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鮮為人知的「八路軍」誕生史

圖註:八路軍某部伏擊陣地

淞滬會戰爆發一周后,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委會正式宣布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3師,每師兩旅,每旅兩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8月25日,中革軍委亦發布命令,宣布紅軍正式改編為八路軍。①

紅軍改編,是抗戰初期全民族共同抗日的一大標誌性事件。不過,這場改編背後,其實也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複雜背景。

西安事變前,兩黨公開打、秘密談,一直沒有結果

國共兩黨之間關於「改編」的談判,至晚可以追溯到1936年1月。當時,國民政府駐蘇武官鄧文儀,曾受蔣介石指派,與中共駐共產國際代錶王明就兩黨恢複合作、共同抗日等問題有所磋商。稍早一些時候,1935年12月31日,蔣介石在日記中曾寫下「總之,今年中心工作為剿匪,可說已達到七分成功,明年則可以抗倭為中心」等語;在更早的7月份和10月份,蔣還曾多次指派孔祥熙前往蘇聯駐華大使館,試探中、蘇合作抗日的可能性與具體方式。②

在1936年1月3日鄧文儀與潘漢年的談判中,國民政府開出的兩黨合作抗日的條件是:「一、取消蘇維埃政府歸順南京;二、取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三、共產黨可以存在,或共產黨全部加入國民黨;四、改編后的紅軍全部開赴內蒙前線地區駐防抗日。」③稍後,陳立夫、曾養甫、諶小岑等人,均先後奉命與延安就合作事宜進行接觸。延安方面此時雖與張學良方面達成統戰,正在醞釀「西北大聯合計劃」,認為南京方面要求紅軍開往外蒙邊境,是想要「導火日蘇戰爭」,但原則上也並不反對兩党進行接觸。故談判雖然艱難,但至1936年夏秋,也終於逐漸進入了兩黨高層接洽的階段。④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時期,雖然兩黨就「合作抗日」事宜始終沒有中斷秘密接觸,但公開的軍事衝突也同樣始終存在。而且,秘密談判的條件也常常因公開交戰的結果而有所變化。如1936年10月,因紅軍之西路軍在「寧夏戰役」慘敗,國民政府提出的合作條件也變得更加苛刻,不但要求「對立的政權和軍隊必須取消」,紅軍也只能「保留三千人之軍隊,師長以上領袖一律解職出洋……」而在11月胡宗南的一個整旅被殲后,陳立夫亦帶來了新的合作條件:紅軍可保留至3萬人。簡言之,秘密合作談判與公開武力衝突並存的狀況,自1935年底開始,大約持續了一年有餘,二者互相牽制也互相促成;直至「西安事變」爆發,這種雙線並存的情況才被打破。⑤

圖註:1938年春,八路軍長城插箭嶺戰鬥陣地指揮所

事變后,蔣介石改換策略,企圖成立新黨加入共產國際

「西安事變」后,關於國共合作,國民政府方面有了新的考慮。這種考慮就是:如何通過與延安的合作,更多地爭取蘇聯的支持。所以,在1937年3月26日,蔣介石竟對周恩來說出了「共產黨不必說同國民黨合作,只是同他個人合作」的驚人話語。據《周恩來傳》:

「他(蔣介石)這次談話中著重的主題是:要共產黨不必說同國民黨合作,只是同他個人合作。他這樣表示:希望中共這次改變政策后,與他永久合作,即使他死後,也不要分裂,免得因內亂造成英、日聯合瓜分;因此,要商量一個永久合作的辦法。」⑥

除此之外的其他問題,譬如紅軍的改編后的人數,蔣介石表示「都是細節,容易解決」。蔣不談「兩黨合作」,而要求共產黨「同他個人合作」,究其原因,至少有二。其一,蔣介石此時正在謀划另設「三民主義青年團」,以取代喪失了號召力的國民黨——陳立夫曾建議在「三民主義青年團」前面冠以「國民黨」字樣,結果被蔣痛罵:「有你這『國民黨』幾個字,人家就不來了。我看就是用三民主義來號召的好,用我的名義來號召的好。」由此不難看出蔣對「國民黨」號召力的悲觀判斷。⑦

其二,蔣實際上是希望通過將中共納入以自己為領袖的新黨之中的方式,變相取消共產黨的獨立性,並進而使這一新黨,取代中共在共產國際中的地位。1937年6月4日,周恩來赴廬山與蔣介石再次面談。據周恩來的彙報總結,蔣在會談中的主要意見是:

「1、成立國民革命同盟會,由蔣指定國民黨的幹部若干人,共產黨推出同等數量之幹部合組之,蔣為主席,有最後決定之權;2、兩黨一切對外行動及宣傳,統由同盟會討論決定,然後執行;3、同盟會在進行順利后,將來視情況許可,擴大為國共兩黨分子合組之黨;4、同盟會在進行順利后,可與第三國際發生代替共黨關係,並由此堅固聯俄政策。」⑧

對於蔣介石取消中共獨立性的用心,延安方面看得非常清楚。其應對原則是:不反對成立國民革命同盟會,但該組織必須「不干涉兩黨之內部事務,兩黨均保留各自組織之獨立性及政治批評和討論之自由權。」與此同時,紅軍改編問題的談判也陷入了僵持,6月8日與周恩來商談后,蔣在日記中寫下了分歧的焦點:「共黨必欲將收編部隊設一總機關,自為統帥,此不能允許,應嚴拒之。」

稍後,七七事變爆發。但因為蔣一度判斷日本無意全面侵華,故仍堅持不放寬改編條件,要求改編后的紅軍「各師須直接隸屬行營」,不能有自己獨立的總指揮部。對此,延安方面的判斷是:「超過我們統一戰線最低限度原則,如果接受其條件有瓦解危險」,作為應對,延安方面曾決心不管蔣同意與否,「立即自動地改編為三個師一個軍部,向全國公布」,並預判蔣不至於因此就宣布兩黨合作談判破裂。⑨

不過,這種極端情形並未出現。因七七事變的演化超出了蔣介石的預料,中日之間進入大戰狀態,蔣也終於不得不放下完全控制紅軍的企圖,於8月18日正式發表朱德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八路軍」遂得以正式誕生。只是,蔣變相「合併」中共的企圖仍在——1938年2月10日,蔣仍在遊說周恩來:「竭誠盼望各黨各派能夠合而為一,並且為實現這個舉國一致的新黨起見,雖具有光榮悠久歷史的國民黨名義亦可以取消。」但保持黨的獨立性,是延安方面的一貫原則,蔣的這種企圖,終於在1939年4月徹底破滅。隨後,國民黨中央黨部秘密下發了《限制異黨活動辦法》。⑩

圖註:太平洋學會成員George E.Taylor教授1938年「檢閱」冀中八路軍呂正操部

註釋

①郭德宏、閻景堂/主編,《解放軍史鑒·紅軍史1927-1937》(下),青島出版社,2013,P913。②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一),P742。③《潘漢年與鄧文儀1936年1月13日談判情況紀要》,轉引自:楊奎松,《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新星出版社,2013,P05-06。④⑤具體談判情形,可參見:楊奎松,《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新星出版社,2013,P04-40。⑥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傳1898-1976》(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P395-396。⑦康澤,《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的經過》,收錄於《全國文史資料選輯》第40輯。⑧《中共中央書記處關於同蔣介石第二次談判情況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一九三七年六月十七日),收錄於《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4冊。⑨具體談判情形,可參見:楊奎松,《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新星出版社,2013,P41-88。⑩同上,P89-121。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