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科普】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50% 有多少人會引發胃癌?

在,由於胃癌高發,人們對幽門螺桿菌有著複雜的感情。本文在此介紹一下幽門螺桿菌及其對人們健康的影響。

幽門螺桿菌只存在於胃內,胃液的高酸特性使它不僅能在這種高酸環境中生存繁衍,還會引起炎症和胃黏膜損傷,這就是引發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這種長期的炎症會引起胃黏膜萎縮甚至引發腫瘤。有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一些胃外其他系統疾病相關,包括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一些皮膚病,但這種相關性的強度仍待探究。

隨著人們對幽門螺桿菌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它的一些「保護作用」也逐漸被發現。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攜帶者在兒童時期罹患哮喘的風險降低,患胃食管反流的風險也較未感染者降低。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能是炎症性腸病的保護因素,而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本身也會幹擾腸道菌群。可以說,幽門螺桿菌感染並非百害而無一利,這有賴於臨床醫生和感染者共同評估其受益和風險,慎之又慎地制定對策。

很多「老胃病」患者接受了多次不同的幽門螺桿菌檢測並對一些可能矛盾的結果一頭霧水,這就需要大家了解關於幽門螺桿菌的常用檢測方法及其優勢、弊端。呼氣試驗可作為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直接證據,病理檢測陽性能最直接地反映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但陰性則不能排除這一結果。血清抗體檢測只能說明曾經感染,但無法證實當時胃內有無幽門螺桿菌存在。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50%,但其中引發胃癌的不足1%。雖然數據並不駭人,但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相關性足以使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如鯁在喉。然而,不加選擇地清除幽門螺桿菌不僅不能如期受益,反而會幹擾正常腸道菌群,甚至會引發新的消化系統疾病。可見,臨床醫生參與全面評估並制定對策,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消化界專家經過商議制定了需要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情況,包括消化性潰瘍、胃癌家族史、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胃切除術后等10種。同時,人們也根據血清抗體分型評估所感染的幽門螺桿菌的毒性及致癌風險,從另一個角度評價清除幽門螺桿菌的獲益。因此,在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時,大家要及時與臨床醫生溝通,充分評估並謹慎制定對策。

由於幽門螺桿菌本身容易耐葯,加上存在抗生素濫用的現象,這對幽門螺桿菌欠佳的清除效果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臨床醫生通過聯合抑酸藥物和鉍劑(膠體果膠鉍,枸櫞酸鉍鉀),可從不同角度、不同環節實現對幽門螺桿菌的有效擊殺。雖然如此,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清除,規範和堅持仍應奉為圭臬。所謂規範,是指應用規定種類、規定劑量的藥物。所謂堅持,是指清除療程應達14天,療程的不足也會影響清除效果以及引起假性清除的可能。由於鉍劑在廉價易得,所以多採用包含鉍劑的四聯療法。它包括兩種抗生素,即一種抑酸藥物和一種鉍劑。由於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指征需要臨床醫生全面評估,而且抗生素有敏感和耐葯之別,所以大家如果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最好到正規醫院諮詢,接受規範處理。

目前,人們對幽門螺桿菌的了解仍不全面,但這並不影響大家依據所知的內容做出決策。當更加全面地了解幽門螺桿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時,大家也許可以用一種更為平和的態度認識它的存在。 (本報記者馮金燦整理)

專家名片

李修嶺,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所導師,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委員、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學會肝臟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省疑難感染性疾病及重症肝病會診專家組副組長,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工作近30年,擅長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擅長內鏡診斷及內鏡下治療,包括食管靜脈曲張套扎、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檢查等;主持並參加「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診斷價值研究」等5項研究,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

點上圖查看詳細獎勵方案!

投稿地址:http://adminc.yywsb.com/wxcgpt/index.asp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