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鬱悶校長」背後:您在培養「中國式巨嬰」嗎? | 關注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近日,杭州市一位「最鬱悶校長」引發熱議

杭州市東園國小副校長吳海燕最近走紅網路,原因是她幹了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給600多位家長發簡訊,只收到2條回復

在一個下雨天,吳海燕發現90%進校門的家長都是一手攙著娃,一手撐著傘,身上掛著沉重的書包。

到了教學樓后,幾個孩子坐在凳子上翹著腿聊天,前面是爸爸媽媽,甚至是頭髮花白的爺爺奶奶,或蹲或跪,替娃換好鞋子,再目送孩子走進教室。

吳海燕做了決定,對全校的孩子說:從今以後,下雨天將不允許家長進校園接送學生。並擬了一條300多字的信息,發給了班導和家委會會長,要求他們轉發給各班家長——

「本周開始將啟動雨雨雨模式,今天在校園觀察了半個小時,發現很多家長背著書包,蹲在地上幫孩子換鞋子!剛才學校廣播已經反饋本項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大,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從明天開始,請各位家長讓孩子自己背著書包、撐著傘,拿著換的鞋子,自己進學校在一樓走廊換鞋後上樓!放學時在教室換鞋後排隊撐傘出學校!

溫馨提示:雨傘請用有彎鉤的以便掛在走廊欄杆上,所有雨具不允許進入教室;書包請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根據課程表進行整理,經常用的字典、課外書等可放學校柜子里!

本項決定是為了更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疼孩子就要從他長遠發展入手,包辦代替是溺愛,請在家裡也有意識培養孩子獨立做事能力!請將本條信息內容傳達給家裡所有可能會接送的家長處,謝謝!」

沉思過後,她又給全校600多位學生的家長陸續發了3條簡訊,「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大,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她在簡訊中說。

結果令吳海燕詫異,3條簡訊發出后石沉大海,600多名家長只有2人回復。

吳海燕是失落的,但她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因為她覺得,這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疼孩子就要從他長遠發展入手,包辦代替其實是一種溺愛。

「溺」,詞典上解釋為「淹沒」的意思。人被水淹沒了叫「溺斃」,如果父母的愛流橫溢泛濫起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這就是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溺愛孩子的十種表現


家庭教育培養了很多「巨嬰」,很多孩子都喪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

在美國,父母很重視讓孩子參與到家務生活中。
在美國父母的眼中,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因此承擔家務也就成了最好的方式。

國內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很容易忽視孩子獨立人格的養成,為孩子事事包辦、溺愛孩子的狀況並非少見。
以下就是比較典型的10種溺愛的形式: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

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2、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

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裡人都要圍著他轉,並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3、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國小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

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遊盪盪,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虎頭蛇尾。

5、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6、包辦代替

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幫他做了。」

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7、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

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

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9、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 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

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 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10、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 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

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 家庭不睦。

以上情況雖然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佔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

校要發揮引導作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社會教育就是學校—家庭教育。」 家庭是為孩子「打底色」的地方,學校是有意識地、有目的的專業機構,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學校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為了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學校需要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目前,學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指導和影響家庭教育。

1、定期舉辦主題和形式多樣的家長專題講座,邀請所有家長參加。如請學校老師與家長溝通學校育人理念,請教育專家講解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合適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2、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經驗,幫家長答疑解惑。或定期召開班級負責人會議,總結交流各班管理經驗,讓家長放心。

3、建立家長學校,給家長制訂成長計劃,讓他們了解當今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的教育內涵和校園文化,幫助家長成長,進而通過他們去影響孩子。

4、組件家長「智囊團」,由家長之間互相提供服務和幫助,分享他們的獨門秘籍,形成家長互助的氛圍和機制,讓家長影響家長。

5、在家校溝通平台如校報、學校公眾號中設計「家校溝通」的欄目,每期一個話題,就學校發展需要和家長關心的話題進行問卷調查,並彙集相關問題與家長溝通和交流。


我們要以科學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現在,溫柔的教育已太多,家庭
學校都應該適當地強硬起來,教會孩子獨立,承擔責任,這才是屬於孩子真正的成長。

圖片:網路,插畫 by yuugi8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