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城口太平村:山旮旯變旅遊集散地

原標題:城口太平村:山旮旯變旅遊集散地

北屏鄉太平村。新華網發(謝模燕 攝)

新華網重慶6月7日電(通訊員 謝模燕)北屏鄉太平村位於城口縣東北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小山村,五年時間,人均純收入由3800元提高到了7500元,翻了近一番;村內常住人口由2011年的1100餘人提高到了近1400人,無人問津的窮山旮旯成了遊客集聚的活動場。僅僅五年,太平村成功完成了「她」的「華麗蛻變」。

傳統耕作收入低 村民務工走外地

「我們村僅有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年輕點的村民都跑出去掙錢了,留下『老、弱、婦』部隊守著幾畝薄地度日。根本沒有幾個人知道太平村,更不要說來這裡旅遊。」談起過去,太平村村支書徐永剛就直搖頭。

5年前,太平村是一個有著66戶221名貧困戶的貧困村。2000餘畝梯田全部都用來種植土豆、玉米,每畝年收入不超過10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全村324戶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在外地務工,是全縣90個貧困村之一。

「我和丈夫從2006年開始就在外打工,每年最多回家一次,家中有3個孩子4個老人,這麼一大家子不打工簡直養不活。」村民周啟波說,走的時候家中是石磚壘砌的房子,一大家子根本不夠住。比起周邊交通發達的村落,太平村落後的生產方式和基礎條件,讓村裡太多的群眾選擇背景離鄉。

整治土地尋出路 集體流轉當「地主」

太平村的貧困現狀不僅讓當地群眾飽受奔波之苦,也成了當地黨委政府的一塊心病。為改變該村的貧困現狀,當地黨委政府先後組織村民召開了4次意見徵集討論會,謀眾智,尋找發展路子。最終決定結合太平村土地資源優勢,將土地進行集中整治,再統一流轉,引進公司建農業園區,發展太平村經濟。

走向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村集體上千號人,難免「眾口難調」。當土地整治真正付諸實施時,村民們卻怕掙不到錢,打起了退堂鼓。當黨委政府做好了土地整治前期準備工作,再次給村民們召開動員會時,參會的60餘家農戶,同意簽合同的寥寥無幾。

「啥子農業園區嘛,這些老闆都是來騙政府補助的!」「我從沒看到哪裡的土地生得出金娃娃,種這樣種那樣,到時候吃的都沒得了。」「誰知道你們是不是搞『花架子』。」各種質疑聲音此起彼伏,動員會以失敗告終。

好不容易找到的出路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不行。在做集體工作失敗后,北屏鄉黨委政府決定採取「逐個擊破」的方式進行,鄉村幹部挨家逐戶做工作。

村民龍發如家在公路旁有2畝多包產地,土地肥沃,每年種植玉米和土豆有近兩千元收入。鄉村幹部找他做工作,怎麼說他就是不願意流轉,覺得政府引進的企業600元每畝的價格太低,自己種玉米、土豆更划算。

「發如,你這兩畝土地一年的收入也就2000元封頂了,土地流轉出來你還一樣種你的地,每天還能領工錢,還有額外分紅嘛。」見龍發如不鬆口,村支書徐永剛發「狠話」:「這樣,要是今年你流轉土地吃虧了,我私人給你補齊兩千元。」村支書的話管了用,龍發如猶豫半晌,終於簽下了合同。

經過近一周的逐個突破,工作組簽下了十多畝地。政府讓企業入場,先搞一塊「試驗田」。

平土地、建大棚、種苗施肥,大半年後,先期試驗的草莓園開門迎客。由於當地特色採摘園少,草莓園的生意異常火爆,一到周末,這個曾經沉寂的小山村停滿了縣城和外鄉的車。

第二年七月,到了算賬發工錢的時間,入股農戶平均每戶領到了5000多元。鄉里召集村民開會,讓企業拿著現金到現場進行發放,一摞摞鈔票讓沒入股的村民都羨慕不已。

第一個「試驗田」取得成功,村裡的工作好做了。第二年,村集體統一流轉土地200多畝,與企業簽訂土地租賃協議,統一租賃給農業企業。農戶獲得每畝600元的土地租金和每年100元的企業分紅,還能就近務工,村裡100多戶農戶在家門口當起了「地主」。

農業帶火鄉村游 拓寬農戶致富路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如今,太平村共流轉土地700多畝,先後引入農業龍頭企業4家,已建成苗木苗圃100畝,高山奇異果採摘園100畝、晚熟李採摘園70畝、富硒冬草莓採摘園30畝,葡萄採摘園70畝,工廠化食用菌栽培基地30畝等。這些農業龍頭企業租賃農戶土地發展特色觀光農業,當地農戶不僅獲得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還直接解決近200人的就地務工問題,務工人員家庭平均實現增收6000元以上。

農業採摘觀光園不僅為當地引來大量遊客,也帶活了當地農戶的思路,不少外出務工的農戶返鄉了。「我和丈夫打了近8年的工,2014年我們把家搬到了太平村集中安置點,2015年回家開辦起了大巴山森林人家。」大巴森林人家業主周啟波說,通過參加政府舉辦的廚藝、接待等培訓,經營管理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去年大巴山森林人家收入近10萬元,今年她果斷將原來的4個房間6張床擴展到了13個房間20張床。

在外務工10多年回鄉的村民魏啟貴最近也忙的不亦樂乎。「我才給兩戶大巴山森林人家安裝完玻璃天窗,這是第三家,還有一家預定了等著做呢。」魏啟貴說,以前,他一直在湖北給人家安裝玻璃天窗。去年冬月回家后,有不少人找他幫忙做玻璃天窗,隨著家鄉的不斷發展,這塊兒的發展前景還不錯,他不打算再出去,就在家務工,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

在家務農的農戶思想也活絡了。貧困戶袁錦明種了一輩子露地蔬菜,去年,在當地企業的影響下,他也學會了搞大棚種植。「種大棚蔬菜一年不僅能多種一季,蔬菜還能提前近一個月上市,價格比當季蔬菜高出一塊多錢。」袁錦明說,他家大棚蔬菜去年一畝收入1萬多元,媳婦兒也在就近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務工,每月為家裡增收1000多元,2016年他家成功實現了脫貧摘帽。

農業園區有力促進了當地鄉村旅遊發展,到這裡來觀光、體驗、避暑的遊客越來越多,一個個「大巴山森林人家」陸續開門迎客。鄉、村兩級因勢利導,出台政策支持開展村容戶貌整治,積極爭取微型企業政策扶持,現已建成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示範片1個,全村已登記辦證大巴山森林人家達30家,擁有床位250餘張,可同時接待近千人,全年實現旅遊增收200萬元以上,太平村也於2016年實現整村脫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