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PNAS:抑鬱症與心血管疾病或存在關聯

丘吉爾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這個在二戰中拯救了英國的偉大男人,一生中卻獨自承受著抑鬱症的困擾。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他們往往了無生趣,喪失愛的能力,自我評價降低,以至於通過自我譴責來加以表達。更糟糕的是,除了精神上的摧殘,人們還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即抑鬱症患者 / 焦慮症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較高。個中緣由如何,仍然是個謎。

丘吉爾之後,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語世界中抑鬱症的代名詞。圖片來自網路

近日,劍橋大學、劍橋郡和彼得伯勒 NHS 信託基金會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論文,揭示了大腦有兩個重要區域與情緒反應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他們的研究還表明,大腦會根據情緒狀態控制心血管反應(如心跳、血壓等)。

在科學研究中,往往不能直接用人做實驗,因而不得不藉助於實驗動物去探索生命的起源、揭示遺傳的奧秘、研究疾病與衰老的機理。為此,研究人員常會選取小鼠或斑馬魚之類的動物作為實驗對象。然而,在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的選擇卻顯得有點特別,他們選擇了狨猴作為研究對象。此前已有研究顯示,人類的焦慮與抑鬱癥狀同大腦某些區域的活躍度變化有關。不過,由於無法把活人的大腦拿過來擺弄一番,所以過往的研究沒辦法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這些腦區是否得為心血管狀態和行為表現的變化負責?或者,心血管狀態和行為表現的改變是否導致了大腦相關區域活性的改變?作為一種靈長類動物,狨猴相關腦部結構與人類非常相似,因此,利用這種動物,研究人員就可以對此一探究竟。

他們在這些狨猴大腦的特定區域植入一些小金屬管——通過這些管子可放入相應的藥物,暫時抑制腦區的活動。這樣一來,研究人員就能夠知曉究竟是哪些區域引發了什麼樣的反應。

具體而言,實驗中,研究人員給狨猴安排了兩項任務。

第一項任務是不同聽覺線索提示下狨猴的反應:①厭惡性刺激(雜訊)提示;②非厭惡性刺激(黑暗)提示;③隨機厭惡性 / 非厭惡性刺激(雜訊 / 黑暗)提示。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受試狨猴最多一周五天,每天接受約 30 分鐘的測試。

任務一中的狨猴。圖片來源:PNAS

隨著受試狨猴逐漸開始理解這些提示,研究人員發現,狨猴的心率和血壓會隨著所預期的噪音的出現而上升,且它們會頻繁地四下張望(即所謂的「警惕掃描」)。然而,一旦「關閉」大腦的 25 區(subgenual cingulate cortex),這些狨猴的膽子一下子便大了起來:心率和血壓回到正常狀態,警惕性也沒有那麼高了。

第二項任務的靈感則來自於一種常在嚙齒類動物身上做的情緒測試,研究人員希望以此來衡量狨猴調控情緒反應的能力。在一段時間內,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聽覺線索提示,伴之以開門並展示一條塑料蛇的行為,持續時間為 5 秒,先後進行多次。對於狨猴來說,蛇絕對是恐怖的存在,在此種聽覺線索提示下,無論是其心血管狀態還是其行為表現,與在噪音提示條件下如出一轍。接下來,研究人員又故意斷開了聽覺線索提示與蛇之間的關聯,即不再把聲音與塑料蛇的出現掛鉤。

任務二中的狨猴。圖片來源:PNAS

在本項任務中,25 區不再活躍意味著狨猴很快就適應了:一旦聽覺線索提示與蛇之間的關聯被切斷,狨猴很快就對那種提示變得無所畏懼,其心血管狀態和行為表現快速回復到正常狀態。

前面講到的都是大腦第 25 區的情況,其實還有一個區域非常重要,這便是第 32 區(perigenual cingulate cortex)。研究發現,一旦抑制這個區域,便會使得恐懼感蔓延出去:狨猴變得慌亂不堪,不管那些提示是不是真的蘊含著可怕的信息,其血壓都會升高,而且警惕地四處張望。這也是焦慮性障礙的一個典型癥狀。

狨猴大腦 25 區與 32 區。圖片來源:Cambridge University

「現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腦的這些區域,既與心臟管控有關,亦與情緒管控有關,」論文通訊作者 Hannah F. Clarke 博士說,「這有助於我們理解情緒障礙,這種障礙涉及大腦與身體的複雜關係。」或許,這項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真的能為抑鬱症、心臟病等疾病的治療帶來全新的思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