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沒有人能寫張愛玲,除了她自己

《最好不相忘——張愛玲》,如書名所言,這是一本人物傳記。然而,作為一本人物傳記,此書紀實不夠,主觀的揣測和矯情的抒發過多。尤其是寫到張愛玲的兩段感情時,作者更像是在寫一部自我想象的言情小說,筆下的人物特色中我完全看不到張愛玲的影子。或者說,從張愛玲的作品中,我看到的張愛玲不是作者寫的那個樣子的。

誰也沒法寫張愛玲,除了她自己。我還是比較喜歡《小團圓》,這本自傳體小說幾乎可以讓讀者深切地了解到張愛玲原本的樣子。雖然這本書比較難讀,張愛玲在寫自己的時候,又從來都是毫不客氣、毫不留情的,常常讓讀者不能接受,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小團圓》,因為那才是真正的張愛玲,從不為討好誰而修飾自己。

我也看過胡蘭成的《今生今世》,這個男人也許文筆是不錯的,但在我看來,他也是沒有客觀地去寫張愛玲的。這個男人自我到以為自己是寶玉的化身,借喜歡女性水一樣柔美的特徵見一個愛一個,還硬要說她們也如他想象的那般愛他、寬容他。

他寫與張愛玲分享他跟其他女人的感情時竟洋洋得意,還自認為愛玲不但不會吃醋,反能理解他。這與《小團圓》里的愛玲的自述天差地別——她並不是不會吃醋,更不是大度到能與其他女人共享自己的男人,她只是不想爭,也不喜歡爭。因為一個女人一旦為了一個男人而跟其他女人爭了起來的話,要麼變成怨婦,要麼變得歇斯底里。我猜這都不是她想成為的樣子。

扯遠了,再說回《最好不相忘——張愛玲傳》這本書上來,我認為作者對張愛玲的了解還是不夠透徹的,其中有兩點我很在意。一個是張愛玲與她母親的關係,她們之間的感情是極為複雜的,愛、恨、怨糾纏在一起,而並非如作者筆下的那種單一世俗的母女關係。

張愛玲的母親黃小姐在女兒身上花了很多心思,結果女兒卻沒有變成她想象中的西方淑女,而對女兒懷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失望。後來,張愛玲從父親家裡逃了出來,從此生活費和學費都要黃小姐來承擔,所以她一直視女兒為累贅。這些張愛玲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她日後從港大回到上海后,努力寫稿賺錢,並成為姑姑口裡的「財迷」,就是為了能早日還清欠母親的債。她在《小團圓》里寫到自己的母親時也是極為刻薄無情的,把黃小姐既崇媚西方的自由獨立,又擺脫不了骨子裡的老式傳統的矛盾表現無遺。

另一點是,張愛玲對生孩子的看法。從《小團圓》里可以看出,張愛玲從跟胡蘭成在一起時就有不想要孩子的意念,而且非常明確。她怕她會像她媽媽一樣拋棄它,而她並不樂意另一個生命體重遭自己的命運。所以在美國時,她與賴雅在一起后的那次懷孕與墮胎,應該是她自己的意願,而不是賴雅的不喜和生活所怕。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美國大概是從1973年才開始認為,孕婦在孕期3個月內是有自主選擇要或不要腹中胎兒的權利的。張愛玲那次墮胎是在此年之前,也就是說在當時的美國,墮胎還是不合法的,所以張愛玲根本不可能去醫院做這件事,很顯然應該是在家裡。然而,作者卻自己瞎猜了一通兩人的矛盾和結局,把傳記寫成了狗血的言情,這樣未免有些太主觀。

人物傳記,寫起來還是應該謹慎一些,並且儘可能客觀。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這本書也不是全無可看之處的,書中關於張愛玲人生每個階段的脈絡都描述得很清楚,補充了一些我之前未涉獵的內容。但從這本書之後,我還是做了個小小的決定:以後再不看張愛玲的傳記,如果有這個時間,倒不如再去讀讀她的作品,我猜會更有意思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