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更好地營造慈善文化的輿論氛圍

隨著慈善法的正式實施,作為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第三種力量,公益慈善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發揮著日趨重要的作用。而慈善文化是社會良性運行的潤滑劑,是弱化社會矛盾的減震器,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添加劑。6月14日,慈善聯合會副秘書長劉佑平以及敦和基金會執行理事長、秘書長陳越光做客新華訪談,就「如何更好地營造慈善文化的輿論氛圍,讓慈善文化真正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這個話題與網友進行交流。

《慈善法》中明確強調要弘揚和傳播慈善文化。什麼是真正意義的慈善文化?我們的慈善文化現在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階段了?

劉佑平:慈善文化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慈善文化並不只是很多人理解的好人好事,而是從利他主義的價值、觀念層面,到行為模式、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的一個社會系統工程。

縱向來看,同幾十年前相比,當前慈善文化發展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慈善作為一種在上世紀80年代《大百科全書》被否定懷疑的東西,逐漸演變成為一種今天被民法典、慈善法肯定的社會價值,特別是弘揚慈善文化,培養公民慈善意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這都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的進步。但是總體而言,的慈善文化還處於剛剛啟蒙階段,橫向來看,同國際上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慈善尚未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生活方式;從慈善行為模式的結果來看,也與社會經濟發展很不相稱。的財富積累增長很快,GDP體量自2010年以來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的社會捐贈還處在起步階段,如果拿慈善捐贈總量占GDP的比值來進行參照,我們與發達國家還相差很大。英國慈善救助基金會每年會發布一份全球慷慨指數,2015年位於世界146個國家中的倒數第2名,而且連續幾年我們都在倒數前10名里。這說明我們對慈善文化和理念的啟蒙、普及遠遠不夠,從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到行為模式,再到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和行業發展,都還需要我們整個社會各個層面去做更多的努力。

陳越光:慈善法對「慈善文化」的概念並沒有給出專門的定義。但是,對弘揚慈善文化的要求在慈善法第八十八條有明確規定:「國家採取措施弘揚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識。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將慈善文化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國家鼓勵高等學校培養慈善專業人才,支持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展慈善理論研究。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慈善公益宣傳活動,普及慈善知識,傳播慈善文化。」

第一是歷史,關於慈善的歷史。追溯歷史,慈善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一個向善的公共行為。但是目前我們對慈善史、地方慈善史、專門領域的慈善史、個案的慈善研究都很不夠。這需要慈善公益界和史學界、社會學界有更多的合作。

第二是方法。關於慈善的法律和法律環境、慈善法律的意識;關於慈善機構的運營方式、慈善組織的治理結構、慈善行業和組織的專業化分工協同,乃至籌資方略與弘善資本的保值增值、慈善資金使用的透明規則等等現代慈善組織建設與活動在社會化過程中的環境、方法和策略研究。這需要法學界、社會學界、管理學界研究力量的投入。

第三是倫理哲學。為什麼做慈善?是什麼支撐我們去做好事,支撐我們從個人之好通向普遍之善?認識和追溯慈善行為背後的文化力量,我們需要和哲學界、倫理學界、心理學界的研究者有更多結合。

從縱向來比,的慈善事業、慈善環境、慈善文化,處在這幾十年來或者說歷史上最好的狀態。但從總體上看,慈善事業落後於社會需求。從慈善行業來看,慈善文化落後於慈善組織的發展。的社會組織數量已有近70萬家,公益慈善類組織超過兩萬家,慈善文化的發展滯后。而在慈善文化領域,慈善研究又落後於慈善傳播。

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有沒有給我們現在的慈善文化提供思想支持?

陳越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有些人認為的公益慈善事業主要是在100年前由西方傳教士傳入的。這個符合不符合歷史呢?100年前,西方傳教士把西方公益慈善的方式、方法傳入掀起一個小高潮,這是符合歷史的。但問題是在這以前有沒有慈善事業?不僅一直都有,而且源遠流長。1912年朱友漁發表的博士論文《的慈善事業精神》就論述了兩千多年的慈善思想和實踐。

傳統文化對慈善的行為、慈善的組織機構、慈善的公共規則是可以起到支撐作用的。

儒道釋是傳統文化中的主體,都支撐著人的慈善精神。拿佛家來說,佛家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出現在公元三世紀的《大智度論》:「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這裡,支撐慈善行為的是一種用愛護心給予眾生以安樂,用憐憫心解除眾生痛苦的慈悲情懷。道家追求長生,東晉道士葛洪說,「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並且要」賑人之急,救人之窮。」這就以道教求永生的終極關懷支撐了慈善行為。儒家精神的核心是仁,這也是公益慈善精神的核心。孔子說,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這個思想對慈善文化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我們今天從慈善的角度來理解「仁」,會看到什麼呢?第一,會看到它的標準在內在己,不論多寡。因為孔子認為「博施濟眾」是聖人的事。王陽明曾經有個精彩的比喻:堯舜萬鎰之金,凡人而肯為學使心純乎天理,猶一兩之金,但也是純金!以「仁」看慈善,只看出發點,不看做大做小。第二,可以看到有可欲性,無論條件。只要你自己真想做,就一定能做,這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做不做慈善,只在於你是否有慈善之心,不在於你有什麼樣的物質條件。第三,它具有同體性、平等性,無分人我。這裡並不是己之所欲施之於人,而是「己欲立」和「使人立」互為條件,只有建立己立人立的社會環境,才可以真正達到己立!所以到了宋儒張載就提出「立必俱立」「成不獨成」,現代慈善不就是要追求和創造這樣一個均衡共享平等正義的世界嗎?

傳統思想的內核始終包含著一個主題: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先賢教導我們的「仁」,就是要做一個真正的人,做一個有愛的人,這種愛是一種大愛,超越個人、超越血緣。

我們這些後來者,在傳統哲學、思想倫理的發掘,以及將傳統思想與現代公益相結合等方面做得遠遠不夠。慈善文化的研究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劉佑平:的慈善文化有多個源頭。一方面,有來自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很多歷史典籍里都有慈善精神的體現,比如我們古代被譽為財神的陶朱公范蠡,他三度散盡家財去幫助身邊貧困的朋友鄉鄰。比如從宋朝到明朝,江浙有很多自發的民間慈善組織。明朝的時候成立了很多慈善會,或者善堂,他們會把大家組織起來,幫助周邊的人。另外古代很多行業協會、幫會,都有現代慈善組織的影子在裡面。所以,今天慈善在某種意義上要做的是「仁義復興」,就是從價值和文化層面,從公民行為到組織行為模式方面,與傳統文化打通,繼承的發揚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今天慈善的另外一個源頭是西方的慈善文化。19世紀,西方的慈善文化跟我們傳統的慈善文化兩個源頭合流。兩種源頭雖然有所差異,但是本質都是教導我們發自內心去幫助陌生人。上世紀50年代,慈善文化幾乎被中斷,這一源以雷鋒精神的形式繼續,而西方這一源則被批判。80年代以後到今天,我們的重點在重新向西方學習其慈善文化,而對傳統這一源頭的開發和重視都不夠。

陳越光:談到慈善文化,很難說支撐傳統的「仁」思想和希伯來宗教思想的「愛鄰如己」、希臘思想的「愛人類」及繼之的人道主義精神,這之間哪個更先進一點。因為慈善文化在最深的層面是內在的倫理哲學,這個東西各有所長,很難比較。人的思維方式,人對家庭和父母的感情,或者對於家族所懷有的特殊的文化情節,也不是可以隨便替換的。

那我們可以在慈善文化的國際經驗上汲取些什麼呢?一些公益慈善事業比較成熟的國家所進行的慈善文化研究,以及慈善文化對慈善組織和慈善事業的促進,是值得我們研究者去學習的。比如在國際上提出「對赤貧無動於衷就是侵犯人權」的著名反貧困機構「第四世界」,就從緣於宗教理念的終極關懷,轉化為「在貧困者面前檢驗真誠」的人道主義理念,又從中提煉出一套終身志願者、活水成員(受助自助助他者)的協同工作機制。所以,我們的研究者不應該僅僅局限在書本裡面,研究成果不應該只是在著作當中體現,還要走在實踐當中去。

如果一個慈善文化的研究者面對一個倒在地上的路人冷漠走過,如果一個學者面對浩瀚的歷史可以動心,但是面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這樣的學者,就很難說他內心有一種真誠的力量。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慈善文化的研究者,怎樣被現實的苦難打動,又怎樣在現實的行動中有所體現,進而完成思想文化上新一輪的提高,是我們要探索的。今後我們要向歷史傳統學習,向國際經驗學習,「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劉佑平:的確,從文化的「源」來說,文化只有差異,沒有高低之分;但從文化的「流」來看,卻不能否認確有高低優劣之別。國外慈善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特別在如何將我們源頭的「仁義」這個價值層面,如何落實到當前慈善的制度層面、法律層面、行業發展層面的建設,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西方慈善文化的學者在研究價值傳承的時候,往往把慈善放在整個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面去做研究。的學者研究慈善的時候,可能就事論事。所以,我們需要打通善道,打通慈善研究與政治、經濟研究之間的壁壘。

另外,最近和一些美國同行交流,談到如何建設一個慈善新世界,他們給的建議是要從下一代的教育抓起。為什麼很多美國老百姓有做慈善的習慣?因為他們從小就受到家庭和社會環境的熏陶,被教導要去幫助他人,這值得我們學習。

(郭士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