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爺爺,你是戰爭中的英雄嗎?

如何評價美劇《兄弟連》?

數新,關注有趣的話題

《兄弟連》

電視劇史上的里程碑。IMDB 9.5 分。一般的美劇,只要有收視率,就會一季接著一季地拍下去,直到收視率和口碑變得越來越爛,最終變成爛尾作品。而兄弟連不一樣,短短 10 集,投資 1.2 億美金,據說大部分投資都花在了場景復原和真實歷史重現上了。劇中得每個細節都力求還原當時場景(抗日神劇們,你們摸著良心自問一下,你們這樣胡說八道侮辱先烈,你們的良心不痛嗎!)

溫特斯連長的演員和真人(注意場景還原程度)

細節一:訪談記錄與劇情相互交織,展現出了活生生的二戰英雄們

如前所述,這部劇花費了大量心思用於戰爭場景的盡量還原和細節刻畫,在每一集一開始的時候,都會有 E 連老兵的訪談片段,然而直到最後一集前我們都不知道這些老兵們是誰。

到了最後一集,片頭的訪談沒有了,第一遍看的時候觀眾一般不會留意到這點。看到後面才發現片頭訪談被移到最後面,將老兵訪談作為整部戲的總結。

在看了十集史詩一般的電視劇后,觀眾已經完全帶入了整部戲劇中,就好像自己和這些二戰老兵一起親歷了戰爭,死亡和痛苦。這時候觀眾對於電視劇中的這些士兵們,是有著強烈的同理心的。當第十集訪談在片尾出現的時候,導演終於為這些二戰老兵加上了姓名:

「原來他就是溫特斯連長啊」。十集的電視劇中,E 連的士兵們飽受戰爭傷痛和磨難,最後名字出現,那些電視劇里飽經戰火與磨難的 E 連士兵的樣子和眼前老先生們的樣子終於重合起來,突然會覺得莫名的感動。 正如麥克阿瑟所說:「老兵不死,他們只是漸漸凋零」。

2011 年 1 月 2 日,溫特斯在賓夕法尼亞州赫爾希鎮的一間療養院過世,終年 92 歲,他的墓碑標示為「理查德·D·溫特斯--第二次世界大戰, 101 空降師」(Richard D. Winters World War II 101st Airborne)

在電視劇的最後的訪談中,溫特斯引述由米克·藍尼(Mike Ranney)中士寄給他的信件內容,「我常常會懷緬一段有關我孫兒的回憶,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爺爺,您是戰爭中的英雄嗎?』,爺爺回答他『不是......但是我和很多英雄一起服役』」(No… but I served in a company of heroes)

看到這裡,眼淚都留下來了。

細節二:貫穿全劇的人道主義關懷

不管是國產戰爭劇還是外國戰爭劇,很大一部分都遵循著一種模式:敵人兇殘又邪惡,當日本鬼子,德國鬼子,或是其他任何一種反動派被消滅時,觀眾都有一種復仇的快感。當然,國產抗日神劇中,這種復仇的快感就要減弱很多,因為抗日神劇里日本鬼子才是愚蠢,智障和弱勢的那一方,他們能在抗日戰爭里堅持八年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兄弟連》不一樣,首先,這部戲中的德軍雖然描寫不多,但是導演並沒有把德軍描寫成萬惡不赦的一群人,反而把普通的德國人與德國士兵也看作是戰爭的受害者。

第五集里,溫斯特上尉在法國的捷運上總是不斷地回頭看一個年輕的法國小伙,因為這個年輕的小夥子長得很像他在戰場殺殺死的一個德軍士兵,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想此事,以至於捷運到站都未察覺。這麼年輕的一個小夥子,在戰爭中死於自己之手,雖然不會有負罪感,但溫特斯上尉心裡肯定有許多愧疚與遺憾吧,如果當時不開槍,讓他投降,會不會好一點?

第九集里,尼克松上尉胡亂闖進了一個德國老婦人家裡,德國老婦人的丈夫是一位德國軍官,她對尼克松上尉的闖入怒目而視。後面,隨著集中營的發現,美軍命令當地德國居民去集中營幫忙安葬受害者,當尼克松上尉再次在集中營見到老婦人時,老婦人愧疚地低下了眼睛,或許,她之前完全沒有預料到納粹的暴行能殘暴到如此程度吧。全集中,老婦人沒有一句台詞,但是表演功力入木三分。

第十集里,有個經歷了一戰二戰的德國老兵,他滿心想的都是趕緊回家。與美軍士兵的談話里,他毫無對於國家戰敗的痛苦或失望,經歷過兩場世界大戰的他,已經看過太多戰爭的痛苦了,而家則是唯一能慰藉人的歸宿。

第十集里溫特斯少校在接受德國軍官投降時,德國軍官希望將自己的配槍上繳給溫特斯上尉,因為德國軍官的自尊心使得他不願意將自己的配槍繳給文書兵,溫特斯少校對德國軍官說:「你可以留著你的手槍」,德國軍官似乎是釋然,又似乎是感激,最後流露出一點點拘謹的笑容。這一幕,講述的應該是「尊嚴」

最後,以第十集結尾處德國將軍對投降士兵們的演講作為這一小段的結尾:

這是個漫長的戰爭,也是一場艱苦的戰爭,你們英勇並驕傲的為祖國作戰,你們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緊密相聯,這樣的友誼只存在於戰鬥中,在兄弟之間,共同使用散兵坑,在最需要的時刻彼此扶持,你們見過死亡,一起接受磨難,我很驕傲能與你們每一個人共同服役,你們有權享受永遠的快樂的和平生活。

這句話不僅僅是德國將軍對手下們說的,也是全體 E 連士兵乃至全體二戰參戰士兵心中的共鳴。

是啊,經歷了這麼久地獄般的殺戮與戰爭后,無論是勝利者和失敗者,他們都只慶幸自己還活著。無論將來的生活是多麼糟糕,已經不可能比戰爭還糟糕了。只有經歷過戰爭,才知道和平的可貴,所以,這兩群為了國家已經做出了巨大犧牲的人「有權享受永遠快樂的和平生活」。

看到這裡,我想起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拯救大兵瑞恩》,也是在片尾,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上尉在彌留之際掙扎著對瑞恩說:「 要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

這是貫穿全劇的人道主義關懷,這種關懷超越了一般戰爭影片的英雄主義情結,反而襯托出英雄們的付出與偉大

(沒想到自己寫了兄弟連的知乎回答,反響竟然如此熱烈,我想這是出於大家對於這部戲的喜愛吧。這麼多贊,嚇得我趕緊來更新第三段)

關於《兄弟連》細節的真實程度,網路上的討論很多了,我這裡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可以參見下面兩個貼吧討論:

【兄弟連】軍服標識 鋼盔標記解析[轉帖]

兄弟連中的戰術解析,歡迎補充_狙擊手吧_百度貼吧

這裡,我想討論的是《兄弟連》里角色的豐滿與真實。在不少拍得不好的國產劇里,往往會刻畫製造「高大全」的主角,以及打完了仗沒有幾個傷兵和減員的部隊。關於「高大全」這種描寫手法的來源,可以參閱百度百科里的解釋,這裡不作過多敘述。

這種「高大全」的描寫手法在物質精神都比較匱乏的年代還行得通,等觀眾有較多觀影經驗的時候,「高大全」的形象往往就會讓人乏味,因為太脫離實際了。許多爛片里打完了仗部隊沒見幾個傷兵的這種描寫往往並非刻意,而是這些影視劇里為了突出主角的形象,忽略了主角以外的角色,另外捉襟見肘的影視劇投資也沒法很好地塑造那些不那麼重要的配角。

《兄弟連》對人物描寫的成功在於這部戲是一個群像劇,沒有傳統戰爭劇中帶有英雄主義身份的絕對主角,溫特斯連長雖然戲份多,但每一集都描寫多位個性不同的 E 連士兵或者軍官,他們都並不完美,讓人能感覺到他們是活生生的存在。

即便是深受觀眾喜愛的溫特斯少校,也不是「高大全」的人,他也會有故意違反軍紀的時候。第八集里,E 連官兵在經歷連場血戰後產生了厭戰情緒,溫特斯少校讓 E 連官兵違反上面指派的偵察命令,並告訴他們在夜間不用再深入敵軍內部去進行偵察活動,而是去做一份假報告糊弄過去

E 連的戰神斯皮爾可能槍殺了德軍戰俘,《兄弟連》也沒有避諱這一點

害怕死亡,逃避戰鬥的士兵或軍官,也有多次描寫

第三集,被嚇得動彈不得的士兵布洛伊

第七集,躲在掩體后瑟瑟發抖,一臉懵逼的 E 連醬油連長戴克

還是第七集,看到好友被炸彈炸死後精神崩潰的巴克康普頓

這些所有的群像戲里,我最喜歡的是第六集里戰地醫生尤金的故事

E 連的戰地醫生尤金在醫療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到巴斯通的營地里尋找繃帶嗎啡還有血漿,在被當作醫院的教堂里,認識了一個法國護士芮妮

在臨走的時候,芮妮給了尤金一塊朱古力 (天使般的笑容)

兩人因為工作的交集,見到對方的時候總是在被當作醫院的教堂,這裡到處都是鮮血四濺的傷員,有時候即便全力搶救,也無力回天(注意看下圖中鏡頭的構圖,有著油畫一般的美感,沒有一定水平拍不出這樣的鏡頭)

沮喪的兩人坐在廢墟里聊天,芮妮又拿出了半塊朱古力給尤金(注意芮妮手指甲縫裡的血污)

當尤金讚揚芮妮是個好護士的時候,芮妮這麼說

然而兩人聊天沒幾句,芮妮又被叫回去救人了。過了一陣,戰事白熱化,尤金在夜晚跑到教堂去找藥物,然而到了教堂門口,只看到被炸塌的磚塊以及芮妮平時戴的那塊藍色頭巾。尤金抓住這塊頭巾,沉默了半天,最後把這塊頭巾塞進包里,默默轉身離開回到了戰場。

最後戰友手部受傷,找不到繃帶時,尤金拿出這塊藍色的頭巾,沉默地看了一會兒,心一狠,撕碎了頭巾給戰友的手進行了包紮。撕爛頭巾的時候,尤金皺著的眉頭勝過千言萬語。芮妮的遺物在殘酷的戰爭中,也只能作繃帶使用。戰爭里沒有「愛情」這個詞,哪怕是把遺物帶在身邊留個念想都做不到。

整個小故事,沒有說一個「愛」字,沒有年輕情侶的眉來眼去,也沒有一句台詞涉及到男女之情,但是看完以後卻想哭。

末尾討論:什麼是好的影視劇?

評論區對於「抗日神劇」討論挺多。這裡我想先討論一下我為什麼不喜歡抗日神劇。

第一,是因為太假了,不管什麼愛情劇,偵探劇,懸疑劇掛一個「抗日劇」的外殼就往裡面塞。比如下圖中三位演員這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扮相,實在沒法相信他們是抗日戰爭年代的人,尤其是右邊的殺馬特染髮小哥,我差點以為他是我們家旁邊美髮店技師 tony。那些為了解放這個國家而犧牲的人,不應被如此胡亂地描寫。

第二,其實偶爾有那麼幾部抗日神劇還好,娛樂嗎,大可一笑而過。可是當電視屏幕上一而再再而三隨便換台都是不同類型的抗日神劇時,你就知道有大問題了。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如果不是屏幕上這也不能拍,那也不能拍,拍個戲都要帶著多如牛毛的緊箍咒,那些娛樂為主的戲劇也不會批個抗日劇的皮就上啊,畢竟一旦這種戲劇好過審且收視又還過得去,就能賺錢,那誰還會考慮劇情到底神奇不神奇呢。

所以,不管是虛構的劇情,還是源於真實事件的劇情,好的影視劇之所以好,至少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真。

想一想國內的優秀影視劇,比如《士兵突擊》的編劇蘭曉龍在談到《士兵突擊》為何戲里看不到女性角色時,這麼說:「 《士兵突擊》是現代軍事題材,野戰軍這個環境里沒女人,我要是在這個環境里放女人,那我該抽自己了,這完全不合理」。也正是因為《士兵突擊》這個製作團隊的求真,他們後來製作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又是國產抗日劇中的一個巔峰。

再想一想一部分不靠譜的國產軍事劇,裡面穿插大量感情戲,以及演員身上穿戴的淘寶版山寨單兵裝備,我只想問一下:製作的時候稍微走心一點行不行?

比如《我是特種兵 3》這種,也許會有不錯的收視率,但是實在難以成為好劇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所以求真務實才是影視作品的源頭,只有實現了求真務實,才能更進一步發揮藝術的活力,任何影視作品如果拋棄了求真務實的態度,那歸根結底也只能是垃圾。

客官,這篇文章有意思嗎?

好玩!下載App接著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