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智能化無人作戰可預見 未來戰場會讓人「走開」嗎?

原標題:智能化無人作戰可預見 未來戰場會讓人「走開」嗎?

在信息化戰爭時代,人的因素越來越遊離於人的自身,開始更多地轉移或物化到武器裝備上。在智能化的「人——機」系統中,人的智能被物化在武器系統中,使得武器系統不僅可以延伸人的肢體,而且可以延伸人的頭腦,具有了某種程度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從而人在戰爭中的活動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直接的技術操作交給機器去完成,人可以非現場、非直觀、非接觸地實施作戰行動,開闢了智能化無人作戰嶄新樣式。

一個清晰化趨勢——

戰場兵力密度隨軍事技術發展迅速降低

人類戰爭發展的歷史表明,前方戰場上作戰人員的密度,是隨著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殺傷力指數」大幅增加,而呈現下降的發展趨勢。

在冷兵器時代,人與武器在戰鬥力中的作用所佔權重比較高,敵對雙方的對抗主要是人力強弱與多少的競爭。因此,作戰是人力密集型的作戰,最為典型的就是人力高度密集的「方陣」作戰。戰場上兵力密度高達每平方千米以萬人計。例如,長平之戰時戰場每平方千米兵力高達10萬人。

在熱兵器時代,隨著火藥的發明和使用,單兵作戰距離顯著提升,火炮、火槍等武器裝備在軍隊戰鬥力中的作用所佔權重比有較大上升。因此,在戰場上直接參与作戰的人員相對冷兵器時代就疏散得多,最為典型的就是人力密度較小的「線式」作戰。戰場上兵力密度降為每平方千米以千人計。例如,拿破崙時代馬倫河戰役時戰場每平方千米兵力約5000人。

在機械化時代,武器裝備機動力、殺傷力指數式提升,武器裝備在戰鬥力中的作用所佔權重比大幅度攀升,戰場規模空前擴大,戰場空間呈現立體化,遂行作戰的人員密度則進一步降低,最為典型的是「火力突擊」。戰場上兵力密度降為每平方千米以十人計。例如,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戰場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數為25人。

在當代戰爭中,信息系統與武器系統以及武器系統之間互相聯動構成「系統集成」,使得火力機動範圍日益擴大,精度日益提高。前方戰場上作戰人員密度大幅降低,甚至遂行無人化作戰。戰場上兵力密度降為每平方千米以個人計,甚至還出現了無人機實施的無人作戰。例如,在伊拉克戰爭中,每平方千米兵力人數為3人。

一批革命性技術——

無人化裝備奠定無人化作戰物質基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動力技術、控制技術、通訊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進步,無人化裝備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已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高度智能化的全自主武器系統將在未來10~20年投入實戰。

無人化作戰裝備數量爆髮式增長。迄今為止,全球已有30餘個國家和地區研製出了50多種無人機,無人機型號超過300餘種,有6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了無人機和軍用機器人,使用無人機的國家和非國家組織超過90個。如今美軍地面無人機作戰系統已達1.5萬餘台,列裝無人機9000多架。預計到2025年,俄軍裝備總結構中軍用機器人的比例將達到30%。而到2040年,美軍預計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機器人。除美、俄以外,法、英、德、日、韓、印等國也相繼推出各自的機器人發展計劃。

無人化作戰裝備體系日趨完備。隨著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等的發展,智能化軍用衛星、智能化無人機、智能化無人潛航器、智能化無人裝甲車輛、智能化軍用機器人、智能化彈藥、智能化指揮控制系統等智能化無人作戰系統不斷湧現。未來信息化戰場上,無人坦克、無人飛機、無人艦艇等組成的「無人化作戰集群」展開多種多樣的作戰行動,將不再是天方夜譚。

無人化作戰裝備能力越發強大。無人化作戰系統作為新型高科技信息化武器裝備,具備的空間感知能力、高風險突防能力、通信導航支援能力、電子戰反潛戰能力、對目標攻擊及聯合作戰能力,以及高度自主化、智能化、無人化、網路化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21世紀信息化戰爭中的重要力量。

無人化作戰裝備效能更加突出。與載人作戰平台相比,無人作戰平台具有體積小、造價低廉、使用簡便、適應性好、對作戰環境要求低、隱蔽性好、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諸多優點,以其持久力、高效性、任務靈活等特點以及獨特的作戰應用模式位於現代戰爭的突出地位,成為奪取信息優勢、實施精確打擊、完成特殊作戰任務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幅斷層性圖景——

無人化作戰帶來現代作戰變革和挑戰

隨著智能化無人作戰系統的大量使用,未來戰場上將活躍著數不清的智能化無人兵器,遂行智能化無人作戰,必將對傳統的軍事戰略思想、戰爭形態、作戰樣式、作戰方法乃至軍事組織結構和武器裝備發展等帶來一系列新的變革和挑戰。

無人化作戰手段常態使用。無人化作戰既能降低戰爭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可減少人員傷亡,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戰場「零傷亡」。加之無人化作戰樣式靈活多變,多數情況下規模小、持續時間短、行動的目的有限等,將使無人化作戰成為更加常態化的解決矛盾和糾紛的手段。如「察打一體」無人機,正在成為未來實施中、遠程精確打擊的一種價廉物美的手段,其殺傷能力和經濟性都有可能超過巡航導彈。

無人化作戰兵器主宰戰場。隨著智能化無人武器裝備的研發和大量使用,未來陸海空天戰場將大量充斥無人化作戰兵器,形成多維多域無人化作戰兵器戰場體系。在太空,將有各種無人航天器和太空攻擊武器;在空中,各種無人飛行器將充斥天空;在海上,各種無人艦艇、無人潛航器將布滿水上水下;在地面,無人化車輛、無人化坦克、機器人士兵將縱橫陸地……無人化作戰兵器的大量使用,在無人化戰場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無人軍團」。

無人化作戰重心保障后移。無人化作戰兵器的大量使用,使後方作戰保障工作顯得異常重要。因此,作戰保障工作已成為決定作戰勝負的條件。所以,無人化戰場上的勝負越來越離不開後方技術專家、工程師和科學家以及組織者和保障工作人員,這樣就會導致戰場重心向後方偏移,作戰指向也由前方戰場轉向後方操縱無人化兵器的人員。從而迫使人員更加遠離一線戰場,向更加安全隱蔽的地方地域轉移。

點評

人,依然是未來戰爭的「主人」

戰爭源於人,服務於人,從屬於人。戰場交鋒可以無人,但是戰爭控制必須有人。

人是戰爭形態演化的促進者,武器裝備的製造者,軍事行動的設計者,作戰系統的使用者,作戰方法的創造者,戰爭進程的調控者。不管作戰的工具怎樣發展,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的作用如何增值,從總體上講,在一定的武器裝備基礎之上,人的因素仍然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這不僅是因為再先進的武器裝備都是人的智慧和技能的結晶,是人的勞動產品,沒有人,便無所謂高技術的武器裝備;任何先進的武器裝備都是人進行戰爭的工具,其效能的發揮,絲毫也離不開人的支配和掌握。雖然無人化戰場交戰雙方可能不會出現人與人的面對面搏殺,但在武器系統與武器系統較量的背後,仍是人與人智慧、精神與意志的較量。無人化武器裝備仍是由人來操縱的,人依然是未來戰爭「主人」。

當然,人類戰爭發展史又一再表明,戰爭中任何一方出其不意地首先使用某一新型武器裝備或某一新型作戰力量,採取某種新型作戰樣式,往往能夠率先贏得戰爭的主動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軍事科學的發展,贏得戰爭的制約因素變得越來越複雜,深刻認識無人化作戰對未來戰場特別是作戰指揮、裝備發展、部隊編成帶來的嚴峻挑戰,科學把握無人化作戰的發展趨勢,高度重視無人化作戰的深刻變革,及早研究應對策略,抓住機遇、未雨綢繆,才能最終贏得未來戰爭的戰略主動。但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在戰爭制勝的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仍然是決定因素。偏離了這一點,必然會在理論和實踐上陷入誤區,產生新的「唯武器論」和「機械唯物論」。另一方面,在肯定和重視人的因素的同時,也要防止忽視高技術武器以及其它客觀因素對戰爭勝負的影響,防止出現新的「唯意志論」和「精神萬能論」。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正確認識和把握人在戰爭中的科學地位和作用,才能使人的因素在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戰爭中得到充分發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