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日前,從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公民的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創立「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期智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因外籍院士提出轉為科學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無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學部專門制定了《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科學院院士目前人數為754位,外籍院士人數為78位。

楊振寧教授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45年,獲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1955年,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8年,任清華大學教授。2017年2月,棄外國國籍成為公民,加入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因提出「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中美關係鬆動后回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李政道(左)、楊振寧(中)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物理學獎金后,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爾夫(右)向他們致賀。

1957年10月31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寧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楊振寧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二人均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1956年二人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因而獲此殊榮。在此之前,科學界一直認為宇稱守恆,也就是說一個粒子的鏡像與其本身性質完全相同。

他們的發現得到了吳健雄女士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都曾就讀於西南聯大,赴美深造,追隨名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方有此成就。他們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他們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海內外的人,大批年輕人因他們而走上物理研究的道路。

姚期智教授

姚期智,祖藉湖北孝感,1946年12月24日出生於上海,幼年隨父母去台灣省。1967年在台灣大學畢業以後,去美國深造,原先所學專業是物理。但20世紀6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十分重要並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新興學科,從而決心放棄原先專業而轉到計算機科學上來。因此,在1972年取得令人羨慕的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以後,他出人意料地又來到伊利諾大學研究所院繼續學習。伊利諾大學在計算機科學技術方面當時處於美國領先地位。姚期智於1975年在伊利諾大學取得他的第二個博士學位——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之後,他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1975~1976)、斯坦福大學(1976~1981,1983~1986)、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81~1983)等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從事教學與研究,1986年加盟普林斯頓大學至今。

姚期智現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2017年2月,棄外國國籍成為公民,加入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

2000年,華裔計算機科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姚期智獲得美國計算機學會(ACM)授予的圖靈獎,這是有「計算機世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35年來首次授予一位華裔學者。

姚期智對計算機科學技術所作出的貢獻主要在計算理論方面。ACM在授獎決定中指出,姚期智對計算理論的眾多貢獻是根本性的、意義重大的,其中包括基於複雜性的偽隨機數生成理論、密碼學和通信複雜性。最近1/4個世紀中姚期智發表的近百篇學術論文,幾乎覆蓋了計算複雜性的所有方面。姚期智進入計算機科學領域最早的論文之一《尋找最小生成樹的O(|E|loglog|V|)演算法》一文就引起轟動,因為學術界原先認為,尋找最小生成樹演算法的時間複雜度的下界是O(ElogV),而姚期智的論文證明這個極限是可以打破的。在姚的這一開創性工作的基礎上,經過近20年的努力,人們終於設計出了尋找最小生成樹的線性時間演算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