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高密撲灰年畫:細心粉臉,眉眼巧畫

「刷刷刷,一溜栽花。大刷狂塗,描子勾拉。細心粉臉,眉眼巧畫。待要好看,鹹菜磕花。」這是流傳在山東高密的一首順口溜,其中所講的便是全國獨一家的高密撲灰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據傳起源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它的創始人據說是北鄉公婆廟村一個王姓人家,最初他們迫於生計臨摹一些文人畫和廟宇壁畫出售,後來,長年累月的生產實踐,促使他們改進年畫的技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的技法其實就是藝人們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改革。作畫時,先用燒焦炭化的柳枝繪畫圖案輪廓,然後用紙拓撲,一稿可拓撲數張,「撲灰」由此得名。其製作過程為:取一段柳枝燒成炭條,在宣紙上勾出所需年畫輪廓,然後用另一張宣紙鋪在上面撲抹,撲灰起稿后,開始手繪,通過「黑筆勾邊」、「平面塗色」、「粉臉」、「賦彩」、「描金」、「塗明油」等工序,將年畫完成。據說畫一幅仕女圖需三至五天時間。由於整套工序都帶有「抹」的味道,所以高密撲灰年畫又俗稱「抹畫子」。撲灰后的畫稿,再經敷彩、描金和塗抹桐油等藝術處理,畫即成。

起初撲灰年畫的題材是灶王、財神。後來,逐漸轉到用於布置美化房間的各種年畫。內容也大多圍繞的傳統習俗。對中老年,大多是福壽有餘,孝道為先之類。表現福壽有餘的年畫,畫面上有手拄龍頭拐杖、手捧大壽桃、腳踏祥雲或騎仙鹿的老壽星,並有古松、仙鶴相襯,兩邊配以對聯:壽比南山松不老,福如東海水長流。表現孝道的年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孝圖」,曾在高密民間風靡一時。為了適應市場需要,內容大都表現喜慶,很適於民戶節日張貼。「姑嫂閑話」、「踢毽子」、「萬事如意」「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朗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團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都是撲灰年畫的代表作品。

從燒炭條、起稿、畫灰、打殼子、撲灰,到罩明油、耙鬍鬚、刷邊……一張撲灰年畫至少要經歷26道工藝流程,高密最古老的撲灰年畫「家堂」,則需要多達56道的工序,是工序最多的撲灰年畫。

如今在山東高密,人們仍要在除夕請財神、供「家堂」。供奉「家堂」,接逝去的先祖回家過年是當地的習俗。

高密撲灰年畫石氏第六代嫡系傳人石建亭的「家堂」年畫便是高密人農曆春節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出生於高密姜庄鎮棉的石建亭如今已經作畫30多年,也因撲灰年畫與妻子李愛玲喜結良緣。20餘載間,夫妻共同作畫。

石建亭夫妻曾與北京的國畫大師交流學習,將國畫繪畫手法融入到年畫創作中,顏料也改用國畫顏料,既鮮艷又能防止褪色。石建亭說,如今的創作由原來大批量製作變為追求精細,早已不是「刷刷刷,一溜栽花」的簡單情形了。

「一開始只是將這項手藝當成謀生的營生,卻不曾想2006年高密撲灰年畫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建亭說,非遺項目的確立,讓他第一次感覺到身上背起了傳承的擔子。

「現在從事撲灰年畫創作的藝人越來越少,年輕人喜歡這一行的更少,傳承已經成為一塊心病。」石建亭向記者吐露,讓夫妻倆倍感欣慰的是女兒石欣如剛剛報考了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的研究所,並立志從事包括撲灰年畫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撲灰年畫綜合性傳習中心已經在高密成立了,我想用這項獨一無二的高密絕技留住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讓他們在家鄉就能實現創業夢。」石建亭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參與到撲灰年畫的傳承中來。

精彩

內容

互動學習有以下方法:

1、下載「一直播」,關注「畫家趙春秋」,與趙老師實時互動。

2、下載「喜馬拉雅FM」關注「趙春秋_c0」,聽春秋哥聊書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