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像司馬懿一樣篡奪蜀漢江山,原因令人不寒而慄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國相,也是近千年來智慧和忠誠的化身。他的智慧自不必說,而除了智慧以外更讓後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忠肝義膽光復大漢江山,其《出師表》更是流傳後世,彪炳古今。他是蜀漢的丞相,掌管蜀漢軍政大權,輔佐後主劉禪維持鼎立之勢,可以說諸葛亮在後主在位時期是蜀漢政權實際的執政者,但為何手中有如此大權力的諸葛亮並沒有像他的老對手司馬懿一樣篡魏自立,而是盡心輔助後主苦苦維持局面呢?

有人說過「權力就像是毒品」,沒錯,權力會使人慾罷不能,權力又是不可以分享的奢侈品。當手握權力的指揮棒時,沒有人會輕易地將它交出去;當一個比你有更高權力的人凌駕於你的頭上,誰又能心甘情願地受人驅使,而毫無怨言呢!作為一個人,諸葛亮不會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但你非要說諸葛亮是神人,是道德之榜樣,只能說或許你是對的吧!他的頂頭上司劉後主,是個智謀、閱歷、權術都和他差上百倍的黃毛小兒,諸葛亮心中私慾的天平在某時某刻或許已經倒向他自己的慾望。但是,諸葛亮最終卻選擇了維護後主的統治,成為忠君的代名詞,或許這也非他所願。

赤壁之戰後,曹操代表的北方勢力有所衰弱,江東孫權免遭滅國之禍,乘勝勢發展壯大,劉備據守荊州,佔四地八方之要衝,業已三國鼎立之勢已初見端倪。而後劉備進軍益州,占天府之利,據長江之險,三國的實力天平發生了傾斜,劉強而曹弱。吳、魏兩國為自身利益考慮,合謀讓呂蒙奪了荊州,儘力讓天平恢復平衡。但陸遜的一把火卻燒光了劉備辛辛苦苦攢了半輩子的家底,沒有辦法老劉在白帝城含淚而去。此時,經劉備這麼一折騰,蜀漢的既定戰略方針基本成為泡影,想憑益州之力完成伐魏可以說是痴人說夢,偏安一隅尚屬不易,欲成王事已經是不可能了,諸葛亮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此時他的心情應該是複雜的,老東家西去,少東家年幼,為之奈何?但劉老兄的那句「彼可取而代之」仍在諸葛亮耳邊縈繞。劉備乃是亂世梟雄,不可能為自己的繼承者妥善安排,這句話無非是給諸葛亮提了一個醒「小亮同志,心裡別有反心了,我老劉早都安排好了,你就安心當好你第一馬仔吧!」。

故此時的諸葛亮或許有篡奪之心,奈何時機不成熟,老闆的那些老跟班都還健在,他手中的權力也被束縛了起來。在此時哪怕表露出些許反意,等待諸葛亮的結果必將是萬劫不復。

曾聽有學者說過,諸葛亮盡心儘力輔助後主,是報劉備知遇之恩。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請諸葛亮出山,是何等的恩情。如果這麼想或許真有些道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嘛!但是在權力的漩渦中是否還存在著情感、道德,這些問題我不得而知,因為筆者不是天生貴族,沒有出生在帝王之家,所以無可奉告。周世宗對趙匡胤恩情相比於劉備對諸葛亮都不是一個等級的,周世宗對趙匡胤來說如父,如兄,廟堂為君臣,私底下如兄弟。但那老趙不還是革了命,黃袍加身了嗎。面對權力不存在親情,如果對這點有質疑那就遍看之歷史,一步步生動的宮斗大戲就會躍然紙上了。所以諸葛亮在權力之路上不存在什麼道德障礙。

夷陵之戰後,荊州已失,蜀國已失去在荊州取士的可能,現存的荊州勢力也是更加弱小,益州本土士人積極謀求權力,形成了荊益兩大政治勢力的角逐之勢。諸葛亮本是荊州人士,同在異鄉為異客,諸葛亮很自然地要去維護荊州政治集團的核心利益,所以諸葛亮很難去調和荊益兩大集團的矛盾,想達成共識尚且困難,在政治上統一更是難上加難。益州勢力在諸葛亮任丞相期間起到了關鍵的掣肘作用,這也使諸葛亮的野心被壓制,不得不屈服於兩大勢力之間,尋求政治上的相對平衡。

司馬懿是諸葛亮北伐最大的敵人,卻又是諸葛亮最強大的朋友。司馬懿為諸葛亮北伐提供了必要的借口,沒有這種借口,蜀國軍隊就會師出無名,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對軍隊的調動就缺乏了必要的理由。如果諸葛亮坐陣後方,必將被各種蜀國新興力量所限制,只有頻繁地調動軍隊,才能真正掌握蜀國的有生力量,權力才能保存在自己的手中。有人會說有了軍隊不正是最佳的上位資本嗎?這就不能不分析一下歷史上「扶不起」的後主,後主真的「扶不起來嗎」?我想未必,劉備老兄留給後主的是一個君若臣強的局面,蜀國各級將領、謀臣都是跟劉備打江山的豪傑,而後主卻是一個未經政治風暴洗禮過的「帝王界小白」,都說劉禪昏聵,可是這昏聵的後主卻牢牢地控制了蜀國的物資供應,要知道沒有了糧食的軍隊不會有什麼大動作,畢竟打仗也得先吃飽了吧。量諸葛亮軍權在手,餓著肚子看看哪個兵會聽你鳳雛調遣。雖然和諸葛亮這種大神級人物博弈中劉禪處下風,劉禪準確地抓住了諸葛亮的軟肋,使其處處受制於後勤保障不能發揮全力。

其實諸葛亮的心思在千古名篇《出師表》中是有所顯現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拋開情境限定的情境來看這句話,難道不更像是一個父親教育自己的孩子,教授孩童做人的道理嗎!雖說諸葛亮被尊為「相父」,但你諸葛亮也畢竟是先是臣子吧,這句話更像是諸葛亮「引喻失義」的樣子吧。所以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後主的不屑、輕視,他的自信來自於自身的巨大權力,可以說諸葛亮完全有能力自己來作蜀國的主人,而非人臣。

統治需要一定的「合法」性,諸葛亮自知自身威信和「法統」不正,盲目上位最後的結果也只能是「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罷了。還是安心周旋於各種勢力之中,保存自己後世的名節,來得更為直接,也是他最好的歸宿。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