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區域丨風起粵港澳大灣區

文丨李亞蟬(方塘智庫特約研究員)

我們今天需要正視的時代變化之一是,全球化進退和世界政經秩序變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每一個區域、城市、企業和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如果順應了甚至引領了新一輪全球化變遷和世界政經秩序重構的潮流,哪怕是一個邊緣的角落,也可以獲得的超常規的跨域式發展,如果面對新的趨勢和變化無動於衷,或者戰略決策不得奇效,以前的全球之巔和世界中心,也可能在一夜之間滑入谷底,成為新時代的邊緣之地。

在此背景下,的戰略選擇已經越發清晰,在開放和改革之間,以更直接更深度更寬廣的互動邏輯,推動兩者的協同效應,為的改革開放開啟新的格局和紀元。於是我們看到,十八大以後已經非常明確的關鍵詞包括但不限於: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等。這些關鍵詞背後,不僅鮮明的體現著構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提升國家現代治理能力的戰略意圖和路徑安排,而且,也明確的表達著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續了5000年文明的國家和地區,對新一輪全球化和國際政經秩序重塑的價值主張和機制主張,作為一個全球性大國,正積極主動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更多共制度性的公共品。

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是新一輪改革開放戰略布局的重要關鍵詞之一,對這一戰略安排的理解,不僅需要放在新的全球化進程中來看,還要放在最新的整體性改革開放格局中來看,此外還要立足於大灣區地區內部既有的城市、產業、文化、社會和重大基礎設施格局中來看。

五年為期,十年為盼,百年為計,面對新的歷史性變革節點時代,廣東作為這一戰略執行的主戰場,當以更寬廣的家國情懷、更具創新性的思維方式、更具歷史視野的行動力量,思考並踐行這一世界級的灣區大開發,這對廣東的影響將不僅是帶來多少經濟規模的增長,和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城市轉型的戰略依託,還將賦予廣東一個再次確立其在新的全球和國家變革背景下獨特價值的新的戰略機遇期,在這期間,廣東需要做出的明確選擇是,以最大的改革勇氣和戰略抉擇,立足廣東的現實,探索麵向和全球的城市、經濟、制度和文明等層面的人類進步的新的價值取向,這是廣東的機會,也是新一輪全球化的機會。

1

的大灣區時代

所謂灣區,從地理概念上看,是由一個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灣區具有明顯的外向型經濟特徵。總結一下灣區的共同點不難發現,當今世界,發展條件最好的、競爭力最強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灣區。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是世界公認的知名三大灣區。

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看,灣區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由此衍生出的經濟效應稱之為「灣區經濟」。粵港澳港口群是世界上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大的區域性港口群。

粵港澳大灣區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的相關報告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是最有條件建設「灣區經濟」的先行區,外向型程度最高,內部聯繫也日益密切,具有密集的產業集群和香港這樣的世界級城市,有望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世界級灣區競爭,成為國家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台。

當然,今天世界經濟繼續低位運行,不確定性增大,全球也面臨著治理機制和國際規則的重構與創新。作為新一輪國際化的倡導推動者,正致力於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國際社會的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合作共贏。作為改革開放的現行地區和前沿陣地,廣東省在過去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的基礎上,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產業轉型升級、體制機制改革、自然環境治理、城市治理、社會治理等問題,都擺在廣東省的面前。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東要努力成為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廣東工作作出「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

在我們看來,廣東需要「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在下一個30年,繼續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引領和依託。在此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應運而生,這是廣東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關鍵戰略,是新開放時代對廣東和港澳地區賦予的使命,也是粵港澳地區的歷史性機遇。

經過改革開放數十年的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大經濟區都面臨著經濟轉型、技術革新、城市升級等問題,迫切需要新的改革來解決重大歷史命題。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成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時代轉型節點對外開放的最集中表達,其影響不僅在於國際地緣政治和政經新秩序重塑,亦使國內區域和城市發展迎來新的戰略空間。

新一輪全球化正在到來,藉助「一帶一路」,將構建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目前這個時代的發展節點,對任何一個區域和城市而言,都需要重新思考地區的開放問題,包括歷來作為開放前沿的廣東也不例外。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無疑將成為廣東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戰略抓手。

大灣區的建設是廣東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戰略抓手

粵港澳大灣區是廣東適應數十年改革開放的經濟、城市轉型升級需求,是廣東繼續改革開放、敢為人先的戰略機遇,是粵港澳適應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重大選擇。

2

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使命

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廣東非常願意與港澳一起打造大灣區,進一步強化港澳作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廣東作為經貿合作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深化務實合作,儘快把發展藍圖變成現實。」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指出。

廣東已經到了重新出發的新的歷史節點。現在,廣州、深圳兩座城市將攜手邁入2萬億GDP俱樂部,佛山、東莞也正在吹響邁向「萬億GDP俱樂部」的號角。在實體經濟低迷、房價高企、土地與人工成本高漲、環境壓力很大、交通擁堵嚴重的新時代難題下,珠三角面臨著非常現實的壓力。

廣東已經到了重新出發的新的歷史節點

且廣東省作為國內經濟第一大省,面臨著來自江浙魯等省份的咬尾直追。而一水之隔的彼岸,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也都在尋找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可以說,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廣東也具備建成世界一流灣區的基礎條件。

2016年,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組全球夜景圖,其中,的長三角、粵港澳灣區是燈光最密集、最亮的區域——改革開放的近四十年,珠三角城市強勢發展,成為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粵港澳大灣區地區得益於聚集城市群的均衡、高度發展,夜晚的亮光如這一地區的城市化和經濟發展一樣,已經合為一體,成為全球夜景中最耀眼的一個片區。

7月3日,粵港澳三地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已經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並被認為一個將比肩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的世界級灣區經濟區呼之欲出。但在我們看來,相對其它三大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處在全新的歷史時期,且是跨境、跨體制的經濟灣區,其打造沒有先例可行,其複雜度和難度是前所未有的。

根據粵港澳三地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將被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而在我們看來,粵港澳三地充分利用各自優勢,有效整合區域的資源,打造起緊密合作、富有活力的超級城市群平台,將是決定粵港澳大灣區崛起的關鍵一步。

城市群在構建更強大的產業配套、提升區域乃至全球競爭力、輻射廣大區域的意義,被越來越多的區域所重視。縱觀全國乃至全球的多數耀眼的超級城市,往往離不開一個高度協作的城市群。在信息化時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深化,城市群已經成為全球區域發展和合作的首要平台。

城市群被越來越多的區域所重視

以日本東京灣城市群為例,灣區內六大港口首尾相連,並依託東京灣發展起來的東京大都市圈,面積只有日本的3.5%,但GDP卻高達日本的三分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也要求,其所包含的城市群,能以前所未有的開放態度,打破省域、區域行政界限,超越本位主義,進行大跨度的城市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產業布局等,集聚智力和財力,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實現一個超級城市群平台的生長。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包括廣東的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肇慶、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其中9個廣東城市,實際上就是過去幾年來一直在探索城市群合作的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組團。粵港澳合作不是新概念,大灣區城市群的提出,應該說是包括港澳在內的珠三角城市一體化的升級版。

3

粵港澳的角色再定位

在灣區時代,城市間的合作和以往已經大不同,城市之間需要再共同努力,推動區域產業鏈在全球價值鏈地位的不斷提升,增強國際話語權。在大灣區時代,這11個城市能否結合自身優勢,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推動大灣區合作不斷深化,提高灣區城市群整體競爭實力,對粵港澳的重塑至關重要。

廣東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的作用將得到強化,構建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其中,深圳在金融領域、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超強競爭實力;廣州則是國際產業服務中心和全球性物流樞紐中心,也是嶺南文化中心及華南重工中心,具有科研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和完整的產業鏈優勢;佛山和東莞等城市也都是世界級的製造業基地,且正在向先進位造業升級。

香港定位於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專業服務和創新及科技事業發展,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香港作為連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全球物流中心,具有較強的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和人文交流的優勢。

澳門則定位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打造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隨著內地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的簽訂,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不斷深入。現在,廣東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個自貿區建設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距離門戶樞紐地位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在大灣區時代,廣東自貿區需立足深化粵港澳合作的深度,增強其門戶樞紐功能。

廣東省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丘杉認為,在大灣區新背景下,粵港澳的合作可以著重從互聯互通加強。「建設大灣區應該是要達到城市間感覺沒有什麼障礙,這一塊現在還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間。下一步朝著互聯互通就是進一步對準合作的重點,哪個不通,我們就坐下來搞哪個。」

港珠澳大橋

目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粵港澳大橋將會形成珠江西岸赴港陸路口岸,與珠江東岸赴港的5個口岸形成聯動。未來,藉助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粵澳新通道等區域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便捷區域內交通圈,將成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互動互動的硬體基礎。同時,根據框架協議,還要發揮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優勢,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優化高速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布局,推動各種運輸方式綜合銜接、一體高效。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優勢,通過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將擔當起「一帶一路」國際運營中心的角色,成為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平台。

廣東省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丘杉分析,「粵港澳合作最早更多是『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重點區域參與國際分工,是拿著廉價的土地、勞動力等低成本優勢去參與競爭的。現在改革開放那麼多年,這個形勢是要改變的。整個大灣區的產業結構現在就是要往上走,走到高端上,走到價值鏈的頂端去。」

相關閱讀

廣州怎麼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