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美自貿協定:合縱或連橫?

曾有人這樣評論締結於1994年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北美自貿協定(NAFTA):「在歐盟模式備受讚美時其所受好評未遑多讓,在歐盟模式飽受質疑時其所受質疑不值一提」。的確,NAFTA完美地將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這三個面積均為百萬平方公里「當量」的北美國家結成一個「經濟共享體」,實現了包括產業分工、產業鏈配套、物流網無縫對接、認證體系互通、市場相互准入、勞動力合理流動……等FTA所期許的幾乎所有「正能量」,且避免了諸如「債務黑洞」、臃腫低效的聯合辦公機構等所謂「歐盟病」,繞開了聯合央行、單一貨幣之類中看不中用的陷阱。今年已是這個「完美條約」誕生的第23個年頭,似乎本不應有任何理由,去折騰這個業已「成年」且發育良好的「棒小夥子」。

然而這顯然不符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口味:早在選戰期間,他就不斷揚言一旦當選,就會廢除NAFTA;當選、就職后,「廢除」倒是不怎麼提了,但「重啟談判」卻如板上釘釘,不容置辯。

今年1月就職不久,川普就明確表示,希望通過「分開來談」而非「合在一起談」來「改進」NAFTA;2月初,著名孤立主義經濟學家、川普委任的國家貿易理事會(NTC)負責人納瓦羅(Peter Navarro)向加拿大吹風「美加之間問題不大,矛盾主要集中在美墨之間」,此後他和白宮戰略委員會召集人、川普「高參」之一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穿梭奔走,力圖說服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甩開墨西哥,和美國『一對一』」,希望加拿大人相信,這才是對後者更有利的選項;3月,無所不在的「川普吹風會」披露稱,川普希望在3月內由政府向國會提交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NAFTA)的動議,「然後會有90天諮詢期」,接下來美國政府會花一段時間去協調談判口徑和立場,「談判最早會在夏天舉行」;3月30日,代理美國貿易代表沃恩果然向國會遞交了長達8頁、包含40項「關鍵目標」的「未來重談NAFTA要點」備忘錄,並幾乎立即引發高度關注。

不論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還是「圍觀群眾」,幾乎第一時間從洋洋洒洒8頁紙的40條流水賬中,鎖定了4個要點:1、美國謀求建立所謂「保障機制」,允許在加、墨兩國進口產品「對美國公司構成損害」時,增加臨時關稅;2、引入更嚴格原產地規則,以保護「美國的生產和就業機會」,規定工業製成品的原料必須大部分來自NAFTA地區;3、允許美國農產品更容易地進入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時加拿大、墨西哥應開放公共採購,給美國企業更多機會;4、解散解決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糾紛小組。

雖然部分美國學者、名流,如曾任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商務部長的康托(Mickey Kantor)試圖將「3.30要價」解讀為「不應造成恐慌的溫和要求」,但這種飾詞顯然缺乏足夠說服力。正如更多分析家所指出的,這實際上是「美國優先」或乾脆說「只許美國優先」、「美國不優先便重啟直到美國優先為止」的「川普邏輯」的又一次生動表現——第一點實際上可解讀為「美國想什麼時候加邊境稅就什麼時候加稅」;第二點的潛台詞是「美國人想要的就業機會和市場份額別人就不許搶」;第三點想說的是「美國貨可以隨便去你們那裡賣,你們要買什麼必須先想到美國」;至於第四點,更意味著「日後美國將可以無拘無束地對加、墨兩國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而後者連投訴的平台都找不到」。彷彿還怕如此不夠露骨,稍後川普還親自在推特上大喝一聲「偷竊美國繁榮的日子必須就此一去不返」。

誠然,這是一份城下之盟,一張「哀的美敦書」,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不可能全盤接受的——川普這個資深商人當然不會不知道,他只不過又一次祭起上任后屢屢嘗試、卻時靈時不靈的「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法寶,試圖通過把價碼叫高,在談判中佔據更有利地位,且如其在TPP、WTO等幾乎一切多邊平台中所表現的那樣,希望通過「迴避多邊、爭取一對一」的辦法,分化談判對手,以便各個擊破。

這就等於給加拿大、墨西哥兩個對手出了道難題:合縱還是連橫?

所謂「合縱」,就是加墨協調統一立場,堅持「要談一起談」、「三家不可分」,共同應對美國;所謂「連橫」,則是加拿大或墨西哥經受不住美方誘惑,力圖通過「出賣隊友」獲得美國「另眼相看」,從而單獨獲得「更好的待遇」。

對美國而言,「連橫」自然對它最有利,而川普選擇的突破口如前所述,是三國中經濟水平排名第二的加拿大。一方面,川普打著「消滅貿易逆差」、「奪回美國就業機會」的旗號出擊,而加拿大對美貿易順差只有近乎可忽略不計的110億美元(2016年);另一方面,相對於老道的墨西哥總統涅托(Enrique Peña Nieto),「嘴上沒毛」且上任后做派更像個「偶像明星」的杜魯多似乎更容易「誘之以利」。2-3月,川普兩晤杜魯多,頗吹了些「加美親密」的暖風。

在這種暖風吹拂中,杜魯多似乎有些暈乎,接連擺出些「連橫」色彩濃厚的姿態:3月16日,他接受環球電視台Today Show節目採訪,稱「過去20多年來NAFTA微調了20多處,也無需國會表決,我沒必要大驚小怪」,這被許多加、美、墨媒體解讀為「暗示會向美國妥協」;3月20日,歐盟貿易專業馬爾姆斯特倫(Cecilia Malmstrom)到加拿大,,說加拿大「是歐盟對抗川普貿易壁壘的夥伴」,歐盟「希望在對抗『美國第一』時和加拿大共進退」,杜魯多也渾如未覺;甚至,「3.30要價」公布當天,杜魯多還表示「美國定期對合作夥伴及貿易關係作出評估,我們當然會很高興」。有分析家就此解讀稱,這或許暗示,杜魯多本人更傾向於認同和川普的「一對一」。

然而他的政黨——聯邦自由黨和內閣,都遠不是鐵板一塊。

川普上台前剛從聯邦國際貿易部長轉任外長的、公認貿易談判能手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 ),2月8日在華盛頓和墨西哥外長韋德加來(Luis Videgaray)曾公開發表聯合聲明,稱兩國政府已達成共識,將共同推動兩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協調一致,並共同駁斥了「加墨關係因NAFTA問題出現波折」的傳聞,同一天,加拿大前聯邦總理馬爾羅尼(Brian Mulroney)表示,不反對更新NAFTA,但「倘犧牲加墨關係以圖取悅美國,加拿大將是最大的輸家」;3月31日,墨西哥駐奧斯汀總領事古鐵雷斯(Carlos Gonzales Gutierrez)更向加拿大外交官放話,稱「相信可以和美國單獨談,卻能不傷及加拿大經濟,是一種天真的幻想」,「加拿大應該尋求NAFTA進一步加強,而不是甩開去和美國單幹」。

很顯然,不論加拿大、墨西哥,其國內希望「合縱」、認為「連橫」是與虎謀皮者均為數不少,且實力也不可小覷。

但「合縱」之路註定不好走。

首先,兩國在經濟上都嚴重依附美國:墨西哥出口量80%目的地為美國,每分鐘吸收美資逾100萬美元;加拿大出口目的地為美國的市場佔比也高達70%以上,其支柱產業——油砂油,美國幾乎是唯一的規模化用戶(因成本太高別的國家幾乎不可能購買),號稱「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自主品牌的汽車生產大國」的這個國家,其汽車製造業(為安大略、魁北克這兩個人口最多省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完全係為美國整車產業配套。可以說,如果將NAFTA比作一個巨人,則美國是軀幹,加、墨分別是兩隻臂膊,離開軀幹,左膀右臂無論怎樣「一體化」,都很難有力揮舞,甚至難以獨立存活。

其次,對於「3.30要價」,加墨兩國利益固然大多一致,但也有不少不同,如對「開放農產品市場」一條,農業大國加拿大很難接受,而墨西哥則樂得趁機撈一筆;又如「原產地原則」,照早先(3月14日)納瓦羅的舉例,原本NAFTA規定,在北美市場銷售的汽車,其總價值中62.5%必須來自美、加、墨三國,如今美國提議將這個比例下限再度大幅提高,這對原本配套成本就很高、在北美汽車食物鏈中主要作高端配套的加拿大而言無關緊要,但對「打下手」的墨西哥汽車配套企業,則意味著整個產業嚴冬的到來。

第三,如前所述,在「合縱還是連橫」問題上,兩國朝野的內部共識度有差異。相對於墨西哥在這一問題上相對的「鐵板一塊」,加拿大則顯得較為複雜,不但執政黨與反對黨,執政黨、甚至內閣中不同成員的立場也存在明顯分歧,近期民調也呈現莫衷一是的混亂狀態。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曾評價稱,雖然戰國時的縱橫家各懷私利,但「大抵合縱者六國之利」,也就是說,在強弱分明的多國平台層面,「合縱」更符合弱國的利益,而「連橫」則最終不免被強國各個擊破。加拿大人也好,墨西哥人也罷,面對咄咄逼人的川普和「3.30要價」 都必須認識到,在川普時代,多邊協定再不可靠,也絕對比「雙邊私了」靠譜得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