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李玉貴:讓學生傾聽,不僅需要安靜的環境,還要做好這些準備工作

課堂教學中,傾聽關係的缺失往往會導致問題百出。如何構建課堂的傾聽關係?

看看台灣師鐸獎獲得者李玉貴怎樣解答。

李玉 台北國語實驗國小語文教師,台灣師鐸獎獲得者,上海師範大學在讀博士。教學理念:所有教學上所踢到的絆腳石,恰恰是教師專業發展循序堅實的墊腳石。

崇拜偶像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的事

會前,有幾個老師見到我,熱情地對我說:玉貴老師,我是你的忠實冬粉,我在哪裡哪裡聽過你的演講,看過你給學生上課,聽過你的主題報告發言……

我想說的是:追星沒有意義,冬粉不是這樣當的。真正的冬粉必須靠持續閱讀與實踐來提升自己,從而接近偶像。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秋田喜代美在福州演講時曾提到一本著作《另一種評價:學習故事》,是談論深度學習的。有人去找來讀過嗎?沒有。

再舉一例,我崇拜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王榮生的學識,因此到這所學校跟著他讀博。王老師學識紮實,我只能靠苦讀,希望離老師遙遠模糊的學術背影近一些。冬粉,必須配得上偶像。心中有崇拜的偶像,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的事。

請學校的領導儘可能給老師們空間,那就是最好的待遇。如果說我有點自己的教學見識,主要是因為我遇到了許多好領導,他們給了我非常大的自主空間。

在整體環境下構建傾聽關係

為什麼主題是「如何構建課堂的傾聽關係」,我卻要與大家分享讀寫體驗的相關內容?因為傾聽並非物理聲音傳遞后的接收,而是為了構築學習關係,因此與整個學習場有關。學習場也好,氣場也好,環境場也好,指的是整體的學習關係與學習氛圍。所以透過視頻和圖片讓大家整體感受,如何在整體學習環境與氛圍中建立互相傾聽的學習關係。

在台灣,我需要經常去募款。埔里是台灣比較偏僻的鄉鎮,我到那裡舉辦學生讀寫體驗夏令營。埔里有一個兒童讀寫體驗營,是與朱古力公司募款而開辦的,小朋友只要寫下學習經驗,就可以免費參加。這個企業在台灣長期推動兒童閱讀,如果讀了10本書就可以換餅乾,讀了20本書就可以換朱古力。可以說,埔里這個鄉鎮的所有學生都吃過這個企業的朱古力。只要小朋友提筆書寫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都可以如願免費參加活動。

閱讀、寫作最容易與生活整合,或者說,閱讀、寫作是整合生活的重要工具和媒介之一。幾天的時間裡,為了讓學生建立相互的學習、傾聽關係,我教他們如何介紹自己、彼此了解,聽說讀寫動手都整合在一起。這些小孩我之前沒有接觸過,因此在活動開始前,我會讓他們根據繪本《小紙船看海》,邊聽故事邊摺紙船,故事結尾,小紙船被鯊魚左右各咬了一口,學生跟著故事情節將小紙船左右各撕掉一角,最後,紙船攤開就像一件T恤,小朋友在上面寫下對這幾天活動的期待。學習結束后,再回頭看當初的期待實現了多少。

構建概念必須與學生產生意義聯繫

只有從學生的原始經驗出發,讓他們通過實踐親自對比,根據自己的思考判斷親口說出來,這樣的教育才可能產生作用。通過教師的嘴傳達的道理、教訓,通常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的教育信念基本是這樣的:學習要有過程,構建概念對學生而言必須有某種意義關聯。我最怕的是一問學生,他們馬上能給出簡單的答案與定論。

比如,讀完繪本《愛心樹》,我問學生:「作者想通過這本書讓我們思考什麼?」學生經常能不假思索地說出:父母對子女無盡、無私的奉獻與愛。這類怎麼聽都對的答案,其實挺可怕的。因為,這種結論缺少思考,缺少多元價值精彩紛呈的思辨過程。

再比如,到底什麼是幸福?我感知的幸福是什麼……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幸福這個概念產生鮮明的對比:我所感知的幸福都是別人對我的好,可是書中作者傳遞的幸福事例都是他帶給別人幸福感。

……

概念學習並非把結論生搬硬套給學生,那是沒有用的。如果學生到學校學習,概念未曾豐富,概念內涵未曾透過審辨而成長,那麼教師灌輸再多知識和道理也灌不進孩子的心,無法長期留在孩子的腦海中。

閱讀與寫作都需要過程,都需要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發現。在各種活動和學校教育中,我為什麼特彆強調學習活動必須避免定論式的教條,為什麼強調藉助一些工具使抽象的思維具體化,為什麼特別說明課堂最好讓彼此思維相互可視?因為,構築相互傾聽的學習關係,對教師而言是非常困難的任務,必須設計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的貼心「腳手架」,協助學生專註於學習之中。如此,相互傾聽、相互學習才有可能。

有意思、有意義的學習是傾聽前提

除了探究概念,我也教學生學習的方法。例如,如何做筆記,如何提問,提問之後如何根據對方的回答繼續追問……我想問各位老師,平時我們的語文課有沒有教這些?我們當班導有沒有教這些?

語文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對學生而言,有意思、有意義、有意味的學習,是構築相互傾聽、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學習關係的前提。

讀寫體驗營中,朱古力作品完成後,讓學生為自己的作品命名,接著寫下製作過程。寫作由簡單到複雜,學生必須說明命名的理由。例如,這個朱古力作品是用模子做出來的,由於朱古力倒入太多溢出了模子,好像一隻滿臉通紅的兔子,因此學生取名「害羞」;那個朱古力作品是因為沒有將模子填滿,像是少了一隻角,學生取名「少角羊」。

類似有意思、有意義的學習,會讓學生在傾聽過程中充滿興趣。

學生要有存在感、歸屬感與學習感

我必須再次強調,選擇「如何構建課堂的傾聽關係」這一主題,並與大家分享讀寫體驗營的案例,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人是一切的根本。學生必須有「存在感」,沒有存在感,學習可能是奢望;其次,人在團體里必須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必須擁有「歸屬感」。有了存在感和歸屬感,克服學習困難、挑戰學習才有可能。

若學生成長的過程經常受到肯定,擁有體驗的機會,擁有思考的時間,擁有習得的成功感,學生的內心就會有力量,這是非常重要的。

許多老師可能會問,讀寫體驗營里學生寫得怎麼樣? 我一向的做法是:拿到學生的作品、作文、作業等,先不批改,而是瀏覽欣賞。因為,老師一旦進入批改學生作文的那個角色,眼中讀到、看到的多是學生的缺失。一旦老師視學生所寫的為「作品」時,讀到、看到的多是優點。有老師會追問:那孩子豈不是被寵壞了?我的經驗是,老師經常低估學生,其實幾乎所有學生都希望自己越來越有能力,而他們往往會為了這份希望而努力。

學生要將整天的活動寫成文章。我不會告訴學生怎麼寫,學生需要自己回想,用鉛筆簡要記下可書寫的寫作材料。通過同組分享交流,看看是否有什麼重要的細節,可用藍色圓珠筆加到自己的書寫架構表中。最後,由我回放這次活動的照片,學生邊回味邊用紅色的圓珠筆,繼續檢視是否有可以放進寫作架構的事件或細節。

寫作教學即便缺乏具體的指導過程,每個班也能出五、六篇好文章,但那是小孩天生就能寫好,不是老師教出來的。那我就要問: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教育的目的是指向此刻學生不必教就會的能力?還是透過老師教學,學生非常清楚下一次遇到什麼情境,他知道運用什麼知識和方法來展現能力?

好老師要像貓頭鷹一樣專註傾聽

當然,除了寫作,傾聽也非常重要。我喜歡在PPT文檔中放一張巨幅貓頭鷹的圖片,用意是什麼呢?貓頭鷹頸部以上的眼睛、耳朵、羽毛等生長形態,都是為了盡其所能精準搜集聲音訊息。

我們的世界太吵了,我們其實已經習慣爭吵,急於表達。身為老師,想培養學生透過傾聽構建學習關係的話,就必須練習像貓頭鷹一樣:集一身力氣,專註傾聽。

在踐行學習共同體的過程中,我對構築課堂中傾聽關係也有一點思考。

在許多地方,因為語文老師專教語文,數學老師只教數學,因此教得比較專業,同時也產生一些缺點。有時語文老師教得比較深,會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或者說語文老師經常在搬運知識。例如,教小說,就教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教說明文,就教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教參里有許多這類術語,同時這也是學生必考的考點。

但知識是有脈絡的,不能只把知識當標籤貼。我曾經發給四年級一個班學生一篇科普類說明文,讓學生現場預習。我驚訝地看到,一個班約50名學生,幾乎都快速且熟練地在文章相同的句段處,寫下幾乎完全相同的註釋,如設問句、反問句、比喻、首尾呼應、過渡句……

孩子們的表現通常是我們教育的結果。四年級孩子閱讀一篇科普類說明文,他們預習的歷程,在我看來彷彿工廠的生產線快速地貼著標籤:這裡是設問句,那裡是反問句,這裡在打比方,那裡是首尾呼應,這一句是過渡句……

我非常震驚!這還算是閱讀嗎?這樣有理解嗎?這群學生是讀者嗎?這群學生是有目的、有意識、主動思考的讀者嗎?

讓模糊的集體個別化、具象化

前面提到的讀寫體驗營,我同時結合了教師的培訓。上午我給學生上課,下午主要是培訓老師。但這群接受培訓的老師上午也來,一個老師固定觀察同一個學生的學習。不少老師幾天後對我說:玉貴老師,我教書那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幾天時間裡仔細觀察著同一個學生。

在平時,老師們嘴裡常指稱「我們班」「同學們」,其實他們指稱的往往是模糊的班集體。身為老師,需要練習眼裡、心裡有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非面目模糊的小組或班集體。組建學習共同體,組織協同學習的班級,老師必須要擁有「觀察」能力。

一個老師不可能同時觀察每一組的每一個孩子。但是,身為老師就必須練習。課上,老師中間進行巡視,主要觀察全班的整體學習狀況,但是老師必須刻意停在今天的一兩個焦點小組前,定在那一兩個小組旁邊兩三分鐘,仔細觀察小組內幾個學生之間的意見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傾聽、社會互動實況。透過觀察,還原出協同學習時一個個孩子的學情。唯有如此,老師才能使模糊的小組、班集體具象化、個別化。如此一來,老師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我在數十所學校開設教師培訓工作坊,工作坊基本結合了「共同備課」與「課堂研究」。共同備課重點在課前的文本解讀、教學設計;課堂研究包括現場給學生上課,老師們進學生小組觀課、記課與課後議課。在學校進行這項活動時,我經常意外地發現:觀課老師們即便進入學生的學習小組,他們的耳朵專註的還是授課老師說什麼、怎麼說,他們的眼睛看到的還是授課老師在主導什麼、做什麼、寫什麼。這說明,老師們進入學生的學習小組,心裡想的都還是教學。

教師要學會多問自己問題

當老師,每天會問學生許多問題。但我們是否問自己同樣多的問題?「自詢反思」就是把自己當作陌生人,對自己發問,從中反思,這樣才會進步。追問自己:何謂「學生」?何謂「課堂」? 何謂「學校」? 何謂「同學」? 何謂「學習」? 何謂「發展」?這些問題聽起來好像很具體,其實很抽象,很難有簡單的答案,每個問題都值得展開深究。

我自認為自己的優點是「耐煩」,會將教學過程嘗試書寫下來。我想分享的是:課堂就是最珍貴的專業成長田野,珍視我們在課堂遭逢的困惑與挑戰,再來分析實際面對的問題。

2004年,我發表了一篇行動研究論文《合作需要學習——合作學習融入語文教學的實踐與回顧》。我當時問了自己三個問題:第一,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個性和群性的意義是什麼?第二,合作學習融入語文教學的可行途徑有哪些?第三,有了這一年零碎獲取的經驗,第二年想更系統地與課程進行整合,我該如何規劃?我就是問自己這三個問題,通過實踐累積自己對合作學習的認識、理解。

實踐過程中,我做了詳細的課堂記錄。更準確地說,我教書時,持續書寫每一節課的教學札記。課堂觀察記錄是寫文章、寫論文最重要的原始資料。好的教學文章、好的課程與教學論文,都需要來自課堂的一手原始資料作為材料。這份資料是教師專業思考的基礎,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探討。誰說教學不是專業?

微信編輯 | 冬慈

薦讀

戳閱讀原文,搶購大型彩色圖畫書《美猴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