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小諸葛」白崇禧離奇死亡之謎

作者:李永銘

1966年12月1日,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的新「桂系」第二號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斃。關於他的死因,外界傳說很多,而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蔣介石敗退台灣時為何力邀白崇禧同去?蔣對白崇禧是否起過殺心?白崇禧最終又是如何離奇死亡的?

白崇禧, 1893年3月18日生於廣西臨桂縣。字健生,回族。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直合作無間。蔣介石自1927年入主南京以後,桂系李、白兩人與蔣介石發生多次衝突,積怨頗深,尤其是兩人曾3次「逼宮」,逼蔣下野。因此,蔣介石一直對李宗仁和白崇禧耿耿於懷。

李宗仁深知蔣介石的為人,自知蔣氏絕不會放過自己,在國民黨落敗時,他不肯去台灣。他還這樣勸白崇禧:「健生,如果大陸實在待不下了,什麼地方都可以去,但就是不能去台灣。切記!切記!」隨後,李宗仁就以「治病」為名到美國當寓公去了。

這時,桂系實力已輸得精光,該何去何從呢?擺在白崇禧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像李宗仁那樣,移居海外;一是跟隨蔣介石逃往台灣。至於選擇哪條路,白崇禧猶豫不決。恰在此時,蔣介石來信邀請白崇禧去台灣,並允諾去台後「自有重用」,還派專人送金磚到海口,說是發給白崇禧部隊的軍費,以示恩惠。

白崇禧是不敢貿然去台灣的。如果說在此之前蔣介石對還他有所忌憚的話,那是因為他手中還掌握著幾十萬軍隊,如今他只是個「光桿司令」,已經失去了護身符。而如今蔣介石「邀請」自己去台的用意何在呢?白崇禧猜測可能是想讓他勸說李宗仁主動讓出總統寶座,使得蔣介石重新復職。

於是,白崇禧派桂系重要人物李品仙先行赴台,名為辦理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和桂林綏靖公署結束事宜,實際是赴台打聽政治行情。李品仙赴台後,即致電白崇禧,稱蔣介石、陳誠都希望白崇禧去台灣,共同承擔所謂「戡亂救國」之責,這就堅定了白崇禧赴台的信心。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在蔣介石函電的催促下,終於從海口飛往台灣。白崇禧的至交、立法委員何遂曾向他進言:「上將赴台,將必難免一死,應乘機起義,響應中共。」白崇禧回答:「我自追隨蔣公北伐以來,已經超過二十載,既處遇順境,也處遇逆境,一生一世歷史第一,我必對歷史有所交代,生死利害,在所不計……。」

白崇禧赴台是一項輕率的決定,他在過去的二十二年中多次與蔣介石鬥爭,蔣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之所以沒有立刻對他下手,是因為他還有牽制李宗仁的作用。但白崇禧這一進入台灣后,就再也不能離開台灣了。

白崇禧到台灣不久,又將家眷20多人從香港接到了台灣,在台南蓋了兩棟房子,安置親屬,他自己一家則住在台北松江路127號一幢舊式平房中。有些朋友感到難以理解,就問白崇禧:你怎麼全家都搬來了?某人到美國去,某人到日本去,某人到泰國去,某人在香港,某人出境證都預備好了,你還搬到這裡來?白崇禧卻回答說:「我們大陸丟了,我們是現役軍人,負很大罪過,中央不處罰我,自己良心自責。台灣是復興基地,希望在這生根發展回去,除此之外,現役軍人死無葬身之處,跑到哪裡去?」

不過,話雖這麼說,白崇禧心中也是茫然得很。有一天,白崇禧與何應欽一同去打獵,途中談起時局,兩人都認為希望渺茫,感到很絕望。白崇禧說:「我是信仰宗教的人,對世界局勢,人類的前途,真主會有一個安排,我們打獵吧!」孤懸海外,如波濤中扁舟一葉,白崇禧也只有把希望寄托在真主身上了。

此時的白崇禧還對蔣介石「反攻復國」的幻想存有一線奢望,他自負地認為,蔣介石還要靠他統兵殺回大陸。蔣介石自1949年12月10日離開大陸退往台灣后,即緊鑼密鼓地為復任所謂「總統」做準備。他一方面發動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監察院」等黨政機關向李宗仁施加壓力,同時派吳忠信找到白崇禧,要其寫信規勸李宗仁。於是白崇禧又與吳忠信聯名發了個電報給李宗仁,說明海內外要求所謂「總統」復職,實在有此需要,希望李宗仁答應以所謂「副總統兼特使」名義在美國養病,爭取美援,內外相維繫。

1950年1月16日,白崇禧又與李品仙等聯名給李宗仁發電報,提出建議,稱如須繼續在美休養,應請自動解除「代總統」職務。而李宗仁的態度是既不返台,也不辭職。1950年3月1日,蔣介石以所謂「國民之公意」為借口,宣布「繼續行使『總統』職權」。在蔣介石復職前,白崇禧特致電李宗仁,「望保持緘默,不要反對」。但李宗仁置之不理,在蔣介石宣布復職的當天下午,即在紐約召開記者招待會,抨擊蔣介石的「復職」為「違憲」。為此,白崇禧又奉蔣介石之命寫了一封信給李宗仁,責備其不該唱反調。

李宗仁在美國,蔣介石鞭長莫及,不能治他的罪,而白崇禧就不同了。鑒於白崇禧還有點利用價值,蔣介石並沒有立即處治,而是將白崇禧列為頭號政治敏感人物,並給其取了個「老妹子」的代號。保密局還在白崇禧公館對面設了個監視所,對白崇禧的一舉一動進行嚴密監視。敏感的白崇禧馬上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於是減少外出活動和與朋友的交往,連打獵下棋的愛好也主動減少了。

有一次,他的轎車開出去后,發現後面跟著一輛吉普車,走了不多久,那輛吉普車拋了錨,白崇禧知道那是一輛盯梢的車,連忙命自己的司機停車,並派侍從人員去告訴那輛車上的人不要著急,慢慢修車,白崇禧自覺停車等他們。奉命監視的特工人員沒料到被白崇禧看破,顯得相當尷尬。還有一次,白崇禧跟一班朋友在一家咖啡店喝咖啡,臨走時他將另外兩桌客人的賬也付了。他的朋友對此莫名其妙,白崇禧連忙解釋說:我看出他們是監視我的人,這個客我應該請。後來這件事傳聞開來,那些不速之客承認,那麼多桌人中,確實只有這兩桌人是有任務的,白崇禧能一眼看穿,不多不少,真不愧是人稱的「小諸葛」。

蔣介石雖然沒有公開處罰白崇禧,卻由湖北籍的所謂「國大代表」敲山震虎,對白崇禧提出彈劾案,主要有兩點:(1)軍費方面,吞沒銀行黃金7萬多兩;吞沒漢口中央銀行庫存370多萬兩白銀。(2)軍事責任方面,擁兵不救援徐州,不遵從統帥調兵命令,擁兵自衛。彈劾案要求「追究責任,以明是非,振紀綱而知復興」。

對這項彈劾,白崇禧非常恐懼。不過,蔣介石暫時還不想藉此清算他,陳誠也為白崇禧開脫,最後,「國大」會議決定將此案保留,一場彈劾案才不了了之。

不久,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潘公展在香港《新聞天地》雜誌刊登文章,提及當年白崇禧逼宮的事。1959年蔣經國在台灣出版《危急存亡之秋》一書,將白崇禧逼宮案原原本本地披露了出來。逼宮案成了白崇禧晚年的最大心病,成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想站出來辯護,真是百口莫辯,不出來辯護又等於默認。白崇禧時刻擔心蔣介石一怒之下,清算舊賬,拿他開刀。

1952年10月,蔣介石在台灣召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國民黨改造結束,組建中央委員會,同時設立「中央評議委員會」以安置所謂「黨國元老」,白崇禧並未能在這兩個機構中佔一席之地。當然,白崇禧也並不完全是平頭百姓,他在台灣還掛著所謂「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大代表」等頭銜,從事一些無關緊要的禮儀性活動。罷免李宗仁的職務,就由他主持國民大會「處理」。

白崇禧在台灣生活十七年,除了偶爾參加一些禮儀性活動,很少有事可做。平時在家讀書寫字,據說白崇禧的書法造詣頗深,但不輕易示人。此外,他還有兩大愛好,即下圍棋和打獵,以打發時光,舒解寂寞。

白崇禧晚年的最後一項工作,就是口述自己的回憶錄。從1963年2月開始,台北所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先後派出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等人,訪問白崇禧128次,時間持續了近四年。1984年5月,白崇禧口述回憶錄以《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為書名,分上下兩冊公開出版。

1965年7月,晚年的李宗仁受共產黨「愛國不分先後」政策的感召,偕夫人毅然從美國回到祖國大陸,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在生活上也得到很好的關懷照顧。

李宗仁的回國,對於在台灣的白崇禧來說,卻是致命的一擊。李宗仁一回大陸,白崇禧牽制李宗仁的價值消失,蔣介石不再需要他了,白崇禧也就自身難保了。據說,白崇禧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曾很痛苦地對身旁的人說:「我今後在台灣,更沒有臉見人了。」

李宗仁回大陸后,蔣介石果然遷怒於白崇禧,他命令對白崇禧直接採取制裁行動。這一任務由擔任所謂「保密局偵防組」組長的谷正文辦理。

谷正文奉命后,就積極策劃暗殺行動,並確定行動的最高原則是:絕不留下半點痕迹,以免外界懷疑是一起政治謀殺。谷正文收買了白崇禧身邊的一位姓楊的副官。不久,這位楊副官報告:「先生準備去花蓮縣壽豐半山打獵。」這樣,谷正文決定在白崇禧出外打獵時,于山野外殺死他。

谷正文密令偵防組:「暗殺不準用槍。要把一切製造意外死亡的條件搜集起來。」經過勘查,偵防組發現狩獵區有小型山間鐵軌,可使用人力軌道車登山。白崇禧當時已年逾七十,不會徒步上山,而一定會乘坐軌道車

這樣,偵防組派人到現場實地勘查后,決定等白崇禧上山時,把握時機破壞途中一座木製小橋,等他下山行經橋面時,便會連同軌道車一起墜入50餘米深的峽谷。經過實地演練,他們還找到了螺絲鬆脫法,能絲毫不留痕迹地使軌道車「發生意外」。

事發當天,白崇禧等一行人興緻很高地去打獵。10點37分,白崇禧一行人通過預定的謀殺地點后,偵防組的行動人員迅速爬到橋下,將支撐橋面木墩的螺絲釘一一鬆開,然後,躲入不遠處的樹叢里,靜候白崇禧等人下山。

下午3點左右,寂靜的山中傳來軌道車的響聲,兩輛車從高山背面滑出,相距約30米。前面一輛車上坐著林意雙鄉長父子與一名助理;白崇禧與兩名副官坐在後面一輛車上。當第一輛車滑到已經去掉了螺絲釘的橋中央時,突然連人帶車一起墜入深谷中。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白崇禧的一名副官用力將白崇禧推出車外,自己則隨車跌入深谷。

白崇禧從地上爬起,拍去塵土,他望著谷底下的幾具血肉模糊的屍體,再望望四周的山野,似乎明白了什麼。事後,谷正文和毛人鳳前往蔣介石官邸彙報行動結果,蔣介石並未苛責,只是不無遺憾地對他們說:「再從長計議吧!」

不久后的一天,白崇禧身邊的楊副官又密報谷正文,說寂寞難耐的白先生似乎對上次的危險有點健忘了,想去阿里山打獵,打算來回乘坐煤礦的火車。谷正文覺得對白崇禧再次下手的機會來了。他知道這段鐵路是一條單行線,來來往往的火車要事先經過周密安排才能通過,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兩列火車「對撞」的慘劇。

那天,自崇禧與陪同人員一起坐上去阿里山的火車,可萬沒想到的是,他們乘坐的火車開出還沒多遠,忽然另一列火車從山上高速駛來,眼看就要迎頭相撞。緊要關頭,白崇禧在陪同人員的幫助下急忙跳下火車,又一次幸免於難。

遭遇了兩次謀殺事件后,白崇禧再也不敢輕易外出了。這讓谷正文的暗殺行動很難下手。但特務們對白崇禧的監視並沒有絲毫放鬆,白公館進出的客人常常受到便衣的跟蹤。

在夫人馬佩璋去世后,白崇禧孤獨的晚年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為解除煩悶,他居然與身邊的護士張小姐熱戀起來。偵防組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決定買通醫生下重葯,置白崇禧於死地。一天,谷正文打電話給白崇禧的醫生詢問白的情況,醫生報告說:「白將軍不是病,他想進補……」

谷正文暗示醫生在葯的劑量上動手腳,使衰老的白崇禧不勝藥力。醫生奉命后,立即給白崇禧開了一帖藥力很強的藥方。白崇禧照方到天生堂中藥店買了兩大包葯回家泡酒。往後數月,白崇禧似乎從藥酒中得力,與熱戀的張小姐頻繁往來。俗話說,「房中之事能殺人」,對白崇禧這樣一個年逾古稀的老者來說尤其如此。沒多久,白崇禧就油盡燈枯。

1966年12月1日晚上,張小姐與往常一樣到白崇禧的住處夜宿。就在這天晚上終於發生了悲劇。第二天早晨,白崇禧的副官發現主人赤身裸體趴卧在床,而張小姐早已離去。這位國民黨一級上將,叱吒風雲數十年的「小諸葛」,卻在失意中不明不白地走了。有人懷疑,照顧白崇禧的張姓女護士已經被國民黨特務收買或者本身就是特務,故意讓白崇禧縱慾過度而死;否則,在白崇禧死後,她為何不馬上報告,而偷偷溜走呢?這種懷疑不是沒有道理。另有一說法是,白崇禧的遺體上呈銅綠色,不像自然死亡;保姆曾看到床頭柜上主人晚上喝的藥酒杯中尚剩有小半杯藥酒,但後來藥酒與酒杯都不見了。但白家自覺此事背景複雜,並未追究。

1966年12月9日上午,在台北市殯儀館舉行公祭,蔣介石頒發了挽額以及所謂「旌忠狀」,併到景行廳向白崇禧遺體告別,鞠躬致敬,並獻花致祭。

白崇禧在國民黨主要將領中,以能征善戰、機智過人而聞名;然而精明一世的「小諸葛」,卻在決定晚年命運的關鍵時候,走錯一步。最終,在失意中做了風流的花下鬼,落了個可憐的結局。下葬后,與國民黨其他死去的將領一樣,白崇禧的墓地也是朝著大陸方向的。

識別後即可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