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孤獨真的能毀掉一個人嗎?

前段時間結束的第125屆APA年會呈現了一項研究結果,孤獨會增加過早死亡(premature mortality)的風險。

研究者進行了兩項元分析,第一項包括148個研究,共30餘萬被試;第二項包括70個研究,3百多萬名來自歐洲、亞洲、北美、澳洲等地的被試。

第一項研究發現社會聯結與降低50%的早死風險相聯繫;第二項研究發現社會隔離(social isolation)、孤獨(loneliness)以及獨居(live alone)對於早死風險有著同樣的影響作用。這種影響的負面作用甚至比眾所周知的健康殺手——肥胖還要嚴重。

與他人產生社會聯結,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人類最基礎最本能的需求。這對於人類的生存和幸福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社會隔離或者單獨監禁在過去會當作一種懲罰的形式。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經歷著孤獨。

美國退休者協會孤獨感研究發現,大約有4千萬45歲以上的人忍受著慢性孤獨(chronic loneliness)。美國近期的人口普查數據還發現,至少四分之一的人口選擇獨居,一半的人口未婚。這些數據都在說明,人們正在經歷越來越弱的社會聯結,越來越多的孤獨。

有研究者(Gretchen,2017)認為存在幾種不同類型的孤獨:

  • 新環境(new-situation lonliness)

搬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沒有一個熟悉的人。無論是工作還是求學,看著周圍陌生的面孔,通常會感到孤獨。

  • 我和大家不一樣(I'm-different loneliness )

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沒有共同的話題或是相似的價值觀。

大家都喜歡戶外運動,但你不是;大家都奉行得過且過,但你不是……

在你看重的問題上,很難和周圍人達成一致。

  • 不親密(No-sweetheart loneliness)

你有很多親人,有很多朋友,或者有伴侶,但還是感到很孤獨,因為彼此沒有建立親密的依戀。

  • 沒有屬於我的時間(no-time-for-me loneliness)

有些時候,周圍簇擁著很多人,看起來也都很友善,但他們並不想從友善再進一步,變成好朋友。你想建立更深的聯結,但對方並不感興趣。

又或者,已經擁有的朋友們進入了人生的新階段(忙於結婚/生寶寶/工作),不再為你們曾經一起做的事情留出時間。

  • 不夠信任(untrustworthy-friends loneliness)

友誼很重要的一個成分就是信任。如果丟掉了這個部分,就會變成雖然你有很多玩得來的朋友,但還是會出現感到孤獨的情況。

  • 安靜的陪伴(quiet-presence loneliness)

在工作中,你可能有非常積極活躍的社交圈子;也有很多朋友和家人,但當到家的時候,卻沒有人一起。可能你需要一位舍友,一位家庭成員,或者另一半。總而言之,是在你安安靜靜呆一會兒時,也能夠陪伴身邊的人。

我們想要和大家強調一種非常讓人絕望的情況:被孤立。

在心理學上,孤立是一種社會拒絕(social rejection),指的是將某個人故意排斥在某一社會關係或社會交往之外。

由於這麼點「故意」的成分,被孤立的人,往往第一反應會自責,覺得是自己不好,才導致了自己當前的處境。但其實,被孤立,很多時候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

一群人去孤立或排擠某個人,通常是試圖控制對方,使其按團體或團體中一員的意願行事。

孤立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懲罰,也就是所謂的「你不順我們的心意,我們就不理你」;或是可以理解為一種非懲罰含義的忽視,也就是「反正你不重要,不理你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無論怎樣理解,是否採取孤立行為,都是孤立他人的這一群人(ostracizers)所選擇和決定的,而並非取決於被孤立的人做了什麼。

所以,無論是成績太好、成績太不好、長得胖、喜歡同性、懟了大佬,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首先你要告訴自己,被孤立,不是你的錯。

被孤立之後,心真的會痛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Naomi Eisenberger教授、普渡大學的Kipling Williams教授及研究團隊發現,經歷社會拒絕的人們被激活的腦區,和身體疼痛時被激活的腦區是一樣的。

在實驗中,與被群體接納的被試相比,被孤立的被試,背側前扣帶回(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前腦島(anterior insula)這兩個腦區的活動顯著增多。而這兩個腦區也是人們經受身體疼痛時活躍的腦區。

這意味著當我們被孤立時,那種痛苦是真切存在的。

「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心碎的感覺和摔斷胳膊沒什麼分別。」Eisenberger教授這樣說。

持續、長期的被孤立,不僅會給人們帶來身體和情緒上的痛苦,還會造成更加深遠、多方面的影響。

  • 「從那以後,我在社交中更小心翼翼」

人們對於周圍人是否接納他們,其實是很敏感的。研究發現,在我們與陌生人擦肩而過時,如果路人和我們對視,而不是忽略我們,我們會感到與路人有更強的社會聯結(social connection)。

普渡大學的Eric Wesselmann教授指出,許多有過被孤立經歷的人們,在新環境中,會對與周圍人發生關聯的機會更加敏感。

為了被他人接納,他們可能會根據他人的意願改變自己的行為,把自己變成別人可能喜歡的樣子,甚至有求必應,變成一個習慣於討好者。

而習慣於討好別人,所帶來的結果常常是冷落了自己。

  • 「從那以後,我不再願意幫助別人」

而另一些有過被孤立經歷的人,會被心中的憤怒和怨恨綁架,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Jean Twenge教授等人做了7個實驗,研究被孤立對於人們利他行為(prosocial behavior)的影響。

結果發現,被孤立之後,由於情緒上遭受傷害,人們共情他人的能力受到損傷,導致被孤立者更不願與他人合作或幫助他人。

  • 「孤獨成了人生的主色調」

許多人在被孤立之後,會選擇獨來獨往。

如果這發生在小說或電影里,通常事情會有絕地反轉,比如主人公在長大后碰到一群貼心的小夥伴,或是熱情的戀人,讓主人公重新獲得聯結和歸屬感。

而在真實生活里,常常不是以這樣的喜劇收場。

一個被自己所在部門其他同事排擠的姑娘找到我們,跟我們說她現在已經放棄融入了,但每次進辦公室之前還是會深呼吸好幾次,推開門之後看著嬉笑著的同事們假裝沒看到自己進來,她也只能默默的走到座位上開始工作。

很多被孤立的人後來就選擇了孤獨,或者說是為了害怕受更多傷,而選擇了不再嘗試。

當然,人生的神奇之處在於,有時候即使眼前門都關上了,牆上還能開扇窗,或者鑿壁借個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Sharon Kim教授及研究團隊發現,對於那些原本就特立獨行、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們來說,遭遇社會拒絕,恰好驗證了他們對於自己的看法,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但對於重視人際、對歸屬感有強烈需求的人們來說,被孤立就如前文所述,會為後來的人生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就像亞里士多德說的那樣: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大多數人既不是野獸也不是神靈,

而是被周圍人排除在外就會傷心難過的普通人。

希望在你孤獨之時,我們能與你為伴。

參考資料: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7, August 5). Social isolation, loneliness could be greater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han obesit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ugust 7, 2017 from

Campbell, W. K., Krusemark, E. A., Dyckman, K. A., Brunell, A. B., McDowell, J. E., Twenge, J. M., & Clementz, B. A. (2006). A magneto encephalography investigation of neural correlates for social exclusion and self-control. Social Neuroscience, 1, 124-134.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D., & Williams, K. D. (2003).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302, 290-292.

Gretchen Rubin. (2017). 7 types of loneliness, and why it matters. Psychology Today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