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京東金融將完成私有化交易 從京東集團拆分如今估值500億

時隔3個半月,從京東集團拆分出的京東金融將於近期完成私有化交易,估值500億元。2月26日,多名接近交易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了該消息。

成立於2013年10月的京東金融,於2016年1月完成總規模66.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A輪融資估值466.5億元,由紅杉資本基金、嘉實投資和太平領投。

相比上一輪估值已達6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185億美元的陸金所,京東金融的「價格」低調了許多。據了解,這輪私有化估值較A輪的增幅不大,主要是引入新的國內投資人買老股轉架構。

京東金融私有化的這一步被不少業內人士解讀為:京東金融為回國上市鋪路。據一位接近交易人士透露,根據計劃,京東金融在上市之前還將進行至少一輪融資;A股是其上市首選。

一位京東金融管理層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次私有化的目標很明確,京東金融希望在不失去控制權的情況下,引入一些中資股東,尤其一些國字頭資本,意在獲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便利,短期內便於發展業務,長期來看也是為上市考慮。

目前,京東金融包括:供應鏈金融(京寶貝、京小貸)、消費金融(京東白條)、財富管理(小金庫、小白理財、東家財富等)、農村金融、支付、眾籌、保險、證券(大數據消費指數、量化平台、ABS雲、京東股票App)等八大業務板塊。

據京東金融內部人士透露,2016年,京東金融交易總額和營業收入的複合增長率超過100%,但仍處於繼續虧損的狀態。其目標是在2017年扭虧為盈,並在三、四年後上市。

步步維艱的「獨立」之路

2015年初,以京東金融發布「白條+」戰略為標誌,京東金融從業務層面開始「走出京東」。它希望通過業務的向外拓展和延伸,逐步脫離對京東集團的倚賴,進而成為一家從業務到品牌都更為獨立的公司。

2015年底,京東金融重新定位自己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確立了要做開放生態的系統構想,從戰略層面「走出京東」。按照這個規劃,未來在技術、產品、用戶、資金、資產等方面的能力輸出將成為京東金融版圖中的重要一環。

2016年11月15日,京東在第三季度財報中宣布,「京東集團董事會已批准並授權公司尋求重組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京東金融。」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的股份,京東金融終於邁出了「走出京東」的關鍵一步。

京東金融希望做一個不依附於京東集團,擁有自己流量和底層技術優勢的公司。但事實上,從目前其業務、營收,甚至品牌上來看,京東金融卻並未真正擺脫對京東集團的倚賴。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近幾年京東金融一直在嘗試變得更獨立,但據上述接近交易人士透露,其業務規模和營收佔比最高的四項業務:支付、財富管理、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仍高度依賴於京東體系。尤其營收佔比最高的支付板塊,主要得益於京東商城的交易手續費。

京東金融從未披露過自己的盈利情況,最新的數據來自於京東集團去年三季報,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東金融消費貸款、商業貸款和供應鏈貸款餘額分別為197億元,5億元和101億元。2016年三季度,京東金融、O2O、技術研發及海外業務的nonGAAP虧損合計約3億元。

這份財報還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京東金融貸款發放及投資活動凈現金流出250億元,融資活動凈現金流入302億元。其中,第三季度貸款投放(包括京保貝、京小貸、白條)凈現金流出1.7699億元。

某京東金融內部人士透露,截至2016年末,京東金融仍在虧損,其目標是在2017年扭虧為盈。而目前的八大業務板塊中,除了最早上線的供應鏈金融外,其他幾塊業務的業績壓力都非常大。

人事調整背後的格局之變

相比很多公司,成立三年的京東金融,高管流失率並不算高。但去年開始,其內部出現了多次人事變動、崗位調整,而這背後亦折射出了其業務和戰略格局的轉變。

除了CEO陳生強和分管供應鏈金融的副總裁王琳,京東金融其他幾位高管的分管內容都在近年內有過調整。最早分管戰略的副總裁劉長宏後來轉為分管資金業務,此前負責對外投資、政府事務等工作的副總裁馬驥接管金麟負責戰略部分的工作。

而剛剛辭職的副總裁金麟於2014年初加盟京東金融,恰逢京東金融發力眾籌業務,這位東方證券的前銀行業分析師開始組建眾籌板塊。同年7月,京東金融上線產品眾籌、2015年3月上線股權眾籌。

很長一段時間,眾籌業務都跟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財富管理並稱為京東金融勢頭最猛的四大業務。據零壹財經發布的研究數據,2015年,京東金融的產品眾籌、股權眾籌規模都位列行業第一。

但隨著監管政策對眾籌領域的逐步收緊,眾籌行業在2016年面臨消沉的頹勢。儘管截至2016年末,京東產品眾籌總籌資額仍有逾36億元。但在內部,眾籌板塊已經聲勢漸弱。而金麟早在去年就已調離眾籌條線改為分管財富管理。

過去一年,與眾籌衰落相反的是京東金融證券板塊的崛起。

在2015年5月小試證券業務失敗后,京東金融原分管戰略的副總裁姚乃勝轉到證券條線,負責新產品的開發。這位畢業於耶魯大學的博士曾就業於麥肯錫、IBM和高瓴資本。

而後的2016年,京東金融在半年之內密集上線了大數據消費指數、量化平台、ABS雲、京東股票App四個證券產品。

此外,最近一次重要的人事變動便是一手搭建了京東消費金融體系、被稱為京東白條「教父」的副總裁許凌,他從金融科技事業部負責人謝錦生手中接過了支付業務。這位「紅人」的轉崗也被視為京東金融要發力支付業務的一個信號。

事實上,在年初舉行的京東金融年會上,其CEO陳生強宣布了京東金融2017年六大戰略,大支付首次作為戰略重點被提及。另外五個戰略分別為,風控、場景拓展、技術投入、金融科技輸出和農村金融。

牌照短板或影響上市之路

除了不斷擴張自己的業務條線外,最近一年多,京東金融還通過戰略投資快速擴大自己的版圖。

僅2016年一年,京東金融就投資了美利金融、藍領分期品牌買單俠、租房分期平台會分期、汽車金融平台花生好車、實物抵押平台淘當鋪等。而在此前,原來的校園分期平台分期樂,也就是如今的樂信集團,也曾獲得京東金融的戰略投資。

此外,試圖轉型金融科技公司,輸出技術的京東金融也在這一兩年加大了對技術領域的投入。其中包括入股美國大數據分析公司Zest Finance,並在成立合資公司,推出消費者信用數據系統等。

不過,這位看起來體量巨大、快速奔跑在IPO路上的「巨人」,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短板也非常明顯。

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日益推進,獲取金融牌照和相應資質以令其業務合規化則成為了各家互聯網金融巨頭最為關鍵的一步。而隨著京東金融私有化的完成,上市的臨近,獲取牌照亦成為它眼下最重要的任務。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就在剛剛結束的集團年會上表示,未來,京東金融不僅會有金融產品和服務,也有計劃進入證券、徵信、銀行、保險領域,並通過自主申請或投資入股的形式獲取相應的牌照。

目前,京東金融已拿下支付、小貸、保理、基金銷售、保險經紀等多個資質,也在西安入股了一家金交所,但含金量更高的大牌照,如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卻「顆粒無收」。

對比同為電商系背景的螞蟻金服,其版圖中既有首批試點的個人徵信機構——芝麻信用、第一批民營銀行——網商銀行,也有參股的國泰產險,和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參股的眾安保險,以及首批三家相互保險公司——信美人壽等。

另一家零售業巨頭蘇寧也早已及集齊了包括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小貸公司、商業保理、基金支付、基金銷售、私募基金、保險銷售、企業徵信、預付卡、海外支付、甚至民營銀行等牌照。

未來,無論京東要完成自己的IPO衝刺目標,還是想要在巨頭之爭中站穩腳跟,如何彌補牌照短板都是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