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五台山書畫院名家走進介休虹霽寺旅遊景區採風活動即將啟程

由五台山文聯,五台山書畫藝術研究院.五台山東台頂望海寺.,聯合舉辦的書畫名家走進介休市虹霽寺旅遊風景區採風活動與4月11日正式啟程。

此次採風活動由五台山文聯主席安建華,五台山藝術研究院院長,五台山東台頂望海寺主持釋覺一帶領來自五台山書畫藝術研究院 冀慎平 任國勛 張榮力 李紅塵 袁寶華 程偉 徐鳳丹 武海龍 等書畫名家走進介休市虹霽寺旅遊風景區採風。

覺一大師講到:此次採風活動意義非凡,自古書畫與佛教文化緊密交融。古人把這種兼通三者的,稱為「三絕」。正如歷史上的詩歌與佛教有著密切的聯繫一樣,古代的書、畫與佛教也有不解之緣。一方面,僧人禪師常染指書、畫,另一方面,書、畫家也多涉足佛教;佛教經常利用書、畫來擴大自己的影響,書畫也常以佛教為題材來豐富自己的內容;隋唐之後,佛理禪趣更大量融入書、畫之中,書壇畫蘋處處流露出禪機佛意。縱覽古代的書、畫史,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不懂得佛教,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書畫。

我們屆時會與介休虹霽寺旅遊風景區領導和虹霽寺主持釋昌天等書畫家共同探討佛教文化同書畫的不解之緣,以後會更多的來搞類似活動,也希望社會各界人士都能參與進來,共同傳承文化。

介休市虹霽寺風景區

虹霽寺又名滾鍾寺,位於介休市城西十餘被過濾廣告里的義棠鎮師屯南村的銀錠山巔,寺內有虹霽寺塔、滾鍾坡、春秋閣、天王殿、阿彌陀佛殿和地藏殿。據史料記載:該寺始建於唐貞觀13年,唐太宗破劉武周於汾州,立該寺。該寺又名滾鍾寺,據傳建築寺內虹霽塔時,山高坡陡,寺內僧人汲水甚為艱難。可不知何因每日缸滿瓮溢,眾人異之,欲找尋其跡,待到半夜時見一「金剛」以鍾汲水,觀者失聲,「金剛」倏忽不見,鍾即墜地滾入汾水,故稱滾鍾寺。鍾滾之道則名曰滾鍾坡,今遺迹尚存。該寺自唐初建,明萬曆年重修,清康熙年間復修,乾隆金妝,后屢經戰亂,寺廟遂遭毀壞。

虹霽寺

虹霽寺塔,也稱宏濟寺塔,弘濟寺塔,或宏(弘)濟塔,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城西十餘里銀錠山虹霽寺,亦稱宏(弘)濟寺。虹霽寺,又名滾鍾寺,建於唐貞觀十三年。虹霽塔(宏濟塔),於明代萬曆十八年(1590)興建,造型八角九層,塔身磨磚砌築,上有琉璃塔頂,下有浮雕蓮花石座,內為木結構階梯樓板。整座塔雕刻工藝精美,堪稱磚雕精品。

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割股奉君介子推、東漢博通典籍郭林宗、北宋出將入相五十載文彥博---三賢士名達---「三賢故里」。這是介休虹霽塔得以修造的文化源頭之一。唐李世民是太原人氏,而且依靠過武僧,為奪得天下撲平道路。故,貞觀年間修建的虹霽塔獨具非凡的政治意義。

弘濟寺塔背後仰望

據稱,這裡曾是太宗貞觀皇帝從太原起兵后大戰劉武周的古戰場遺址,唐貞觀十三(公元 640)年在銀錠山上詔建虹霽寺,不知是為了慶祝勝利,還是懺悔殺人,抑或兼而有之?現存的虹霽寺遺址及塔為明萬曆十八(公元1590)年重建,清代光緒十八(公元1892)年曾修。虹霽寺塔因地勢高聳,塔身雄偉且緊鄰交通幹線,已成為介休市顯著的地理標識。

中華古塔通覽以虹霽塔的歷史人文價值,將其列為「中華名塔」。

弘濟寺塔基座式樣

「唐代虹霽」,系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塔身為磨磚砌築,上有琉璃塔頂,下有浮雕蓮花石座,內部為木結構階梯樓板。首層有石砌塔門,門上有突出的垂花門樓,在仿木結構的垂花蓮柱上,支撐著磚雕的飛檐斗拱,莊嚴而典雅,秀麗而美觀。從第三層起,各層均有磚雕飛檐和轉角斗拱。每個塔面都築有磚雕椅柱,尤其在第二層周圍,尚築有磚雕欄杆。

琉璃塔剎及細部

整座塔雕刻工藝精美,為介休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介休市曾撥專款一百萬元對其進行全面修復。2005年介休市義棠鎮一些煤礦越界開採,致使銀錠山上虹霽塔出現嚴重傾斜。出於安全方面考慮,文物部門已經關閉虹霽寺景區,寺內僧人和景區管理人員隨後撤走。銀錠山巔古塔,山前流過汾河,景同延安寶塔山,百姓稱「小延安」。

塔身正面底層仿木構門樓

登臨塔端,放眼四望,山下濤濤汾水沿山奔流,鐵路公路車水馬龍。寶塔居高臨下,扼守交通咽喉。這裡曾是古戰場「雀鼠谷」的東出口,地勢異常險要。寶塔又是介(休)、靈(石)、孝(義)三縣(市)界的標誌。

塔身轉角仿木構枓栱

寶塔還流傳著一個傳說,相傳,後為空望佛的高僧田志超在虹霽寺修鍊時,恰逢善男信女們捐資修建寶塔。從寺院至汾河,僅有一條幾里長的羊腸小道可通,往山上運水十分艱難,不僅人受勞累,而且建造工程也因此非常緩慢。高僧心想,佛門以慈悲為懷,應設法解除眾人苦役,於是找到監工,自己承攬下這艱巨的運水任務。從此,每天早晨儲水的缸滿瓮溢,到收工時正好用盡,用水問題總算徹底解決了。但人們只見他在工地上游來游去,從未見他下山挑過水,心裡十分奇怪、納悶。一天晚上,有人便藏在磚垛后要看個究竟。直至半夜,只見一隻白玉兔和一隻梅花鹿,用一口大鐘往山上抬水,這人不覺驚叫起來,這一叫,驚的兔和鹿扔下鍾急忙跑走了。大鐘便沿山坡直滾入汾河之中,山坡上的青草被鍾壓倒不少,後人便把這坡叫作「滾鍾坡」,坡上的草至今都是向下倒伏生長著。

塔身平坐

虹霽寺塔外觀形製為八角九級樓閣式;塔內空心可攀;塔身舉高約34米;通體由青磚與青石砌築;塔基為高約0.7米石砌方形台基,邊長約8米;塔基之上為八角形須彌塔座,高約1.5米,邊長約3米,須彌座上下梟為覆仰蓮瓣,上下枋與束腰部分素麵;塔座上先裝砌一層覆蓮瓣,其上為素麵塔身;層層腰檐下鋪砌仿木構五鋪作枓栱,第三層以上削減為四鋪作,枓栱形制與太原永祚寺塔幾無二致;只有第一層塔檐上砌建有平座並勾闌,做工精緻,模仿逼真。

第二層以上塔身,每面均辟出券門,真假門隔層隔面相間,十分規律,與靈岩寺塔形成鮮明對比;仿木構枓栱之上均為仿木構飛椽伸出三層,而非疊澀;飛椽之上為勾頭滴水瓦作;第一、二層仿木構枓栱下均仿設虛柱牽連騎馬雀替,第三層以上改作只有平板枋;塔頂收結為垂脊盔型平台,其上八面琉璃平直剎座,周鐫神龍怪獸、飛鳳麒麟等圖案,色彩深綠間桔色,清新亮麗;剎身為16瓣覆蓮支撐的半閉素麵琉璃傘蓋;剎頂為已殘的桔色葫蘆瓶;從剎頂底部垂下八條鐵鏈與盔頂牽拉。

虹霽寺為唐代古剎,雖殘垣斷壁,但寺院遺址輪廓清晰地保留著唐代寺廟以塔為中心的形制,與太谷無邊寺形制相同。虹霽寺中現存的建築沿南北中軸線分佈:牌坊、山門、塔、中殿、大殿、後殿(關帝廟)等,兩側配以廂房,規模宏大,建築廣闊,不過現存建築除塔外均為清代及現代所建,其中山門和後殿為清代建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