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日本二戰時期最好的戰機不是零式而是紫電:日本的第二次輝煌

一般人的印象中日本在打二戰時擁有的最好戰鬥機是「零式戰鬥機」。其實這並不正確,日本在整個二戰時期前後研發的飛機種類比美國還多,零式僅僅是最早投入服役的一種而已,就戰鬥機部隊而言日本的裝備隨著戰爭的深入在不斷改進和研發後續機種,日本在後來研發的戰機有很多在性能和生產速度上都超過了零式,其中紫電戰鬥機就是最好的一種,

之所以被零式戰鬥機奪取日本最好戰機的名號,是因為零式投入較早服役生涯又在日本橫行太平洋的六個月時間裡,這一時期憑藉盟國戰機的低劣零式戰績輝煌,而後續的機型由於日本處境越來越不妙,生產工藝和戰場環境雙不利,自身實力無法發揮也就沒有創造戰績自然沒有青史留名。

隨著佔領的土地島嶼越來越多日本迫切需要一種用於保衛佔領區領空的截擊戰鬥機。由於零式的設計大師在忙於雷電項目,於是研製工作落到了老牌水上飛機生產商「川西飛機廠」身上,為了縮短研製時間,該廠設計人員保留強風原有的機身與機翼構造,用后三點收放式起落架替代了原有的浮筒,並換裝了全新的國產譽11型大功重比空冷發動機。由此誕生海軍的路基型戰鬥機,所以強風水上飛是紫電的原型機。

「紫電」屬單座單發輕型戰鬥機,設計中大膽採用了世界上尚未完全推廣的層流翼型和自動收放空戰襟翼,特別是後者,能藉助於不太複雜的機構使飛機在各種速度狀態下都能獲得相應的最佳襟翼偏轉角和升阻比;紫電還採用了桿力調節器,使各種速度下均有較好的操舵力和舵效。作為計劃中零式飛機之後繼,紫電摒棄了後者片面追求輕捷的設計思想,實施了重裝甲、重火力的改造方針,回歸到西方戰機開發的軌道。

「紫電」早期型還是強風的下單翼布局,起飛著陸時視界存在死角,加上主起落架支柱過長,收放機構過於複雜,輪距過寬和方向舵偏小,飛機起降時存在很多問題,或許是前衛的機翼設計和性能不成熟嗎發動機帶來一系列問題,但是即便如此其空戰性能表現不凡,連美國海軍最好的F6F也自嘆不如。全金屬結構的「紫電」有一個粗短的機身和多隔框的水泡形座艙蓋,全機給人一種緊湊和圓滑的感覺,這一點和日本的零式很類似也是日本的一貫風格。

由於紫電的優越表現,海軍迫不及待的通過還要升級完善紫電的性能提高可靠性,起改進工作幾乎伴隨紫電早期型研發同時進行,紫電改除繼續採用層流翼型外,機翼已從不合理的中單翼改為低單翼,翼端扭轉3.25度,翼根后緣加大了整流皮面積,一舉解決了早期型的「紫電」存在的種種弊病。將機身延長0.5米是一次完美的改造讓它可以加裝小直徑譽21型發動機不僅可以減小阻力還有效增加發動機功率,機身中段的三角形斷面還是和強風一樣,繼承了強風翼身干擾阻力小的特點。在操縱性、射擊精度和起落性方面的問題得到極大解決。新設計的機身和新發動機為飛機減重100多千克,進一步提高爬升速度,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大強化了防彈裝甲和使用了防彈油箱,飛機生存性大幅度提高,並接近了歐美標準。4門機炮的攜彈量從每門數十發增至200多發,並可外掛60千克炸彈或火箭彈。無論是火力還是可靠性都遠遠超過零式。採用的譽式發動機性能進步神速,使飛機時速達到了630千米接近零式的水平,滿足了海軍的作戰要求。經過緊張連續的改裝研製,「紫電改」終於成為日本海軍兼具甲類要求(艦載格鬥)和乙類要求(反轟炸機)的「水平超群」的優秀機種,戰後,被盟軍評價為「日本最好的戰鬥機」。

雖然是艦載戰鬥機,但由於日本航母損失慘重已經沒有讓「紫電改」在航母上參戰的機會,但依靠陸上機場的作戰中足以證明其綜合飛行性能遠遠超過了名聲在外的「零」式戰鬥機。與美國海軍的F6F相比較,除航程稍短,其他戰術指標都已領先。最輝煌的一次戰績是在1945年2月,本土的343航空隊當日派出全部可供飛行的54架「紫電改」前往攔截空襲吳軍港的美軍艦載飛機編隊,在松山上空6個小時的斷斷續續的空戰中,共擊落F4U、F6F達52架,自己僅損失16架(一說48比15)這個戰果在當時美軍飛機數量佔優勢的情況下誕生的非常不易,也可以證明紫電戰機的過人之處。不過由於二戰末期日本的全面下滑,紫電的性能也越來越差勁,它優越的性能得不到保證,再加上飛行員的素質逐漸下滑,想要再像零式那樣書寫傳奇是不可能的,只是不可否認它的性能遠在零式之上如果有安全的空間讓日本組織生產紫電,再加上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那麼日本最強戰機肯定就是「紫電」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