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珠三角不再新建陶瓷廠 環保高壓下廣東陶瓷如何闖關

9月初,佛山市環境保護局發布公告稱,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及分工方案》(下稱「廣東大氣污染防治方案」),進一步鞏固提升佛山市的空氣質量,擬出台《佛山市貫徹落實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及分工實施方案》(下稱「佛山大氣污染防治方案」),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佛山市環境保護局彼時向當地媒體透露,佛山將不再新建(擴建)陶瓷和玻璃廠。不過,佛山大氣污染防治方案徵求意見后,該條款已修改為:不再新建陶瓷廠(新型特種陶瓷項目除外),嚴格控制日用玻璃製造等項目建設。兩個月前公布的廣東大氣污染防治方案,也提出珠三角地區及清遠市不再新建陶瓷廠(新型特種陶瓷項目除外),現有的陶瓷廠要推廣使用天然氣。

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區的陶瓷產業環保整治,從2008年前後就已開始,與之并行的「騰籠換鳥」產業轉移戰略,到現在也已近10年。在這期間,珠三角地區初步形成了以佛山為研發、設計、會展等為主的陶瓷總部基地,以清遠、肇慶、雲浮等環珠三角地區為生產基地的產業分佈新格局。近兩年的環保高壓政策及環保督察行動,更進一步倒逼陶瓷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日前,《經營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分别致函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和佛山市環境保護局。佛山市環境保護局污染控制科科長王凱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制定這一方案,除了公告中所提及的原因外,也是希望能倒逼陶瓷產業調整結構。在徵求意見過程中,考慮到企業的訴求,如果能做到增產不增污,可容許其改擴建項目。他說該方案是,「趕走污染,不趕走企業」。

環保高壓

越來越嚴的環保政策,以倒逼陶瓷行業提升環保技術及產業轉型升級。

珠三角地區的陶瓷產業,伴隨著改革開放而發展,其中的佛山是大本營。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佛山的陶瓷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據稱2007年時有600多家陶瓷企業,成為該市第一大支柱性產業,佛山也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基地。僅以佛山轄下的南庄鎮為例,上世紀90年代末有70多家陶瓷企業,貢獻了逾十億元的工業產值,因此號稱「建陶第一鎮」。

不過,陶瓷產業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產業。據佛山市2015年環境統計數據,陶瓷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佔全市排放量近四分之一。該市非金屬礦物業(主要為陶瓷、玻璃行業)排放量佔全市工業排放1/2強,因此成為佛山環保整治的重點行業。佛山的陶瓷企業多位於村級工業園,「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工業園也成為環保問題頻發之地。

金融危機爆發后,廣東於2008年正式提出「騰籠換鳥」產業轉移戰略,以佛山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的陶瓷產業,開始向清遠、肇慶、雲浮等環珠三角地區,乃至向江西、湖南、廣西等外省轉移。公開消息顯示,佛山的陶瓷產業經此大轉移,從最多時的600多家減為現在的61家,南庄鎮75家陶企關停並轉后只剩13家。與此同時,佛山陶企也加快了全國布局。

與產業轉移相伴的,則是趨嚴的環保政策。2008年前後,佛山及其他珠三角城市,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辦法,其中的一個重要抓手,則是越來越嚴的環保政策,以倒逼陶瓷行業提升環保技術及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近兩年上至中央、下至省市的環保督察行動,更是引發了一輪影響頗大的「環保風暴」,許多環保違規或不達標的陶企遭關停。

本報此前曾報道,2016年11月28日至2017年1月16日期間,佛山在辦理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過程中,共責令整改203家企業,立案處罰283家企業,關停取締172家企業;被查處的企業主要是建材、五金、注塑、印染等行業。不少企業屬於陶瓷建材類行業,但基本都是「三無」小作坊。據稱佛山多數大中型陶企,環保技術早已改造達標,因而免遭此輪督察的衝擊。

在廣東省層面,從2017年6月開始啟動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專項督察,專門抽調約2000環境執法人員,在廣州、深圳、佛山、肇慶等主要珠三角城市,加上清遠、雲浮等共9個城市,開展為期9個月18輪次的督察行動。這場廣東省層面最大規模的環保專項督察行動,據稱截至9月6日已立案1100宗,取締關閉61宗。而在此前後,佛山、肇慶等地級市,也開展此類環保督察行動。

2017年7月下旬,廣東為「打好藍天保衛戰」,出台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及分工方案,具體提出了18項防治措施。第一條「工業源治理」所提出的推進重點區域污染整治,就提出「珠三角地區及清遠市不再新建陶瓷廠(新型特種陶瓷項目除外),現有陶瓷廠要推廣使用天然氣」。兩個月後,佛山也醞釀出台佛山大氣污染防治方案,提出不再新(擴)建陶瓷及玻璃廠。

佛山市環境保護局彼時向當地媒體透露,佛山將不再新建(擴建)陶瓷和玻璃廠。圖為廣東佛山市禪城區南庄鎮強輝陶瓷廠生產車間。

王凱武介紹說,在徵求意見過程中,佛山市環境保護局與陶瓷行業協會,以及佛山陶瓷行業龍頭企業多次溝通,聽取協會和企業的訴求。「如果不給擴建,可能對企業影響會大些。」他說,「只要企業往好的方向改,環保局是支持的。企業做到增產不增污,政策是有調整的空間。」他對記者表示,目前方案意見徵求已經結束了,接下來還需進一步梳理及論證。

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張旗康表示,此政策意味著,珠三角地區的陶瓷企業,如果想做大做強,將不能在珠三角地區建新項目,而只能通過兼并收購或改造提升。不過對於佛山陶瓷企業來說,因為早在2007年之時,就已經通過在存量基礎上改造提升的方法做大做強,留存下來的61家企業都是優質企業,因此這一政策表面上看是打壓,但其實對陶瓷產業有益。

轉移隱憂

產業轉移過程中,應淘汰落後的生產方式,創新陶瓷生產工藝,避免對承接地造成污染。

從廣東陶瓷產業大轉移后所形成的當前格局來看,佛山的陶瓷總部經濟戰略已推行近10年,環珠三角地區已建成了多個陶瓷生產基地,陶瓷產業在全省範圍內初步形成了新的格局。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在主題為「政策紅利如何引領廣東經濟轉型」的講壇中表示,在傳統產業轉移過程中要避免兩個問題,一是避免污染轉移,要把傳統產業改造成先進位造業;二是避免珠三角產業空心化,所以現在推行鏈式轉移,也就是轉移產業鏈的某些環節,最後在中心城市形成總部經濟,「頭腦和軀幹分離」,形成全省的產業布局。

然而,根據廣東大氣污染防治方案,並非珠三角城市的清遠,也在禁止新建陶瓷廠之列。廣東「騰籠換鳥」政策出台後,清遠加速承接佛山的陶瓷產業,先後建了多個陶瓷建材產業園。到了2010年,經濟指標曾多年墊底的清遠,GDP增速卻連續7年居全省第一。但與之相伴的,則是越來越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清遠與另一個陶瓷產業重要承接地肇慶,因此而飽受詬病。

記者此前曾分別走訪了肇慶的金利鎮金淘工業園和白土鎮宋隆工業園,以及位於清遠市清新區的廣州花都(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發現肇慶的這兩個工業園裡有多家大中型陶瓷企業屢被發現環保違規;清新區該工業園至今未完成環保竣工驗收,大部分生產線還未按規定使用天然氣,有的企業還私自填埋陶瓷廢棄物。隨產業轉移而來的污染問題依然不容忽視。

佛山把陶瓷產業的生產環節轉移出去后,近10年來一直努力發展的陶瓷總部經濟,涵蓋了產業上游的設計、策劃、裝備、研發,也包括會展、營銷、物流等下游環節。佛山還重點打造陶瓷總部基地、華夏陶瓷城、國際家居博覽城等多個項目。但本報此前曾報道國際家居博覽城因經營困難欠交數千萬土地租金,記者9月12日走訪陶瓷總部基地發現人流較少。

對於佛山打造陶瓷總部經濟的戰略,贊同者多,但也不乏質疑的聲音。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丁力就曾提出質疑,認為陶瓷企業無論是研發還是創意,都是與生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研發與生產工藝必須結合起來。他說把生產環節轉移出去,設計一個總部經濟,這並不是一個好出路。

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記者表示,珠三角地區未來要實現綠色發展,發展高端製造業等新經濟,需要限制高污染的傳統產業。因此,珠三角地區不再新建陶瓷廠的政策,是符合珠三角地區產業轉型方向的。但在產業轉移過程中,應淘汰落後的生產方式,創新陶瓷生產工藝,避免對承接地造成污染。

據王凱武介紹,今後陶瓷產業的環保整治,一是實行限制准入政策,除了新型特種陶瓷項目外,不再新建陶瓷廠;二是改、擴項目實行總量「減二增一」,即主要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新增排污總量倍量替代,實施「減二增一」;三是對現存企業開展提標整治,氮氧化物總量核定濃度收嚴為100mg/Nm3,主要污染物按月核算排放總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