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脫貧攻堅看雲南

省法制辦貼心幫扶戌街村

一縷和風滿目醉,幾場春雨催梨花。走進牟定縣戌街鄉到戌街村委會的村村寨寨,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處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有專業農技人員傳經送寶的,有給經濟林果核桃嫁接換優的,有駐村幹部進村入戶宣講惠民政策的,還有銷售特色農產品的……來自雲南省法制辦的黨員幹部,正深入牟定縣戌街鄉戌街村委會,開展「掛包幫」「轉走訪」 幫扶工作。

三層聯動結對扶貧。省法制辦圍繞「五個一批」精準扶貧要求,堅持把法制辦主任、副主任、各處、科室領導幹部職工「三層聯動」作為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選派了6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幫助該村精準扶貧。落實了辦公設備,安排14萬元作為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經費。以特困村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發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富民產業培育為核心,切實加快了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建檔立卡靶向扶貧。縮小貧富差距而補齊發展「短板」,對貧困人口較為分散特點而實施「靶向療法」。省法制辦精心設計脫貧路徑,切實抓好扶貧思路的完善。駐戌街村委會的扶貧工作隊員和村組幹部一起,進村入戶實行村內公示、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分類錄入、電腦動態管理,按照戶有卡、村有表、鄉有簿、縣有網,省、州有資料庫的具體要求完善精準扶貧建檔工作。繪製了戌街村委會「五個一批」脫貧任務分解圖和分類明細表,針對1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別制定了詳細的幫扶措施和脫貧計劃。

省法制辦領導堅持每季度深入村委會專題研究部署,探索建立牽頭領導、村委會、村民小組、聯席會議等工作制度,確保精準扶貧紮實推進。布置自然村入村道路硬化、水庫提灌等建設項目資金的協調工作,確保扶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綜合施策助力扶貧。針對戌街村委會貧困戶多,基礎設施滯后情況,駐村幹部協調落實了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經費10萬元、地且河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補助資金15萬元、戌街村委會和老衲村委會小壩塘及灌溉溝渠工程補助資金20萬元。安排經費5萬元捐贈戌街中心國小用於改善教學條件和助學獎勵。為戌街村10名貧困戶大學生每人捐贈1000元助學金。幫扶幹部自發向幫扶對象捐款合計23100元,捐贈衣物、生活用品、藥品一批,為戌街鄉「春蕾計劃」捐款500元。引進雲南楚興天雨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50萬元發展早桃種植。省法制辦8個黨支部與戌街鄉8個行政村黨總支開展結對幫扶,共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捐贈了黨建經費2.87萬元,實現了黨建與扶貧「雙推進」。(李振華)

板橋鎮沙灣村:

貧困老人義務植樹謝黨恩

「這個人就是龔書海了嘛!」村支書老袁(袁學昌)的話語讓筆者有些疑惑不解,「八十歲了,主動要在村子中栽樹,路旁的那些竹子就是他栽的,自己挖土、自己育苗、自己澆水!為村子栽樹,沒有人要他栽,他主動要栽的!」聽完老袁的講述,筆者心裡頓時心生感嘆,好生敬畏,這麼小的一個村子還有這麼一個高意識的人。和老袁的一個不經意的交流,筆者認識了羅平縣板橋鎮沙灣村的植樹老人——龔樹海。

龔樹海,現年80歲,妻子30年前已故,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生病開過刀,神志不清,二兒子,前幾年修樹枝不慎摔亡。說著自己的經歷,數著自己的坎坷,龔老人感慨萬千,情緒十分低落。為了不讓老人太悲傷,筆者儘力尋找著讓他感到幸福的話題。你從哪年開始為村子里栽樹的?你栽的樹有多大了?你栽的樹都有哪些?

「從哪年開始栽樹,已記不清了,開始栽的樹都有二三十公分粗了,栽過柳樹、百合香、竹子等等,」記得老伴和兒子走的那會,家裡什麼也沒有,要不是黨、要不是政府、鄰居群眾,後事根本就沒錢打理。正是因為有了黨的好政策,年年給我送衣、送錢、送物。才讓我有了活下來的勇氣,看到了黨的好處,村子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也心落了。感不完的黨恩,記不完的黨情,我天天為村子栽樹就是為了圓我一輩子的心愿——感謝共產黨。「年輕時候,打鑽洞、划大木也想過加入共產黨,但因忙於勞動,錯過了入黨機會。」

說到最近剛栽上的樹,龔樹海緩緩地說:「我病了70多天,今天身上還包著葯,看到黨和政府幫我們村建設好了,公路修寬了,路燈安亮了!我也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路邊栽些竹子,竹子易活易發,幾年就長滿了。我想喜歡美的人應該會越來越多。」老人還說,「為村子做事很快樂、也很滿足!所以我要堅持栽樹,直到哪天動不得!」(李石雲)

劍川馬登:小種薯有大名堂

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劍川縣馬登鎮的馬鈴薯種薯種植基地上機械轟鳴,人頭攢動,一派繁忙的景象。

「土地流轉包出去了,還能在這塊土地上打工,我現在每月掙2100元的工資。一份地兩份錢,簡直太好了。」說起土地流轉並給龍頭企業打工帶來的好日子,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應蘭打心眼裡高興。

今年初,在太平村黨(總)支部和村委會的宣傳發動下,楊應蘭將自家的39畝地流轉給大理英茂種業有限公司,建設高原優質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流轉費為每畝每年600元,每三年遞增10%。公司與農戶簽訂了15年的土地流轉合同,流轉費在年初就全部支付,免除了農戶的後顧之憂。如今,在馬登鎮太平村像楊應蘭這樣通過土地流轉拿「雙份」的貧困戶達50多戶。

馬登鎮地處高寒山區,氣候冷涼,農業灌溉用水缺乏,且很多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土地要麼靠天吃飯,要麼閑置,資源優勢得不到發揮,農業發展受到極大制約。馬登鎮黨委、政府積極謀求發展道路,在「冷」字上作文章、在「種」字上求突破,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服務新機制,於2014年引進大理英茂種業有限公司入駐馬登,流轉土地206畝,建立高原優質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2017年,英茂公司將土地流轉面積增加到1000畝,在太平村和塔登村設立了兩個種薯種植基地共四個種植片區,並計劃在五年內以四個種植片區為輻射點,在馬登鎮流轉土地10000畝,大力發展馬鈴薯種薯種植。

「過去就是傳統種植,小麥、玉米和馬鈴薯,每畝地一年的收益在1000多塊錢,現在通過土地流轉,我們的土地有了更高的回報。」貧困戶李富恆今年66歲,在之前的幾十年裡,他和周邊農戶一樣僅僅依靠傳統農業種植,成本高、收入低。「我家流轉了6畝地,每年流轉費就有3600元,現在我女兒還在這裡務工,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還能照顧她常年生病的媽媽,我家脫貧有望啦!」據悉,2014年以來,英茂公司共向馬登群眾支付了97.08萬元的土地流轉金和111.24萬元的勞務用工薪酬,帶動了太平村、塔登村14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有效盤活了土地資源,又解放了勞動力,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有了雙份的收入,走出了一條土地增效與農民增收的共贏新路子。我們還將整合各項涉農資金,打造高標準農業示範片區,為產業發展和農戶脫貧創造更好條件。」馬登鎮黨委書記王劍雄介紹道。(程 瑛)

孟連縣實地督促 「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工作

4月22日,普洱市孟連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建華深入到公信鄉班文村調研安居房入住、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工作情況,縣扶貧辦主要負責人、公信鄉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

李建華一行先後深入到班文村永白勒一二組安居戶家中實地查看房屋建設及入住情況;堅果、咖啡及辣椒套種扶貧項目落地情況;脫貧攻堅「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李建華在傾聽到永白勒一二組人畜飲水管理困難后,帶領鄉、村、組幹部立刻進行原因分析,結合實際出謀劃策,提出了一條解決永白勒一二組人畜飲水管理困難的辦法。

李建華一行在班文村委會與鄉、村、組幹部進行了座談,聽取鄉、村、組幹部工作彙報,李建華要求,一要當好群眾的宣傳員。要把惠民政策、法律法規等宣傳好,力爭達到家喻戶曉,對群眾不理解的政策要做好解釋工作。二要充分利用資源,結合實際大膽探索林下經濟作物種植,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不斷增加群眾收入。三要根據各村組自身實際情況,修定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並執行,搞好村民自治。四要按照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自檢自查工作。(張新立 王啟才)

大姚縣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助力脫貧攻堅

大姚縣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引領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提升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助力脫貧攻堅。今年力爭實現農業總產值39.5億元,增長6.5%以上。

該縣按照「增收入、保供給、優生態」的三元目標,調優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優生產結構、調綠生產方式、調新產業體系,進一步優化生產力布局,促進農民增收。圍繞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目標,計劃種植5.45萬畝烤煙,實施10萬畝核桃、5萬畝花椒提質增效,新植桑園3500畝、中藥材1萬畝、芒果1萬畝,打造全省糧食、馬鈴薯、油料、黑山羊產業發展重點縣,增加經營性收入。

強化科技支撐和基礎支撐。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2.2萬畝,灣碧鄉萬畝優質芒果基地種植項目、六苴1000畝優質百合基地項目、1000畝優質魔芋基地種植項目和倉街村委會糧改飼項目。加快推進龍街、趙家店、灣碧、鐵鎖2.1萬畝高效農業節水灌溉項目建設,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

探索綠色農業、綠色能源、綠色服務業協調發展模式,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拉伸農業產業鏈,加快齊和牧業、仕華綠色產業、琳琅豐公司等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創建,目前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24戶、農村市場主體316個,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謝吉明)

普淜鎮助建檔立卡戶住進新居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祥雲縣普淜鎮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總目標總任務,重點實施建設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11個村安全穩固住房保障工程(分散安置),幫助群眾實現了住新房、走富路的美好願望。

為把脫貧攻堅工作抓到實處,普淜鎮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組,下設8個工作組,切實加強對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把解決群眾安居住房作為脫貧攻堅中重中之重的任務。

筆者從搬進新家的普淜鎮楊家屋村高村子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魏思義了解到,去年8月的一個雨夜,他家的牛廄突然倒塌。「屋漏偏遇陰雨天」,看著被壓得死的黃牛和壓得屍體模糊的幾隻山羊,原指望著能賣得錢過好日子的「財源」斷了,魏思義一家子又急又氣,欲哭無淚。

當地村組幹部聞訊后當即趕到現場,在雨中打著手電筒細細察看。看到眼前慘景,連夜幫助魏思義家安頓好後事,排除了險情,細緻檢查了他家住的房屋后,安慰好了才各自回家歇息。次日,楊家屋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平又帶著寫好的材料,騎著機車趕到鎮上彙報情況,很快為魏思義家爭取到1000元的救濟款,並向掛鉤幫扶部門協調3000元,使他家度過難關。此後,村支書劉平仍惦記著這戶貧困群眾的安居住房建設進程,除時常到他家察看住房情況外,還天天往易地扶貧搬遷點跑,使他家在年前如願以償地搬進了新居,實現了搬進新居擺脫貧困的美好願望。

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普淜鎮黨委、政府成立了基礎設施初驗、種植業初驗、養殖業初驗、資金撥付、檔案收集整理等7個專項工作組,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讓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陳應國)

羅布鎮表彰勤勞脫貧先進典型

4月22日,威信縣羅布鎮舉行勤勞脫貧先進戶表彰大會,營造勤勞致富的良好氛圍,為全面決勝脫貧攻堅奠定良好基礎。

羅布鎮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著力抓實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和扶貧安居工程為主的住房建設、以發展養殖和勞務為主的扶貧產業經濟,努力使貧困群眾在精神面貌上、住房上、經濟收入上得到明顯改觀。湧現出了像簸箕村大坡村民小組村民楊成、楊威這樣的好典型,他們轉變觀念、摒棄陋習、打破常規習俗,將堂屋改成客廳兼用,有效減輕建房經濟壓力,同時解決了住房擁擠問題,帶好了頭,起好了表率作用。

羅布鎮此次表彰了周旭美等27戶勤勞脫貧先進戶,移風易俗帶頭人楊成、楊威,以及周文樞等11名優秀村民小組長。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紮實開展「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活動,繼續統籌推進脫貧各項工作,同步推進和實現物質、精神雙脫貧,持續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通訊員 李懷斌)

「旅遊品牌」建設 助力雲龍脫貧攻堅

近年來,雲龍依託境內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抓住諾鄧3A級景區創建的有利機遇,加快推進以「生態雲龍、文化雲龍、美食雲龍、鄉愁雲龍」為主的四大旅遊品牌建設,通過「品牌」建設提高旅遊產業發展質量,努力把旅遊產業培植成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得力助手。

「生態雲龍」建設夯實持續發展基礎。該縣順應遊客的需求變化,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創建了5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1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和72個州級生態文明村,開展非煤礦山和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專項整治,退耕還林2萬畝、陡坡地生態治理4000畝,漕澗林場榮獲「全國十佳林場」稱號,「生態雲龍」品牌建設紮實推進。

「文化雲龍」建設提升旅遊文化品位。切實建設「文化雲龍」品牌,「耳子歌」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申報沘江古橋樑群、諾鄧白族鄉土建築群、順盪火葬墓群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旅遊收入達2.58億元,為群眾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

「美食雲龍」建設助力富民產業培植。加大高原特色農產品培植力度,推出金銀花系列產品,金銀花飲料加工廠、紋党參加工廠和諾鄧黑豬全產業鏈開發項目開工建設,農工一體化加快推進,闖出了產業調整的新路子。藉助「雲品入滬」「大理好禮」「雲之味」高原特色農產品展示中心等平台,切實建設好「美食雲龍」品牌,讓雲龍旅遊成為特色美食體驗之旅、成為富民產業加快發展之機。

「鄉愁雲龍」建設激發鄉村旅遊活力。結合脫貧攻堅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突出鄉村特點,挖掘鄉土味道,全力推動「美麗鄉村、旅遊鄉村」建設,逐步推出一批鄉村旅遊典型,建設「鄉愁雲龍」品牌。策劃舉辦闊時節、火把節、祭孔、九三街等體現「鄉愁雲龍」的系列節慶活動,提升了旅遊產業、助力脫貧攻堅。(通訊員 趙雪梅)

往期精彩內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