯拉公司就其在建廠事項有合作意向,並且未簽署任何協議。

特斯拉隨後也發布了官方聲明,強調目前特斯拉尚處於「正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該地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階段。6月23日上午,上海電氣也發布澄清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與特斯拉進行過接觸,亦未與特斯拉簽署任何合資協議。

不過,這兩天的傳言並不是空穴來風,特斯拉在聲明中表示:

正如之前所溝通,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在華生產計劃將會更加清晰。特斯拉一直致力於深耕市場。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球各地市場,我們也不斷在全球範圍內評估潛在的製造工廠的選址。儘管我們預計大部分生產仍將在美國完成,但我們需要設立海外工廠以確保更多的當地消費者能負擔得起我們的產品。

由此看來,特斯拉在華建廠一事應該是有了實質性進展,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洽談也有「初步成果」,只是建廠項目仍未具體敲定,而預計到2017年年底之前,會最終落實。

中方合作夥伴會是汽車企業嗎

如果特斯拉在華建廠之事只是時間問題的話,那麼誰是其中方的合作夥伴就是目前尚未揭開的最大謎底。

此前有傳聞,上海汽車集團有可能成為特斯拉的中方合資企業,不過已經被上汽內部人士證實,上汽並未與特斯拉進行接觸。有消息稱,上海市人民政府曾為上汽與特斯拉牽線搭橋,但特斯拉CEO馬斯克並不接受與之合作的中方公司是汽車企業。

那麼,特斯拉在華建廠會攜手一家非汽車企業嗎? 2004年發布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第四十八條規定,汽車整車、專用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機車中外合資生產企業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於50%。但是,並未規定中方股東必須是汽車企業。因此從政策規定來看,合資公司中的中方企業也可以是非汽車企業。

不過,從已經被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核准批複的中外汽車合資企業來看,無一例外均是由中外兩家整車企業進行合資。此外,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已經明確新建中外合資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項目按照《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辦理核准。

目前依據《規定》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複的中外合資純電動企業的案例只有江淮大眾,江淮大眾將合資研發生產全新品牌的純電動汽車,而非以往燃油車的合資生產方式。與特斯拉合資的中方企業是否是汽車企業,這引起了汽車業界廣泛關注,他們很在意中方企業能否通過合資學到特斯拉的技術。一位業內媒體人尖銳地指出:「如果特斯拉不與任何企業分享技術成果,光來分享市場紅利,放進來又有何用?」

建廠成真將激發「鯰魚效應」

特斯拉在華建廠一事影響的不只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有廣大汽車消費者。初略計算,特斯拉在開設工廠將減免目前產品價格中包含的運費以及進口稅,產品最終價格預計將會降低1/3。不少消費者就十分關心特斯拉在華建廠后,其產品價格能降低多少,盤算著自己能否買一輛特斯拉。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華建廠將享受雙積分的豐厚政策紅利。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一旦在華建廠,特斯拉的市場前景將會十分廣闊。

崔東樹認為,特斯拉在華建廠一事將激發「鯰魚效應」。

特斯拉將激發國際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熱潮,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特色是自主品牌獨立拼搏,合資企業基本不參與,形成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的格局,這樣不利於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提升和全面突破。——崔東樹

「根據當前汽車產業政策,特斯拉需要與至少一家當地合作夥伴建立合資企業。據透露,特斯拉在華合作夥伴已經排除上汽集團,並且也不會是其他傳統汽車企業。」崔東樹還認為,自主品牌或將走獨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道路,「鯰魚效應」雖然會給汽車企業帶來短期陣痛,但會促進自主品牌的自強。

記者手記

「劇情」幾經反轉,最後只留下了特斯拉工廠「考慮落地上海」的開放式結尾。

有傳聞稱,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的談判之所以曠日持久,是因為特斯拉要價太高。筆者以為,這個傳聞並非空穴來風,畢竟太多人沒用平常心看待特斯拉在華投產,導致特斯拉「水漲船高」。

據筆者了解,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的談判過程中,至少有12個其他地方政府先後向特斯拉拋出「橄欖枝」,遊說特斯拉在當地落戶。各地承諾給特斯拉提供諸多優惠條件,而且有些地方政府與特斯拉多次接觸,每次都開出比上一次更優惠的條件。於是,拉攏之戰愈演愈烈。

各種送上門的優惠條件,自然成為特斯拉向上海市政府施壓的籌碼。作為企業,沒有理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特斯拉也沒有理由不跟上海市政府要高價。筆者以為,如果地方政府能以平常心看待特斯拉在華投產,極有可能避免上演一幕幕鬧劇。同時,媒體也應該以平常心看待特斯拉能否在華投產,沒必要一炒再炒。

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政府比特斯拉的籌碼更大,我們原本有更大的主動權。特斯拉很早就進入市場,該公司CEO馬斯克對市場寄予厚望,曾定下1萬輛的銷售目標。但事與願違,2016年,這個目標被下調至5000輛。早在2016年初,馬斯克便表示出想在華投產特斯拉的意願。

特斯拉之所以謀求在市場發展,還有美國國內的因素。不少美國人認為,能買得起特斯拉的人相對富裕,拿聯邦納稅人的錢來補貼這些人是不公平的。這樣的聲音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后變得更加刺耳,美國政府發展電動汽車的緊迫感沒那麼強烈了,這對特斯拉而言絕非好消息。同時,美國政府給特斯拉的補貼將逐漸退出,這勢必對銷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它依據《零排放法案》賺取積分交易的利潤。

內因外因雙重作用,特斯拉在華投產的迫切之心顯而易見。由此,對於特斯拉在華投產,我們為啥不能淡定一點?有必要表現得比它還迫切嗎?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在起步階段,確實有一些企業表面上響應國家號召,但並不真干實幹。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說,「希望能夠放幾條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在這樣的思路指引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應運而生,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也成為全球第一。

如今,大多數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已經積極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生產中,但是合資企業的積極性不高。特斯拉一旦在華投產,或許可以成為攪活外資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鯰魚」,僅此而已。

版權聲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