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虛擬代幣眾籌兇猛 ICO:灰色融資鏈新工具?

華夏時報()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沒有實體投資項目,沒有信譽擔保,甚至沒有承銷機構為項目背書,當國內資本市場IPO正如火如荼之時,一種與之相對應的ICO融資渠道正在國內一線城市蔓延開來,且漸有難控之勢。

央行對爆炒比特幣實行多輪整治后,市場上其它名目繁多的虛擬代幣卻如野火燎原般湧現。4月5日,《華夏時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獨家獲悉,一些隱藏在一線城市打著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初創企業,開始藉助自建互聯網平台發行或代為發行虛擬代幣籌集資金,投資者出資認購虛擬代幣,但資金用途去向不明。這些互聯網平台對投資者允諾在經過一段時間持有之後,可以在交易所平台流通轉讓。而這種融資方式至今沒有一個官方明確的定義,只是區塊鏈行業將其定義為ICO。

「ICO,全稱Initial Coin Offering,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官方或者詞典定義,改編自證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發行)一詞。就本質上而言,ICO也是一種公開發行,只是把所發行的標的物由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不過把虛擬代幣作為融資工具向不特定公眾募集是否合法尚不能定性。央行對比特幣的價值至少目前是不認可的,而這種處於灰色地帶的融資方式是不是存在高風險,是不是涉及到非法集資,金融監管部門是否已經關注到,現在都不得而知。」上海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傑(化名)在4月5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記者就此類融資現象向長三角地區一位金融監管部門人士諮詢,對方表示前所未聞,無法做出評判。

成功融資項目遭質疑

如果不是此前有投資者向本報記者透露其參與投資量子鏈(Qtum)眾籌項目,外界還無法知曉ICO融資模式在業內已經如此火爆,其中萬向控股還參與了多個ICO項目。

「我投資了30萬元認購了量子鏈數十個比特幣,玩玩而已。比特幣是可以全球交易的,所以我對量子鏈是什麼項目也不關注,正好前段時間比特幣價格回落了,就買點放著。」4月6日,上海一名比特幣玩家鄭宇(化名)告訴記者。

據了解,該項目的代幣眾籌僅僅經過117個小時就結束了,累計眾籌比特幣11156.766個和78081.031個以太坊幣,價值總額約1億元人民幣,兌換售代幣51%,項目估值達到2億。

「該項目從一開始就受到極高的關注,而這次眾籌參與者也是遍布全球,這成為迄今為止眾籌金額最大的國產項目,如果按照法幣估值,量子鏈目前已經超過以太坊眾籌時候的估值,這也就意味著量子鏈也是目前全球區塊鏈項目在眾籌階段估值最高的項目。」該眾籌項目內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對本報記者稱。

根據天眼查的信息顯示,量子鏈母公司為上海鼎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萬鏈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11%的股份,而上海萬鏈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為萬向控股持有99%股份的控股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萬鏈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法人代表為上海分佈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而這兩家主體都出現一位名叫Bo Shen的人。該人士在幣圈和區塊鏈圈極有名氣,原為比特股聯合創始人,現就職於分散式資本和萬向控股,為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發起人、分散式資本聯合創始人,今年1月份,其參與了量子鏈100萬美元的投資,而據記者了解,自比特股代幣公開交易以來,價格不斷創出新低,不及「上市」初的十分之一,投資人損失慘重。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礎區塊鏈技術應用通過虛擬代幣來進行資本眾籌,前述國產項目量子鏈融資並非全球首例,早在2013年美國就已經有通過售賣比特幣進行融資的案例,且在2015年美國區塊鏈項目DAO實現比特幣眾籌金額高達1.5億美元,但是該項目因為受到黑客攻擊而最終失敗。

「毫無疑問,國內的區塊鏈創業機構開始模仿國外的虛擬代幣進行融資,量子鏈項目就是典型的案例。而且可以發現區塊鏈初創公司採用的ICO打破了主流的VC/PE募集資金的方式,ICO是一種新的投資形式,它允許基於區塊鏈的項目通過向早期投資者銷售密碼幣來籌集資金。ICO被認為是能夠輕易得來的資金,但它的風險是極高的。很多國外項目已經籌集了數百萬美元,但它們甚至沒有提出概念證明或一份恰當的白皮書,這就使得這些項目未來無法兌現對投資者的回報或承諾。」4月7日,國內一家知名私募基金合伙人查看該項目后指出。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儘管成功實現了以虛擬代幣進行的ICO融資,但是遭到的業界質疑同樣不少。這位合伙人表示,量子鏈的項目白皮書里宣稱「量子鏈完美地結合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優點,並解決了現有區塊鏈系統的固有缺陷」。但是行業內人都知道比特幣的區塊鏈原理和以太坊的應用技術在IT技術上原理和理念均不同,這份白皮書只是簡單粗暴地把兩個內容混搭在一起來進行融資,欺騙外行人和投資者。

灰色融資鏈路徑

依靠空無價值的虛擬代幣來融資,並冠名曰ICO,量子鏈並非第一個,更多的以ICO形式的融資項目正在互聯網平台上出現,名目繁多。

據《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獲悉,在國內某個互聯網交易平台上,從虛擬博彩、代幣化封閉式基金、全球化閃電智能合約、交友平台、開挖金礦、投注遊戲乃至設立在開曼群島的金融投資項目,應有盡有。而這些項目均是以各家機構發行的不知名虛擬代幣進行ICO,動輒數千萬上億估值的虛擬代幣,這些代幣又直接與比特幣或者其他代幣掛鉤,融資規模從數千萬到上億不等。

對此,有行業內人士直接指出,在數字貨幣和區塊鏈世界,投資玩法早已與傳統金融領域大有不同,無國界、無門檻、無監管的全球性群體參與某一項目成為了「新常態」,由此發展出了一個看似欣欣向榮的ICO市場,但是這個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危險性。

「IPO和ICO在法律上的性質完全不同,面臨的監管環境也是天壤之別。證券市場IPO在所有國家,都是受到政府嚴格監管的金融活動,無論是項目發起人、管理方、資金監管機構還是投資者都有一定的限制。同樣ICO並不會因為借了數字貨幣這麼個名頭,本質上仍然是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活動就免於受到法律管制。因此,相關的ICO過程從嚴格角度來說,在大部分國家是屬於違法或違規的,除非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批准。而現實情況是,ICO項目發起人也通常借著數字貨幣的外表而逃避法律監管,甚至不惜採取匿名的方式。」孫傑指出。

在孫傑看來,幾乎所有的ICO項目都必須依靠對ICO發起人的信任才能獲得收益,不但具有很高法律風險,也具有很高的投資風險。

如何監管

可惜的是,儘管法律界和區塊鏈市場部分人士已經關注到ICO對國內法律體系和金融秩序所產生的潛在不利影響,但是目前國內的金融監管機構尚未對這一現象有所察覺。有觀察人士直言,對於ICO融資,國內的資深投機者們都已耳熟能詳並撈足了第一桶金,而法律監管仍處於嚴重滯后階段,尚未能深入到基層第一線來了解這個新生事物。

「我們還沒有掌握對於ICO融資的第一手資料,所以這些市場行為是否涉嫌非法融資,還要進一步觀察,現在不方便做評論。」4月7日,上述長三角地區一位金融部門監管人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諮詢時坦言。

「由於項目發起人和ICO參與者處於信息極其不對稱的地位,並且數字貨幣圈的交易所也不是受監管的金融機構,具有一定程度的不透明性,因此發起人利用此類ICO來操縱市場價格從中牟利是極為方便的。相關操縱手段包括在二級市場中做莊以及在相關基礎資產的運營過程中做手腳,這和資本市場操縱股價類似,反正代幣持有人也難以通過代幣來知道背後真相,調查成本也極大。甚至發起人跑路拒絕承兌基礎收益的情形也有,尤其是在發起人匿名的情況下。」有業內人士坦言。

記者了解到,在國外,則已經有政府監管部門開始對ICO進行關注並且進行嚴格的監管。今年3月初,加拿大證監市場監督機構就向使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發出警告,其所進行的ICO有可能觸犯了法律。在當時加拿大證券監管機構發出的聲明中就指出,ICO這種模式的支持者認為ICO代表了企業家獲得資本的一種全新機制,而批評者則認為它刺激了過度投機和欺詐行為,未來ICO將歸屬加拿大證監會管轄,其中包括登記或提交招股說明書的需要。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