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重慶:從摩幫到車幫 | 汽車商業評論

機車轉型時他們共同選擇了汽車,而未來這些重慶的民營車企又該如何升級?

「棒棒是最讓我尊敬和震撼的職業,在談論人工智慧的時代,你還能看到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自力更生的人。」

說這話的是重慶一家車企的員工,姑娘從千里之外來到重慶上大學然後畢業,工作,成家,自然而然地融入這個城市。

她說的「棒棒」是重慶特有的一種職業,肩抗一根一米長的竹棒,上系兩根尼龍繩沿街攬活。重慶地無三尺平,去哪都要爬高上低,買個菜拎回去都累,棒棒是臨時搬運工,為市民提供搬運服務。

近年來這個全國有名的職業有瀕臨消失的趨勢。

也許是與棒棒出現的原因相似,重慶的獨特地形造就了發達的交通運輸工具產業,機車和汽車工業規模均排全國第一。

機車領域,重慶現有整車生產企業36家,年產能1000萬輛整車和2000萬台發動機。2016年生產機車788萬輛,佔全國總產量的46.8%,出口機車338.3萬輛,佔全國出口總量的48.8%,產銷量、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

汽車領域,重慶現有汽車企業17家,年產能454萬輛。2016年生產汽車316萬輛,同比增長4%,產銷量全國第一。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完成產值超過5380億元,同比增長11.4%。

316萬輛汽車中乘用車佔比89.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87.7%,微車僅佔5.2%。而且,重慶汽車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達到80%。

17家汽車企業是:長安汽車、長安福特、長安鈴木、長安跨越、慶鈴股份、上汽依維柯紅岩、東風小康(包括獨立的金康汽車)、力帆汽車、北方賓士、北汽銀翔(包括獨立的比速汽車)、上汽通用五菱、華晨鑫源、北京現代、濰柴英致和剛剛成立的君馬汽車。

為什麼重慶會有這麼多的汽車企業?至少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抗戰時期,為躲避日寇劫掠,東部沿海許多民族工業搬遷至抗戰大後方的重慶,為重慶工業和重慶汽車工業打下了第一層基礎。

1960年代三線建設時期,一批國防工業再次搬遷或新建到重慶,重慶的軍工格局就此奠定。僅兵器裝備集團在重慶就下轄長安、嘉陵、建設、大江、望江等企業。

計劃經濟時代,兵工企業擁有最好的裝備、工藝、技術、工人素質,這些成為日後發展汽車工業的必要條件。

其二,1980年代軍轉民大潮中,長安從造微車進入汽車業,成為重慶汽車的黃埔軍校。一方面,長安歷經多年建立起的零部件配套系統後來為所有重慶汽車企業所用;另一方面,長安體系培養出的汽車業各環節、各領域人才流向重慶其他車企,對這些車企的誕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至今延綿不絕。

此外,1985年成立的慶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中日合資的汽車生產企業,日本五十鈴帶來的技術、管理和零部件配套體系也對重慶汽車起到輔助作用。

其三,同樣是在1980年代軍轉民時期,重慶幾大兵工企業與日本企業合資造機車,嘉陵與本田、建設與雅馬哈、望江與鈴木均採取了先合作、再合資的模式,重慶的機車工業基礎由此建立。

1990年代,市場經濟的復甦讓一批民營企業進入機車領域並迅速做大做強。力帆、宗申、隆鑫、銀翔等民企被稱為「重慶摩幫」。鑫源控股董事長龔大興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採訪時回憶:「90年代初,重慶的富豪基本都誕生在機車行業,十個有九個跟機車有關。」

從機車賺到的第一桶金為其中一些民營企業家轉型汽車提供了資本。重慶摩幫基本沒有抓住向電動機車轉型的機遇,當機車行業步入夕陽時,向汽車轉型升級就稱為自然選擇之一。

力帆、東風小康、北汽銀翔、華晨鑫源這些本土民用企業都是從機車向汽車轉型的代表。

如果列一個「重慶車幫」的名單,這四家是最核心成員,因為他們的相似之處最多:民營、重慶本土、乘用車、前身是摩幫。如果稍稍擴大範圍,這個名單還能加上重慶汽車工業的締造者、央企老大哥長安汽車,濰柴在重慶的乘用車公司英致汽車,以及6月27日剛剛亮相的眾泰在重慶的乘用車品牌君馬汽車。

4+3,這就是重慶的乘用車陣容,考慮到長安的特殊地位,也可以組合為1+4+2。

長安對重慶汽車幫的影響無疑是不可替代的,重慶其他車企的各個部門都散布著不同時代的長安人,他們也會在幾家車企之間流動。

例如君馬汽車CEO宋嘉最早是長安汽車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之後是東風小康總經理。類似例子在重慶汽車幫實在不勝枚舉。

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促成了人才流動的便利。北汽銀翔總經理白天明對《汽車商業評論》回憶:「我們汽車項目籌建時在空港的銀翔機車基地,跟長安汽研院、長安五工廠是對面。我站在辦公室,馬路對面五工廠的生產、庫存我都看得見。」

從力帆汽車總經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馬可辦公室望出去是另一番情景,寶鋼、福耀等零部件工廠一眼望不到邊。

馬可認為這得感謝包括合資公司在內的長安系,「江森是因為長安福特才在重慶建廠,而有這個級別的零部件資源可以利用,你造起車來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是產業鏈,在重慶有400多家高品質一線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1500多家二三線配套企業。有了這麼成熟的配套,力帆汽車總經理馬可說「造車既不容易也容易。」

沿著長安曾經的軌跡,東風小康、北汽銀翔、華晨鑫源也都經歷了從微車到乘用車的過程,再加上力帆和濰柴英致,5家公司目前主打車型出奇的一致:七座SUV。

重慶車幫另外一個共同點是重視海外。長安巔峰時五國九地的全球布局在國內車企中比較超前。

力帆海外市場銷量常年位居自主品牌前三甲,這比它國內銷量排名要靠前得多。

小康在海外動作不斷。2016年10月收購美國AC Propulsion 公司100%股權、香港億馬(e.motor)公司100%股權以及相關聯的資產等等。

今年6月,小康集團在美國成立SF汽車公司(SF Motors),總部設在矽谷心臟地帶,海外媒體報道稱,SF還在密西根州安娜堡(Ann Arbor)擁有一處專註工程化和電傳動設計的研發中心。

鑫源則收購了胡斯瓦納機車技術和在義大利的工廠,同時收購義大利機車品牌SWM,把二者結合起來在義大利重新生產SWM機車,然後把SWM斯威品牌引入國內用於汽車品牌。

銀翔與北汽合作的開始是銀翔作為北汽西南基地,兼具出口東南亞的定位。

幾位掌舵人一致認為,重慶車企重視海外是機車鍛鍊出來的。當年重慶摩托市場的競爭簡直血雨腥風,不開拓海外市場別想生存下來。甚至產生了銀翔這種奇葩,機車只賣海外,不內銷。

放眼未來,近幾年瘋狂的新能源汽車投資正在動搖著重慶的汽車之都地位。

2015年至今,據統計已經有超過1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在南京落地,加上零部件和研發項目,總計已超過30個。

從未出現在傳統汽車版圖中的江西贛州從2015年至今也一舉拿下8個新能源整車項目,總投資額達475億元,計劃中的整車產能達到120萬輛。

此外,杭州也拿到了7個整車投資項目。

而重慶車幫的新能源業務,除了力帆的分時租賃項目盼達和小康集團剛剛拿到資質的金康新能源外,亮點並不多。同時,以自動駕駛、智能汽車為方向的汽車創業公司也鮮有選擇落戶重慶的。

機車轉型升級時他們共同選擇了汽車,而未來又該如何轉型升級?這是擺在重慶車幫面前的又一道必答題。

更多內容請參閱2017年7月15日出版的《汽車商業評論》雜誌。

END
歡迎投稿分享,[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請洽曹女士,18612438597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