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瞭望 :如何將「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推向縱深?

原標題:瞭望 :如何將「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推向縱深?

◆ 改革發展為了誰、依靠誰,這是關係全面深化改革目的與動力的重大問題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根本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去年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12次中央深改組會議,其中涉及民生相關議題的會議有9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民生領域文件,涉及扶貧、醫療、就業、教育、養老、社保等多個方面

◆ 在中央深改組會議新聞稿中,「落實」一詞高頻出現,僅2016年12次會議就強調了100餘次

◆ 既往的改革實踐表明,越到「最後一公里」,各種「中梗阻」對改革的阻滯力也越大,任何跑冒滴漏、虛晃一槍,都有可能使相關改革的成效打折扣,有可能導致改革方向偏離、改革任務落空

◆ 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要跟進到哪裡。一年來,中央改革辦的專項督察覆蓋27個中央和國家機關、26個省區市,中央環保督察覆蓋半數以上省份

◆ 的發展和改革已經高度融合,改革由單項和局部突破轉向全方位系統設計和整體推進的趨勢更為顯著,改革內涵已由經濟領域全面拓展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及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國內改革更加深入地拓展到應對逆全球化挑戰、參與全球治理中來

2017,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年份。這是「十三五」規劃實施進入重要階段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份,非常重要的是,在這一年,我們將迎來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

海內外注目的2017「兩會時間」已經開啟。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國兩會上,億萬人民的意願訴求將通過兩會的制度渠道,轉化為推進改革、促動發展的國家意志。

改革發展為了誰、依靠誰,這是關係全面深化改革目的與動力的重大問題。認清改革的力量之源、發展的最終目的,就能激發出攻堅克難的強勁動力,朝著目標砥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給出了明確答案: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努力使各項改革都能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都能滿足人民群眾願望和期待」;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根本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改革的頂層設計,到群眾身邊「小事」,無不詮釋出人民利益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清晰地勾勒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人民至上」和「民生邏輯」的執政情懷。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看望和討論。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時時問需於民,事事問計於民,把人民置於心中最高位置,群眾反映最突出、最集中的問題,就是改革發展的根本指向。「以人民為中心」,是改革的「人心標準」,更是執政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呼應民心民意,為改革順利推進贏取新的動力,更展示出改革的信心與決心。

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基本確定,四梁八柱已然立起。供給側、行政管理體制、司法、財稅、戶籍制度、央企薪酬、考試招生、農村土地、公立醫院、科技體制、監督執紀……一項項牽涉深層次調整的改革,在頂層設計與著力推動下破題,不斷發力。

改革為民。去年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12次中央深改組會議,其中涉及民生相關議題的會議就有9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民生領域文件,涉及扶貧、醫療、就業、教育、養老、社保等多個方面。

「改革既要往有利於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全面深化改革,始終鎖定民生關切點,緊緊抓住破解民生難題與保持經濟增長的「最大公約數」,讓改革紅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脫貧攻堅「精準」發力、「健康」展開藍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走向深入、產權保護頂層設計完善、房地產調控「一城一策」……2016年,改革瞄準民生領域的「痛點」,逐一破題,精準發力。

在過去一年間,人們已經開始在方方面面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棚戶區住房改造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80多萬戶;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年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兒童醫療資源緊張狀況有所緩解,家庭醫生走入尋常百姓家;教育均衡布局逐漸發力,更多的孩子實現「就近入學」;增設巡迴法庭,進一步下沉審判中心,方便群眾訴訟;提高低保、優撫、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標準,為1700多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或護理補貼;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進展順利,群眾不必為辦證再受來回奔波之苦……

從國計到民生,全面深化改革給予群眾的,既有切身利益的保障,也有公平正義的實現;既有發展紅利的共享,也有美好前景的預期。這正是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之後,全面深化改革能夠多點發力、密集施工的深厚底氣。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大責任」扛在肩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持續提供動力。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2017年,改革將繼續向縱深推進。「以人民為中心」,正是體現了決策者在多元中定主導、在多樣中求共識、在多變中找恆量的執政智慧,將改革目標指向與群眾的意願、人民的利益緊緊相連。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將進一步匯聚民意、民心、民智,中央治國理政將繼續鎖定「民生坐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增添源源不竭的動力。

明確責任,抓住關鍵少數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節點,面對千頭萬緒的改革部署,面對人民群眾的殷殷期待,該如何發力?

2月6日,春節剛過,中央深改組召開第三十二次會議,這也是2017年度的深改組首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不僅親自抓、帶頭干,還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撲下身子,狠抓落實。

抓主體,明責任,正是幾年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

「改革千難萬難,一把手肯抓肯干就不難」。實踐證明,作為「關鍵少數」的地方和部門一把手,其作用發揮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改革的推進進度和實際成效;一把手爭做勇於改革的先鋒和善於改革的表率,則改革推進也將更有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不同改革主體責任劃分清楚、明確下來,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提高履責效能,以責促行、以責問效。黨員、幹部特別是地方和部門一把手,既要當改革的促進派,又要當改革的實幹家。

2016年中央深改組清晰劃分了各類改革主體的責任專項小組對本領域改革負有牽頭抓總、特別是協調解決矛盾的責任,既要抓統籌部署,也要抓督察落實;改革牽頭部門是落實中央部署具體改革任務的責任主體;地方黨委對本地區全面深化改革承擔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

抓改革,是一項重大的政治責任。改革落實能不能打通「最後一公里」、突破「中梗阻」,「改革紅利」會不會被截留,各級領導幹部是關鍵。尤其是黨政一把手,首先需增強「四個意識」,切實強化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保持思想上共通共鳴、精神上高度默契、感情上同頻共振、行動上步調一致,攻堅克難化解社會問題,激流勇進突破發展瓶頸,不畏艱險推動改革大業。

「過去一年,發展面臨國內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政府工作報告

面對改革中的種種困難,各級幹部更要主動克服本領恐慌,敢於擔當。特別是對於涉及到群眾利益的改革,要以飽滿的勇氣智慧、強烈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地干。對重要情況、矛盾問題、群眾期盼心中有數,對改革舉措成效如何,抓實精準落地、抓實探索創新、抓實跟蹤問效、抓實機制保障,使各項改革更加富有成效,真正做好改革的主體,擔負起改革的責任和人民的期盼。

牽住牛鼻子,以重點帶動全局

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統工程,頭緒多,任務重,改革向縱深推進,牽涉的體制矛盾和利益關係將會越來越複雜。

正因如此,改革抓重點、抓關鍵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問題、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這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論。

「要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加快推進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增強內生髮展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

對改革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啃「硬骨頭」、探「深水區」,離不開對改革大局的把握。當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已明確了「統籌兼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任何改革都要從全局出發,從全局思考,最終落實每一項具體措施。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既要心中有數,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先集中力量把主要改革舉措推出來,列出「問題清單」,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中的難題。

2016年多項改革綜合施力,已呈現出對改革深層次脈絡的把握:

在經濟生態領域,改革抓住阻力大、利益調整難的硬骨頭持續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穩起步,改革支撐發展的動力作用逐步顯現;

在民主法治領域,改革保持著政治定力和改革韌性,穩慎、主動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在司法領域,以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職業保障、推動省以下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為基礎的司法管理體制改革,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認罪認罰從寬、司法公開為重點的訴訟制度改革,以立案登記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增設巡迴法庭為代表的的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等關鍵性改革順利推出;

在文化領域,改革把牢方向,堅定文化自信,推進位度創新,強化督察落實,重點改革支撐作用日益凸顯,釋放了文化創新發展的強勁勢能;

在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謀划改革,瞄準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聚焦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推出一批重點改革舉措,辦成了一些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難事,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則突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形成黨的組織制度、幹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齊頭並進、互相支撐的良好態勢,黨的建設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同時,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出發,與全面從嚴治黨、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結合,重點改革舉措取得突破,中央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

在國防和軍隊領域,建立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實現了軍隊組織架構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在構建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

可以看到,改革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愈發清晰。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個著力點,無不回應了人民期盼,展現了黨中央通過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行動。

例如,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一批標誌性、支柱性改革舉措。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這一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在提前完成本屆政府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三分之一目標的基礎上,去年又取消165項國務院部門及其指定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清理規範192項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20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在今年,「放管服」改革還將持續加力,著力打通「最後一公里」,堅決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讓企業和群眾更多感受到改革成效。

2017年,改革將緊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向中心聚焦、向深處發力。在今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一個必須牽住的「牛鼻子」。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表面看是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往深里看則是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為發展培育新動力、增創新優勢。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做出部署,2017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萬噸以上。同時,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今年將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將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並將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繼續發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讓更多住房困難家庭告別棚戶區,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住有所居中創造新生活;將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範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計使結構性減稅力度和效應進一步顯現;針對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問題,將精準加力補短板,加快提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創新發展、資源環境等支撐能力。今年將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並將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這是政府自身的一場深刻革命,要繼續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披荊斬棘向前推進。」

——政府工作報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是相通的,其核心是體制機制創新,最終目標是形成經濟增長新機制,從而進一步把發展「蛋糕」做大,為促進公平正義夯實基礎。同時,通過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短期和長期、減法和加法、供給和需求四大關係,進一步分好「蛋糕」,為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黨中央率先垂範下,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算大賬、總賬、長遠賬,抓住重點,堅決地破、堅決地改,一步一步往前推、一層一層往下落。關鍵之年,發展的速度之變、結構優化、動力轉化,與改革的時序、節奏緊密咬合。新動力的積聚、新舊增長動力的切換,正在深刻改變著發展的路徑。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握的「大局」。

深耕試驗田,創新求突破

改革試點,就是改革前瞻探路的「試驗田」。改革實踐反覆證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越要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從創新實踐中尋求突破,從群眾中汲取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試點是改革的重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改革艱巨性、複雜性、系統性愈加凸顯,對一些攻堅難度大的改革,對既要突破又要創新的改革,更需要採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通過試點走出困局、打破僵局,發揮試點對改革全局的示範、突破和帶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以來,多項重大改革舉措,都是通過試點來總結推廣形成的。在2016年,聚焦改革重大任務,就突出抓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司法責任制改革等重大試點。並及時總結和複製推廣試點經驗、自由貿易試驗區、群團改革、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推行河長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重大改革試點成果在更大範圍推開。

試點,作為改革的重要方法,有助於釐清改革的各項重大關係,探明突破的方法和路徑。特別是全面深化改革進入密集施工期后,改革舉措的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推進條件各有不同。各地在推進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掌握步驟和次序,以施工圖方式明確改革舉措的路徑、成果形式、時間進度。

改革試點,可以發揮對於全局性改革的示範、突破、帶動作用,打通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一些矛盾問題多、攻堅難度大的涉及風險因素與敏感問題的改革領域,中央定調子、划底線,地方探路子、創經驗,深耕細作改革「試驗田」,為推進全國面上改革積累了豐富經驗。

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無論改革推進到什麼階段,人民首創精神都不能忽視。這一年,中央注重調動地方、基層、群眾的主動性創造性,取智取法取道於民,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又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營造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濃厚氛圍,創造了很多改革創新的生動案例,使改革活力充分涌流。

集成協同,厚積成勢

今天,的發展和改革已經高度融合,發展每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改革不斷前進也能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改革由單項和局部突破轉向全方位系統設計和整體推進的趨勢更為顯著,改革內涵已由經濟領域全面拓展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及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國內改革更加深入地拓展到應對逆全球化挑戰、參與全球治理中來。

對照「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擺在共產黨人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要推進的現代化進程,推動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為了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共產黨人將繼續完善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樣的歷史價值和責任擔當,讓全面深化改革義無反顧、砥礪前行。

要肩負起這樣的使命擔當,全面深化改革這項工程必然是極為宏大的。改革越深入,各領域各環節改革的關聯性互動性越強,每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又都需要其他改革予以支撐。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如果只是「線性部署」、「單兵突進」,沒有通盤考慮好先手棋、後手棋,改革難免相互掣肘。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要樹立改革系統思想,一手抓改革措施的深耕厚植,一手抓新改革舉措的出台落地,加強各項改革之間的配套組合、前後呼應,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實現改革舉措系統集成,使各項改革舉措不斷向中心目標靠攏,讓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從而推動全面突破,形成整體效應。

特別是在改革的關鍵領域、重點領域,在承擔改革試點任務較多的地方,更是突出改革舉措協同配套,既抓體制創新舉措系統集成,又抓機制創新舉措系統集成,促成改革由點及面、串點成線、積厚成勢。

狠抓督察,落地更要生根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以「施工圖」方式落實改革藍圖,是一個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的過程。

「改革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抓落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多的改革方法論。在中央深改組會議新聞稿中,「落實」一詞高頻出現,僅2016年12次會議就強調了100餘次。

全面深化改革,絕不是做表面文章。抓落實,體現在改革方案聚焦更准上;體現在突出查找短板弱項,正視矛盾問題上;體現在面對深層次的社會關係和利益調整敢於動真碰硬上;也體現在緊抓改革配套、明朗改革預期上;更體現在改革落地后的具體「施工」更為細化、深化、實化上,增強操作性,能夠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既往的改革實踐表明,「最先一公里」暢通、「最後一公里」斷頭、「上下熱中間冷」、「上下通中間阻」等問題,容易導致改革方案與政策意圖在實踐中流產。特別是,越到「最後一公里」,各種「中梗阻」對改革的阻滯力也越大,任何跑冒滴漏、虛晃一槍,都有可能使相關改革的成效打折扣,有可能導致改革方向偏離、改革任務落空。

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要跟進到哪裡。推動落實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督察。2016年,改革督察工作被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無比的決心和魄力狠抓督察,確保改革落地生根。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2次中央深改組會議,至少對改革督察工作提出過十餘次明確要求,並曾多次專題聽取重大改革落實情況彙報,涉及國企黨建、群團改革試點等多項議題。中央改革辦還專門成立督察局,對重大改革任務開展專項督察。

完善中央改革辦、專項小組、牽頭部門和地方各級黨委督察職能,發揮社會和群眾監督作用,做到眼睛向下、腳步向下,上下貫通、內外結合……一年來,中央改革辦的專項督察覆蓋27個中央和國家機關、26個省區市,中央環保督察覆蓋半數以上省份。

改革督察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充分發揮督察在打通關節、疏通堵點、提高質量中的作用,對已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進行排隊督察,既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又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對發現問題的列出清單、明確責任、掛賬整改。督察抓住重點方案,解剖麻雀,以點帶面,在找准個案問題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確保方案的「含金量」不短斤少兩,確保落實管道的「最後一公里」暢通無阻,不因改革密集出台而忽視和犧牲改革質量。

匯聚起眾志成城、勠力同心的磅礴力量

一切改革的實施,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人民;一切改革的推進,都離不開人民的力量。「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飽含著責任與期望。

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有的部門和地方改革動力不足,存在畏難情緒,避重就輕、避實就虛,致使有的改革方案缺少含金量,針對性、操作性不強;

有的部門仍然存在利益固化的問題,守著自己乳酪不願動,一些重大改革方案仍待破題,有的儘管出台了頂層設計方案,但在實際部署過程中,落實仍不主動、不積極,細化不到位;

有的部門、有的地方,還藏著自己的「小算盤」,當改革觸及自身利益時,仍不願放棄自己的權力觸角,搶、發「試點帽子」或搞選擇性改革,或拖延改革窗口期,影響了一些需要在全局儘快推開的改革進程;

有的部門、有的地方,仍缺乏改革大局意識,對一些重大改革的政策支持和配套跟進銜接不到位,調整相對滯后,影響了改革推進和實施效果;

有的地方抓落實韌性不足,搞選擇性落實、變通性執行,督察「只拉弓不放箭」,不願動真碰硬,影響了改革措施的落地;

還有的仍未能有效形成「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導向,挫傷了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

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對攻堅期、深水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擘畫了未來藍圖,指明了正確方向。要維護人民利益,從人民利益出發搞改革、抓落實,在利益多元情況下善於找到最大公約數,提升改革共識度,增強改革執行力,抓住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從不同群體、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使改革過程同百姓得到實惠的過程相協同,實現長遠利益的舉措和維護當前利益的做法相銜接。

2017年,註定是在大歷史上留下深刻記憶的一年。當前,我們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節奏,精準、務實,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進一步擴大改革受益面,讓改革真正催活發展的內生動力,讓群眾收穫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凝聚起眾志成城、勠力同心的磅礴力量,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與豐厚紮實的實幹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記者 袁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