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血腥的黑斯廷斯戰役,改變了英國人的命運

原標題:血腥的黑斯廷斯戰役,改變了英國人的命運

帝國裝甲兵 時拾史事

小夥伴們可能在想,對英格蘭王位志在必得的諾曼底公爵威廉在幹什麼?怎麼不趁哈羅德北上作戰的時候入侵英國呢?原因有二,第一,威廉沒法站在上帝視角洞悉一切信息。第二,那段時間裡老天爺也實在是不給力。哈羅德登基為王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威廉那裡,暴跳如雷的公爵一邊大罵哈羅德背信棄義,絲毫不遵守之前的誓言,一邊廣發通告,要求自己的封臣、盟友們提供支援,準備登陸英國爭奪王位。憑藉多年來的戰功和威望,威廉的徵召贏得了熱烈響應,來自公國境內和布列塔尼、佛蘭德斯、安茹、曼恩、勃艮第等多個地區的各路人馬源源不斷地向集結地趕來,可謂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精心籌備,威廉在諾曼底北部的迪福港集結了一支包含1萬餘人、700艘戰艦的龐大部隊,準備前往英國和背誓者哈羅德大戰三百回合。

貝葉掛毯中的一幕——威廉的部隊砍樹造船,為入侵英國做準備。

在大隊人馬雲集而來的這段時間裡,頗有心思的威廉還在宗教領域為自己的征服之路尋求助力。近些年來,頗為虔誠的威廉一直在公國境內支持教廷發布的多項改革令,他和愛妻瑪蒂爾達還各自出資修建了兩個修道院。這一切都給教皇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所以當威廉派遣使者前往羅馬覲見教皇,希望此次出征能夠得到教廷的認可時,時任教皇的亞歷山大二世和他的主要輔臣希爾德布蘭德(未來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都滿心歡喜。在他們看來,庸俗不堪的英格蘭教會早就應該修理修理,教廷嚴令禁止的各種陋習——兼俸、買賣聖職、教士結婚等現象在英格蘭格外嚴重,而自1052年起擔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斯蒂根德(當年給高德溫伯爵和懺悔者愛德華和稀泥的那位人士),不但沒有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反而集諸多陋習於一身,讓身為改革派的教皇憎惡不已。如果虔誠的威廉能夠入主英格蘭,必然可以給腐朽的英格蘭教會帶去一股改革的春風。為了表明對威廉的支持,教皇甚至給威廉送去了一面代表羅馬教廷最高權威的戰旗,以鼓勵威廉完成他的征服大業。

有了多方面的支持,自信心爆棚的威廉原本計劃在8月初就發動對英格蘭的入侵,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股強烈的北風卻讓他的計劃泡了湯。有趣的是,這股神奇的北風把威廉的大隊人馬按在英吉利海峽南岸出不了港,卻讓哈德拉德的部隊坐上了順風船。不過,糟糕的天氣給威廉帶來的也並非都是壞處,我們可以想到,如果威廉8月初就成功登陸英國,那麼他將不得不面對枕戈待旦、以逸待勞的哈羅德大軍,而歷史就此被改寫也並非不可能。同樣,對於哈羅德來說,這股北風也給他帶來了好處,否則他極有可能面臨哈德拉德和威廉的同時入侵。

但這都是我們站在上帝視角得出的結論,當時的威廉可不這麼想。他不知道海峽對岸發生的那些事情,只知道惡劣的天氣讓他的部隊無法出海,而他不得不盡全力維持這支部隊的龐大開銷。根據學者們的粗略估計,光是餵飽這支大軍,每天就要消耗十噸左右的麵粉,雇傭上千人投入到製作麵包的浩大工程中。此外,為了避免排泄物等垃圾污染營地環境引發瘟疫,士兵們每天還要處理大量的糞便。而部隊里的3000匹戰馬,在威廉部隊滯留於迪福港期間,大約製造了2500噸糞便,戰士們每天都要拖著成百上千的車輛把各種生活垃圾運送到遠離營地的地方。對於響應威廉號召雲集而來的士兵來說,這種成天無所事事、枯燥無味的「鏟屎官」生活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和騷亂,而且盛夏過去以後,威廉也會面臨和哈羅德同樣的問題——他的士兵們也需要在秋天收割莊稼,到那時,他就不得不解散自己的部隊,征服英格蘭的夢想也將化為泡影。

在經歷了一個月多月漫長而焦急的等待后,9月12日,一股西風姍姍而來,威廉果斷下令艦隊起錨,將部隊運送到了離英國本土更近的索姆河河口,並駐紮在附近的聖瓦列里。然而,風向依然沒有改變,士兵們興緻勃勃地起航后,發現又來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繼續做同樣的事情,不禁大失所望。很多戰士的信心開始動搖,他們私下裡認為威廉的計劃過於瘋狂,甚至懷疑這次出征違背了上帝的意願,所以他老人家才製造如此惡劣的天氣破壞威廉的計劃。

換做是其他人,可能早就解散部隊,放棄入侵了。但此時威廉的頑強意志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奮力維持著軍隊,每天都虔誠地祈禱,還把當地的聖物遺迹搬出來遊行示眾,以此激勵躁動不安的士兵。可能威廉的虔誠和毅力真的感動了上帝,9月27日下午,就在哈羅德在斯坦福橋打敗挪威軍隊的第三天,諾曼人盼望已久的南風終於到來了。晚飯過後,心情一片大好的威廉下令部隊登船起航,營地中的士兵們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一片歡騰。戰士們拿起武器,牽上戰馬,水手們操起船槳,拉好船帆,威廉也登上妻子贈送的旗艦「摩拉」號跟隨大部隊一起出發,殺氣騰騰地向英國撲了過去。

一整夜的航行波瀾不驚,第二天清晨,威廉的大隊人馬順利地在英格蘭南海岸的佩文西登陸(唯一令威廉憤怒的是,有幾艘船因為故障偏航了到肯特郡,而登陸的船員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屠殺)。據說由於海灘又濕又滑,剛上岸的威廉就一個跟頭摔倒在地,身邊的士兵們第一反應都認為這是一個不祥之兆。然而機智的威廉卻在一瞬間就把自己的出糗變成了激勵軍心的良方——他順勢從海灘上抓起兩把砂石,高興地向戰士們宣布:「看啊,我已經牢牢抓住了我腳下的土地,英格蘭乃我掌中之物!」戰士們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領袖是在給他們加油打氣,心中的疑慮也立刻煙消雲散。

貝葉掛毯中展現出諾曼軍隊在英國南海岸登陸成功的情景

威廉此刻可能還不知道究竟誰才是斯坦福橋戰役的最終勝利者,畢竟那場大戰才剛剛過去了兩天。但讓他欣喜的是,由於哈羅德率領大軍北上作戰,英格蘭的南海岸幾乎是不設防的。不但航行途中沒遭到阻攔,而且登陸后的一系列行動也十分順利。隨後的幾天中,威廉率領部隊向東轉移到了黑斯廷斯,這裡的條件更適合諾曼軍駐防。

諾曼軍大舉入侵英格蘭的時候,哈羅德毫不知情。當時他和剩餘的部隊還遠在400公裡外的約克城中修整。因此當信使馬不停蹄地飛奔至約克向其告知諾曼大軍成功登陸時,想必哈羅德的表情和幾天前哈德拉德在斯坦福橋時一樣震驚。他原本以為威廉不會在秋天發動入侵,但事實卻無情地打了他一個大耳光。形勢如此危急,哈羅德不顧疲憊勞頓,率領殘部於10月2日從約克出發,一路南下收集兵馬,僅僅用了四天時間就返回了倫敦,再次複製了之前的偉大行軍。

這段時間裡,威廉應該已經知道了哈羅德在斯坦福橋打敗了挪威軍隊,而自己接下來將要在戰場上和現任英王一決雌雄。由於沒有本土作戰的優勢,速戰速決是威廉最希望得到的結果。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威廉命令部隊發揚「恐怖主義」精神,對黑斯廷斯周邊的村莊大肆燒殺搶掠,一方面能達到以戰養戰的效果,另一方面這種挑釁也能刺激哈羅德的自尊,迫使其儘快南下和自己交戰。

對於哈羅德來說,此時最佳的作戰方案就是在倫敦修整軍隊,等待國內其他貴族的增援,同時摧毀黑斯廷斯周邊的所有物資,堅壁清野,使諾曼軍隊無法從當地獲得補給。哈羅德的母親和弟弟都勸他繼續等待,忠心耿耿的四弟吉爾斯也表明應由他率領部隊先行同威廉交戰,即便自己陣亡,哈羅德也可以帶領主力部隊一舉擊敗剩餘的諾曼軍隊。然而,頗有血性的哈羅德拒絕了這些建議。他認為,國王的職責就是率領士兵保家衛國,此刻殘暴的諾曼人正在自己熱愛的國土上橫行肆虐,他身為一國之君,怎能待在後方袖手旁觀?被諾曼人暴行激怒的哈羅德決定親率部隊南下,為了自己的榮譽,為了英格蘭的安全,去和威廉決一死戰。他也相信,在同仇敵愾的英國士兵面前,諾曼人必將遭遇毀滅性的打擊,而自己也將因為這光榮的戰績留名青史。

戰爭的殘酷——諾曼軍放火燒掉了當地居民的房屋,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倉皇逃走。這種殘暴

行徑在諾曼征服的過程中一再上演。

10月12日,經過為期一周倉促的準備后,哈羅德和兩個弟弟率領著8000餘人的部隊南下黑斯廷斯,準備和駐守當地的諾曼軍隊展開決戰。考慮到威廉留下了部分士兵守衛港口錨地,因此兩支軍隊的實際作戰人數大致相當。威廉的優勢在於諾曼軍由步兵、騎兵和遠程弓箭部隊混合而成,后兩個兵種的比例還相當高,何況諾曼騎兵的強大戰鬥力已經被多次證明。相比之下,由於常年和維京人交戰,英軍的部隊仍然以傳統的步兵方陣為主,不但騎兵數量很少,而且此次參戰的弓箭手也比斯坦福橋戰役中要少得多。不過,英軍士兵也絕非毫無勝算。長久以來,步兵排成緊密隊列組成堅固的盾牆方陣,在英格蘭大地上經歷了無數次戰鬥的考驗。因此,如果英軍能佔據有利地形,依靠盾牆穩紮穩打,那麼勝利也並非鏡花水月。

當然,對於這場戰鬥的重要意義,哈羅德和威廉都心知肚明。如果哈羅德取得勝利,那麼他即將在全英格蘭人民面前證明自己的實力,證明他無愧於懺悔者愛德華留下的英國王位。如果他失敗了,那麼幾百年來盎格魯—撒克遜人在這片土地上的發展成就,必將墜入萬丈深淵。而對於威廉來說,如果他獲得了最終勝利,那麼這位私生子出身的公爵,將在上帝的見證下加冕為英格蘭的國王,走上人生的巔峰。反之,如果他失敗了,不僅自己征服英國的夢想化為泡影,而且還可能給自己的公國帶來巨大的動亂與災難。雙方都暗下決心,率領自己的戰士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奮勇作戰,堅決地、毫不留情地消滅對方。

黑斯廷斯戰役雙方列陣的形勢圖。紅色為英軍,藍黑色為諾曼軍。

13日傍晚,英軍士兵抵達目的地,駐紮在黑斯廷斯北部一個坡度比較平緩的山丘上,距離諾曼人的營地約有十公里遠。當天的夜晚,對於雙方士兵來說恐怕都是十分難熬的。他們都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仁慈的上帝能夠在明天的戰鬥中眷顧自己的領袖,眷顧自己的戰友,乃至眷顧他們自己。威廉可能一夜都沒有睡好,由於擔心部隊正處於不利位置而遭到英軍突襲,14日黎明前的兩個小時,威廉率軍離開營地,推進到距離英軍僅僅數百米的一座小山包上。而不遠處的英軍,也開始行動起來,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最後的準備。

此時威廉的心情自然是無比激動,為了這一天他已經等待了幾個月之久。或許是因為情緒過於亢奮,在戰前準備的時候,威廉居然把自己的盔甲穿反了。毫無疑問,在場的士兵們自然覺得這又是一個不祥的預兆。然而尷尬的威廉再次化腐朽為神奇,他面對圍觀的士兵放聲大笑,弄得好像這是他為了調節大戰前的緊張氣氛而故意這樣做的。身邊的士兵們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威廉則重新穿好盔甲,拿上武器翻身上馬,向自己的士兵們做了最後的戰前動員。他高聲呼喊道:

「諾曼底人!一切民族中最勇敢的人!我毫不懷疑你們的勇氣,也毫不懷疑你們必將取得勝利!我的勇士們啊!一個屢戰屢敗、對軍事一無所知、連弓箭都沒有的民族,竟在你們面前陳兵列陣,這不是奇恥大辱嗎?虛偽的英王哈羅德竟敢在你們面前拋頭露面,這豈不叫人羞愧嗎?那些殘殺你們同胞的人,竟然還苟活於世,這豈不令人詫異嗎?

我的勇士們,高舉戰旗,勇往直前吧!願你們的榮耀之光,猶如閃電照亮四方!願你們的進攻吶喊,猶如雷鳴東西回蕩!為我高貴的死傷戰士復仇吧!」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過後,諾曼士兵們個個熱血沸騰,摩拳擦掌,準備向勝利發起勇猛的衝鋒。當是時,大軍四面雲集,勇士摩肩接踵,士皆盔明甲亮,軍俱戰裝齊備。一場決定英格蘭歷史走向的大決戰即將打響。

英軍守在山坡頂端居高臨下,佔據地形上的優勢。諾曼軍則要從下向上發動仰攻。

上午9點,隨著威廉一聲令下,諾曼軍先行發動了進攻。位於陣線前沿的弓箭手首先向英軍的陣地傾瀉了漫天箭雨,在遠程火力的交鋒中,英軍處於完全的劣勢中。隨後,威廉命令步兵向山坡頂上的英軍盾牆陣發起了進攻。仰攻敵人的諾曼士兵沒有地形優勢,但依舊鬥志昂揚,狂呼著戰吼向英軍衝去。一時間,盾牌的撞擊聲、刀劍斧矛的交錯聲、震天的喊殺聲和痛苦的哀嚎聲交織在一起,雙方戰士儼然是用生命在演奏一支血腥的交響樂。佔據地利的英軍士兵在盾牆的保護下,把一切能利用的東西往諾曼士兵身上招呼,除了普通的武器之外,甚至連石頭也被用來攻擊從山下衝上來的敵人。一頓腥風血雨的搏殺過後,諾曼軍隊敗下陣來,而英軍陣線依然穩固。威廉又命令精銳的諾曼騎兵向哈羅德的盾牆發起衝鋒。常年在歐洲大陸作戰的諾曼騎兵對付英軍這樣的防禦陣型也缺乏經驗,何況仰攻的騎兵也失去了速度上的優勢,因此騎兵們的奮勇衝擊依然沒能突破英軍士兵組成的銅牆鐵壁,反而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左翼的布列塔尼軍團甚至發生了潰退現象。而與此同時,諾曼軍中也出現了一個可怕的謠言——威廉已經戰死,而這一消息使得整個諾曼軍都開始動搖起來。因為在那個時代的戰鬥中,指揮官的陣亡就意味著己方部隊已經完敗於敵人。深感形勢危急的威廉換上新的戰馬,脫下頭盔在陣前奔走,向戰士們表明自己一切安好,並激勵諾曼士兵奮勇殺敵。

貝葉掛毯中對黑斯廷斯戰場上諾曼騎兵和弓箭手的描繪

看到敵人的主力部隊都已經敗退,英軍右翼的部分士兵大喜過望,擅自脫離陣線,衝下山追擊敵人,結果被重新找回信心的諾曼士兵抓住機會反撲一波,追殺敵人的英軍反而被屠戮殆盡。

歷經一個上午的血腥搏殺,戰鬥演變成了一場消耗戰,而這無疑對英軍更有利。即使這場戰鬥失敗,只要哈羅德不死,英軍依然可以從容撤退,等待援軍加入后再和威廉交戰,到時候筋疲力盡的諾曼軍隊絕對沒有勝算。而諾曼軍不但不能失敗,還要俘虜或者擊殺哈羅德本人,其作戰難度遠比本土作戰的英軍要高。所幸威廉在混戰中依然保持著較為清醒的頭腦,他發現英軍士兵作戰雖然勇敢,但紀律性不強,總是有士兵擅自出擊,因而計上心來——讓小股騎兵衝鋒,佯裝敗退引誘英軍士兵脫離陣線,待其下山後再集中力量將其殲滅。由於哈羅德的部隊中有很多都是臨時徵召的新兵,缺乏作戰經驗,因而屢屢上當,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午後,諾曼騎兵又向山頂的英軍部隊發動了兩次衝鋒,但都被英軍擊退,然而兩次都有很多擅自追擊的英軍戰士在衝下山後被反撲回來的諾曼騎兵殲滅。戰鬥異常激烈,哈羅德的兩個弟弟吉爾斯和利奧弗文都在戰鬥中不幸陣亡,而威廉也失去了三匹戰馬。可能因為對自己的盾牆十分自信,即便自己的部隊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傷亡,難以維持堅固穩定的陣線,哈羅德依然沒有選擇撤退,他似乎已經做好了和威廉血戰到底的準備。諾曼騎兵向英軍士兵的盾牆發起衝鋒,地面上屍橫遍野。

接近傍晚的時候,由於擔心哈羅德撤兵逃跑,威廉重整兵馬,決定再向英軍陣地發動一次衝鋒,他深知自己必須俘虜或者殺死哈羅德,否則擇日再戰諾曼軍必敗無疑。為了越過英軍士兵的盾牆而殺傷到後邊的士兵,威廉命令弓箭手以大仰角拋射的方式向敵人傾瀉箭雨,而這一招果真起到了效果——這些拉開戰爭帷幕的諾曼弓箭手,現在即將為這場血腥的戰鬥畫上句號——經歷一整天的消耗,英軍陣型已經不再那麼緊密,猛烈的射擊給英軍士兵造成了重大的傷亡。更要命的是,哈羅德此時也被弓箭射中了——箭矢射中了他的臉部,這位勇敢的國王頓時痛苦倒地,儘管身邊的戰士拚死保衛統帥,但哈羅德依然被狂呼而至的諾曼士兵亂劍砍死。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最後一位國王,就這樣為自己熱愛並決心誓死保衛的土地貢獻了生命。

哈羅德的陣亡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傷亡慘重、疲憊不堪的英軍士兵再也堅持不住,開始全線潰退。諾曼軍的傷亡也很大,但擊殺敵方主帥的消息令全軍士氣大振,當他們最後一次向山頂發起衝擊時,群龍無首的英軍部隊兵敗如山倒,被蜂擁追擊的敵人趕盡殺絕,而威廉的諾曼軍隊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貝葉掛毯上哈羅德陣亡的場景——被箭矢射中臉部,隨後被諾曼軍砍殺在地。關於他的

具體死因,學者們有很大的爭議。

關於哈羅德遺體的下落,後世傳說有著不同的版本,其中有一種說法頗為浪漫:被亂劍砍死的哈羅德屍體已經難以辨認,而他心愛的前妻埃迪絲·伊萬內莎來到戰場,通過只有她熟知的哈羅德身體上的標記,認出了丈夫的屍體,使得愛人得到了一場體面的葬禮。

成者王,敗者寇,千百年來,人們總是習慣於羞辱謾罵亡國之君,因為他們的失敗葬送了自己的王國。但對於哈羅德來說,這一指責並不公平。無論是從他本人還是從英國臣民的立場來看,阻止諾曼人入主英格蘭都沒有過錯。從當上國王那一天起,哈羅德就為迎接不同強敵的挑戰而奔波忙碌,為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百年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失敗絕不是因為自己的無能,更多的是不能為他所左右的時運!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時拾史事讀者群號 30428330,歡迎喜歡歷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蓋飯GetFun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蓋飯GetFun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