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那些年,阿里巴巴和騰訊共同布局的往事

阿里巴巴和騰訊是互聯網領域的兩個標杆,在市值上也是你追我趕,並在近期雙雙邁入4000億美元俱樂部,成為亞洲歷史上前兩位到達過4000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而在業務上,雙方也是互相追趕的厲害,小商幫科技()曾經撰文《盤點BAT投資失敗案例》,在文章中也盤點了三家公司互相侵入對方領地,然後又一敗塗地的案例。

時至今日,騰訊依然用微信支付對標支付寶,投資京東對標淘寶,投資微影時代對標淘票票,投資騰訊雲對標阿里雲,還有瀏覽器,視頻,企業級服務等等,雙方明裡暗裡,依然在進行著各種戰爭,有的戰爭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最典型的就是當年滴滴和快的的戰爭,雙方你來我往,燒錢補貼不亦樂乎,而背後的騰訊和阿里都是不缺錢的主,不過,其他投資人已經有受不了的了,上百億美金燒下去,投資人臉都綠了。於是雙方早期投資人不停斡旋,最後請到柳傳志老爺子出馬才搞定,否則,估計這場戰爭還沒那麼容易結束。

不過,戰爭的背後,兩家的天使投資人王剛(沒錯,就是近期與阿里在媒體撕逼的那個投資人)和李治國都是阿里巴巴出身的,而滴滴的程維也是阿里巴巴出身的,王剛和李治國還是老熟人,而李治國和快的創始人呂傳偉又是好哥們,這實際上為談判最終能夠達成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最後,滴滴成為了BAT三家分別都有股份的奇葩公司,而最新的估值更是達到了500億美金,要知道,滴滴還沒有上市,如果上市之後有溢價,估值達到甚至超過百度是非常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其全球最重要的對手Uber目前內亂不斷,這給了滴滴全球化一個最好的契機(參考小商幫科技()文章《讀懂滴滴估值500億美金的背後》以及《摩拜VS ofo,共享腳踏車的戰爭與和平》(又叫《摩拜和ofo會合併嗎?》)),隨著滴滴在全球一路買買買,BAT們的獲益將會更高。

網約車市場的大一統對於阿里和騰訊而言,從資本上來說收穫頗豐,但從戰略來說,可以說誰都沒有得利,反而讓程維和柳青成為了最大的贏家,王剛和李治國賺的盆滿缽滿。根據王興的說法,馬雲對於合併非常的後悔,想想也是,好好的一個全國交通大數據平台就這麼放棄了,當初咬咬牙撐到智慧交通大面積推廣的時代,羊毛不還是能從豬身上收回來?現在的滴滴,BAT誰能控制的住?

相比於滴滴快的的合併,大家還能占點股份,以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方式來收場,那麼對於搜狗而言,阿里巴巴更多的則是遺憾,而騰訊則在成為接盤俠后,賺取了最大的好處。

2010年,搜狗引入了阿里巴巴和雲峰基金,對於這筆交易而言,有知情人認為這個投資非常的倉促,王小川為了對付360,引入了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其實根本沒有做好進入后如何合作的準備,導致雙方後期在戰略上無法磨合,最終結果是阿里巴巴退出,而騰訊則在2013年強勢進入搜狗,並最終拿到45%的搜狗股份。

現在搜狗已經準備上市,這一把,Pony笑到了最後。當然,從結果上來看,阿里退出后溢價175%,搜狗拿到投資度過了安全期,還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對於馬化騰和馬雲而言,作為互聯網的泰山北斗,兩個人在公開場合的發言都是非常謹慎的,雖然檯面下打的你死我活,但檯面上大家還要互相吹捧,一團和氣,這叫氣度。

比如說,馬化騰到香港參加活動,演講時親口誇讚了馬雲和阿里巴巴,認為阿里巴巴狙擊了eBay和Amazon,使得的電子商務不受外國的控制,是非常了不起的。而馬雲也曾邀請馬化騰成立了桃花源基金,擔任聯繫主席,共同為公益事業捐款,截止目前為止,兩馬的捐款總額都已經達到了200億人民幣左右,堪稱一代楷模。英雄惜英雄,雖然兩人在很多時候是競爭對手。

相比於老大的在檯面上的恩愛,騰訊投資的京東和美團就非常的熱血,劉強東大部分的演講都會繞到某寶身上,攻擊點無非兩個:假貨,快遞,劉強東多次強調:「京東沒有假貨!」。在某易和某條的新聞中,你看京東和阿里巴巴的新聞后想看看評論,往往會被前面幾條有著幾乎相同點贊數的評論所震驚——從新聞和評論區看京東早已超過淘寶好多年了。而王興則在近期財經的專訪中秀足了文學功底和管理理念,大賺了一票人氣,朋友圈中凡是清華畢業的,幾乎人手一轉,當然,本次採訪最讓人震驚的是:「如果阿里能夠再有底線一點……」,這就是公開的撕逼了。

想當年,美團在千團大戰中,阿里的兩輪融資支撐,加上阿里系的得力戰將干嘉偉,讓美團最終笑到了最後,從死人堆中爬了出來,如果幹嘉偉被拉手網先拿下,結果會大不相同。如今物是人非,干嘉偉也轉行做了投資,而新美大最終倒向了騰訊,王興對阿里巴巴憤憤不已,令人唏噓。對於投資新美大,騰訊實際上是偷著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殺出重圍的新美大,最終讓騰訊的O2O布局顯得非常完美。而阿里巴巴則出離了憤怒,把美團的股份8折賤賣,只留下了一點點。然後轉而扶持餓了么和口碑,向美團全面進攻。

美團從阿里系最終轉向了騰訊系,而他的對手餓了么,則從騰訊系轉向了阿里系。

餓了么最早是上海交大的學生搞起來的,最初壓根沒想到要做這麼大,而第一輪的融資,是同樣大學部畢業於上海交大的朱嘯虎所在的金沙江投的,金沙江一直投了3輪,然後在D輪把有上海交大合伙人的大眾點評拉過來,直接投了8000萬美金,據說當時是要合併,不過,最終同是上海交大畢業的紅杉老大沈南鵬,把大眾點評和美團揉在了一起,弄了個新美大,說實話,個人覺得合併前的大眾點評比美團優秀,有些可惜了。

2015年1月,在與大眾點評傳合併緋聞的同時,餓了么的融資步伐沒有停止,到E輪的時候,中信產業資本領投,騰訊和京東跟投,砸了3.5億美金下來,同年8月,再融了6.3億美金。這個時候的餓了么很難說是屬於哪一派的,如果要劃分,肯定是屬於騰訊派系中的戰略合作夥伴。

不過,在外賣領域砸錢燒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時候,餓了么每天都在巨額的虧損中渡過,資金缺口很大。

最終,阿里巴巴在2016年4月砸了12.5億美金,佔了22%的股份,這種暴力的投法很阿里,連騰訊都很少敢用這麼暴力的打法。而根據外界傳言,雙方有對賭協議。

從餓了么全面整合口碑的外賣業務,以及餓了么要併購百度外賣的傳言來看,餓了么全面投向阿里似乎並非謠言。

這下O2O市場中,騰訊和阿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分的開了,實際上,老對手京東在餓了么身上都有種子,就問阿里煩心不煩心?

與O2O市場刺刀見紅的情況不同的是,很多市場並不需要那麼使勁拼刺刀,至少剛開始不需要。與O2O市場難看的吃相不同,大部分的項目投資是很優雅的,這也照顧了老大們的形象。

既然是老大,就要跟小弟不一樣,實際上,Jake Ma和Pony Ma也有這樣的能力和底氣。生意這麼多,市場這麼大,除了拼刺刀之外,很多時候也是可以合作的,比如一起投個資,一起參個股,一起捐個款,一起吃個飯,一起互相吹捧什麼的。

互相對罵?何必呢!何苦呢!公關部和小弟是白養的嗎?

大佬的日常,是要出席各種有身份,有面子的活動,講一些趨勢和雞湯,談一些合作和意向,鼓勵一下年輕人,拍一下領導的馬屁。

2010年,虞峰跟馬雲成立了雲峰基金,據說馬化騰是最初的LP之一,參與的大佬們都是真正的大佬,史玉柱、沈國軍、汪建國、王玉鎖、劉永好、江南春等等,如果你翻翻螞蟻金服的股東,你會發現好多人都是重合的。

雲峰基金戰績輝煌,趙薇也跟著發了財,這樣多好,馬雲賺錢,馬化騰也賺錢。

2013年,馬雲和馬化騰再聯合了另外一個大佬,平安的馬明哲,三馬一起跑到了復旦大學開了「先知先見先行」互聯網金融論壇,在論壇上,進行了眾安保險的開業儀式。

有專業人士馬明哲加盟的眾安保險發展的非常快,現在都已經要IPO了,大家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就能搞個上市公司出來,這樣多好,何必打打殺殺的呢?相比較而言,騰訊,百度和萬達搞的「騰百萬」,三個外行最終坐實了馬雲口中的「烏合之眾」,隔行如隔山啊!

有了共同賺錢的價值觀之後,接下來就好辦了,兩馬在後面幾年裡扎紮實實的共同投資了好幾個項目。

2013年,騰訊收購Snapchat失敗,轉而進行了戰略投資,2015年,阿里巴巴也投了2億美元。

2013年,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資了LBE安全大師,後者在海外市場發展迅速;

2014年,騰訊和阿里巴巴以及馬雲個人入股華誼兄弟,並從不同層面與華誼兄弟進行了戰略合作,尋求共贏。

2014年,阿里巴巴投資了Uber在美國的最大競爭對手Lyft,2015年,阿里和騰訊以及滴滴再次投資Lyft;

2015年,黎瑞剛搞的華人文化控股成立,阿里巴巴和騰訊顯然對黎叔非常給面子,一起參與了投資;

2015年,華人文化控股旗下微鯨科技成立,阿里巴巴和騰訊參與投資;

2015年,阿里巴巴投資了屬於騰訊系58同城旗下的58到家,隨著美團和京東到家退出到家O2O市場,58到家一家獨大;

2015年,專註於做醫生社交平台的醫聯Medlinker獲得了騰訊領投,雲峰基金跟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2016年,博納影業私有化,阿里巴巴和騰訊共同參與投資;

2016年,郵政儲蓄銀行謀求香港上市,阿里巴巴和騰訊同為戰略投資者;

2016年11月,軟體定義網路(SDN)晶元公司Barefoot獲得了阿里巴巴和騰訊領投的2300萬美金融資;

到了2017年,BATJ都要參與聯通的混改,不過,對於這種實驗性質的混改,馬雲罕見的顯示出「膽小」的一面,根據最新的消息,阿里的投資僅43.3億,還不如京東多,而馬化騰則投了110個億。實際上,小商幫科技()認為,混改剛剛開始,後面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更優質的資產還會出現,你很難說騰訊和阿里誰的策略會更好一些。

此外,阿里和騰訊還共同參與了太平洋保險和復星集團的配售。

這些共同的投資,大部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少部分還需要後續再驗證。

我們可以看到,在雙方沒有拼刺刀的領域,兩家的投資布局還是有一定默契的,你投一點,我投一點,一起賺錢,不亦樂乎。

而在海外市場上,雙方的執念還是有的,比如馬雲非得投2億美金到社交軟體snapchat身上,而馬化騰非得投點錢到印度的電商Flipkart身上,這叫缺什麼補什麼。然後馬雲控股了印度的支付寶Paytm,而Paytm據說近期要開始做社交了,馬化騰也沒閑著,投資了遊戲公司Garena之後,後者底下的Shopee和AirPay分別做起了電商和支付的生意。

國內的遺憾,希望國外能補上,這個思路雖然對,但能不能在海外合作呢?幹嘛非得拼個你死我活,國內不是已經合作了很多把了嗎?

微信在海外被facebook旗下三個產品打的找不著北,完全沒有存在感,現在只能搞搞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搶點華人的市場。當然,騰訊在海外的遊戲布局做的很不錯,這也是其股價長期上揚的重要因素之一(參見小商幫科技()歷史文章《《王者榮耀》只是開始,騰訊的全球遊戲霸主戰略和布局》);而阿里巴巴也面臨亞馬遜在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的瘋狂進攻,光印度亞馬遜就扔了50億美金進來,就算是阿里巴巴也要抖三抖,畢竟美國人認為亞馬遜的電商業務長期不盈利是合理的,但阿里巴巴不行,錢扔太多也會很緊張啊!(參見小商幫科技()歷史文章《全球互聯網巨頭爭霸戰,勝負手在印度和東盟?》)

小商幫科技()天真的認為,阿里巴巴和騰訊如果在海外市場能夠放下成見,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的,比如共同布局人工智慧、大數據、醫療、文化、體育等產業並進行產業的互補合作,一定是利大於弊的,如此,在可見的未來,才會出現兩家全球性的偉大公司。

@今日話題

@徒步三萬里

$阿里巴巴(BABA)$ $騰訊控股(00700)$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