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共建共享美好環境,四川教育在行動丨聚焦

環境是一切自然資源的寶庫,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環境已經成了全世界普遍關心的問題,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動。

環境保護,在於共建共享,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參與。人們常說,「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教育在環境保護中不能缺席。一直以來,我省將環境保護、水土保護、國土資源保護等內容納入大中國小教育內容,增強師生的環保意識。各級各類學校主動作為,在環保教育方面探索出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成都市龍江路國小

環保課永不結束

無水日

「無水日」是龍江路國小舉辦了多年的環保教育活動——,這一天全校衛生間、飲水機、水龍頭都找不到水喝,只有午間休息才會供水。

由於一開始對「沒有水」的概念還很模糊,學生帶一瓶水來上學,課間口渴時,咕嚕咕嚕就灌下了半瓶,還有的同學前兩節課就把水喝完了,似乎並沒有意識到「沒有水」是一件多大的難事。

到了來年的「無水日」,同學們有了上次的經驗就不會再隨便喝水了,總是到了口渴時才會打開水瓶喝一口。肖遙也因此理解了為什麼爸爸總是用洗菜水沖廁所,「沒有水沖廁所的衛生間實在太臭了,節約用水很有必要啊。」

無車日

為了提倡低碳環保,龍江路國小近年還開展了「無車日」活動。在這一天,學校要求家長乘坐公車、捷運或徒步送學生上學。

陳修竹作為中隊長,這一天要站在校門口統計學生上學的情況,沒想到平時車輛擁堵的街道這一天寬敞多了,平均幾分鐘才來一輛車,就連空氣都清新了許多。但這樣的要求還是引起了不少學生的不解,尤其是家住得較遠的學生,不得不早起才能趕上上課。

分管環保教育的老師周林認為,通過一天的「麻煩」懂得環保教育的重要性是值得的,大家也有目共睹在這特殊的一天,校園門口的交通、空氣都改善了不少。

回收牛奶盒

每周一早上,龍江路國小學生都會整理好家裡喝完的牛奶盒帶到學校。這是龍江路國小又一環保教育活動——「重複使用」。與「無水日」、「無車日」不同的是,回收牛奶盒是一項持續性活動。學生定期將家裡的牛奶盒帶到學校回收的指定地點,由校外一家專門做牛奶盒的廠商定期回收,將牛奶盒變廢為寶。

(吳宇婷)

成都市西安路國小

建設「零廢棄校園」

「垃圾分類開展了很多年,成效始終不明顯,就是因為環保意識尚未深入人心。」成都西安路國小教師張麗君說。怎麼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讓環保成為孩子們的生活習慣?垃圾分類為打破了環保教育的「天花板」。

走進西安路國小,每個教師都有一個廢物收集箱和一台電子秤,學生收集可利用廢物過秤后,會得到相應的環保積分,這些積分會在學生的評價中佔一定比例。此外,每個班級會選出一名督導員,把每天的廢物匯總到學校,學校用廢物利用所得成立貧困生資助基金。

張麗君告訴記者,2015年學校提出要建設「零廢棄校園」,學生們便開始在教師指導下,利用學生食堂廚餘垃圾進行堆肥並製作酵素。目前,孩子們已經能夠處理學校產生的所有廚餘垃圾,產出的肥料和酵素都用於校園植物養護和環境清潔。

(倪秀 魯磊)

松潘縣白羊鄉九年一貫制學校

打造教育的「綠野仙蹤」

美麗的岷山山脈,森林茂密,草原廣袤。春夏,五彩的繁花點綴在綠色的背景中;秋冬,紅葉、白雪將大山打扮得讓人陶醉……鳥兒在林間歡唱,山雞、野豬、還有國寶熊貓在山野中繁衍生息——這是現代都市人難以想象的「綠野仙蹤」。松潘縣白羊鄉九年一貫制學校就坐落在這鬱鬱蔥蔥的大山裡,大自然,是這所學校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更是這所學校教育的生長點。

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

從白羊學校教室的窗口望出去,是清澈的白草河,一片水質潔凈的水庫,最近有不少候鳥來此棲息,孩子們抬起頭就看到大自然山水、鳥樹等和諧景象。

「有人在用槍打鳥!」一天上午正在上課中,初一的一個孩子突然看到水庫對面有人拿槍在打小鳥,他大叫起來,試圖制止那位拿槍的人。叫聲引起了所有的學生的關注,大家紛紛叫起來,小鳥在孩子們的叫聲中驚飛了,拿槍的人只好悻悻然離開。

事後不久,師生向全體村民發出倡議書——「拒絕垃圾入河保護湖中水鳥」。希望村民們:不向我們居住的河邊及沿途河中丟棄生活垃圾和傾倒建築垃圾;不向河中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文明觀鳥,不向河中水鳥及其他鳥類投擲石頭或射擊,不打擾水鳥的平靜生活,不讓它們受到驚嚇。」

在白羊鄉,野生中藥材是村民的一大經濟支柱,濫采使得部分珍貴野生中藥材面臨滅絕。學校請來四川農業大學教授葉萌作「白羊鄉野生中藥材」的專題講座;將野生中藥材相關知識製作成冊向村民發放;向中藥材收購商作調查,了解野生中藥材的產量變化情況;最後在校內舉行大型宣傳活動。該活動在四川省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均獲一等獎。

校長譚加健認為,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課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生態教育以自然為基

學校小,師生少,是山區學校的特點。從幼稚園、國小到國中,全校孩子185個,教師25個,幾乎都住校,同吃、同住、同學習。遠離大城市,學校就是一個小小生態圈。「這樣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如何搞出自己的名堂來?」還在當教務處主任時,譚加健就在不斷思考。

「我自己特別喜歡戶外活動,每次帶學生野餐、田野調查,孩子們都高興得不得了。」譚加健說,自己最喜歡的是在雨中踢足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可以教會孩子很多東西,比如勇敢、堅強、堅持、耐心!」

於是,學校生態道德教育的辦學理念漸漸成型。2008年,學校成立了兩個活動小組,一是校生態環境教育科研領導小組,二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實踐活動小組。綿陽師範學院教授傅之屏、四川農業大學教授葉萌、省林業廳專家等常常來校指導工作。

作為水資源學校,白羊學校每年在「世界水日」和「水周」開展演講比賽和趣味運動會。科技實踐活動小組的學生,對白羊鄉各村村民飲用水的水質進行調查和分析,寫出《震后白羊鄉村民飲用水水質調查》,獲得四川省第二十四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實踐活動二等獎。

白羊保護區地勢陡峭,雨水豐沛,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學校開展「預防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活動,老師帶領學生做泥石流形成的演示實驗,並讓學生親臨泥石流現場,考察、測量、記錄、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和泥石流災害造成的嚴重後果。該科技實踐活動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夏應霞)

成都市青龍湖國小

環保教育給學校發展帶來生機

青龍湖國小是成都市龍泉驛區一所農村學校,由於區位條件限制,發展一度艱難。而毗鄰成都最大的生態公園青龍湖,東風渠又穿校而過,讓學校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教育資源。

「能不能通過環保教育,走出一條農村學校的特色發展之路?」2015年,青龍湖國小提出了「生態教育」立校的發展規劃,在充分挖掘學科與生態內容契合點的基礎上,形成了富有鮮明校本特色的生態教材。

東風渠的水被引入校園,渠水先經過長滿水生植物的凈化池,然後通過毛細血管一樣的管道流入魚塘、花園和菜地。

每年7月初,青龍湖國小「百果園」中,師生們自己養護的十幾棵李樹碩果飄香。這時大家都會返校上一堂「分李子」的課。學生們把李子摘下來,先統計數量,然後計算每人能吃多少個,接著進入「誰先挑」環節。

有一個細節讓該校校長廖小強十分感動:三年級(2)班在「誰先挑」環節選了平時樂於助人的一位同學,而這位同學卻挑了幾個最小的李子。「你會發現,環保教育已經超出了單純的愛護環境的範疇,開始對人的品德產生影響。」

在廖小強看來,環保教育不僅要教孩子們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更要教會他們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於教育者來說,就是要在教育過程中尊重人性、順應天性、保護個性,實現人的『綠色發展』。」

(倪秀 魯磊)

文圖 丨 教育導報

編輯 丨 郭路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