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股市這麼差,我們為什麼堅守在新三板?

布娜新:今天的投稿來自於「新三板文學社」專欄作家許小恆先生,本文篇幅較長(萬字長文),詳細記錄了小恆這幾年是如何在新三板領域摸爬滾打的,本文的最大價值在於彙集了眾多作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和對於新三板的獨特理解,建議讀者細細品讀。

以下為正文:

許小恆:因為自己之前是諮詢和培訓出身,對國家政策以及行業的嗅覺比較靈敏,很早就接觸過新三板,但是新三板的利好政策始終不明朗,流動性又不好,所以遲遲處於觀望狀態,2013年6月19日這一天註定要被載入的金融史冊,因為在這一天國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親自宣布,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全面將新三板擴容至全國

我看到了這樣的商機,我覺得新三板的春天來了,於是組建團隊,如果從了解新三板開始,我也算是比較早的一批踏入新三板市場的領軍人物,為地方金融辦、工信局、中小企業管理局、中小微企業提供新三板掛牌上市、融資、重組、併購、市值管理、商業模式設計等相關業務諮詢和培訓。

專業的諮詢團隊、高品質的培訓課程、完善的服務流程,旨在為更多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對接資本市場、享受現代化的專業金融服務。開創了第一家為政府搭建的新三板掛牌輔導體系,新三板全方位培訓體系。率領的投行團隊已與全國十幾家政府機構代表、企事業單位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深圳、濟寧、寧波、台州、菏澤、鄭州、武漢、秦皇島、唐山、保定、哈爾濱、許昌等全國十幾個省、市舉辦了上百場新三板培訓會。

但是比較苦惱的是自己僅僅停留在新三板諮詢和培訓上面。實質上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於是2014年5月南下深圳,確實出乎意料,由於企業要路演,而自己之前就是諮詢培訓出身,所以我親自做項目路演,反響非常好,好幾家創投都給我項目投資。

15年上半年恰逢新三板定增市場火爆,抓住契機至成立新三板產業基金,並在上海成立新三板投資聯盟有限公司,專註於新三板為代表的OTC資本板塊,致力於為優質企業和民間資本打造高效無縫對接平台,通過對目標項目的微孔過濾式篩選、持續財務督導、5層風控體系、多方位渠道支持,為民間資本鑄造360度堅實安全屏障,立志成為領先全國的OTC綜合金融服務機構。

輔導的成功掛牌的企業有50多家,並直接經手的股權融資額度達5億以上。管理的新三板基金近2億。

新三板投資聯盟集團共計52家,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未來五年內,公司的網點將擴充至200家左右,打造統一的、系統的掛牌上市、融資平台,布局合理的強大的零售網路將造就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什麼叫做新三板呢?我做個比喻,證監會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上交所,二兒子深交所,小兒子新三板,新三板出生最晚,但是國家對他的期望值最高,因為他的定位是高成長高科技企業,承載著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新任務和國家創新的新使命。

我們知道,從世界範圍來看,但凡是發達的成熟的資本市場體系結構,他一定會有一個龐大的活躍的OTC版塊做支撐。

比如說,美國的資本市場很發達,他正式因為有納斯達克這樣的OTC場外市場來支撐著整個美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再比如說英國有AIM,韓國有KOSDAQ,日本有JASDAQ。甚至的台灣地區也有欣欣向榮的櫃檯市場。

那麼我們以美國為例,他的OTC板塊佔到整個資本市場比例的多少呢?3/4.雖然新三板這個板塊在才剛剛起步,但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他一定是最大的資本市場的板塊。

如果我們把資本市場比作一座冰山的話,那麼我們的一板二板市場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僅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市場當量和無限的創新能力蘊藏在新三板這一個板塊中。那麼為什麼唯獨三板前面要加一個新呢?我們知道有新必有舊有新必有老。

原來新三板脫胎於的老三板市場,早在2001年6月,國家就啟動了老三板市場,目的是為退市公司和兩網公司的股份轉讓尋求出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展,國家賦予三板市場更多的使命和責任。這就是要藉助自己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來助推自己的創新性,高成長性中小微企業,來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獲得爆炸式的增長。

舉個例子,2012年,有261家企業,不遠萬里,遠赴重洋,跑到國外OTC版塊,比如說美國的納斯達克,去掛牌了,上市了。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些企業這麼優秀,為什麼不留在國內尋求資本市場對他的支持?

我們一想就知道了,因為2012年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建立起由證監會統一監管的新三板板塊。而這些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因為商機稍縱即逝,但是他們達不到在企業上市的條件,及時達到了也耗不起這樣的時間,因為有800多家企業在排隊。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他們遠遁他國。這對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損失。從2015年年初開始,新三板突然吸引了主流資本市場的目光,拆除VIE成為潮流,眾多在海外上市或是擬去海外上市的企業紛紛開始選擇拆除VIE架構回歸國內資本市場。門檻低是新三板的重要吸引力之一,寬鬆的門檻和掛牌審批的效率高,使新三板成為VIE企業回歸的主要平台。基於各家企業的情況不一樣,使得新三板上VIE回歸的樣本非常豐富,但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仍然面臨一些共同的難題。

對很多企業來說,A股才是最終的選擇。但是IPO所需的時間成本和借殼所面臨的重重障礙讓這兩種選擇走向成功的案例在今年寥寥無幾。這樣的現實也間接促成了新三板成為拆除紅籌或是VIE架構企業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主要途徑。

拆除「VIE」架構毫無疑問是這幾年資本市場的熱詞,包括分眾傳媒、巨人網路、奇虎360等多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均在今年宣布私有化,拆除VIE架構,開啟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之旅,放眼國內,目前拆除紅籌架構后,回歸的路徑有三種:第一是選擇正常IPO流程登陸A股,第二種則是通過借殼的方式登陸A股,還有一種選擇是這兩年飛速發展的新三板。

因IPO耗時長,借殼過程複雜,新三板逐漸地成為這些回歸企業的主要選擇。 開始未考慮新三板的原因是當時新三板的流動性與市場關注度都較低,2015年年初時新三板突然吸引了主流資本市場的目光,雖然主流機構未將資金遷移到新三板,但發展趨勢很好。所以我們研究了新三板的政策與設立動機,以及接下來的目標,我們認為以經濟轉型的態勢來看,是符合我們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開始刺激一些企業開啟私有化程序,拆除VIE架構,走上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之路的並不是新三板市場的擴容,而是暴風科技回歸A股后股價和估值的暴漲。對很多企業來說,A股才是最終的選擇。但是IPO所需的時間成本和借殼所面臨的重重障礙讓這兩種選擇走向成功的案例在今年寥寥無幾。

誰也沒有想到新三板實際上成為了這些公司回歸的主要途徑,很多公司在考量拆架構的時候並沒有將新三板作為一種回歸途徑考慮在其中。這樣的現實也間接促成了新三板成為拆除紅籌或是VIE架構企業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主要途徑。

這些企業拆除VIE架構,沒有去創業板、主板去上市,反而選擇新三板作為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途徑,首先證明了新三板目前從融資功能到監管的人性化程度都非常符合這些企業的需求。新三板作為一個以註冊製為基礎的市場,在監管上嚴格按照流程化、透明化原則,因而其管理效率很高,這是企業轉向選擇新三板的原因之一,新三板的一個鮮明的特點便是掛牌效率及審核效率高。

原來這些企業去海外的核心原因是我們主體的設立時間不符合主板與創業板的要求,如今新三板在這方面要比主板寬鬆一些,新三板對於他們來講是比較現實的選擇。而像暴風科技這類公司可以作為示範效應,但模仿不易。

分眾傳媒這種借殼回歸的企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同時成本較高,新三板確定性較強,成本較低,難度較小,因而綜合起來,新三板成為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主要途徑。如此多的回歸案例,也讓新三板成為VIE架構回歸的樣本庫,後來的企業可以參考這些案例,提高效率。 給創業期搭建了紅籌架構、隨後又拆除再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公司一些經驗。

值得慶幸的是,政府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早在2004年的時候,國家就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多層次資本市場,2006年1月份,在的高新區北京中關村進行了第一個試點,經過了6、7年的時間的磨合和發展,國家認為交易制度交易流程日趨完善,於是在2012年國家決定將新三板擴容到天津,上海,武漢。

新一屆政府上台以後,對新三板的支持前所未有,空前巨大,2013年6月19號這天,註定會被載入金融史冊,因為在這一天發生了一件在資本市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這一天,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生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傳達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那就是: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將新三板擴容至全國。

大家看,第一擴容拓展到四個地方,第二次擴容拓展到全國。一石激起千層浪,全國108個國家級高新區,以及各省級人民政府都出台了專門的文件,來重點鼓勵支持當地符合條件的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緊接著,黨的18大三中全會再一次強調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必要性。11月14號,證監會在北京召開新三板擴容全國動員大會,12月14號,國務院專門出台了針對新三板的紅頭文件,緊接著,證監會出台了14條與之相關的細則。至此,新三板這個板塊各項交易流程交易規模交易制度已經完善。

如果我們關注新聞我們會發現,自從2013年6月開始到今天,打開央視財經頻道,隔三差五會有關於新三板的報道,如果我們去百度度娘輸入新三板三個字,會有1億多天相關新聞躍入眼帘。可見政府對新三板的推廣力度之大。

我們國家中小微企業多,融資難。擁有1400多萬中小微企業(工廠型的),截止到8月1日起,已經在A股上市的企業有多少家?3329家。比例一算我們知道,上市率不足萬分之一。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99.99%的企業是得不到資本市場支持的。

它們雖然為草根企業,但是卻深深的根扎於市場競爭中,中小微企業已經成為經濟活力的重要源泉、已成為經濟活力的重要源泉、創業就業的重要承載、技術創新的重要驅動者、國家稅收的重要貢獻者,值得點一個大大的贊。

經濟發展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中小微企業的貢獻功不可沒。目前,民營企業創造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85%的創新能力就蘊藏在了這些中小微企業中,已經成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稅收增長的重要力量,完全可以構築資本市場最堅實的塔基!

有一本書叫《如果比爾蓋茨出生在》,書的最後結論說到,如果比爾蓋茨出現在,那麼世界將不會有微軟;如果喬布斯出生在,世界將不會有蘋果。為什麼,不缺乏像比爾蓋茨這樣有創新力的人,也不缺乏喬布斯這樣有管理才能的人,缺乏的是資本市場對創新企業的支持和培育。

比如說中小企業主未來謀求資金的支持,他第一個想到的去銀行,但是銀行只會做錦上添花的事,絕不會雪中送炭。那麼很多企業要發展又得不到資本市場的支持,那怎麼辦呢?兩條選擇:

1、望洋興嘆,坐以待斃。

2、萬般無奈,踏入泥壤。

這樣的泥壤就是借高利貸,非法集資,民間借貸就在這種氛圍中興起,繞開法律和規章,在近乎叢林的小環境里,演變成「黑道風雲」。

前段時間山東聊城辱母殺人案,年輕的母親經營的企業生存艱難,加之貸款難,迫不得已陷入高利貸的泥淖,進而受到催債侮辱引發暴力,發生了刺殺辱母者背後是你碰不得的「嗜血」高利貸!

民間資本多,投資難。擁有龐大的民間資本,這些民間資本以60%-70%的比例,以銀行存款和房產的形勢存在著。然而我們知道,銀行給付我們的利息,不足以追趕GDP,也不足以抵扣CPI的漲幅,相當於我們的貨幣存在銀行在不斷的貶值,舉一個例子,假設存款10萬元,而去年全年CPI在2.3%左右,也就是以2.3%為通脹率,如此計算國有大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75%,10萬元存款到期本息合計為101750元,根據現金價值,以2.3%的通脹率對到期本息進行折現,101750÷1.023為99462.37元,即一年後的101750元僅相當於現在的99462.37元,也就是說,在這國有銀行存10萬元一年期定期,到期實際上是凈虧537.63元,進入了負利率時代,銀行存款往哪裡搬?事實上,民間資本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投資通道的探索。從若干年前浙江沿海一帶的堂會廟會,到地下錢莊,發展到高利貸。七八年之前全民高利貸,浙江溫州,徐州,鄂爾多斯,高利貸重災區。

當我們知道這個事情不能碰的時候,又出現了偽PE,造成了3000多人到京上訪的蔚為壯觀的場面,引發社會的不安地因素。這個風波過去后,始於15年7月的千年一遇的股災,近億股民,包括從創業中九死一生的中小企業主,包括用生命換來的高級打工仔,這些所謂新興中產階級,包括拿死工資靠加班積存起來的三五萬元血汗錢,也包括天天叫加工資的普通公務員,還包括那些一輩子省吃儉用白髮蒼蒼步履蹣跚的老頭老太的棺材本,這些所謂底層民眾,數十萬億財富瞬間灰飛煙滅。

本來已經世所罕見的貧富分化驟然間又猛烈加劇了。股災尚未終結,P2P倒閉潮又至。比較有代表的「e租寶」上線一年左右時間,「鈺誠系」相關犯罪嫌疑人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採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500餘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

如今,IGOFX國外資金盤在進入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裡,瘋狂發展下線40餘萬人,受害人總計被騙金額高達50億美金,合人民幣300多億!而這一金融傳銷組織在境內的傳銷總頭目,竟是一位1991年的高顏值美女。這是一個騙局與機會並存,「傻子太多,騙子不夠用」的荒謬時代。嗜血金融,詐騙盛行,百業蕭條,實業凋零,貨幣泛濫,通脹蔓延,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踏實工作,埋頭創業,改變命運變得更加不可能。

於是無奈的民眾,只能寄望於房產與金融,妄圖資本增值,擺脫苟延殘喘的宿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天上不會掉餡餅,餡餅之下是陷阱。全民狂熱,羊群效應,全民投資,全民理財,全民高利貸,全民炒股,全民炒樓,全民創業,全民P2P。於是一場悲劇接著一場悲劇,至今不停息。剛出狼窩,又入虎穴,還不自知。避過一個騙局,又入一個騙局,只因騙局還在延續,就慶幸不已,悲劇是註定的,災難是不可避免的,早晚輪到你。不能認清現實,認清自己,你想人家的高額利息,人家則有可能正在想你的本金呢!總有一款騙局適合你,傾家蕩產早晚輪到你!

中小企業如何才能撥雲見日,民間資本將何去何從?國家為了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建立了新三板這樣一個平台,讓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在上面掛牌,目的是與龐大的民間資本實現無縫對接。因為我們知道,一直以來間接投資的比例遠大於直接投資的比例,所以黨中央、國務院說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要平衡、要匹配。在金融市場當中現在是不平衡、不匹配,是一個跛腿,一旦發生問題不可想象。

有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非常不健康的金融運營模式,一個風潮過來的時候這會引發連鎖性的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我們記憶猶新的是2008年,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四大國有銀行統統面臨破產倒閉,那個時候沒有辦法,前總理朱鎔基硬著頭皮為這些國有銀行去注資,給他們一大筆錢,然後和他們說了一句話,說我只救你一次。這些銀行拿到錢幹嘛,立刻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商業銀行。克強總理上台後推出了一個政策,叫商業銀行允許倒閉。為了解決這一的問題我們必須加大直接投資的比例,來應對金融海嘯。

全國有1400萬家中小企業,從中「擇優錄取」,無疑是個非常浩瀚的工程,僅憑政府的一己之力沒辦法完成。那怎麼辦呢?政府很聰明,只做規則流程的制定者,其他的有保薦機構負責來完成大浪淘沙的過程。政府只做規則流程的制定者,保薦怎樣的企業,給出了非常明確的標尺。

而怎樣的中小企業可以掛牌新三板呢?條件有很多,歸根結底,主要有兩條:

1、高成長性;

2、信息披露制度。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審核是以信息披露制度為核心的,為什麼?因為一家企業一旦在新三板掛牌,就意味著他是一家公眾企業。

有金融常識的人知道,如果你是一家公眾公司,就必須接受證監會的監管。

2013年6月份以來,我們的民間資本四路大軍洶湧而入,介入到新三板這樣一個板塊。

第一個介入的是嗅覺特別靈敏的,遍佈於全國的機構組織,像PE、VC專業投資機構啦。

第二個介入進來的是誰?有實力的個人投資者,為什麼在個人投資者前面加一個有實力的呢?需要500萬金融資產,因為國家這一塊對個人介入到新三板這樣的版塊設立了一定的門檻,國家害怕中小股民介入到這樣的板塊,他們的洶湧而入會意味著A股市場的股價會大跌。國家不願意看到這種現象。所以設定這樣的門檻。

第三個介入進來的是全國104家證券公司。他們中70%已經成立或者正在籌備成立新三板專項投資基金,面向新三板掛牌企業開展專項業務。

第四路大軍,非常蹊蹺,一開始大家都沒有想到他們為什麼會進來,他們是誰呢?那就是已經上市的上市公司,他們湊什麼熱鬧,兩種途徑,1、在新三板掛牌企業挑選,和自己有主營業務有互補作用的企業,直接併購,併購了資產增加,股價上去;被併購的企業也很開心,因為他一下子成為了上市公司。2、將自己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剝離,單獨的將子公司拿到新三板的版塊來掛牌,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這些企業已經是上市企業,他太知道資本市場對於一家企業的支持的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新三板整個金融生態鏈中,券商擔任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用六個字概括,叫終身持續督導,什麼意思呢,一家企業不可以自己掛牌,必須有券商推薦。而誰推薦,誰負責,終身制。如果在掛牌期間,企業出現了任何問題,國家第一個不找企業,找保薦機構。保薦機構是如何保薦一家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的呢?最重要最科學的法人制結構,規避了家族式企業一言堂問題。一切重大決定都必須通過股東會的決議完成。這一步完成之後,在券商的率領下,由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組成的8-12人的精英團隊進駐到企業進行為期2-3個月的盡職調查。

從股改,到掛牌,一切順利的話要多長時間?4個半月-6個月時間,而單單盡職調查就需要2-3個月,可見盡職調查是整個掛牌程序最最核心的地位。盡職調查會將這家企業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調查清楚,包括這家企業市場,財務,法律,有無關聯交易,包括法人的身體狀況等等,都涵蓋在盡職調查範圍內,對掛牌企業夯實的越嚴格,意味著對民間資本保護力度越大。如果一切符合條件,經過當地有關部門的批准和備案,再通過新三板專家評估小組的審核,就可以掛牌上市了。

我們要想,盡職調查如此苛刻嚴格,很多企業都受不了,為何還要蜂擁而至呢?因為我們知道,一旦一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那意味著整個資本市場的大門已經像他打開。他得到的不僅僅是資金與資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品牌與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

國家拿錢給企業免費做廣告,你何樂而不為呢?何況一家企業能夠在新三板掛牌,對於一家企業來說,也是至上的榮譽,好的,不管我們以前聽過還是沒有聽過新三板,都不重要。因為新三板是2013年6月才推出的一個嶄新的資本市場版塊,他正以一股不可逆轉之勢在席捲整個資本市場。

截至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32.69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4.77萬億元,即公募及其他資管資金約28萬億左右,該增量資金將逐步有條件向新三板放開。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也將逐漸向新三板放開。根據目前保險資金10萬億級的資金總量、社保基金、企業年金萬億級的資金總量情況,此項放開也將可能為新三板帶來巨量增量資金。

對於股票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對一個異軍突起的新三板市場可能還不太了解,自新三板擴容以來,已經成為諸多中小微企業的「天堂」,給新興企業帶來福音,同時也是創業者和資本的「狂歡」。面對這一股歷史洪流,他能帶給投資者帶來什麼樣的機會?

業內將其稱之為新三板股權投資,或者新三板掛牌企業內部股權認購,這是資本市場的最後一次制度性盛宴。為什麼這樣講呢?業內總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今年超過30歲,那麼恭喜你,因為你見證了共和國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從1981年第一張國庫券出來,一直到2013年新三板擴容推向至全國,統統被你見證了。只要人活著,就可以見證歷史,但是真正能夠參與並推動歷史發展的人永遠是少數。

如果我們錯過了倒賣國庫券賺大錢的機會,不要緊,因為主板市場的機會等著我們,錯過了主板,不要緊,錯過了創業板期間流行的Pre-IPO,還不要緊,因為2013年國家推出了新三板!

但是,可以負責任的講,一旦我們錯過了新三板,那麼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可以預計的未來,不再會有如此大的制度性的機遇在產生。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新三板被稱為的納斯達克,而納斯達克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半個世紀過去了,華爾街猶太老鬼那麼聰明,但是再也沒有想出更好的板塊來和納斯達克想媲美或者說相抗衡。窮極人類的智慧,我們有理由相信,新三板一定是資本市場的最後一次制度性盛宴

資本市場每天都在不斷的上演著各種各樣的財富神話與財富傳奇,這也是資本市場最大的魅力所在。業內一直流傳著這樣一段話,叫人無商不富,而無股權不大富。翻開福布斯排行榜,我們會發現,上面所有的上了名單的人,沒有一個不是靠股權來實現自己資產的增值。

衡量一個人的財富?不是靠銀行卡,比較三個地方,我們叫三權,哪三權?

1、究竟有多少帶來現金收入的股權;

2、產權,沒有在貶值的,為你創造利潤的產權;

3、債權,有多少收得回來的債權。千萬富翁在銀行卡里存的錢不會超過100萬,如果超過100萬,就說明不懂金融不懂投資,他在浪費資源。

在香港和美國,很多的家族式企業家族式大佬,他在臨死之前會把所有的資金成立一個信託基金交給專業人士去打理,每年讓自己的妻兒老小在裡面領錢過日子,而不會把一大筆錢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就是這個道理。

在新三板推出之前,我們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對一家企業進行深入的了解。為什麼?因為8-12個專業選手需要2-3個月才能調查認識到一家企業。憑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怎麼可能完成這麼浩瀚的工程。新三板掛牌企業相當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優秀企業的資料庫。原來我們在大海撈針,在矮子中間抜將軍,現在我們只要在將軍中選擇最強壯的那個他就可以了。

個人如何參與新三板企業股權投資?個人投資者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通過掛牌前內部認購,也可以掛牌后藉助專門的私募或者PE通道間接參與。此外,個人投資者也可以通過創建資產管理公司的形式進行新三板的交易,只不過與參與股票二級市場交易不同的是,由於身份已經由個人轉變成法人,因此投資人在這個基礎上需要交納一定數額的資本利得稅。

儘管新三板二級市場目前是比較冷清的狀態,但是一級市場還是比較熱,投資節奏非常快。而機構積極接觸新三板定增,主要是想「押寶」新三板市場未來的政策紅利。市場分層、競價交易、混合做市、專板等制度是討論最多並期待儘快落地的政策紅利。在IPO越來越強的虹吸效應下,新三板危機也開始隱現,會倒逼出台政策,原因還是受困於新三板目前的流動性,以及A股巨大的估值提升效應,IPO將會是一個長期的現象,新三板的優質明星企業都有被A股IPO消化的可能。

但個人認為不管如何倒閉,19大前金融穩定壓倒一切,在不能忽略整治談具體的金融制度,新三板一系列制度應該會在19大後會有所改善,新三板一系列制度改革都是錯綜複雜的系統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會涉及到A股規則的修改完善,甚至在證券法的修改上也要明確新三板的定位等。要從全局的角度來設計布置自己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著眼於全局的成功。在短期內應該不會推出,等到有一個比較廣泛的市場接受度作為反饋才能繼續推進一系列事宜。特別是轉板制度,沒有A股市場的機制,那麼對於新三板企業來說,轉板形同虛設層。

行文至此,我想總結一下,人的財富一共經歷了四種形式的變遷:

1、計劃經濟時代的糧票;

2、市場經濟時代的存款;

3、市場經濟時代的房子;

4、資本經濟時代的股權;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我們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當上一輪改革開放的紅利釋放殆盡,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以互聯網+為工具,以股權為載體,以大眾創業為形式,正在塑造嶄新的經濟結構!而具備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的人將正式登上歷史舞台!在這樣一個時代的大舞台上,市場化和專業化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機遇,不存在懷才不遇。這是一個大歷史、一個國運、一個時代下的事業與機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業,其實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投資,新三板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投資,是專業化、市場化布衣崛起的最佳路徑之一,也是有尊嚴地獲取財富的最佳途徑之一。未來兩三年,將是深滬股市估值不斷走低,跟註冊制、跟國際市場估值接軌的兩三年,散戶幾乎很難賺到錢。真正的智者,不應該成為這一階段的「接盤俠」,而應該成為「印股票的人」,也就是創業者,或者參與創業的投資者。所以,股權投資的黃金時代到來了,股票投資的苦逼時代也到來了。

今天你是做企業的,特別是新興產業,屬於明日之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打好基礎,抓住風口,把握前瞻趨勢,要立得腳定;如果你所從事的行業是時下英雄,不能亂花漸欲迷人眼,耐不住寂寞,就看不到繁華,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站在產業的高度看行業,站在全球高度看,要著得眼高;如果您的產業屬於昨日黃花,特別是一些因業績不確定、成長性和無核心技術等問題的一些特殊行業要懂得應對進退,懂的分寸拿捏,通過提早布局被併購整合,互利共贏,要回得頭早。

最後,我用《菜根譚》裡面的幾句話結束我今天的文章: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

作者簡介:許小恆,新三板投資聯盟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上海惠化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北京國開匯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南京行為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歷任多家新三板企業獨立董事、政府機構金融顧問。

(版權聲明:本文為作者獨家原創投稿,微信公眾號布娜新(id: bunaxin117)獨家首發,本號獲授權原創轉載,非商業用途轉載請註明作者並保留公眾號信息,否則對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