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金盞花含多種維生素可預防色素沉澱,增進皮膚光澤與彈性減緩衰老

金盞花(菊科金盞菊屬植物)

金盞花(Calendula officinalis L.),兩年生草本,全株被毛。

葉互生,長圓形。

花黃色或橙黃色,花期4~9月,果期6~10月。

喜生長於溫和、涼爽的氣候,怕熱、耐寒。原產於南歐、地中海沿岸一帶。

金盞花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預防色素沉澱、增進皮膚光澤與彈性、減緩衰老、避免肌膚鬆弛生皺。

幾乎各部位都可以食用;其花瓣有美容之功能,花含類胡蘿蔔素、番茄烴、蝴蝶梅黃素、玉紅黃質、揮髮油、樹脂、黏液質、蘋果酸等。

根含苦味質,山金東二醇;種子含甘油酯、蠟醇和生物鹼。

放入洗髮精里可以使得頭髮顏色變淡。

古埃及人認為金盞花能延緩衷老,印度人則尊奉它為神聖的花。

中世紀時人們已將金盞花用於療傷,更藉以對抗瘟疫和黑死病。

金盞花是早春園林和城市中最常見的草本花卉之一。

在古代西方作為藥用或染料,也可以作為化妝品原料或食物,其葉和花瓣可以食用,因此可以用作菜肴的裝飾。

形態特徵

兩年生草本,全株被毛。葉互生,長圓形。

頭狀花序單生,花徑5厘米左右,有黃、橙、橙紅、白等色,也有重瓣、卷瓣和綠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種。

全株高約20~75厘米,通常自莖基部分枝,綠色或多少被腺狀柔毛。

基生葉長圓狀倒卵形或匙形。

頭狀花序單生莖枝端,直徑4~5厘米,總苞片1~2層,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外層稍長於內層,頂端漸尖,小花黃或橙黃色,長於總苞的2倍,舌片寬達4~5毫米;

管狀花檐部具三角狀披針形裂片,瘦果全部彎曲,淡黃色或淡褐色,外層的瘦果大半內彎,外面常具小針刺,頂端具喙,兩側具翅脊部具規則的橫折皺。

花期4~9月,果期6~10月。

生長習性

金盞菊原產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喜生長於溫和、涼爽的氣候,怕熱、耐寒。

要求有光照充足或輕微的蔭蔽,疏鬆、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適度的土質,有一定的耐旱力。

土壤pH宜保持6~7,這樣植株分枝多,開花大而密。

溫度條件

金盞花的生長適溫為7~20℃,幼苗冬季能耐零下9℃低溫,成年植株以0℃為宜。

溫度過低需加薄膜保護,否則葉片易受凍害。

冬季氣溫10℃以上,金盞菊發生徒長。

夏季氣溫升高,莖葉生長旺盛,花朵變小,花瓣顯著減少。

幼苗的金盞菊以稍濕為好,有利於莖葉生長,冬季提高抗寒能力。

成年植株以稍干為宜,可以控制莖葉生長,以免引起徒長。

光照條件

金盞花喜耐寒,怕熱,喜陽光充足環境,尤其冬季露地育苗或棚式栽培,均需充足日照,這樣對莖葉生長十分有利,幼苗生長矮壯、整齊。

如遇過多雨雪天,光照不足,基部葉片容易發黃,甚至根部腐爛死亡。

分佈範圍

金盞花原產歐洲,在歐洲栽培歷史較長。

金盞花的栽培,是18世紀后從國外傳入。

清代乾隆年間,上海郊區已見批量金盞花生產。

1949年以後,金盞花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於盆栽觀賞和花壇布置。

1980年後重瓣、大花和矮生金盞花引入,現已成為重要草本花卉之一。

繁殖方法

金盞花主要用播種繁殖。

常以秋播或早春溫室播種,每克種子100~125粒,發芽適溫為20~22℃,盆播土壤需消毒,播后覆土3毫米,約7~10天發芽。

種子發芽率在80%~85%,種子發芽有效期為2~3年。

栽培技術

整地

種植金盞花的農田應選土層深厚、疏鬆、排水透氣性好的土壤,前茬以瓜類、玉米、豆類為宜。

當氣溫開始回升,耕作層解凍后,儘快使用重型耙帶耥作業。

耙深20~25厘米,使表層土壤細碎后,耱鎮壓平使田面平整。

耙地的同時可根據土壤肥力情況,每畝基施氮肥10~15Kg,磷肥5~10Kg,還應多施有機肥。

種子處理

首先選用優良的金盞花雜交種,播前要晒種,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把種子攤在帳篷或水泥地上。

厚度約1厘米,曬4~6小時,每1小時翻動1次。

通過紫外線的照射,殺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芽率。

土地覆膜后地溫回升快,播期選擇在完全霜凍解除后,平均氣溫穩定在13℃以上,表層地溫在10℃以上時,及時播種。

用直徑3~5厘米的播種打孔器在距膜中線35厘米處打孔,孔間距30裡面,孔深7~8厘米,壟兩邊孔位呈三角形錯開,穴內不得有浮土。

每穴點3籽或4粒,覆土以濕潤微砂的細土為好。

田間管理

放苗

一般播種后5~10天即可出苗,由於出苗時間與播種深度、土壤類型以及當地氣溫關係密切,當播種過深、土壤濕度過大或溫度過低時會延緩出苗時間。當苗高5厘米左右。

天氣適宜時應及時破膜放苗,避免燒苗。

間苗、定苗

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苗高約20厘米時疏苗,每穴留2株壯苗;

3對真葉時定苗,每穴留健康無病苗1株;

同時把弱苗、小苗、病苗拔除,在缺苗的地方移栽補苗。

留苗密度以「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為原則。

在苗高30厘米左右時結合拔草,中耕鬆土,在溝內取土培植於基部,使基部產生不定根,防止倒伏和折斷。

灌水施肥

金盞花屬中等需水植物,缺水會導致植株矮小,灌水過量則會引起植株徒長,都會因花的體積減小而降低產量。

一般結合當年的降雨量,於6月中旬灌頭水,7月下旬灌第2次水,8月下旬至9月初灌第3次水。

灌水量因墒情而定,以畦灌和滴灌為最佳。

在現蕾期要結合施肥及時灌水,以促進多開花、開大花,對缺肥田和鮮花採收期的大田可進行根外追肥。

促進植株生長,提高後期鮮花產量。

主要價值

藥用

主要藥理作用有:①花有抗菌、消炎作用,特別是對葡萄球菌、鏈球菌效果較好,其抗菌成分溶於醇而不溶於水,在鹼性環境中效果較好。

②降血脂作用,金盞菊中的皂甙可降低實驗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膽固醇、遊離脂肪酸、磷脂、β-脂蛋白、總脂質和三酸甘油,對肝臟總脂質、膽固醇和三酸甘油也有降低作用。

③金盞菊中的多糖成分有較強的免疫刺激作用。

④金盞菊花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可降低反射興奮性;靜脈注射可降低血壓,增強心臟活動,增大心跳振幅,減慢心率。

⑤能促進膽汁分泌,加速創傷癒合。

歐洲民間有內服金盞菊花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肝膽疾患等的習俗。

若用於消化道癌腫可減輕中毒癥狀、改善食慾、睡眠等,亦有用於月經不調者。

食用

金盞花適合單泡,或搭配綠茶。

用一大匙乾燥金盞花花瓣沖泡,燜約3~5分鐘即可,金黃色的茶映襯著漂浮的金黃花瓣,清香裊裊,飲來甘中微苦,可加蜂蜜調味。

感冒時飲用金盞花茶,有助於退燒,而且清涼降火氣。

它還具有鎮痙攣、促進消化的功效,對消化系統潰瘍的患者極適合。

此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緩和酒精中毒,故也有益補肝的功效。

但孕婦不宜飲用金盞花茶。

植物文化

花語

歐美人士喜歡剪下金盞花的花莖供在瓶里觀賞。

由於金盞花是通知聖母瑪利亞懷孕的花朵,因此它的花語是-救濟。

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非常母性化,洋溢著能包容一切的溫柔光輝,有時這種溫柔也會被人誤以為是愛情。

所以已經有男女朋友的人要注意,不要引起別人的誤會。

在法國諾曼底地區,則以金盞花為牛添染金黃色澤。

相傳它還有預測天氣的功能:如果花在早晨7點以前綻放,當日必定是睛天,反之就將要下雨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