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當孩子初露才華時 父母該怎樣?

「捧殺」就像是一把「軟刀子」

有的孩子,智力發達,聰明過人,在很小的時侯,就在某個方面表現出非凡的才華,成為引人注目的早慧兒童。比如,識字早,識字多,文章、詩歌寫得好,或毛筆字寫得好,或畫兒畫得好,或鋼琴彈得好、歌兒唱得好、舞蹈跳得好,等等。在各種各樣的比賽中連連獲獎。

當今,在社會上,浮躁的現象處處可見。在兒童教育上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小書法家」、「小鋼琴家」、「小畫家」、「小作家」、「小詩人」、「小歌唱家」等等,高帽子滿天飛。這些在某一方面暫露頭角的孩子,所到之處,都是掌聲、鮮花、榮譽。如此過譽,究竟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上打上什麼樣的烙印?在思想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很值得家長冷靜思索。

小孩子的心靈很脆弱,不堪一擊。不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壓抑、打擊,還是過譽、吹捧,都缺乏承受能力。有的經不住過譽的考驗,開始流露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情緒,故步自封、不求進取,心靈受到了污染。有的「自命不凡」,小小年紀就滋長了「名人的脾氣」。

這類現象的出現,恐怕是善良的人們所始料不及的。「捧殺!」就像是一把「軟刀子」懸在頭上,正在威脅著那些才華初露的孩子們!

孩子還沒怎麼著,家長先「飄飄然」起來

孩子身上出現這類問題值得關注,但並不可怕。因為畢竟還是孩子,尚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發現得早,及時加以引導,不會走太大的彎路。

可怕的是,有些孩子的父母,面對「捧殺」的危險,失去了應有的警覺。孩子還沒有怎麼樣,父母卻先「抗」不住了,飄飄然起來,就像宋朝神童方仲永的父親那樣。

宋朝王安石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傷仲永》,說家鄉有個孩子叫方仲永,相當的聰明。他家世代務農,家族中沒有讀書人。可他四五歲時,卻神奇般地能寫出非常好的詩,「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時人感到非常驚訝,甚至不可思議。但到十二、三歲的時侯,寫的詩就大不如以前了。到二十歲時,甚至就完全「泯然眾人矣」,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什麼原因呢?

面對初露才華的孩子,方仲永的父親不是馬上延請名師,有針對性地培養;而是得意忘形,樂不可支,把方仲永當成「搖錢樹」,帶領孩子到處去給有錢人家表演做詩,以求得賞賜。錢倒是賺了不少,結果,卻把一個很有才華孩子扼殺在搖籃里。

過分地吹捧會把孩子的才智扼殺在「搖籃」里

家長要把眼光放遠一點,清醒地認識到:孩子僅僅是「才華初露」,與真正成材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必須不斷進取,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要時刻提醒孩子,正確認識、估價自己,戒驕戒躁,永不滿足,才能達到事業的頂峰。父母要當好孩子思想上的「哨兵」、「警衛員」、「領航員」。要是沾沾自喜於孩子的「一得之功」而不能自拔,那對孩子是最大的威脅,弄不好會前功盡棄,毀於一旦。比如,方仲永的父親就是「罪魁禍首」。

有的「神童」,不僅一生在學業和事業上一無建樹,甚至是連起碼的生存能力都沒有。比如,宋朝著名的神童蔡伯郗,三歲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受到宋真宗極大的賞識,曾親自為其賜詩:「七閩山水多才俊,三歲奇童出聖時。」並授予「秘書省正字」的官職,讓他在東宮伴太子(宋仁宗)讀書。但蔡伯郗卻是不思學習,整天吃喝玩樂,養尊處優。昔日的才華蕩然無存,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靠皇帝恩賞苟活了八十多歲,最終落得個潦倒終生。後世人嘆之曰:「碌碌無為,乞食終生,三歲之『神童』安在?」這種凄慘的結局,與過分吹捧不無關係。

歷史的教訓值得吸取。古代就曾出現過不少的「神童」(或叫奇童),從小就表現出了特殊的稟賦和非凡的才能。遺憾的是,最後成才者卻是寥寥無幾。

什麼原因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人們「有情地捧殺」了。面對才華初露的孩子,家長不能盲目樂觀。

父母要當好孩子的「哨兵」、「警衛員」、「領航員」

成功的孩子背後,往往有清醒的父母做後盾。

19世紀德國著名學者卡爾。威特的父親,在小威特初露才華時,頭腦就特別的清醒。小威特當時是相當的聰明,可以說是智慧超人。但父親卻非常忌諱別人稱他兒子為「神童」。他自己也從不當面表揚、誇讚他的兒子。

有一次,一位督學慕名而來,想考一考小威特。老威特雖然同意了,但他跟督學約定一條:「不管考得怎麼樣,決不要當面稱讚我的兒子。」考試時,督學故意出了一些難題,然而,小威特解答得非常順利。督學大為吃驚,禁不住脫口誇讚道:「啊呀,他簡直超過了我們的學者!」老威特一聽,趕快糾正說:「哪裡,哪裡,這是因為兒子這半年在學校里聽數學課,所以還記得。」督學緊接著又出了當時大數學家歐拉考慮了三天才做出來的一道題,小威特只用了一杯茶的工夫,又解出來了。督學更是驚訝不已,競完全忘記當初的約定,激動地向老威特祝賀道:「我應該說,你兒子勝過了歐拉!」老威特更不高興了,在桌子下面狠狠地掐了一下督學的手,臉色非常嚴肅地說:「瞎鳥有時也能揀到豆粒,他這也是偶然的。」

就是這樣,小威特在清醒的父親教育和引導下,一直保持謙虛謹慎、虛心好學、刻苦鑽研的精神,做學問的銳氣一直盛而不衰,九歲考上萊比錫大學,十三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十六歲被授予法學博士,並被聘為柏林大學教授。

老威特對小威特的態度,很值得那些才華初露的孩子的父母們效法。家長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要有效地避免那些本來很有培養、發展前途的孩子們「夭折」,不使他們成為「曇花一現」的人物,家長首先應當切實加強自身修養,正確地看待孩子的榮譽和人們的誇讚,在任何時侯都要保持高度清醒的頭腦,謹防「捧殺」。

本文來源 新浪博主 趙忠心家庭教育 博文 配圖:成長學

關注孩子成長就上成長學w.czxue.com
聯繫合作:微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