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處世的最高境界,內方外圓

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的,而社會環境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在不可確定的外在環境中如何擁有自己確定的心性,如何以確定的心性處世立身,是人生在世必然會碰到的重大課題。思想家孔子曾大量論及這一課題:他主張以「內方外圓」的處世智慧,達成個人心性與社會環境的「和而不同」,塑造出松柏常青的理想人格。

01.追求內在的直、正、剛

孔子把一個人的屬性歸結為內在品質和外在現象兩方面,內在品質是人的長期行為所形成的德行,屬於人本質的東西;外部現象主要表現為一個人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孔子認為,內在品質非常重要,人應當重點塑造自身的優良德行。

對於人內在的德行塑造,孔子逐層提出了「直」「正」「剛」的準則。

首先是要求「直」。「直」包含無隱、無偽。孔子肯定「直道而行」的品格,表白自己「吾無隱乎爾。」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在世上生存是因為直,欺罔的人也能生存,那是僥倖避免了災禍。對不直的隱匿性格,孔子則持貶斥態度。他把「直」視作人生基本原則的一條底線。

其次,提倡「正」。「正」是對擔任一定社會治理責任的人的進一步要求,指人的品行端正、行為正派。孔子對前來討教政務治理的季康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在他看來,只要「君子」們率先垂範,就一定能對普通民眾的德性行為發生正面影響。

再次,讚賞「剛」。「剛」表示一個人理想、目標和原則的堅定性和不可移易的特徵。孔子提出:「剛、毅、木、訥,近仁。」「剛」是第一位的品格。孔子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一個人為了保持內在的信念,生命也可以放棄,可見其剛強程度。他又認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無論如何,一個人的意志是不能被征服的。這裡的「剛」應該是踐行「仁」時的意志堅定,不可侵奪,表現為堅貞不屈、捨生忘死的內在品格。

02.實現外在的柔順和圓潤

在追求德行塑造的同時,孔子認為對外部表象可漠然置之。他認為人的外在環境是不由人主觀選擇的,不可勉強,因而主張人們與時相應、可進可退。他明確表示自己的處世是「無可無不可」的態度。

面對清濁不定、無法把握的外在環境,孔子認為應以靈活的方式應對,以求和睦相處、存身待時。在他看來,人的處世並沒有非如何不可的固定方式。對此,他作了多方面的論說——孔子曾經認同「深則厲,淺則揭」的生活方式,即河水深時就和衣趟過,水淺時就撩衣過去,不主張固執一端。他生活中堅守的四條原則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的第二、三條就是不絕對肯定,不固執,表達了一種靈活的處世風格。他曾說自己「疾固也」,即不贊成生活中的固執。

關於如何處理與朋友、君上和世道的關係,孔子的觀點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在孔子看來,人們對父母、朋友、君主和社會環境應該忠誠以待,但當這種忠誠不能得到理解,甚至會給自己帶來羞辱或危險時,則不可勉強而為。他讚揚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的君子風格,教育學生們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靈活的處世方法。孔子的這種處世方式表現出其外在的柔順和圓潤。

03.塑造內方外圓的人格

孔子要求人們著力於塑造內在品格的正直與剛強,同時主張以進退適宜的方式達到外在的柔順圓潤,這是一種外柔內剛、內方外圓的人格。

孔子理想的人格模式,既要求人們具有堅貞不屈的意志和品格,又要求人們具有良好的修養和柔順圓通的處世方式,保持外在的和合局面。他曾讚揚衛國大夫寧俞說:「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寧俞的過人之處不在於能在政治清明時施展才智,而在於在政治黑暗時愚鈍得使人渾然不覺,從而保全自身,也巧妙地保持了自己內在方正的品質。

孔子一方面反對只講處世圓滑而品行不正的行為,如他多次表明對「巧言令色」之人的反感,認為外表偽善的人很少有仁德。另一方面,他也認為,不知靈活變通,就難有人格的完滿。他在回答一位學生關於什麼是恥辱的問題時說:「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國家政治由清明變得黑暗了,一個人還不知變通地在做官食祿,而不能與政治決裂,這就是恥辱。這是外在的「不變」傷害到了其內在的方正。

在這種意義上,孔子認為,鄙陋的人做官從政是難以做到人格完滿的:「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沒有得官時擔心得不到,得到后又擔心失去它。如果擔心失去官位,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在孔子看來,事情的要害就在於這些人處世方式上缺乏可進可退的圓順性,知進而不知退,必然喪失本我應有的方正。

04.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進一步把理想人格的設定與社會和合的企求結合起來,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人生理念。這裡的「不同」,是指人內在的方正、剛強和個性差異;這裡的「和」,是指人們以圓通柔順的處世方式實現與外在事物的和諧。所謂「禮之用,和為貴。」這裡的「和」,正是指在堅持「禮」的原則時與外界事物的和諧關係。「和而不同」,構成一種較高境界的人生哲學。

孔子對內方外圓的理想人格曾作過生動的比喻:「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至堅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一種黑色燃料)而不黑。它們能適應外部環境,即使在不利的境遇中也能保持自己堅硬和潔白的本色。孔子還把這種理想人格比作松柏:「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眾木紛雜,只有松柏才能在嚴寒季節保持青綠之色,它能圓潤地應付有利和不利的生存境遇,從而堅守自我本性,真正做到內方外圓、外柔內剛,成為和而不同的典範。

孔子的堅白之論與松柏之喻展示了他所提倡的理想人格的本質特性,標示了一種高尚的人生哲學。自此以後,堅韌不拔、堅貞不屈、潔白不染就成了深受人們讚頌的優秀品行,松柏常青更成了志士仁人自我塑造和一生追求的崇高精神風範。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作者馮立鰲,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章原題為《內方外圓與和而不同》)轉載請註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