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理論】 基於創新擴散理論的科普作家群體特徵解讀(下)

基於創新擴散理論的科普作家群體特徵解讀(下)
——以中西部省份數據為例

3討論:科普作家群體特徵的弱項改善思路

第二部分的數據分析結果告訴我們,科普作家群體的社會特徵中,學歷、科學知識及其對科學的認識、文化素養以及氣質特徵方面均呈現正面的、積極的樣態,而在獲取科技信息、創作技能、傳播渠道以及社會與經濟地位方面,呈現出比較負面的結果。按照創新擴散理論的觀點,科普作家群體的這些弱項特徵顯然會影響優秀科普作品的產出,我們很有必要重視。

下面,針對弱項特徵,討論其主要成因及其改善思路。

第一前沿科技信息獲取渠道和獲取能力問題。

準確全面的前沿科技信息獲取渠道有學術期刊、學術會議以及與科學家的直接交流這幾種。而目前科普作家年齡偏高,本調查顯示50歲以上者占近50%,他們成長在科技發展嚴重受阻的年代,前沿科技信息傳播渠道長期缺乏,大多數人難以擁有通暢的信息獲取渠道和獲取能力,且難以對獲取信息保持強烈意識。加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並不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文獻查詢、閱讀、梳理及批判能力。因此,科普作家隊伍的這一短板有著歷史的原因。

而從「果殼」編著的《謠言粉碎機》、《過日子要有科技含量》等圖書來看,新一代作家在前沿科技信息的獲取上已經有了新的意識和能力。「果殼」的多數作者都是一線的科技工作者,不少文章不僅傳播了前沿信息,還附上大量的文獻資料(老一輩科普作家的作品中也曾有過)。雖然並非科普讀物都需要附文獻,但這種形式的作品(再次)出現不僅增加了作品的多樣性,也預示著新一代科普作家的能力和意識。而且這種形式在大眾讀物中出現,有利於傳播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精神。

可見,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們似乎不必太悲觀,只要新一代科普作家不斷湧現,信息獲取問題將迎刃而解。那麼,解決問題的關鍵即演化為一線科技工作者的科學傳播參與問題。

第二科學傳播渠道的拓展和優化問題。

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傳統傳播渠道如報刊和書籍,在傳播原創科普作品方面的擔當日趨弱小。而另一方面,新媒體快速推陳出新,除老年人群以外的大多數人群接受信息的機會不斷增加,渠道和形式不斷多樣化。因此科學傳播渠道的多樣化、日常化需求很顯著,亟需形成既便於公眾利用又能激發作家創作熱情的傳播運行機制。

近幾年,科普類的網站、博客和手機APP等的數量增加極快,例如根據我們初步調查,蘋果系統中科普APP及含科普內容的APP,2014年10月有1000餘個,而2015年12月竟逾萬個。但大多停留在嘗試性使用階段而不夠完善。作品內容的科學性把關、作者的價值回報等問題,妨礙了科普作家的深度參與和對公眾的傳播。

根據本課題組的相關研究認為,所謂良好傳播渠道的運行機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功能和兩方面資源:作品內容的科學性把關功能、讀者的互動參與功能和作者的利益回報功能;挖掘、提升以及變換傳播形式的技術支持資源和經費來源。這是一項需要多方面合力共同推進的工作。

第三科普作家的創作技能、藝術高度問題。

雖然主要是文字創作,但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題材和不同傳播環境,仍需細緻研究和不斷訓練,尤其要研究如何使之適應新媒體環境。這也是調研中作家們的認識。

羅傑斯在《創新擴散理論》里提到創新的命名問題,認為一定要以用戶為導向才不會因為命名而妨礙創新的擴散[7]219-220。放在科普創作中說,就是要從讀者、觀眾的需求出發,高度重視創作方式、技巧和創作的藝術性,否則將妨礙科普作品的認可和傳播。

根據訪談調研結果,本文建議學習「魯藝」作家培訓班,開設有品牌效應的科普作家培訓班。所謂「魯藝」即魯迅文學院,其培訓班可謂一種探討性學習模式。20多年前,莫言、遲子建、余華、嚴歌苓、劉震雲等當年的青年作家都曾是其學員,若干年後他們逐漸成為乃至國際文壇上有重要影響的作家。

在當今受眾需求多樣化,新媒體手段不斷衍生,而科普原創還處於窪地的環境下,很有必要組織探討性學習模式的高端科普創作培訓班,以造就一批科普創作的引領者。現有中科院和上海科普作協的培訓班是區域性的,並分別針對退休人員和未從事過寫作的大學生。

第四科普作家群體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不符合早期採納者身份,對後來者不具吸引力的問題。

不少學者也指出過從事科普工作的尷尬處境。一方面,相對於科學研究、科學家,科普、科普作家長期以來擔著「從屬」地位的社會「名分」;另一方面,隨著科普報刊及書籍出版發行的減少,科普作家的聲音不斷減弱,高士其、葉永烈等明星科普作家家喻戶曉的年代彷彿已經很遙遠。

最近20年來科研經費飛速增加,科學家的個人收入也不斷提高,但科普創作的收入極其低微,與作家的付出難以成比例。毫無疑問,如此大環境不利於新一代科普作家產生,並可能妨礙和破壞作家的創作持續性,最終傷害整個科普作家隊伍的成長。前文2.6節中也提醒我們需要關注經濟回報與創作熱情、意願之間的關係。

針對以上問題,並根據本課題組的深度訪談成果,整理出兩項建議:科普作家資格認證和科普「造星」活動。

前者為根據作家的既有成就評定並授予科普作家證書的方法。證書可以成為讀者選讀作品、網路或紙質出版、錄用稿件的參考依據,也可以作為作家獲取報酬的依據之一,更重要的是,有關部門可以通過簽約的形式,並根據證書等級發放基本生活費。目前,科普作家協會成員中,未發表過或很少發表科普作品的人為數不少。這是因為一些地方科普作協為了增強聲勢,動員從事與科學傳播相關的工作人員加入。其意圖是好的,但對科普作家的社會聲譽可能產生負面作用,也不利於真正的科普作家獲得應有的物質與精神的回報。

羅傑斯認為創新擴散的早期採納者是謹慎的成功者,是觀念的領導者,如果我們作家群體不是由具有如此特質的成員組成,又何以擁有羅傑斯所描述的社會經濟地位呢?

而科普「造星」活動將催生一批優秀的科普作家和科普作品,為科學傳播造聲勢,並有可能從中誕生出影響廣泛的明星科普作家、明星科普創作團隊和一流作品,從而提高科普作家群體的社會認知與認可度。而這些都將合力推動科普作家群體的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進而為新一代科普作家的孵化創建溫床。

本研究探討了早期採納者的特徵框架,並將其試用於科普作家研究,發現了我們的弱點;但科普作家的分佈極其分散,給本研究帶來了諸多難題,也留下了很多課題;下一步需要更精細化的研究,為「提升科普內容有效供給」[10]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7]埃弗雷特·M·羅傑斯.創新的擴散[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