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近五年高考生物易錯、易混淆知識點辨析匯總(二)

學習最忌諱的就是混淆,所以,生物姐整理了聯考中常考的一些易混淆的知識點,同學們一定好好記住啊!今天是第二部分!(馬上點標題下「高中生物」關注可獲得更多知識乾貨,每天更新喲!)

34.神經元、神經纖維、神經、神經系統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神經組織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其中神經元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單位,具有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的功能。神經元結構分為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細胞體周圍有很多較短的突起稱為樹突,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將興奮傳至中樞,引起中樞興奮的神經元稱為感覺神經元。反射弧的感受器一般都有感覺神經元參與,其纖維構成傳入神經。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將興奮傳至效應器的神經元,稱為運動神經元。運動神經元發出的纖維構成傳出神經,神經末梢及其末梢裝置即為反射弧的效應器。

神經纖維:指神經細胞體發出的長的樹突和軸突。。

神經:很多神經纖維通過神經膠質細胞結合在一起,外包結締組織膜,形成的神經纖維束稱為神經,按功能分為傳入神經、傳出神經和混合神經三種

神經系統:是由腦(大腦、小腦和腦幹)和脊髓以及由它們發出的神經(腦神經和脊神經)組成的,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對全身各器官生理活動起調節作用。

35.尿糖、糖尿與糖尿病

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

糖尿則是指含有葡萄糖的尿液。一次大量食糖、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或胰島B細胞受損等都可以引起糖尿。出現糖尿並不一定就表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一般是指因胰島B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缺乏,血糖不能正常進入細胞,引起糖類代謝紊亂,使得血糖濃度長期偏高而出現糖尿。

36.抗原、過敏原

抗原:是侵入機體後會引起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和特異性免疫細胞,並且能與機體產生的抗體或免疫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物質。抗原具有異物性、大分子性和特異性。

過敏原:是指會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如花粉、室內塵土、魚、蝦、牛奶、蛋類、青霉素、磺胺、奎寧等。 抗原侵入機體后引起機體產生的抗體主要分佈在血清中,而過敏原第一次接觸引起機體產生的抗體吸附在部分細胞(如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黏膜以及某些血細胞)的細胞膜表面。

38.白細胞介素-2與干擾素



白細胞介素-2:效應T細胞釋放的淋巴因子,能誘導產生更多的效應T細胞,增強效應T細胞的殺傷力。還能增強其他有關免疫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作用。



干擾素:效應T細胞釋放的淋巴因子。能抑制病毒增殖,保護細胞不受病毒感染。



39.無性生殖細胞與有性生殖細胞



無性生殖細胞:其產生不經過減數分裂,無性別之分,發育成的後代也無性別之分。無需經過兩兩結合,就能發育成新個體。如根霉產生的孢子。



有性生殖細胞:其產生需經減數分裂,有性別之分,如精子和卵細胞。需經過兩兩結合,形成合子,才能發育成新個體,後代有性別之分。但有些不經過兩兩結合也能發育成新個體。如蜜蜂中的雄蜂就是由卵細胞直接發育形成的。



40.孢子和芽孢



孢子:真菌和一些植物產生的一種有繁殖作用的生殖細胞,分為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無性孢子能直接發育成新個體。



芽孢:某些細菌在一定環境下在其細胞內形成的休眠體,壁厚。具有很強的抗性,遇到適宜的環境又可萌發生成細菌繁殖體。



41.極核與極體



極核:是被子植物胚囊的結構之一。每個胚囊中有兩個極核。它是大孢子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4個大孢子細胞(其中3個消失),一個大孢子細胞經有絲分裂形成 1個卵細胞、2個極核和5個其他細胞。它們的基因型都相同。受精時兩個極核與一個精子結合形成受精極核,以後發育成胚乳。



極體:由動物的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伴隨卵細胞形成的。通常一個卵原細胞經兩次細胞分裂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這四個細胞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極體不參與受精,產生后逐漸退化消失。



429.胚、胚珠、胚囊與囊胚



:動物由受精卵或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成的幼體。或指植物種子或頸卵器內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的植物幼體。種子植物的胚有胚芽、胚根、胚軸和子葉四部分的分化。



胚珠:種子植物的大孢子囊,即發育成種子的結構。被子植物胚珠的結構可分為珠被和珠心兩部分。



胚囊;在被子植物中位於胚珠的珠心內,為具有卵細胞、助細胞、極核和反足細胞的結構。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結構,是卵細胞的發生中心。受精后,受精卵在胚囊內發育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



囊胚:是動物受精卵卵裂后,分裂球內部開始出現第一個空腔即囊胚腔時期的胚胎。此期的胚胎細胞具有較高的全能性即分化程度較低,動物細胞培養或克隆時從這個時期採集的細胞,稱為早期胚胎幹細胞。



43.核孔、胚孔、珠孔



核孔:細胞內核膜上的小孔,是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孔道,某些大分子物質可通過它進出細胞質與細胞核之間。



胚孔:動物胚胎發育到原腸胚時期,原腸腔與外界相通的孔道。



珠孔:植物胚珠上端珠被未完全閉合而留下的孔隙,是花粉管進入胚珠內的通道。

44.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核苷:由含氮鹼基與五碳糖(核糖或脫氧核糖)結合而成的化合物。與核苷酸的區別為不含磷酸。



核苷酸:由含氮鹼基、五碳糖與磷酸三者組成的化合物,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因含糖的不同,可分為核糖核苷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屬於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



氨基酸:含氨基的有機酸,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構成天然蛋白質的氨基酸約20種,人體中的氨基酸又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45.遺傳信息與密碼子



遺傳信息:基因中脫氧核苷酸(鹼基對)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密碼子:遺傳學上把信使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鹼基,叫做一個密碼子。



46. 純合子、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

47.雜交、自交與自由交配、測交、回交和正反交



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



自交:雌雄同體的生物同一個體上的雌雄交配。一般用於植物方面,包括自花授粉(豌豆)和雌雄異花(玉米)的同株授粉。廣義的概念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個體間相互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種群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個體之間隨機交配,不受基因型的限制。從理論上講,在一個大的種群中,如果沒有突變和遷移,只要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這個種群經過一代就可以達到遺傳平衡。



測交:遺傳學研究中,讓雜種子一代與隱性類型交配,用來測定雜種子一代基因型的方法。



回交:兩個具有不同基因型的個體雜交,所得的子一代繼續與親本相交配的一種雜交方法。

正反交:若A×B稱為正交,則B×A稱為反交;反之亦然。正反交是用來判斷核遺傳還是質遺傳的重要手段。



48.單倍體與多倍體



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其體細胞中可能含有一個或多個染色體組。



多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體細胞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



49.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與性狀分離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顯性性狀:在雜種子一代中顯現出來的性狀。



隱性性狀:在雜種子一代中未顯現出來的性狀。



性狀分離:在雜種後代中,同時顯現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



50.等位基因、相同基因、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



等位基因:遺傳學上把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相同基因:遺傳學上把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同性狀的基因,叫做相同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51.外顯子、內含子

外顯子:真核細胞基因編碼區中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序列。

內含子:真核細胞基因編碼區中一般不能編碼蛋白質的序列。

52.非編碼區、非編碼序列

非編碼區:位於原核細胞基因和真核細胞基因的編碼區的上游和下游。

非編碼序列:除非編碼區外還包括真核細胞基因編碼區中的內含子。

53.基因診斷、基因治療

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做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上的遺傳信息,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療: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54.質體與質粒



質體:植物細胞質中的一類細胞器,具雙層膜,依其所含色素不同,可分為白色體(不含色素)、葉綠體和有色體。



質粒:存在於許多細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細胞染色體外能自我複製的很小環狀DNA分子,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其能「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細胞中,一般來說,它的存在與否對宿主細胞生存沒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複製只能在宿主細胞中完成。

55. DNA分子雜交、雜交育種、植物細胞雜交



DNA
分子雜交:採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兩種生物的DNA分子單鏈放在一起,如果這兩個單鏈具有互補的鹼基序列,那麼互補的鹼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的雙鏈分子。這種方法稱之。



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

植物體細胞雜交:用兩個來自不同植物的體細胞融合成一個雜種細胞,並且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的植物體的方法。

56.啟動子、起始密碼子與終止子、終止密碼子

啟動子:是基因結構中位於編碼區上游的核苷酸序列,啟動子中有RNA聚合酶結合位點,能夠準確地識別轉錄的起始點並開始轉錄,有調控遺傳信息表達的作用。啟動子不止三個鹼基。

起始密碼子:是mRNA上的三個相鄰鹼基。

終止子:位於DNA上,確切地說是屬於非編碼區的核苷酸序列。它特殊的鹼基排列順序能夠阻礙RNA聚合酶的移動,並使其從DNA模板鏈上脫離下來,從而使轉錄工作結束。

終止密碼子:位於mRNA上,共有三種:UAA、UAG、UGA。這三種密碼子不是決定氨基酸的「無義密碼」,而是表明一條肽鏈已經翻譯完成。

57.限制(性內切)酶、DNA連接酶

限制(性內切)酶:主要存在於微生物中,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並且能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DNA分子。



DNA連接酶:把兩條DNA鏈末端之間的縫隙「縫合」起來的酶。



58、腐生、寄生、互利共生、自生、競爭與捕食

腐生:是從死的生物體中獲得有機物的營養方式。



寄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對一方有利(從對方身上獲取養料,以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對另一方不利的關係。營寄生生活的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於消費者,腐生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於分解者。



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的關係。如地衣。

自生:是指獨立自由地依靠自養或異養方式生活,在生態系統中可以充當生產者、消費者或分解者。

競爭:兩種生物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由於要求的生活條件相似,彼此相互爭奪資源和空間等的關係。



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的現象。

59種群增長速率和種群增長率

種群增長速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凈增加的個體數。增長速率=(現有個體數-原有個體數)/增長時間。

種群增長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凈增加的個體數佔個體總數的比率。

增長率=(現有個體數-原有個體數)/原有個體數=出生率-死亡率。

J型曲線增長率保持不變;增長速率一直增大。曲線的斜率表示增長速率。S型曲線的增長率與種群數量成反比,不斷減小;增長速率先增大后減小。曲線的斜率表示增長速率。

60、能量傳遞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傳遞效率: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第n+1營養級同化量/第n營養級同化量×100%。提高能量傳遞效率的措施有:(1)培育動植物的新品種;(2)加強種植和養殖管理,目的在於提高養、種動植物的同化效率,降低養、種動植物的呼吸消耗及充分利用上一營養級的同化產物等。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慮的是流入人類中的能量占生產者能量的比值。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措施有:(1)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充分利用秸稈、動物糞便中的能量;(2)縮短食物鏈;(3)通過除草、治蟲、滅鼠等調整能量流動的方向等。

61. 輪作、間種和套種

輪作:在一定年限內,同一塊田地上按預定的順序,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例如:小麥和玉米輪種,收穫完小麥后再種玉米,減少了田地空閑時間。

間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生長期相似的作物,在同一塊田地上隔株或隔行同時栽培,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方式。例如,玉米和大豆的間行種植。

套種:在同一塊田地上,於前季作物的生長後期,將后季作物播種或種植在前季作物株間、行間的種植方法。例如,麥行套種棉花,即充分利用了時間,又能充分利用空間。

62.囊膜和莢膜

囊膜:有些病毒的核衣殼的外面,還有一層由蛋白質、多糖和脂質構成的膜,叫做囊膜,囊膜上生有刺突。

莢膜:有些細菌在生命過程中在其表面分泌一層鬆散透明的粘液物質,這些粘液物質具有一定外形,相對穩定地附於細胞壁外面,則稱為莢膜。沒有明顯邊緣,可以擴散到環境中的稱為粘液層。莢膜折光率很低,不易著色,莢膜含有大量水分。約佔90%,還有多糖或多肽聚合物。莢膜的形成既受遺傳特性所決定,又與環境條件有密切關係。生長在含糖量高的培養基上的菌容易形成莢膜。

63.內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內分泌腺:有甲狀腺、腎上腺、垂體、胰島等。內分泌腺無排泄管,腺細胞排列缺乏極性,多聚集成團塊狀或索狀。內分泌腺分泌的分泌物稱激素。其分泌物直接進入細胞周圍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淋巴輸送到各組織或器官中。內分泌腺與內分泌組織共同組成內分泌系統,通過體液調節方式,對機體的各方面功能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外分泌腺是進行外分泌的腺體,一般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即由腺上皮包圍起來的腺體和排泄分泌物的導管即排泄管,所以也稱為導管腺。外分泌腺有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臟、乳腺、胰腺等(胰腺分為內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屬於外分泌部,但是胰島屬於內分泌部)。外分泌腺有排泄管,稱腺導管,其分泌物通過腺導管輸送到相應的組織或器官發揮其調節作用(一般為排泄作用)。

64、酶合成的調節和酶活性調節

酶合成的調節:酶合成的調節是指微生物對自身酶合成量的調節,主要有誘導和阻遏兩種方式。

酶合成的誘導是指微生物細胞通過誘導而產生的酶稱為誘導酶,如半乳糖苷酶和青霉素酶等;誘導酶合成的物質稱為誘導物,如誘導半乳糖苷酶產生的乳糖和誘導青霉素酶合成的青霉素。

酶合成的阻遏是微生物細胞阻止代謝中有關酶合成的過程。阻遏主要有終產物阻遏和分解代謝產物阻遏。前者發生於生物合成途徑中,後者則與分解代謝途徑有關。如大腸桿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養基中生長時,首先分解利用其中的葡萄糖而不分解乳糖,這是因為葡萄糖的分解代謝產物阻礙了分解利用乳糖的有關酶合成。

酶活性調節:酶活性的調節是指微生物通過改變已有酶的催化活性來調節代謝的速率。酶活性的調節是一種快速、精細的調節方式。主要有激活與抑制兩種方式。

酶活性的激活常見於分解代謝的中間代謝產物促進了參與後面反應的酶活性,以促使反應加快。

酶活性的抑制主要是指合成代謝過程的終端產物抑制了該過程中關鍵酶的活性,對該代謝起到抑制作用。抑制大多屬於反饋抑制類型。

65、負反饋和負反饋調節、正反饋和正反饋調節

負反饋: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糾正控制信息的效應。

負反饋調節的主要意義在於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在負反饋情況時,反饋控制系統平時處於穩定狀態。

正反饋:反饋信息不是制約控制部分的活動,而是促進與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

正反饋調節的意義在於使生理過程不斷加強,直至最終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饋情況時,反饋控制系統處於再生狀態。

66、初級代謝產物和次級代謝產物

知識點總結:

應試技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