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比較

既然談到了蘇格拉底,我們就不得不對他和孔子進行一番比較。

西方一直不承認有哲學,也不承認有哲學家。五四以後的那些新晉學術超人如胡適等,也是為這種觀點搖旗吶喊的。但實際上,西方有此觀點並不奇怪,那是因為西方人對文化缺少了解。人自己持有這種觀點,就奇怪了。

據史料記載,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蘇格拉底出生於公元前469年,死於公元前399年。也就是說,孔子去世10年後,蘇格拉底出生。蘇格拉底比孔子晚出生82年。

如果是在今天,資訊極度發達,一種新的思想,在一瞬間可以傳遍世界,這82年,就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跨度,說隔了幾代人,也不為過。但古代,資訊極度不發達,說他們差不多是同代,也並不過分。

除了差不多算是同時代之外,這兩個人還有一個非常相似的特點,他們自己都沒有著作傳世,或者說,他們自己並不著書立說,他們的學術思想,均是由其學生整理傳世的。孔子自己編纂了一些書,諸如《春秋》、《詩經》等,但他並沒有將本人的學術思想寫成書。他的全部思想,是由其弟子甚至是再傳弟子,以對話錄的方式,編撰而成。

蘇格拉底同樣沒有自己的學術著作,其學術思想也是由其弟子以對話錄的方式編撰而成。所不同在於,蘇格拉底的核心思想,是由一個人,也就是其學生柏拉圖編撰完成的(當然,亞里士多德也有部分貢獻)。而孔子的思想,卻是經過很多人共同完成的。

嚴格說來,柏拉圖哪怕是以對話錄的方式編撰了蘇格拉底的學術觀點,但這已經不是蘇格拉底的學術觀點,而是柏拉圖的。同理,孔子的學術思想,由諸多弟子編撰成好幾本書,這些書中所體現的學術思想,已經不能算是孔子的,而是其學生所理解的孔子思想,是其學生的思想。都不能算是原著,只能是傳承。

因為孔子的思想是由多名學生通過多本書表達出來的,所以,他的這些學生在學術界或者歷史上的地位,受到了影響,未能獨立成為大家。相反,蘇格拉底的思想由柏拉圖完整表達,蘇格拉底成就了柏拉圖,柏拉圖成為了大家,或者因此自成一家。

後世總結孔子的哲學思想,說主要是兩個字,一個是仁,一個是禮。

有關禮,在此前,我已經寫過文章了,此處不再贅述,至於這個仁,以後成了學術界一個爭論不休的字。《說文》解釋說,仁,親也。《禮記·經解》解釋說,上下相親謂之仁。《禮記·中庸》和《孟子·盡心下》都解釋為,仁者,人也。此外,《論語·顏淵》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有「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莊子·在宥》有「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大學·中庸》有「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如果希望通過這些解釋去理解仁,別人不知如何,反正我是被搞糊塗了。我個人更喜歡胡思亂想,於是便想到了仁這個字,左邊是人旁,右邊是二字。於是,我以為,仁其實就是探討二者之間的關係。哪二者?人和人之間,是二者,人和物之間,是二者,人和社會之間,是二者,哪怕是一個人之間,陰和陽,是二者,善和惡,是二者,愛和仇是二者。

若真是如此,那麼,仁所講的就是一個人的中庸,也是一個群體里,人和另一個人之間的中庸。向內修,個人內心達到了中庸,就是仁,向外修,物我達到平衡,就是仁。

這樣解釋,是不是將上面所有的解釋全說通了?

現在再回過頭來說禮,所謂禮,也就是社會結構的邏輯、秩序、規則。

孔子講仁禮,豈不是說,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所應該遵從的邏輯、秩序、規則?人如果能夠達到遵從世界的邏輯、秩序、規則,也就是遵從道,就是仁。

這樣解釋,是不是更精準更全面也更容易理解一些?

在這方面,蘇格拉底與孔子相比,甚至遠遠不如孔子。蘇格拉底並沒有提出嚴格的核心思想。蘇格拉底之前,西方的哲學家們研究的哲學,被稱之為自然哲學,這裡所說的自然哲學,有點類似於哲學的道,也就是邏輯、秩序、規則,也就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就是哲學的道。但從蘇格拉底開始,逐漸出現了一些轉變,開始關注人類本身,也就是更偏重於主觀對客觀的認知,這種認知,人後來也總結了,是理。

總結蘇格拉底的哲學觀點,有這麼幾個關鍵詞,第一個,愛。第二個,倫理,第三個,辯證,也就是對立統一,第四個,真理。

別的不多說了,我們看一看這幾個關鍵詞,愛,在孔子學說中,就是仁,但僅僅只是仁的一小部分。至於倫理,不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規則嗎?辯證就更是仁了,前面我已經說了,陰和陽是二者,愛和恨是二者,善和惡是二者,這些,不全是對立統一的?真理其實不用說了,所謂真理,也就是文化中的理,也就是由道而明白那個終極目標,也就是馬克思主義所說的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孔子可是有很多關於道的陳述,當然,在孔子看來,哪怕是道,也是在仁之中的。

顯然,大家今天去看由柏拉圖記錄的蘇格拉底的哲學體系,一是覺得似乎不成體系,二是顯得有些零散,三是相互矛盾。說到底,是因為蘇格拉底沒有像孔子一樣,找出一個仁字,全面地表達自己的哲學觀點。但另一方面,在分支方面,他的表達,又要比孔子精準得多。

或者換一種說法,孔子雖然總結出了仁這個關鍵字。但實際上,孔子本人或者他的記錄者,並沒有非常直觀地將仁這個字的全部含義解釋清楚,以至於後代一直在那裡爭論不休。仁如果說是一個大體系的話,那麼,這個大體系之下,還包括了很多支系,孔子之所的哲學家們總結出來的,仍然是以仁為核心的概念,諸如仁愛、仁智、仁慈、仁善、仁政等等。正因為他本人或者他的記錄者沒有完全理解或者精準地闡述仁的全部含義,因此,包含在仁這個哲學核心中的分支體系,也就無從表達。

孔子的仁體系,是一個總譜。在這個總譜之下,會有多少支系,簡直無法準確統計。相反,蘇格拉底的思考路徑和孔子是完全相反的,我想不清楚這個總系,那麼,我就先找支系,找到一個算一個。於是,他找到了諸如愛、倫理、辯證、真理等等。

正因為如此,也直接影響了後世的哲學發展。後世,哲學一直追求那種能夠更具包容性的詞,或者說更能體現哲學高度的詞,除了仁之外,還有道、理、甚至包括儒等。這些詞,要解釋起來,沒有一個是具象的,都十分的抽象。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高度,是頂端,需要能夠有足夠的包容量來包容支系。

相反,西方哲學卻一直在追求更加具象的表達。比如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因為西方追求具象表達,也因為西方哲學一開始就將諸如陰和陽、善和惡這一類極端對立的認知確定為辯證,等於為思想發展劃定了一個界限,人們很容易排隊,哪是唯心主義的,哪是唯物主義的。

沒有這樣劃界,所以,哲學中,如儒家哲學,嚴格說來,更加的唯心主義。但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在大量唯心主義的認知之中,又摻雜著大量唯物主義的認知。當然,這也因為哲學思想,是從經世致用出發,考慮到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不可能絕然地分開,就像陰和陽不可能絕然分開一樣。矛盾雖然對立,終究還是要統一的。

如果認同我上面的分析,那麼,我們就應該認同一點,孔子和蘇格拉底,或者說哲學和西方哲學,在起點上,基本是相同的,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更不存在誰有誰沒有之別。

如果將這兩個人的出現,置於歷史長河之中,我們或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同步的,正因為同步,才在差不多同時代,東西方出現了孔子和蘇格拉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