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遺產視野丨共享博物館:永續人類文明,從線上開始

過去兩百年,眾多本來屬於君主的宮殿成了公共博物館;過去幾年,很多本來只能在博物館觀賞的藏品變成可線上共享的全民資源。

1793年,盧浮宮向法國國民敞開了大門,隨著帝制的瓦解,裡面的珍寶從國王的私藏變成國民的公共財富。132年後,相似的歷史發生在。1925年,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在修正了《清室優待條件》並把溥儀逐出宮后,將紫禁城變為故宮博物院。當年「雙十節」,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舉行開幕典禮,北京萬人空巷湧向故宮。

圖1/盧浮宮博物館三寶之一:勝利女神像

革命把皇帝送上斷頭台或者趕走後,皇宮裡的藝術瑰寶實現了第一次全民「共享」。藝術品從皇帝一人的秘玩變為國家所有,觀賞權屬於全體國民以及全世界人民。

然而,藝術品是唯一而且脆弱的,任何一件文物都經不起長期公開展覽時燈光和水汽的侵蝕,不少珍品只能養在深閨,除了少數研究人員和文物保護人員能接觸以外,眾人難以窺其真容。這就不難理解前些年故宮博物院舉行「石渠寶笈特展」時,為何大量觀眾通宵排隊。開館時一陣「故宮跑」,就是為了看到《清明上河圖》,哪怕只有幾分鐘。《清明上河圖》太著名了,可是多數人只能在課本模糊的印刷圖片上看到局部。一個人能看到原作的機會,一輩子也不會有太多。

享譽世界的敦煌莫高窟也有類似的遭遇。據中新社報道,今年7月旅遊旺季以來,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被洶湧而至的龐大客流持續「圍困」。在每天6000人次的遊客承載上限之外,逢單日發售的1.2萬張「應急票」亦供不應求。這處珍貴而脆弱的古老洞窟接待量多次突破單日1.8萬人次。

一時一地的展覽嚴重受到時空的限制,博物館需要限制展出的時間,限制參觀的人數,博物館的公共性變成了「相對公共」。互聯網技術革命,催生出博物館藝術品資源的第二次共享——線上數字化共享,這才是更大程度的共享。

圖2/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提香作品《男子肖像》(1515)。原作尺寸為50.2cmX45.1cm,館方提供的免費電子圖像解析度達3294像素X3692像素。

今年年初,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宣布改變其開放資源的獲取政策,按照「無權利保留協議」(Creative Commons Zero)將其收藏的37.5萬件藏品的高清圖像資源免費向公眾開放版權。

「無權利保留協議」意味著,任何人複製、修改、發行和表演該作品,甚至用於商業目的,都無需徵求同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可能因此失去巨額的版權收益,但它能收穫比收益更重要的長遠影響力。

美國國家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也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公布這一消息前開放了館藏資源的版權,但涉及的藝術品數量比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要少得多。

台北故宮博物院在今年7月也宣布,即日起正式免費開放中、低階段圖像7萬多張供公眾使用。而比300DPI更高階的圖像及出版授權,則需先向營銷處申請,視使用情況繳納不同的使用費。

北京故宮博物院近年來不斷推出文創產品,《韓熙載夜宴圖》和《胤禛美人圖》都被製作成精美的App供免費下載瀏覽,但北京故宮博物院暫時沒有對豐富的館藏資源進行免費開放。北京故宮的藏品電子圖像僅能帶水印在線瀏覽,而不能下載使用。

北京故宮博物院在網站上有清晰的版權聲明:「您不能隨意下載本網站材料,除非是本網站已經特別註明是專為下載使用的內容,或是已經獲得我院書面授權使用的內容……嚴禁任何出於商業目的(包括出版在內)或以個人牟利目的,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本網站材料。」

圖3/《每日故宮》是故宮推出的一款應用,以日曆的形式每天介紹一件故宮藏品,讓觀眾可以隨時隨地觀賞。

限制藏品圖像的無償商業使用無可厚非,但對非商業用途而言,同樣限制重重。可以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部分藏品都沒有實現真正的共享。國內的藝術史研究有一種現象:對某一件作品深入研究的人,通常是該作品收藏機構的研究員。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些研究員在著作中並不諱言自己由於工作的便捷,能時常看到原作,並且能方便地查看故宮收藏的歷史文獻檔案,而能更容易做出研究成果。而非故宮的研究人員不但難睹原作真容,甚至連高清數字圖片也難以尋覓,面對有價值的選題只能「望宮牆而興嘆」。

去年,國家博物館時任副館長陳履生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認為「博物館拍照都很傻」的言論引發熱議,陳履生在節目中稱:「你去盧浮宮看《蒙娜麗莎》,你也傻傻地就拍照,根本拍不著。它那個網上高清像素,連每一個裂紋都能看得清楚,你拍它幹嗎?」

實際上,數字資源的清晰度並不能滿足研究需要是很多博物館的通病。加州大學羅曼語系教授宋國明對陳履生的言論反駁稱:「有些博物館的藏品圖片在其網站以高清大圖的方式展覽,供藝術愛好者大飽眼福,如紐約大都會的網站,就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需要繼續在博物館拍照,因為它的高清圖片質量簡直太好了。但是回頭看國博的官網,以眾所周知的國之重器《後母戊大方鼎》為例,看看像這樣顏色瘮人、顆粒粗糙的圖片,是否真的比自己手機拍的要好。」

21世紀的博物館數字資源共享,應該像計算機程序的開源那樣,讓更多開發者擁有使用源代碼的權利。這意味著,博物館除了應該讓更多無法到館參觀的人也能看到近似於原作的電子圖像以外,更需要開放藝術品數字資源的用途,讓更多人在創作、研究和傳播等領域使用這些應該全民共享而非官方獨享的資源。

發表於《新周刊》第497期,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馮嘉安,男,1987年出生,廣東廣州人,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碩士研究所,從事美術批評與現當代美術史研究。先後供職於《南方都市報》《新周刊》,任藝術記者、編輯。

相關鏈接:

改造即創造:美術館再生記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