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那些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人,正在為自己的選擇失去更多……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展示自己三天狀況的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成為了當下一種風潮。

朋友圈本來是一個強社交的即時通訊工具,反而慢慢定格為過去式,讓人五味陳雜。

我的朋友圈裡也有這樣的人,尤其是還不太熟悉的朋友,看到朋友圈是這種狀態的人,我幾乎沒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慾望,就想把他們清理出我的朋友圈。

心裡梗了一下又自我安慰道:「沒什麼了不起,朋友圈就是個圈,何必看得那麼重?」

我自己早在半年前,就把朋友圈的更新通知關掉了,更多的時間泡在了手機上各個學習屬性的App里,看不見更新的紅點,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一直在刷朋友圈。但是我想念哪位朋友的時候,我都會特意點開他的頭像去朋友圈看看,然後給他留言。

同時我自己從來沒有放棄過發朋友圈,生活里的任何小感動我都會以朋友圈消息的形式發布。一方面用來記錄生活,給自己留個mark;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那些願意關心我的朋友也能夠分享到我的感受和心情。

尤其是日漸蕭條的朋友圈,每次偶然看到有意思的話題和內容,我都會樂上半天,會留言或者點贊支持,朋友圈裡逛一逛和上街買買買的感覺,竟然有著同樣的驚喜。

每次朋友圈有人給我留言和點贊時,也會有短暫喜悅。其實我也並沒有覺得,朋友圈會為我的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困擾。

最初使用微信時,還會因為偶爾發現對方突然關掉的朋友圈,心裡不舒服兩天。後來慢慢想明白了,有些緣分和情感是無須強求的,我也對他關掉就好,這也沒什麼好解釋和過於期待的。

漸漸的,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隨著大家的好友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已經失去了最初朋友很少時那種「物以稀為貴」時的雀躍。

而那些真正願意看你朋友圈的人,都是那些在意和關心你的人。只要是不泄露個人隱私、不涉及安全問題的情況下,為什麼不給那些想關心你的人,一個可以關心你的機會呢?

02

一般來說,如此對待朋友圈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從一開始就不願意開放自己,屬於安全感不足的那種人。而另一種則是表面上看似不在乎朋友圈,體現著自己的個性,但其實通過這種方式,潛意識也是用另一種形式引起別人的特別關注與重視。

第一種人是個人性格的原因,不必評說。

第二種人,我觀察了一下自己朋友圈的這種類型,要麼的確是小有本事,要麼就是想要顯得自己很牛的那種人。表面上看,也許他們覺得這樣做,可以把自己的時間不荒廢在看朋友圈裡。(說真的,我有點納悶,究竟這些人是要花多少時間看朋友圈,都會感覺這麼浪費時間呢?)

就算他們顯示出自己惜時如金,只需要展示三天的動態,我就很奇怪,難道三天羅馬就建成了?三天能看出你的什麼呢?個性?愛好?還是生活?不,三天什麼都看不出來,只能看出你還不是一個殭屍微信號,僅此而已。

就算你很牛,但不能給我帶來任何有價值的資訊,你的牛對我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我也不太會對一個這樣的人掏心掏肺。

因為永遠只停留在認識三天狀態的你,對我來說,就只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我看不出來你的成長軌跡,我無法對一個模糊到只有三天印象的人,有什麼深刻記憶。所以一旦交流,我還是會從頭到尾問你很多基礎的問題,浪費彼此的時間。這很不好,大家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

所以說,這些看似珍惜時間不在意朋友圈的人,公開用三天狀態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朋友圈的不在意,其實這也在和自己本來積累的強鏈接社交關係說goodbye。

我只覺得這樣的人真有點傻。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環境的變化,加之忙碌,以前的很多朋友可能疏於聯繫,但是自己時常更新這個朋友圈,其實就是主動敞開心扉,以開放的心愿意讓對方了解自己,感受到你真的未曾遠離。

這根本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大量節省時間,因為真的省下了大量一對一去私聊的時間,用發布朋友圈的方式向關心你的人廣為告之,這不是很高效嗎?

我認識很多視個人時間為生命的自媒體人,在他們關掉朋友圈和不展示朋友圈后,我發現他們的文章水平並沒有明顯進步。

我猜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找他們的人沒有變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一對一私聊花來的時間,一遍遍說著簡單重複的話,反而更沒時間看書寫文章了,真心累!

而且長時間處於這種反反覆復說同樣的話,人的談話狀態不是主動思考而是被動應答。我們真的那麼需要別人一遍遍重複的問候,回答同樣的問題很多遍嗎?

也許這種一對一鏈接會加深,但從更廣義的社交關係上把自己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封閉,不過是在一個極小的圈子裡自娛自樂而已。

朋友圈,到底就是一個社交關係,人生存在社會中,不可能是一座孤島,社交關係本來就是生活的組成部分。

微信作為日活躍用戶最大的App,已經毫無懸念地成為第一大國民級應用。看得出微信一直在努力和優化,努力給上億日活躍用戶有更多個性化豐富的體驗,所謂有選擇權和支配權的人生是幸福,一個小小的開關按鈕就能讓無數人做出這樣新的選擇,感受到能選擇帶來的幸福感。

微信就是為了更多人有更多的選擇,因為他是本著服務的精神來做這個社交工具,所以它會強鏈接如此大規模的人群基數,相當於不斷為自己添加好友的同時,也在展示細化和升級自己的服務。

但你如果不能為自己的朋友圈提供任何價值,憑什麼需要幫助和支持時獲得支持呢?講真,你選擇了什麼,也會無形中失去什麼。

03

我曾經參加過十點讀書的海上社群節活動,作為一個一千五百萬的大號,我們在參加讀者Party時,發現真正到達現場交流的這群讀者,居然三分之二都是通過朋友圈分享好文的方式關注到十點讀書的。

可見通過朋友圈鏈接到的種子用戶,往往更具有沉澱性,也更容易成為冬粉中最活躍的群落,真正成為伴隨自己一路成長的真愛。

而我們大多數沒有資源和人脈的普通人,想要發展一份自己的事業,朋友圈裡的人群無意就是你的資源。這種直接的資源,絕對是你應該最珍惜的資源。

我最早開始嘗試每日寫作時,就是是發在自己朋友圈裡,得到了不少朋友的鼓勵。大家陪著我一起從閱讀量的兩位數到四位數,雖然這個閱讀量依然少到不值一提,但也標誌著自己從零到一的開始,一步步扎紮實實的付出。

我親愛的微友們,一路見證我的成長和堅持,鼓勵並支持我,對此,我的內心始終是心懷感恩的。我也很喜歡在朋友圈分享各類有趣好玩並有價值的信息給大家,用這樣的方式感謝多年來一直幫助和支持我的朋友們。

我知道很多全職媽媽,走上微商之路補貼家用,也是通過自己的朋友圈用真誠和信任積攢了自己的第一批種子用戶。

我還知道,現在某些活躍的社群,早期都是在朋友圈裡通過朋友支持,開始起步最後相聚並逐漸形成規模。

一個人的成長是有軌跡的,朋友圈恰恰是見證你奮鬥的起點,而忘記起點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你告訴我,朋友圈裡的人讓你沒有安全感、陌生人太多,那我就很奇怪,為什麼當初你添加人或者被添加時,怎麼會那麼輕鬆和隨意呢?的確覺得不安全的人,刪掉就好,為什麼因為這一小部分人,就把整個朋友圈變得如此陌生?

一個人對待朋友圈的態度潛藏著他為人處世的能力,見圈如見人。

當然,什麼樣的選擇都是自己的選擇,總歸自己開心就好。

只是別在無形中失去更多,直到有一天才後悔為好。

有段話這麼說:「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以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以後我才發現,不是小鳥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

也許那個時候你才會發現,時間會讓你弄丟自己生命里那些經歷過、陪伴過的人與事,當你想回去尋找時,他們早已不見了蹤影……

愛情如此、親情如此、友情如此,朋友圈亦如此。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