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濕氣」到底引起了什麼?

改善亞健康狀態當務之急就是把身體里的濁氣、濕氣排出去,不讓寒氣威脅身體健康。養生不要太複雜。身體給出的信號我們不要忽略,要把小毛病處理在萌芽狀態,未病先防,即病防變這是每個養生,注重健康的人都要注意的。

想身體強壯就得把體內的毒素消解,這一點特別重要。一個人如果心態陽光,內心積極向上,氣血就能在全身順暢周流,人也就不會生病。相反,一個想法如果是消極的,思想猶豫遲疑,氣血就跟著滯塞,身體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虛弱下來。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大便不正常。中醫認為脾虛則便溏,國人應以五穀雜糧為食,現在卻改成肉食為主了,傷害的是脾胃,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濕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溏稀不成形、滿臉油膩、嗜睡及睏乏無力正是濕氣重最顯著的特徵。濕氣分為濕熱和寒濕。遇熱為濕熱,遇冷為濕寒。所以濕氣一年四季都存在我們身體裡面,不分季節,危害極大。中醫認為,「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生活中的很多疾病都跟濕邪有關,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是健康最大殺手,是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凶,也是「萬病之源」。

濕氣還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的容貌,表現在皮膚上會出現長斑長痘,暗黃無光;表現在體型上就是水腫肥胖,大腹便便;表現在精神氣色上就會出現無精打采,睏乏無力。

中醫認為,「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發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征,過敏性鼻炎,咽炎,婦科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有關。

濕邪對人的傷害隱蔽而緩慢,一步一步的侵害人體的健康,剛開始是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嚴重一點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濕氣會引起這麼多疾病!來看看濕氣形成初期的典型癥狀

食慾減退

水濕停滯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而脾胃的運化功能又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我們體內的濕氣過重,脾胃對食物的消化功能減弱,食慾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體內濕氣過重時,就像容器里的液體中摻雜了一些膠水,因為液體變粘稠,所以流出速度變慢,再向容器內注入新的液體時,就會因容量不足而受到阻礙,這也就是體內濕氣過重時食慾會減退的原因。

便秘

大多數人都覺得便秘的唯一原因是「上火」,其實不然,在便秘的眾多原因中,其中一個就是「濕」

體內濕氣重的的人,一開始並不會便秘,反而會因為脾虛造成大便有點不成形,濕氣是一坨討厭的大鼻涕,在脾胃虛弱無人制約的情況下,濕氣變得越發猖獗,阻遏氣機,濁氣不能下降,就造成了便秘。

但是這種便秘不會像我們熟知的「上火」導致的便秘一樣,排便時幾乎要把某重要器官撕裂,而是會覺得便便像抹了膠一樣,怎麼都排不出來,好不容易出來了,還會出現上文中提到過的「擦不幹凈」和「粘在馬桶上沖不下去」的現象。

帶下 「濕性重濁,易襲陰位」

意思就是說,濕氣這坨大鼻涕,不但粘膩,還重的很,專門往下走,所以濕氣重的姑娘們常常會發現自己的白帶比較多。

小便渾濁 濕濁下注

小便渾濁澀滯不暢,濕氣導致的「小便渾濁」與「帶下」的原因類似,都是因為濕性重濁。

《黃帝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氣會首先造成脾虛,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脾虛之後還會造成胃弱,腎虛,肺弱,氣虛,腸胃排泄問題,而濕氣的癥狀恰恰是這些重要器官功能減弱之後的反應,身體的多個重要器官受到濕氣的入侵,自然百病纏身。

寒濕重時表現

身體有以下癥狀或特徵,代表體內有寒濕:

  •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 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

  • 反覆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 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

  • 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 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 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

  • 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 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 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 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 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

  • 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 腳躁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 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癥狀,代表體內有寒濕。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血足是祛寒濕的根本

只有身體內血液充足,腎氣就足,就能保證血液循環的通暢,全身就會感到溫暖舒適。寒濕在充足的血液、流動暢快的血流面前是無立足之地的。沒有了寒濕,就不會出現這疼那疼,也就不會長斑、長痘、長癬。

運動后全身感到溫暖

經常運動、經常體力勞動及做家務的人,會感到體內的熱量大。這是因為運動生熱,起到了驅散寒濕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運動而體內的血液不足,運動后就會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濕會乘虛而入,身體仍會虛弱多病。

適當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適當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運動后出汗,吃了溫熱食物而出汗,還是泡腳后微微發汗,都可以達到祛寒的效果。

飲食祛寒

常吃辛辣、溫熱的食物可以祛寒。由於地理氣候的不同,各地區都有適合當地的祛寒飲食習慣。如北方喜歡吃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這些溫熱、高熱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歡麻辣;貴州人喜歡酸辣;湖南人喜歡炸辣;還有的人喜歡喝祛寒的藥酒等。雖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濕、保暖。

熱療祛寒

熱療祛寒是自古人們就使用的古樸、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熱水袋,或加熱后的沙、石、鹽、石蠟熱敷;有的用艾條燻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貼上薑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燻;有的用祛寒的中藥液煮水泡、燻等;有的用各種理療儀照射祛寒;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說在醫院、民間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緩解和治療因寒濕引發的各類疾病。

生薑性溫,有溫經散寒、溫胃止嘔等作用。這種方法除了能治療頸、肩、腰、腿等部位疼痛,還可以治療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老慢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老慢支、哮喘有可能是腎虛、腎寒造成,患有老慢支及哮喘的老人,腰部一定要注意保暖。

為什麼身體內寒涼,卻感到燥熱

我們經常會學「上火」了,比如夏天天氣炎熱引起身體燥熱,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瘡、大便乾結,還有肝火旺的人脾氣急躁、內熱大,久病之人「陰虛火旺」等。中醫將「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的治療是用清熱、降火的瀉法,虛火則是用補法。只要是實火,現在中醫最常用的各種清熱、解毒、降火的葯和西醫的消炎藥都是對症的,連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現在單純有實火的人已是越來越少了,多數都是虛火。

《黃帝內經》里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這裡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症、熱病,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

為什麼寒重反而會引起「火」呢?身體內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傷腎,引起腎陽不足、腎氣虛,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血液虧虛。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水是灌溉、滋潤全身的,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一樣,身體會幹燥。臟器也是一樣,每個臟器都需要工作、運動,這種運動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易摩擦生熱。最典型的是肝臟,肝臟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如果給肝臟足夠的水,讓肝臟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它就不可能幹燥,就不會有火。

還有頭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為腎主骨髓、主腦,腎陽不足、腎氣虛時髓海就空虛,遠程的頭部首先出現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應的就是乾燥的癥狀,如眼睛乾澀、口乾、舌燥、咽乾、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器官,較容易受細菌的感染,當頸部及頭面部的血液供應減少后,這裡的免疫功能就下降,會出現各種不適,這樣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體炎、中耳炎的概率就會增加。又由於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各種炎症很難治癒,就會反反覆複發作,成為各種長期不癒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當現代人不分季節大量誤吃各種寒涼的瓜果蔬菜后,當人們在夏季長期使用空調后,當女士們為了顯示身材盡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濕正悄然進入體內,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虛火就越來越大。而目前普遍都採用瀉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實際上,這是沒有對症治療。可如果要去掉身體內的寒濕,要補腎,用的都是溫熱的食物。溫熱療法,這難道不是火上澆油嗎?確實,有虛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虛不受補」,但這種補不得的狀況只是一種假象。

血液足了,身體不再受寒涼的侵襲后,腎陽之火、腎氣就都在不斷地充實。腎氣充足,血液充足,身體自然就強壯起來,各種虛火自然消退,各種慢性炎症自然很容易治癒。

身體內寒濕重容易造成經絡不通,散熱困難,容易感到悶熱、燥熱。與老人相比,孩子的經絡通暢,散熱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熱的,大熱天里照樣在太陽底下玩耍。而老人經絡不通暢,不易出汗,熱散不掉就悶在身體內,人就很難受、煩躁,只有吃了冰涼的食品才感覺體內舒暢些。當然這種經絡不通引起的身體燥熱已不只在老年人中出現了,現在的人們普遍貪涼,運動又少,自然就會造成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變緩,從而極易導致經絡的淤堵,經絡淤堵帶給人的就是身體出現的各種疼痛,以及皮膚上長痘、長斑。看看周圍的人,有幾個能說自己很健康,從沒有過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再看看周圍人的皮膚,又有幾個色澤明亮、富有彈性、不長斑、不長痘的?這些都是和長期貪涼有關的。

增加運動量對祛濕有好處,雖然體內的濕氣不能直接靠汗液排出,但適當運動有利於氣機的通暢,對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益處良多,同時也可以幫助排便。

不管是運動還是飲食,都需要堅持,如果想在祛濕上起到作用得堅持半年,一定會對身體健康有益,另外看身體狀況,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以後發現自己的濕氣很明顯並且對日常生活已經造成了影響(食欲不振、便秘、帶下等),就一定不要嫌麻煩,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不能單單靠食療和運動來去濕。

所謂「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去濕氣預防比去除更有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小心那些容易使我們遭遇濕邪侵襲的因素。

健康的身體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充足的血液、適宜的體溫和暢通的經絡。不論是生活在什麼年代,任何人對健康的需求都是一樣的。一棵樹,不論它是生長在幾千年前的古代,還是生長在現代;不論它是生長在什麼環境下它生長的需求都是空氣、陽光和水。這種生長、生存的基本需求不會因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改變,也不會因為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而讓樹對空氣、陽光和水的需求發生改變。我們人也一樣。中醫治病、防病的根本都是補足血液、疏通經絡。我們現在所用的中醫治病、防病的理論,食療和疏通經絡的方法。推拿、按摩、針灸、貼敷等是依據經絡學,食療是依據各類食物的屬性、功效、宜忌來指導一日三餐。

現代人患病的真正原因是由於空氣、水、食品的污染,使我們體內的環境嚴重污染,導致經絡不通暢,血管內雜質多。另外,人們身體內普遍寒濕重,使血管、經絡不暢通,各臟器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進而堵塞血管和經絡,形成惡性循環,於是各種「富貴病」和腫瘤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現在疾病都與體內寒濕重有直接的關。西醫很少藥物能去掉身體內的寒濕,中醫講多吃溫熱的食物,多吃祛寒的食物可以去除寒濕。

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易行的去濕方法——穴位貼敷法

貼敷是一種較為溫和的方法,《健康之路》也有過介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有濕氣的朋友可通過穴位貼敷的方法來養生。這一方法溫和不刺激,晚一貼,早一撕,使用方便。你可能聽過,生薑能夠祛濕,用發酵的姜根粉做穴位貼敷療法,效果最好。

這一方法溫和不刺激,晚一貼,早一撕,使用方便。這是中醫外治的一種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祛邪扶正,改善亞健康。

從經絡學的觀點看,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6條經脈之根都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足底就有76個穴位。可用加入酵素成份的足貼貼敷於足底,使各種精華成分滲透並參與循環系統,在循環過程中將體內細胞間滯留的毒素吸附出來,有效去除身體久積的毒素及濕氣,達到祛病緩疾,改善亞健康的目的

《清太醫院配方》中有一湧泉貼膏法:載有「延年湧泉膏」,乃防病保健排毒方。即將竹油、杜仲至木香等前12種葯熬枯去渣,入鉛丹收膏,製成膏貼,貼敷於湧泉穴。據載: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後天虧損,骨痿身瘦,陽氣虛弱。若以此方常貼湧泉穴,不但終身永無寒濕、腳氣、癱瘓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排毒養顏,延年益壽。

需要了解和使用的讀者,可以加微信:13833591610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