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懷瑾老師:反省自身學問修養的三面鏡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為孔子的學生,名參,少孔子四十六歲。由這一點我們看到,孔子回到魯國講學傳道的時候,都是培養年輕的一代,同我們的心情一樣,怕自己死了以後,這個命脈,這個根本失傳了。和我們現在一樣,對於年輕學生,拚命講給他們聽,好有一個交代。

曾子在當時孔子的學生中比較魯,魯就是拙一點,其實並不是笨,只是人比較老實,不太說話,後來嫡傳孔門道統。他著《大學》,孔子的孫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學的,所以現在一般人拿《大學》、《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我們千萬不要這樣跟著搞錯了。《大學》是曾子作的,原來是《禮記》里的一篇,後來到唐宋的時候,才把它拉出來,變成了四書之一。所以把《大學》、《中庸》思想,就認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當的,這僅是孔子思想的演變。孟子是子思的學生,孔子三傳的弟子,這時已經到了戰國時代。孟子的思想又與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孔子溫文儒雅、修養極高;孟老夫子,有時好像捲起袖子伸出拳頭,有點俠氣,也有一談就使氣的味道,和他們所處的時代有關。這也代表了時代和文化思想的演變。

曾子說,我這個人做學問很簡單,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麼學問?「為人謀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實?什麼是「忠」,古代與後世解釋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謂的「忠」是指對事對人無不盡心的態度——對任何一件事要盡心地做,這叫做「忠」。這個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間,有定見不轉移。「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我答應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對人也不好,誤了人家的事。「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講了話都兌現?都做得到?第三點是老師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實踐了沒有?曾子說,我只有這三點。我們表面上看這三句話,官樣文章很簡單,如果每一個人拿了這三點來做,我認為一輩子都沒有做到,不過有時候振作一點而已。

曾子這幾句話,為什麼要擺在這裡?嚴格地說,這些學問不是文學,要以做人做事體會出來,才知道它難,這就是學問。

這個學問講到這裡,都是個人的修養。但是學問只講個人修養是不是可以?不是的,擴而充之就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

摘錄自《論語別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待人接物,「無一事而不盡心謂之忠」。立身處世,「無一物而不盡情謂之信」。《學而》一篇,以「孝」、「弟」、「忠」、「信」四個字,為學問的準則。孝弟是內以持己,忠信是外以致用,內外備至,體用兼圓,這是孔門教學完成仁的境界的極則。所以在這裡,曾子只提出為人謀而不忠,與朋友交而不信的兩件事,日日以此省察自己的篤實履踐工夫,希望不辜負夫子的諄諄傳授,那才是學問的用力重點。所謂「傳不習乎」,就是指夫子的所傳所教,自己日日反省實踐的工夫,是否真能做到了呢?

由此可見孔門當時為學的風氣,師弟之間,兢兢業業,孜孜以學問為務的精神,是如此的誠敬親切,踏實履踐。如果只把它作為教誡式的教條來看,有時候就會看成虛文了。由於這三句話,再反觀體察今日的社會人群,無論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大家相處,到處都是「當面春風背後雪」,而堅持德行盡忠盡信者少,玩弄權術而不忠不信者多。大家都感覺世風愈來愈壞,只是無法可以挽回,正因為失去了儒家所教的作人的學問之道。我們如能深加體會這一節話,便會瞿然反省而警惕了。

《學而》一篇的要點,到此都已揭示出來了,那麼,學問之道,就止於此而已嗎?那又不然!不然!學以致用,立身必然關係處世。內以持己之學,已有上面三則;那麼出以致用的學問,又是如何呢?儒者以內聖外王之學相標榜,古文「用」字與「王」字相通,外王就是外用。由內聖而至於外用,也只是擴充其內養所得,以持身立己之道的學問,用之於立人處事而已。

摘錄自《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