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Never Coffee上演「血路求生」:線上復購率狂跌,轉戰便利店與星巴克「貼身肉搏」

2年前,一個叫Never Coffee的品牌,用線上售賣的方式,把罐裝精品咖啡賣到9.9元,引發了行業一場爭議;

如今,Never Coffee線上復購率大跌至5%,它轉戰線下便利店,直面便利店咖啡、星巴克即飲等對手。

從線上轉移到線下,這個貼著互聯網標籤的品牌,如何突圍?

7月初,在北京國際咖啡展上,啡姐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Never Coffee,正在賣力地宣傳著跟海爾的跨界合作。

它曾經以9.9元的價格,用一聽三角形的、頗有辨識度的瓶裝精品咖啡,攪動起咖啡行業的一池水,引發了很多的爭議。(傳送門:精品咖啡只賣9.9元,它是在「攪局」還是「破局」?

於是啡姐找到它的創始人聊了聊。

▲辨識度頗高的三角形瓶子

「品牌大到一定程度總會有年輕的客戶,新媒體會進行篩選。」坐在啡姐對面的Never Coffee創始人劉左飛,依舊梳著標誌性的大背頭。談起這次定製包裝的跨界合作,他顯得很興奮。

Never Coffee,了解咖啡行業的人不會陌生,這個很能「折騰」的互聯網咖啡品牌,總是隔三差五就搞出一些大動靜。

▲比如,曾把精品咖啡定到9.9元/杯

關於這一年多以來的變化,劉左飛表示,一個只活在線上的咖啡品牌,用戶的復購率是個問題。

單靠線上銷售,復購率實在hold不住。開始覺得數字挺漂亮,但後來低到可怕。經過10個月之後,用戶的月復購率從開始的70% 下降到 5% 以下。

簡單來說,儘管Never Coffee總能在營銷上別出心裁,但單憑線上入口過窄,用戶很難沉澱下來。

2

試水便利店,價格漲至14.8元

去年11月,Never Coffee把價格從9.9元提升到12.8—16.8元,一度飽受質疑。

價格上,想做10元以內精品咖啡「被打臉」;模式上,標榜互聯網品牌卻不得不走線下渠道。

他選擇了鋪設線下渠道,著力點經過一番精心挑選:便利店。

一方面,便利店本身也正在迎來一陣風潮,其「人設」決定了在產品上需要有一些高附加值、新穎的商品,以區別於小賣部。

同時,常出沒於便利店的人群,普遍年輕、懂生活、有社區屬性、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是Never Coffee的目標客戶群。

▲而進入便利店,是不是也意味著和星巴克的正面競爭呢?

目前,Never Coffee在便利店的鋪設,以杭州、南京、武漢、深圳等20個城市為主,進入了4000多個線下終端。

根據劉左飛提供的數據,Never Coffee單店單日銷量平均在1.4—1.5瓶左右。而在北京部分便利店的提前試點中,這個數字能達到3—5。

劉左飛表示,這兩個月仍處於測試階段,隨後會開始快速進入北上廣的銷售終端。

3

從線上到線下:競爭激烈,與星巴克「貼身肉搏」

儘管線下市場看上去更穩妥一些,但新的問題是,競爭對手也不少。

在部分渠道,Never Coffee賣到14.8元,這個價格基本與星巴克瓶裝即飲咖啡「貼身肉搏」。

▲Never Coffee的定價區間,進入了星巴克的勢力範圍

便利店里,除了星巴克、雅哈、喬雅等咖啡產品,在冷風柜上,還有NFC果汁、乳製品、高端奶茶等。後者雖非咖啡類產品,但從客群來說,正是Never Coffee的有力競爭者。

Never Coffee的優勢在於頗為新穎的產品,以及一直以來被稱作「腦洞清奇」的營銷能力。

Never Coffee在線下延續了一貫的營銷思路,比如,遠程抓娃娃。

他們買來5台抓娃娃機,放在工廠里,請工程師做了遠程可操控的一套程序,配備不同角度的攝像頭,和10個wifi避免延遲,讓消費者通過掃碼來遠程抓娃娃。

「客戶屬性很契合,一次沒有抓到的情況下,轉發一下就有第二次機會。大多數人會選擇轉發的。」劉左飛表示,這套看似繁複的操作,實際上對Never Coffee來說性價比很高。

當然,在另外一方面,線下營銷的難度變大了。比如,線上通過服務號做一些互動活動獲得反饋,而線下便利店里,僅僅支個展架,就要付出相當高的成本,實際效果卻難以多維度採集分析。

— End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