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博鰲論壇力挺全球化:找個新司機帶路

一名外媒記者在23日開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上向第一財經記者感嘆了的全球化程度:如果不是因為全球化,她不可能在同一天、同一地吃到美味的海南芒果、欣賞到日本國寶級枯山水大師的作品、見到仰慕已久的某德國企業首席執行官(CEO)、聆聽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演講。

然而,當前逆全球化思潮的抬頭正使得全球化遭遇挫折。「有必要通過每年一次的博鰲年會,為全球化明是非、正視聽,以更具包容性的新思路、新模式,激發人們對全球化的熱情。」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日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全球化不能開倒車。

周文重(左二)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首場分論壇

有觀點認為,由於一些發達國家對於全球化的推動力在消退,未來全球化動力將主要源自發展家,特別是、印度等。將如何拆招「逆全球化」?(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日前表示,全球化的「選項」目標明確,首先,提出了新的全球化理念,概括起來有8個字,開放、包容、共享、協調;第二,全球化最重要的是以自由貿易為主線,促進多邊、雙邊自由貿易的進程;第三,「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成為推動全球化的「新主角」。

全球化依然「人氣」十足

「人氣」是全球化不可或缺的元素。

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開幕的同一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抵達堪培拉,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李克強在歡迎宴會上表示,儘管去年對澳大利亞貿易逆差近500億美元,但中方堅信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必須通過擴大貿易來解決,而不是關起門來,所以此次訪問將擴大和深化中澳自貿協定。

同樣是23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北京公布了一個好消息,有13個新意向成員獲批加入亞投行,成員總數已擴至70個。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說,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有興趣申請加入亞投行,無疑加快了把亞投行打造成國際機構的進程,「如今令人自豪的是亞投行成員幾乎遍布每個洲,今年晚些時候預計理事會將審批通過另一批新成員加入。」

2015年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

再回到博鰲,作為可能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小鎮,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毫無隔閡。「每個人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博鰲志願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的包容性很強,是一個禮儀之邦,他在獲得了更多的學習、工作機會,可以體驗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亞洲本應該是一個大家庭,全球化的步伐不可阻擋。

企業對於全球化向來持支持態度。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23日在主題為「工匠精神:把『製造』做到極致」分論壇上表示,蒙牛善於將全球資源結合本土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通過持續對標國際,蒙牛陸續完成了從牧場標準、工廠運營、系統管理、奶源布局、創新研發等多個層面的國際化。

德國萊茵TÜV集團是一家上百年歷史的跨領域經營的技術服務供應商,集團CEO 邁克爾·福比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是一家徹徹底底的全球企業,「我們有超過50%的業務和60%的人員都在德國之外,比如在整個大中華區有超過3500人,20家辦公點、工廠設施和測試設施,另外我們在全球70個國家都有分公司。」

總部位於德國哈瑙市、成立於1851年的賀利氏是一家家族企業,同時也是一家跨國公司,其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凌瑞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化是一個既成事實,是沒辦法開倒車的,就像擠出去的牙膏,要收回去不太可能了。

凌瑞德舉例說,在很多行業,比如汽車、電子、航天技術、醫療健康、半導體等產業里,完全是一個全球化和跨國性的價值鏈。美國整車零部件中,有至少三分之一來自其他國家。

所以,凌瑞德認為,在本國利益和全球利益中,每個國家都需要作出選擇。他相信,通過辯論,美國領導人會逐漸意識到,全球化對他們是一個有利的選擇。

全球化動能轉換

「人氣」不缺,缺的是「舵手」。

經濟學家邵宇在《全球化4.0》一書中稱,從大航海時代的「全球化1.0」,到英國主導的「全球化2.0」,再到美國主導的「全球化3.0」,全球化規則本身就是世界各國相對綜合實力的鏡像,全球化體系的更迭則折射出大國力量對比的變化。隨著新興經濟體和發展家經濟的崛起,國際經濟力量對比深刻演變,全球化正在向由新興經濟體和發展家推動並主導的「4.0時代」邁進。

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世界經濟弱復甦和去全球化抬頭的背景下,在主要大國當中,唯有依舊保持中高速增長,仍然高擎全球化大旗,致力於推動全球經濟的合作與共贏,難能可貴。

事實上,過去20多年,亞洲已逐漸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亞洲的發展家經濟年均增長8%,金融危機以來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目前亞洲經濟總量已佔世界30%以上。未來幾年內,亞洲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服務生產者和消費者。

而整個亞太地區,通過太平洋的連接,則成為世界貿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也成為全球自由貿易和政治動態的風向標。

根據最新出爐的《博鰲亞洲論壇亞洲一體化進程2017年度報告》(下稱《報告》),近年來亞洲區域內貿易依存度呈現出上下波動的特徵,但2014年開始變為負增長,2015年則降至最低點,其中亞洲區域內中間品的貿易出現9.8%的大幅下降。《報告》認為,可能原因是亞洲一體化受到了外部侵擾,阻礙了亞洲經濟體間的聯繫。

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在論壇上表示,除美國傾向於貿易保護主義外,在英國脫歐以後,大家對歐洲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關注度也大大提升,但亞洲目前仍是一個很好的區域經濟體。

周文重說,亞洲區域一體化是博鰲亞洲論壇的使命和宗旨,也是創立論壇的初衷。回顧歷史,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亞洲經濟遭受重創。危機的教訓是深刻的,教訓之一就是亞洲各國在危機面前不能各自為政。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者,在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被寄予厚望。

「一帶一路」探路

全球化的一個成功案例就是「一帶一路」建設。

周文重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一帶一路」就是版的全球化設想,對沿路沿線的國家來講,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共商共建共享,把各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或者說各自確定的目標都在「一帶一路」大的盤子裡面加以推進,走向命運共同體是可以預期的。

在一個主題為「民營企業圓桌: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閉門會上,30多位企業家更是圍繞走出去和全球化討論熱烈。

現場的一項無記名調查顯示,認為2017年民企在海外投資活躍度會提高的佔66.7%,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選擇了會「降低」。

對於「川普政府貿易/稅收政策的推行對貴公司的影響是什麼」這一調查,62.5%的企業家選擇了「沒有特別影響」,甚至12.5%的人選擇了「正面影響」,其他25%的人選擇了「負面影響」。

顯然,儘管面對各種各樣的保護主義,但是民企對於走出去的信心保持樂觀態度。

商務部前副部長廖曉淇說,對於企業來說,不管是走出去的還是沒有走出去的,對外投資的意向非常強烈,這也是大勢所趨。以前主要是國企走出去,現在走出去的國企只佔10%多點,大多是民營企業。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薄連明發言說,企業現在對外投資進入了一個加速期,「一帶一路」帶來很大機會。而且現在走出去的目的不一樣了,已經從過去1.0產品輸出時代,轉型到2.0品牌輸出階段,甚至包括文化的輸出。

薄連明以TCL走出去的經驗為例,家電是最早走出去的一批企業,現在到了收穫時期,目前TCL的營收和利潤,超過50%來自海外。TCL走出去的模式,主要以併購渠道和併購品牌為主。薄連明認為,併購是走出去的一個很好的形式。

經濟學家朱雲來認為,「一帶一路」給企業帶來很大機會,涉及65個國家,加起來人口是人口的2倍,GDP是的1.8倍,國土面積是的3倍,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