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家|葉瀾:「半醒半夢」可以用來形容中國社會教育力的實存狀態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述當代社會教育力的實存狀態,「半醒半夢」是個可選的詞。「半醒」意味著當代社會教育力的意識正在覺醒,並處於蓬勃生長、積極探索,各種力時而相合、時而相衝的東碰西撞、尚未成序之半清醒狀態。「半夢」之處,是指「社會教育力」尚未開蒙之處,它意味著當代社會教育力有極大的生長空間和待完善餘地。分析研究這種狀態,可從「醒著」「長著」的地方入手,看到經驗與問題,它有助於更多地「喚醒」和「生長」,有助於發現如何實現完善與提升的策略。

就個體不同年齡階段所接受的學校教育作用力來看,適齡兒童接受的九年義務教育有了很大進展,標示著學校教育發揮作用力所涉及的人數、地域範圍,在歷史上達到空前。但必須承認,尚有絕對數量依然可觀的適齡兒童,不能進入學校;由於還存在種種原因,尤其是在農村國中階段,輟學人數顯著增加,女童所佔比例更高這一不容忽視的事實。不一定完全真實的統計數據已呈現了這一事實。即使如本人這樣生活在上海大城市的居民,在接觸到服務行業的人員時,遇到尚未讀完國中就出來打工的年輕人,亦非小概率之事。這意味著相關人員從義務教育階段始,就處於學校教育力之外。我們暫且先不論學校教育質量是否均衡和達標,但如果因未進入或未完成義務教育,造成連基本讀寫能力和科學、藝術等最為普及的知識與能力都不具備,閱讀書報的興趣與習慣都未養成,甚至對文化學習產生厭惡、懼怕等心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生命質量在文化精神生活及內在世界的豐富性和潛在能量的開發等方面,會帶來較大障礙,乃至喪失可能。

對大多數能完成義務教育者而言,國內教育發展呈現的趨勢是:進入高中階段的人數比例逐年增加,有一些城市已提出了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標。與此相應,高中后大學教育的入學率也在逐步提高,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超40%。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擁有進入直至大學學校系統接受教育的機會,學校教育作用力的可能性增大。但就其對個體身心發展的積極價值和實際效果而言,卻不容樂觀。存在的障礙在於:教育價值取向的實用功利性太強;大部分學校的教學還處於以學科知識傳授和基本技能技巧訓練為核心的狀態。自國中始,即使是公認其教育質量居高的學校,也會因系統內部競爭和外部家長、社會輿論的壓力而不敢懈怠。各學科教師隨著學生年級升高,在教學要求超大綱的同時,大幅度增加習題作業量,拼的就是中考時學生能夠因會做難題和答題速度快而勝出,進入優質高中、著名大學。

也許誰都知道最終具有這樣可能的學生並不會佔多數,但誰也不想放棄勝出的可能,何況能勝出的數量,是被社會公認的學校品牌的標誌。故大部分學生也只好跟著「受罪」。許多學生喜歡並應該參與的其他活動,不可避免地被「減負」了。這些已不是學校的秘密,而是大部分家長的共同感受。但即使如此,家長們懸著的心還是放不下,特別是城市、鄉鎮學校,相當數量的學生在課餘、節假日還要進各種班補課。在這樣的校內外機構、家長與學校合成的「作用力」下,許多孩子的眼睛開始不再發光,疲憊、無奈的神情常常掛在臉上。至少在這段時間,他們因如此的「作用力」而沒有過上正常的、有利於青少年身心發展所應有的豐富、健康生活。若此類學生大量進入大學,會用特有的「自由方式」補回中學時的缺失。大學也因學生的遊樂、打工、戀愛和管理上的各種問題,使教學、科研等活動對學生成長和發展、專業化水平提高等作用力呈降低趨勢,談論培養創新能力,就可能成為一種願望,而不是教育作用的真實結果。

上述情況相當普遍的存在,是在正、負向教育作用力博弈中,正向削弱,負向長盛不衰且帶有極大裹挾力的危險信號。今後五年必須正視這一嚴重問題,花大力氣使其真正得到扭轉。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造成這種勢態,並不只是學校教育觀念和教育作為之力,還有家庭教育、社會培訓機構等系統內非正規教育之力,然而,更根本的是,這與現在的城鄉二元化體制(進入城市大學是改變農村戶口的第一步)、經濟社會地位和社會公共福利待遇的巨大差異(這關係到個人的生活保障),以及在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招員中,都依人事部門(或單位,或地方,或中央)的要求,達到基本學歷標準,優先錄取「名牌」大學畢業生密切相關。

問題可能不止這些,但這些已足以說明:教育、學校系統的正向教育作用力能否發揮,在根本上與國家經濟體制、人事制度、就業制度和工資福利待遇政策等一系列宏觀層面的改革問題相關,它們構成了學校和每個人的社會生存外環境,而這些環境是教育、學校系統或個體所無力改變的。於是,大部分人選擇了順從,努力按圖索驥,力爭在競爭中勝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與相似輿論、「成功學」的盛極一時,是上述社會「硬環境」在「軟環境」中的折射。小部分有財力或實力者,選擇出國(或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構)就學,這也是近年來留學生出現數量增加、低齡化現象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當前教育要改變長期受「應試」控制的局面,需要教育系統內部的一系列改革:從招生考試、課程改革、加強德育和其他思想教育、正常開展學校各類活動、學校整體改革,直至學校教育制度整體結構性改革,實現教育均衡(尤其是向農村和薄弱地區傾斜等)政策等,而且這些改革不可能由教育系統外的主體代替,也不應以外在環境問題為由而不作為。但是,系統內的改革不足以動搖把「學校」和「個體」驅嚮應試之道的強大制度制約力量、社會輿論風氣等所形成的社會生態環境之負教育影響力。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改變當前教育中不利於學生身心發展及社會期望的人才培養的應試問題,是全社會(包括政府各部門方針、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的責任。只有全社會認清自己在強化應試上起了什麼實際作用,在哪個關節點上起了別的主體不可能起的作用,由此必須承擔起改變的責任;只有教育內外的作用力和影響力不僅各盡其責,而且能在價值取向上形成共識,在教育力上形成相嵌、鏈接、互補、共生的合力,應試教育的局面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得到扭轉,社會教育力中的教育作用力,才會得到正向的高質增強。

以上對社會普遍關心的教育應試問題的狀態與成因,及其改變須解決的根本問題與方略的論述,實際上已涉及社會教育力中的「教育影響力」作為教育系統的外在硬、軟環境對「教育作用力」的強大作用。尚需進一步分析的是教育影響力本身的實存狀態。在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蓬勃生長的情境,這與近年來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政府自覺加速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和現代化農業與鄉鎮建設直接相關。

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十分突出,且在全社會產生了廣泛教育影響力的,以全民閱讀和志願者活動為例。

公民的閱讀狀態、社會的閱讀氛圍,是國際上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之一。是一個知識分子有讀書傳統、廣大民眾有敬惜字紙習俗和社會尊重知書達理者風氣的國家。「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文化災難,雖在20世紀80年代有過短暫修復,但隨著90年代推行市場經濟誘發的唯利是圖、急功近利等唯經濟主義價值觀和行為的泛化,文明古國的精神文明程度,包括對讀書、閱讀等自我教育和發展、完善的追求都出現退化。2006年,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等部門,聯合倡導、開展了全民閱讀、培育「書香」的系列活動,掀起了新一輪以閱讀為抓手,提高全民文化素養和社會精神文明水平的、可持續和不斷擴展的文化建設運動。

這一運動持續至今已有十年,在規模上有發展,形式上有創造,如除世界讀書日之外,不少地方還自設了讀書日(或稱讀書節)、各種圖書展,在圖書展舉辦講座,作家見面、簽名活動,開展專題討論等,成為動員大眾閱讀和思考的推進手段。原來只是單一銷售紙質書的書店,改變了自己的經營策略,以小型化,或在街頭巷尾設置書報亭,或開設到人員流動量大的綜合商店、機場、火車站,使人們有可能時時、處處找到書讀,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微閱讀等靈活的方式擴大影響力和銷售量。公共圖書館的增加,社區圖書館的建立,以及大學等圖書館、閱覽室定期對外開放,都為全民閱讀提供了多種渠道,擴大了圖書的閱讀流通量。除此以外,各種專門的讀書活動,或由企業、社會團體組織不定期開展,或由民間發起,自願參加,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讀書會。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通過讀書小組、閱讀小報等方式開展交流,也與社會全民閱讀遙相呼應。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為各種文化活動的普及式推廣提供了有益、有效經驗。

志願者活動在西方社會早已形成,這與其宗教信仰相對深入民眾生活有關。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自21世紀初以來,志願者活動逐漸成為以青年為主體、具有越來越大規模的社會公益事業。以上海市為例,志願者活動被廣大市民認識並受到尊重好評,是在2010年世界博覽會期間。當時被大家昵稱為「小白菜」的志願服務者,以其熱情、文明、熟練的工作水平和不厭其煩、不辭辛勞的服務態度,打動了每一個得到幫助的參觀者。一支擁有志願精神的團隊,長時間、大體量,在世博會場幾乎無處不見的滲入度,為城市的精神文明增添了活力,樹立了一代青年的新形象。

此後,「志願者」的名稱成了服務公共活動、滿足社會需要,以及給人以溫情關懷和自願付出的代名詞。在各種重大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在有需要的地方,常常能看到志願者的身影。如今的城市志願者活動,完成了由短期、集中、臨時、單項,向長期、廣泛、持續和多元的轉換,形成了常態機制。該項活動對參與者、受惠者乃至生活其中,但並不一定直接受到服務的居民,都產生了教育影響,讓通常被視作冰冷的陌生人社會,增添了人間溫情,也體現了社會教育影響力時時、處處、事事可能產生的影響方式特徵。

社會教育力的當前發展,在現代城鎮化過程中尤為顯著。它一方面發生在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如大量城市新移民、農民工培訓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農村社會傳統文化和結構被打破,新的結構和生產方式尚未建立的過渡時期,出現社會失序和農業生產衰落狀態。另一方面,新型現代化城鎮和農村建設,都需要有新的觀念與思路、設計方略、物質設施和結合建設開展的新人員培訓與新組織建設,最基層的社區和鄉村則成為新型建設的基層組織。

他們中的一部分先行者,不僅為此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和榜樣,而且增強了可以走出當代大國城鎮化獨特道路的信心。本課題成員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等地做過多次接觸面廣的現場調查和相關人員座談,從而切實感受到社會中蘊含著巨大的教育能量,凡意識到自己教育責任的基層組織和骨幹成員、積極分子,都真心用情地投入到社區建設中,包括支持學校的校外活動、組織青少年節假日活動、開展老年人養老服務,乃至犯罪人員服刑后的繼續幫教等,十分豐富且細緻,富有創造活力。他們善於從本地實際生活生產中發現、開發、聚焦、溝通各種教育資源的智慧,常常讓我們驚喜、嘆服,並喚醒反思過去在教育研究中對社會教育影響力研究的嚴重缺失問題。

除此以外,從報紙上也能經常讀到相關主題的報道與理論研究。儘管目前就全國而言,相關改革與研究都還處於初始狀態,但如此發展勢頭、又切實給民生與個體發展帶來益處的事業,使我們可以期待。隨著《十三五綱要》相關領域改革的切實推進與實現,一個具有美好生活的城市和現代綜合農業的鄉村,具有良好公民文明素養的新型城市居民和農民,以及具有高品質社會教育力的社會,將會在實現全面小康的歷程中建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