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減少德國的盈餘

漢斯-沃納·辛恩(Hans-Werner Sinn)慕尼黑大學經濟學教授、Ifo經濟研究所前主席,現為德國經濟部顧問委員會成員

慕尼黑—《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最近報道說,德國的經常項目盈餘太高了。這是對的。但德國的盈餘為什麼這樣高?有人說德國出口量大是因為其製造的產品質量高,也有人認為德國進口太少,因為工資太低了。

還有人指出,根據定義,一國的經常項目盈餘等於其資本出口。因此,德國存在儲蓄大於投資的盈餘,它需要的是減少儲蓄,增加投資。

當然,德國的經常項目盈餘也反映了其他國家的赤字,包括美國。美國佔了世界經常項目赤字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有可能很快就會有人呼籲赤字國增加競爭力、降低工資、增加儲蓄且減少投資。

以南歐重債國為例。儘管它們在外債利率降低的條件下,成功地實現了經常項目平衡,但它們可以通過大量盈餘來償還債務。

但權宜之計無法讓我們走得很遠。要確定應該怎樣作出調整,首先需要理解為何過剩的資本是從德國流向世界其他國家。

依我之見,美國聯邦政府的極端的負債和任性的預算是問題的主因。美聯儲用寬鬆貨幣政策為美國經濟續命,而其本身系建立在有限責任的消費者和家庭貸款的基礎上。美國之所以可以一直保持入不敷出狀態,是因為它可以向全世界發售美元計價債務,而這又是因為美元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但這一方針形成了一個基於零售的經濟和一個脆弱的國內製造業部門。

另外一個問題是歐元區。採用歐元大大增加了南歐國家的信譽,因為歐元國家可能破產的情景讓人無法想象。畢竟,它們有權利印製其他國家接受其法幣地位的鈔票。這一人為製造的安全感的後果是大量私人資本流入南歐,直到2008年前後才發生逆轉,這造成了通脹性信用泡沫,毀掉了這些國家的競爭力。

當金融危機爆發時,南歐歐元區國家利用它們的印鈔權利,實質上從歐元系統中借取它們在市場中無法借到的資金。它們用這些資金來償還舊債、繼續購買商品,以及買入國外的房地產和其他資產。

此外,歐洲央行通過其直接貨幣交易提供了免費的保險,大膽的投資者繼續不斷地將錢投向南歐。毫不奇怪,所有南歐國家都出現了債務-GDP比率不斷上升到情況,儘管它們在2012年的加強版財政契約中承諾要逐年降低這一比率以逐漸向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60%的上限靠攏。

危機期間,過度的凱恩斯主義讓歐元區債務國得以合法逃脫預算約束,這也導致了資本從德國吸出,而實際上,投資者在試圖從南歐撤出。這刺激了進口,從而讓德國經常項目盈餘繼續增加。

但德國並沒有從這一局面中獲利,因為它從赤字國得到的債券和票據基本上都不再產生利息,並且償還也變得越來越不確定。事實上,如今德國通過其過去的經常項目盈餘所積累的凈外國資產大約有一半全都是德國聯邦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Target債權,目前規模高達8,610億歐元。

根據歐元系統的規則,Target債權反映了德國聯邦銀行被迫為歐元區赤字國擴展的融資,方式是為它們的支付指令授信。德國聯邦銀行永遠無法宣布這些債權到期、應付,而歐洲央行理事會規定這些債權的利息為零。

在這樣的背景下,降低德國經常項目盈餘似乎應該採取雙管齊下的方法。首先,如Ifo研究所主席所建議的那樣,德國可以為私人投資引入折舊許可。這將有助於引導一部分目前流向其他國家的資本流回德國國內用途。

其次,南歐歐元區國家和美國可能最終回歸講紀律的債務管理政策。這將減少它們來自德國的進口,從而降低用經常項目盈餘衡量的德國的資本流出。特別是,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需要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特別是歐元區所保證的財政援助計劃,該計劃人為地將資本導向了南歐。

從邏輯上看,德國無法同時降低其經常項目盈餘並且保持向其他國家擴展廉價公共和私人貸款。如果政客們明白這個基本事實,事情就會好辦很多。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7.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