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國家的遠見!尹燁演講:基因,即因;未來,已來

題 記

8月30日,「國家的遠見——2017 未來經濟論壇暨『一帶一路』新經濟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本次論壇由新華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創新」與「未來經濟」是論壇的關鍵詞。

尹燁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基因,即因;未來,已來」的演講。長篇演講乾貨,基因科技、醫療民生、農業安全、國家戰略,為你娓娓道來。

註:文本明確了實際要表達的意思,並修正了部分口誤。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講國家的未來,國家的未來離不開生命經濟和生命技術產業。現在大家都講電商、講新零售,但它不會讓你從一周用一卷手紙,變成一周用兩卷手紙,它只是把中間的渠道、利潤和關係變得更透明了。那麼,在物質富足了以後,什麼事情才是每個人最關心的?

工業經濟從工業革命到現在發展得非常快,它替代了過去5000年的農業經濟和1.2萬年的狩獵經濟。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是需求的過度滿足,帶來的可能是不可持續發展和資源不節約、環境不友好。但最終當我們已經滿足了自己所有物質需求的時候,我們可能最在意的就是要無限延長自己生命的質量和長度,即從工業經濟轉向生命經濟。所以我今天主要從這個角度,來闡述華大基因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以及為什麼我們今天做得還不錯,為什麼在全球範圍內,特別是納斯達克,大家特別看好生命經濟這個產業。

科普一個詞,基因(Gene),即基本的因素。1910年,這個詞第一次刊登在了學術期刊上,拉丁文有遺傳的意思。每個人大約有10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里有6G的全部基因。這6G大概是60億個鹼基,30億來自爸爸,30億來自媽媽,每個人最基本的符號就是ATCG這四個字母。

我們如果用一副撲克牌來舉例,每副牌就是黑紅梅方54張,而你的基因是ATCG 30億對。如果你的基因是這樣一副牌:7、8、9、10、J、Q、K,這就是一個好的基因。比如我現在侃侃而談,我的FOXP2基因就表達得很好,如果我有一個鹼基錯了,又恰好錯在不該錯的位置上,比如這個10變成了9,這副牌就打不了,我們稱之為基因突變,這種情況下這個人就會生病。我們的出生缺陷、腫瘤、被任何一種傳染病感染,就大概是這樣的狀態。

基因決定什麼東西?三件事情——與生俱來的基因,父母給的受精卵;與時倶變的基因,腫瘤細胞;和外來侵入的基因,比如被流感病毒感染。基因可以決定我們非常多的表型,比如你的拇指能不能彎、你的舌頭能不能卷、你的眼皮是單是雙、你能不能喝牛奶、能不能喝酒、頭髮是直是曲、耳垢是干是濕……大家可以用舌頭舔自己的上門牙,我們東亞人的牙是鏟形門齒,你的上門牙像鏟子一樣,這都是遺傳的印記。

我們如果知道了基因的密碼,就有可能去知道一個人的生老病死。我們知道第一個人的基因最早是在「星球大戰」結束以後,從老布希那個年代先開始提出來。當時華大就曾經面臨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研究基因?回顧上個世紀,20世紀是物理學的世紀,21世紀到了生命科學,一定是個生命科學的世紀。

物理學的本質,我們說經典物理統一在原子上,量子物理統一在量子上。自然科學的本質,包括化學的本質,依然是物理。而生命科學的本質是基因。因為我們研究物理,我們才有了埃尼阿克、有了阿波羅登月、有了大型平行電路,一直到今天的互聯網。如果我們想讓每一個人類,先不說長生不老,至少可以長命百歲的話,我們就必須從生命科學的基本要素——基因,先開始做,因為它是基本的因素。

這是摩爾定律,每18個月處理器的性能提高1倍,成本下降1倍,現在IT已經走不太下去了,因為我們的光蝕刻技術已經接近物理加工的極限,但生命科技曲線下降得更快。基因這條紅線是我們讀基因下降的速度,黃線是我們寫基因下降的速度。第一個人的基因組,全世界一共花了13年、38億美金才做完。這是一個什麼定義呢?這個事情從1990年做到2003年。而今天在華大基因,如果你在深圳的話,給我一點唾液,我可以確保4000元、一個星期,你就能拿到自己的全基因組。從38億美金,到不到600美金,這是過去20年整個人類基因組的變化。

當然,最早做人類基因組的時候,華大基因是一個民營機構,我們沒有國家背景,沒有錢,我們就不做了嗎?華大基因的創始人汪建當時說,就算砸鍋賣鐵也要做這1%。做人類基因組的很多錢,是華大員工集資,不發工資甚至還從家裡借錢,當時楊煥明院士從樂清市市長那兒借到了一筆錢。

所以這是(華大做)人類基因組的第一台測序儀,上面放了一個玉米棒子,這叫「窮棒子精神永放光芒」,沒錢也干。雖然我們擅自代表參加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但我們如果不擅自,就可能被李登輝以「中華台北」來代表人發布序列了,這是一個國家的榮譽。

我們在1999年就拍下了這張照片,華大基因成立在1999年9月9日早晨9時9分9秒,目的就是為了做人類基因組計劃。

這是當時華大基因的另一位創始人楊煥明院士寫的一首詩:「蒼天在上,磐石作證,此時此刻,一群普普通通的炎黃子孫,用他們的淚汗、心血和青春,為他們古老的民族爭得了一個險些失去的歷史機遇。歲月無情,他們和他們的支持者都將隨時光而逝去,此心昭昭,他們的執著、奉獻和自信,必將作為人類基因圖的一小部分去載入史冊。」

接著做完了人類基因組計劃,華大基因進入到世界第一流技術當中,雖然我們只完成了1%。下一步的挑戰,人有沒有可能自己做一個基因組,我們選擇了水稻。但水稻基因組在當時日本已經做了十年,日本從1991年開始做水稻基因組計劃。別人就問,水稻基因組日本做了十年,你們還有機會嗎?是的,我們還是有機會。

我們跟袁隆平先生合作,拿到了一個超級雜交水稻的副本9311型。23個月,我們一直把水稻做到了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這是一個奇迹。當時華大做水稻所有人兩年時間基本上不眠不休,我們當時叫「華大的女人當男人用,華大的男人當牲口用」。這是在2002年的事情,今天在基因組學領域,只有英國、美國和三個大國在科研上還可以一較短長。

2003年的SARS,這是我加入華大一年之後遇到的項目,當時拼了命,我們用72個小時拿到病毒、做出檢測試劑、報批、完成。30萬份做完,當時如果要賣,可能今天比我們上市公司的收入還高。我們當時開了一晚上的會,最後汪老師說,這是國難財,大家不能掙,就算這個錢是你們用命扛下來的,也得給我捐了。當時我們把30萬份全部賺給了全國防治非典指揮部。

這是我最榮耀的一個時刻,我還是很小鮮肉的時候。北京4月的大風天,我們沒有任何的保護。的CDC建立在2006年,這是2003年,沒有生物安全櫃,也沒有超凈工作台,我是通過空氣無限稀釋在提SARS病毒。如果說一個科研人員在和平年代也能為國捐軀,我覺得就是這樣的事情。很高興的是,過了11年後到了埃博拉,這時另四位華大小夥伴上去了,跟著當時軍科院和CDC一起上去的,我們叫「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所以,請大家堅信,的民營科研機構,一樣有這樣有情懷和負責任的組織。

民營機構做科研,你們能做成什麼樣子?我們也做不成什麼樣子,我們只不過可以在產業機構排名第一,我們自己創了期刊,在現在排名第二,全世界排名第六,這個期刊叫GigaScience,影響因子現在是7分左右,我們有影響因子剛剛2年。在過去10年,我們也不過就發了近280篇的CellNature(含子刊)Science、新英格蘭、Giga Science,在整個機構排名第一,超過了珠三角100年的總和,包括香港。最重要的是,我們文章的作者都是年輕人,都是華大實際幹活的人,我們沒有老闆搶學生位置,沒有大老闆搶小老闆位置,更沒有論文造假,這是華大的本事。

華大今天有六千人,遍布了一百多個國家,我們跟全世界三千多個科研機構有很好的關係,我們平均年齡是28歲,但是這裡絕大部分人都已經身經百戰,這是華大帶隊的本事。

有人說,華大基因不就是做測序的嗎?你們不就是一個富士康嗎?你們的測序儀不都是買進口的嗎?誰有錢不都行嗎?是的,我們最開始是買進口的。2010年,國開行陳元行長在當年沒有人看得懂華大的時候,給我們100億長期授信,我們是按基準利率還貸款,請大家不要認為華大用國家的錢買測序儀,我們沒這麼干,這是貸款的錢。HiSeq2000是全世界當時最好的測序儀,我們一舉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基因組中心和生物信息學分析中心,深圳變成世界基因組朝聖之地,這是在那個年代。

兩年後,因為我們發展速度過快,已經直接威脅到上游的生存和發展,所以新的機器不賣給我們了,原來的試劑漲價。我們想報一個臨床許可,不給開放資質。沒有辦法,我們只好出海。

2013年,全資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重新在上游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當時全世界排第三的測序儀公司,我們完成了整個產業鏈的閉環,被逼的。到今天,這是國家基因庫,武裝的都是華大自產的測序儀。

這個世界有五個國家能造航母,但是只有兩個國家三個公司能造測序儀。我們的測序儀是華大的,更是的,它的背後是人的遺傳資源,這是一個生命經濟戰略資源。沒有它,何談搶佔生命經濟制高點,這是我們在這個產業一個全規模的突破和運營。

有人說精準醫學是你們炒出來的一個概念,這個東西陽春白雪,一般人哪做得起,只有歐美人才能做吧?這是精準醫學第一個應用案例,叫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前孕婦想知道肚子里的孩子好不好,要抽羊水,今天不用了,只要抽媽媽的靜脈血就知道孩子是否健康,這個項目在美國要1000美金,在歐洲600歐元,在香港6000港幣,在深圳今年免費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用國產測序儀把價格在深圳拉到100美金以下。

怎麼才能避免那1%的富人將自己的資本變成他的生命?如果一部分人開始克隆器官,研究自己的永生,大家怎麼辦?精準醫學不能是精英醫學,應該是普惠醫學,這個背後的大數據應該共有、共為、共享,因為基因資源是屬於全人類的。所以全世界已經完成700萬例的樣本中,華大基因差不多完成其中1/4。精準醫學一定要普惠,一定要接地氣,希望這個價格在全民普及,每一個老百姓都能享受這樣的醫學。深圳唐氏綜合征已經接近零出生了,這是我們通過先進的技術第一次幹掉一個遺傳病,如疫苗、抗生素一樣,這是我們想要的事情。

有人說父母都是聾子,你的孩子就一定是聾子嗎?不會的。這是今天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我們和301醫院、山東齊魯醫院合作,使一對聾人的父母依然可以生出一個不失聰的孩子。讓世界充滿歡聲笑語,讓每一個人都聽得見朗朗之音,這是華大的夢想。這樣的技術,現在是做得到的。大家不要認為在美國做試管嬰兒成功率多高,全世界試管嬰兒成功率最高的是湘雅醫院,中信湘雅的盧光琇教授那裡,平均成功率60%多,一年做4萬個循環,這是全世界不可媲及的。大家不要再去罵的醫生,的醫生真的很了不起。

有人說如果受精卵已經錯了,我們還有辦法修正嗎?我告訴大家,可以。剛剛在6月份發的文章,我們跟Salk等多個研究院一起,第一次在體內實現修正,就算胚胎已經到媽媽肚子里,錯了,還能改過來。大家可能說,你們這些事情會不會把地球毀滅了?克隆也罷、轉基因也罷。1543年以前,人類不能解剖,1963年以前不懂器官移植,1978年以前不可以做試管嬰兒,今天大家覺得這些事還是事嗎?1978年第一個試管嬰兒出世,別人罵發明者是惡魔,2010年400萬個試管嬰兒出生,第一個試管嬰兒也生出自己的孩子,發明者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什麼叫技術?過去異想天開,今天勉為其難,在未來習以為常的,稱之為技術。我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健康的寶寶,這難道不是每一個人的人權最基本要求的東西嗎?

有人說,胰腺癌是癌王,患者一年生存率不到5%,你們有辦法嗎?有辦法。這個哥們是我的一個好朋友,因為做胰腺癌認識的,已經活了29個月了還健在。通過一系列的精準治療、靶向治療,胰腺和肝臟的腫瘤一度消失了,還在積極干預。當然這可能是一個特例,我不能保證大家最終可以遠離腫瘤,我只是說腫瘤有機會變成慢性病去管理,我們可以和腫瘤一起快樂健康的「帶瘤生存」。腫瘤是基因病,我們就一定有辦法。雖然腫瘤現在是最大的挑戰,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希望,可以有很大概率讓大家遠離腫瘤。

有說人狂犬病發病100%死亡,你們有辦法嗎?各方協作就有希望。近期有一位外國友人在深圳罹患了狂犬病,狂犬病發作但找不到證據。在歷史的文獻中,狂犬病五天死亡率95%,十天死亡率接近100%。這位病人通過醫院的積極救治,獲得了一線生機。我們的測序技術從腦脊液中檢測到微量病毒,支持了臨床診斷和病毒載量監測。30天了,病人仍在做恢復治療。我還在期待這個奇迹的發生。我想告訴大家,規律是用來打破的,生命科學一定可以通過例外給大家驚喜。過去我們很多不能理解的事情,在今天我們有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大家可以看見這樣的力量。

有人說,不用轉基因就做不出好物種嗎?我們今天不討論轉基因問題,我想告訴大家,不用轉基因我們一樣做得出好物種。我們看,毛主席、鄧小平、溫總理、李總理,手裡的小米大小是不是越來越大?這是華大自己做的小米,華大小米畝產從常規600斤發展到大田1200斤。在新疆試驗田,我們用現代育種的力量可以做到1600斤。是小米原產國,所有狗尾巴草都是小米的親戚,我們是有本事把小米做成主糧的。不用轉基因,我們一樣做得出好物種。

大豆丟了,我們就拿不回來了嗎?孟山都在2000年得到大豆核心品系,2005年培育出非常好的大豆品種,2007年將從原來最大的大豆出口國變成進口國。我們每年要從孟山都購買8000萬噸大豆,而這可是我們的原產物種。

我們和蓋鈞鎰院士合作,由華大員工自費捐出一千萬,要讓大豆回家。我們希望讓大豆回來。農業是一個國家真正的根基和命脈。我也不希望大家以後再去區分什麼是轉基因大豆油,什麼不是轉基因大豆油。我們要將大豆拿回來,這是華大人的一個公益計劃,叫做「大豆回家」。希望大家以後可以多多支持。

基因技術是好,但「一帶一路」戰略用的上嗎?這是我們發起的一個項目:為全球重症地貧患兒永久提供HLA配型。這個項目不是為了上市公司的利潤,而是由我們高管自費捐助的。東南亞各國都是地貧的高發區,四五個國家都希望能夠得到這樣的技術幫助,替他們消除地中海貧血病。這是亞太地區最嚴重的遺傳病。我們已經造福了738個家庭,成功配型58例,這是我們一年時間取得的成績。希望大家在支持騰訊公益的時候,也關注一下我們的華基金,實實在在地為病人做一些事情。

西藏要在2020年之前消滅包蟲病。我剛剛和團隊一起去了西藏,和其他企業、單位一起幫助西藏,用科技的力量消滅包蟲病。牧民不願意到拉薩,我們就開著移動檢測車,到偏遠的地方去。這是包蟲病的快速移動工作站,可以快速推廣到中亞各國。這些技術「一帶一路」戰略都用得上。除了幫其他國家建設基礎設施,我們還可以帶去這些和民生福祉相關的科技。

到了火星能造出適宜的物種嗎?可以。這是我們今年3月份發表的文章,我們與天大、清華一起,人工合成了酵母,僅僅用化學試劑把人工酵母染色體做出來了。這是我們第一次人工合成了真核生物。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技術。

華大未來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這點我不用多講,我們今年的市值是500多億。我想說的是,我們有一個「2020計劃」,要在2020年以前,實現24小時內只花2000元就能測出個人基因組。你們不必問為什麼要做,該問的是:為什麼不做?華大基因有6000名員工,每個都會有自己的基因組。在生孩子前,我們都可以拿出手機查一下,如果大家沒有地中海貧血的基因,就可以放心地生育後代。如果有相關基因,要麼做一個試管嬰兒,要麼做一個產前診斷。知道了這些情況,就能避免很多悲劇,不是嗎?讓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個人的基因組,這就是華大最大的商業模式之一。

華大基因的願景是什麼?用我們的話說,叫「基因科技造福人類」。如果我們可以控制出生缺陷,精準防控腫瘤,精確治癒感染,再幫大家存儲好自己的細胞,預計到2040年,人的平均壽命可以從今天的76歲延長到90歲。

每個人能不能活到100歲?汪建同志就把基因存了,細胞存了,什麼身體情況都測了。我們給他喝的優格,都是根據他腸道菌群調配的。這是他給自己做的一座墓碑,寫著「1954~2074年」。如果你問他,我們該怎麼辦?他會說:吃得對,保養好,活得長,死得快。我說,更準確的說法是:生得優,病得少,運動勤,環境好,飲食對,追求高,活得長,走得安。不光活得長,還要讓我們的健康年齡和生理年齡無限接近,這才是我們的需要。

基因能解決全部問題嗎?不能。過去的猴子是這樣的,現在的猴子是又成了另一副樣子。為什麼大家的糖尿病這麼多?就是因為吃得多,用得少。好好運動,少吃飯,別去研究自己有沒有什麼遺傳因素。

現在,人普遍都在低頭玩手機,有6.5億人患上了「集體頸椎病」。這是一個「傳染病」,「傳染源」是微信、微博,「傳播途徑」是3G、4G、WIFI,易感人群是在座的網民,「疫苗」就是——停電。但是,華強北後來研製出了充電寶。

如果今天走在大街上,沒帶手機,人會覺得自己丟了。在今天,手機已經不是一個工具,變成了人的一個器官。但是在外科領域,一旦你知道自己的器官位置,就意味著那個器官有了問題。女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卵巢在哪兒,男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前列腺在哪兒,但是我們都知道手機在哪兒。我們再不遠離對手機的痴迷,就等著迎接集體數碼化的痴獃病吧。

基因解決不了全部的問題。

那麼,華大到底給生命科學帶來什麼?過去,我們用人的科研經費,購買進口設備和試劑,用人的樣品做研究,再把得出的數據上傳到歐、美、日的資料庫,發表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上,然後再重新申請科研經費。我們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樣本是咱們的,錢是咱們的,數據、文章卻是人家的。今天,我們希望用人的科研經費,購買華大的測序儀,使用華大的試劑,用人的樣本做研究,將數據上傳到深圳國家基因庫,再發表在以華大GigaScience為代表的期刊上。我們改變了生命科研的範式。

有的體制、機制,有黨和政府這麼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我們還羨慕啥?世界都亂成這樣了,還有人總說這個國家不好,我真覺得沒啥意思。我唯一有發言權的,就是告訴大家:誰還敢質疑生命科學和生命技術產業不行的,就請看看華大。用《戰狼2》的話講,「那TM是從前!」

謝謝!

相關閱讀

1、一部超長、壯觀的人類折騰史:這些大圖和數據太震撼了!(2017-06-12)

2、獨家乾貨 | 五棵松M館有史以來最NB的PPT&活在未來的尹哥!(文末彩蛋)(2017-06-23)

☟ 一鍵關注,學習更多靠譜的科學知識。

關注后回復關鍵詞,即可閱讀相關文章。

回複數字:1,查看罕見病文章;

回複數字:2,查看癌症文章;

回複數字:3,查看PPT乾貨;

回複數字:4,查看尹哥推薦書單;

回複數字:5,查看生育健康文章。

回復:基因電台,收聽尹哥的喜馬拉雅FM基因電台--天方燁談,談你聽得懂的生命科學。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局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