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扁平足的危害 扁平足怎麼矯正

【導讀】扁平足的危害有哪些?扁平足是一種不正常的足型,那麼扁平足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扁平足的危害以及扁平足的矯正方法吧!

什麼是扁平足?

扁平足,顧名思義,就是足底扁平。扁平足的本質是腳內側縱弓的各種病變引起的腳弓下塌。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稱為足弓塌陷。如果平足者合併有疼痛等癥狀時,就被稱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療。平足可以是先天 的,也可以是後天獲得的。寶寶的足弓常常在4-6歲形成,大部分寶寶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平足不等於平足症,也不是所有的平足都需要治療。其實,平足的人很常見,而平足症並不常見。很多平足者特別是寶寶平足沒有癥狀,也不需要治療,只有少部分寶寶平足可能會逐漸引起整個身體體態的變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併足部骨結構異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聯合等。

扁平足怎麼判斷?

扁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稱為足弓塌陷。值得注意的是,扁平足不等於平足症,也不是所有的扁平足都需要治療。如果扁平足者合併有疼痛等癥狀時,就被稱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療。其實,扁平足的人很常見,而平足症並不常見。那麼媽媽對寶寶患扁平足怎麼判斷?

1、如何進行扁平足的檢查

初步檢查時,讓患兒取站立位,從足踝前方和後方視診檢查後足和前足整體的力線關係。注意負重狀態下足縱弓的形態。足部結構可能在坐位時表現為正常,但在負重受力后即發生明顯的改變,這常見於過度鬆弛性平足畸形,柔軟性足趾畸形和跖趾關節過度鬆弛的患者。從後方檢查,可見受累的後足一般呈外翻狀,以及因前足外展而出現的「多趾症」。從後方觀察患者伸膝時行單側或雙側提踵試驗的情況。如果不能完成單側提踵或是缺少後足對稱性內翻活動,提示存在脛后肌腱疾病。

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應負重條件下攝足正側位X線片,主要在足側位片測量足弓的角度改變。

2、對於扁平足應該如何診斷確診

(1)有先天性足骨排列異常或足部創傷症、超限負荷、足部肌肉韌帶軟弱等病史。

(2)足部縱弓塌陷,足底扁平。足跟外翻,行或久站易感疲乏、疼痛和壓痛。

(3)足印檢查無弓狀缺損區,並確定平足型及程度。

(4)X線片顯示足縱弓塌陷,跗跖骨軸線關係改變。

3、簡易判斷扁平足方法

足印分析是一種簡單、快速、經濟的測量方法。通過足印分析間接診斷扁平足,由於其方便和高效,被廣泛用於評價足弓的降低以及跟骨外翻。通過測量足印圖可以對足進行分類,評價內側足弓高度和跟骨外翻程度。扁平足是指足弓消失,正常人的足弓高度是14MM-18MM,低於14MM的為扁平足,高於18MM的為高弓足。

扁平足的矯正方法扁平足的矯正方法要根據寶寶病情不同,選擇的矯正方式也有所差異。

扁平足的矯正方法有哪些?

1、身體立直,兩腳開立,雙腳腳趾抓地。足背拱起,並稍停。

2、身體立直,雙手扶牆,做連續提踵10-20次,呼吸均勻。

3、身體立直,兩腳站立足外翻,以腳掌外緣著地,並稍停。

4、身體立直,雙手輕扶一固定物,雙腳踩地面的圓棒做原地踏步10-20次。

5、屈體坐地,兩腳依次抬起向上做勾腳趾、綳足背的練習10-20次。

6、夏天赤腳,用腳前掌走路,平時應穿有後跟的鞋。

扁平足如何矯正?

要給寶寶選擇一雙合適的矯形鞋,這就像近視眼需要配眼鏡一樣,每個扁平足寶寶的腳掌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到相應的醫院或機構做詳細的檢查和測試,量足定做一雙扁平足鞋墊及鞋,才能改變運動過程中足各部分的受力特點,減緩扁平足帶來的痛苦。如果伴有疼痛發炎等癥狀,還需要尋求骨科醫生進行對症治療。

扁平足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功能鍛煉,如有腳趾行走、屈腳趾運動、提重外旋運動。

2、矯形鞋或矯形鞋墊,要求鞋墊根部及腰要窄,鞋幫要緊,鞋底腰部內側半墊高2-3毫米,目的為恢復內縱弓,抬起距骨頭。鞋跟內側半延長至足舟骨,較外側半加厚3-6毫米。

3、可採用熱水泡腳,每晚一次,一次20分鐘。

4、少活動、少行走,避免激烈運動。

5、避免站立,超負荷負重。

扁平足並不是病,扁平足表現為腳內側緣痛或後跟痛、走遠路乏力等,病因可能源於肌肉痙攣,亦可能是骨頭的結構異常。小兒患扁平足的危害都有哪些?扁平足的危害不止疼痛那麼簡單,既會導致運動受限,還會引起足部其他關節甚至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關節的連鎖反應,如發生炎症、變形等。對小兒來說,扁平足的危害有以下4點:

1、扁平足經常會導致寶寶出現足底筋膜炎、腳底疼痛、跟腱炎,膝蓋骨腱炎,髖骨腱炎、拇趾外翻、阿基利斯氏肌腱炎、腰痛及甚至頸痛等癥狀。

2、容易造成腳跟受傷。因為扁平足的人走路呈內八字狀,腳趾朝外,鞋跟外側與鞋底內側容易磨損而使腳跟受傷。

3、扁平足的人無法長時間的行走或運動。如果長期行走或過度活動,容易造成足部的軟組織過度使用而發炎,以及關節部位受力不當引起疼痛。

4、扁平足還可能會影響脊椎的正常發育。這是因為扁平足因缺乏腳弓支撐,舟狀骨塌陷,腳底韌帶拉長,再加上受到壓力不均的影響,走路時腳跟往內旋轉,影響腳跟,后小腿及膝蓋,因為關節兩側韌帶受到不一樣張力的影響,使膝蓋內彎,導致功能性短腿,進一步影響骨盆,使大腿及骨盆架傾斜旋轉,使骨盆或尾椎骨下移,形成脊椎側彎,導致斜肩。

如何避免扁平足的危害?

1、合理飲食,合理補鈣;

2、媽媽可以訓練爸爸用大腳趾和食指夾東西,或做踮腳練習,以促進足弓發育;

扁平足的危害

3、若是跟腱有攣縮,宜每天做跟腱按摩;

4、要避免給寶寶穿硬底鞋。鞋底以中硬度為佳,最好買得寬鬆一點。但對於很明顯的扁平足,建議先到醫院測量足弓,再根據具體情況訂做適合腳型的鞋或鞋墊。

寶寶足部構造和發育情況

1、寶寶的腳部構造及寶寶的腳部發育

組成人體的208塊骨頭中,有26塊是在腳部。寶寶的腳結構複雜,主要是軟骨和一些小骨頭,隨後骨化成型過程就開始了,並且一直持續到6歲,此時骨組織構造就和成人差不多了。骨頭的構造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儘管其完全變實還需要等到14-20歲。

在最初的三年裡,寶寶的腳長的很快,一個月長1.5毫米,在寶寶2歲半的時候,腳的長度就已經是寶寶成人時的一半了。在3-6個月的時候,腳的發育開始慢慢開始緩下來,一個月長1毫米,直到9歲,再開始有一個快速生長期。之後直到20歲,它都不會停止生長。

科學研究證明,寶寶的腳骨大都是正在鈣化的軟骨,骨組織彈性大,容易變形,再加上腳的表皮角質化層薄,肌肉水分多,很容易受到損傷而感染。而且嬰兒腳的底部,分佈著與身體臟器相關的血管和神經。

2、寶寶的足部有 70% 是軟骨

到3歲為止是寶寶足部的腳骨及形狀的成長期。正因為此時期是日後骨骼發展的基礎期,所以我們更應該多關心如何讓寶寶的骨骼發展正確。

3、寶寶的走路方式和大人是不同的

寶寶的走路方式大致是腳後跟和腳尖幾乎同時著地,並得小心平衡左右踩著小碎步。在足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且比較柔軟的情況下,當然和大人的走路方式大大的不同。也因此寶寶腳後跟和腳尖的負擔是超乎大人所能想象的。

4、足部的煩惱常源自於嬰幼兒時期骨骼的發展異常

現在是連寶寶都會有拇指外翻煩惱的時代。其主要原因是嬰幼兒時期骨骼的發展異常所致。

新生兒為什麼都是扁平足?

足底扁平或足弓不明顯原本是一種正常生理髮育的現象,剛出生的嬰兒百分之百都是扁平足,二歲之前90%是扁平足,之後逐年下降,成人約10%至20%是扁平足。

足弓由跟骨、距骨、舟狀骨、楔狀骨及跖骨所構成,一方面是靠骨骼發育成 形,另一方面依賴關節韌帶自然變強變緊而支撐起整個足弓,故幼兒韌帶較松時足弓負重會變扁,年紀增長韌帶變緊而足弓成形,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的發育,無需治療或想辦法加速發育。幼兒時期韌帶較鬆弛,故足部負重時會產生三種變化:

第一類彈性扁平足最常見

最常見的這一類就是因韌帶較松而引起的彈性扁平足,占所有扁平足的絕大部分,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階段現象,因此若寶寶有彈性扁平足的話,建議先觀察,等待寶寶的自然發育,足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成形。

第二類足跟韌帶過緊 運動拉筋可改善

第二類扁平足是因足跟肌腱韌帶太緊所造成,多發生在七八歲之後快速發育的寶寶,這些寶寶行走時會以足部關節的變形來代償過緊的足跟韌帶。足跟韌帶過緊的問題若不解決,則次發性、代償性的扁平足不易獲得改善,故穿矯正鞋控制後足位置。建議多復健運動治療拉拉筋骨,讓肌肉肌腱的長度早點趕上快速生長的骨骼。

第三類後足關節受限者 最需治療

第三類扁平足是一種沒有彈性的、定形的扁平足,這些病童四分之一的人將來會有足部癥狀或功能問題,最常見的原因是足部眾多的小骨頭在胚胎期,發育時應分離卻沒有完全分離,骨頭與骨頭間仍有東西黏著,造成後足關節活動度受限,這是一種真正病態且需積極治療的扁平足。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