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央行痛下殺手!四天後風暴將至?

「以錢炒錢」的錢,竟然達到了100萬億。

對此,央行決定痛下殺手,重典治亂。近日,一則「一行三會將發布史上最嚴資管新規」的朋友圈消息甚是吸引眼球。據多家媒體報道,一份名為《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在草擬中,一場涉及100萬億資金的大變局即將到來!

據「財新」報道,目前全口徑的資管行業規模達到了100萬億,其中包括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等的資管業務51.79萬億元、保險業資管1.65萬億元、信託資管18萬億元、銀行理財大約29萬億元等。當然,這其中涉及到通道類業務的重複計算。

所謂的資產管理業務,是指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資產管理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試行辦法》的規定與客戶簽訂資產管理合同,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證券及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管理服務行為。

簡單點說,就是一些客戶把一些自己的資金委託給一些金融機構,讓機構幫自己進行投資理財,本質上就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

而我們常見的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券商資管計劃等,其實就屬於資產管理產品的範疇。

二、央行嚴管「資管產品」意味著什麼?

第一,這意味著,新的金融監管體系呼之欲出,設立跨行業的「宏觀審慎監管」部門勢在必行。

目前的金融監管體系是「一行三會」,一行,就是人民銀行(簡稱「央行」,昵稱「央媽」)。目前周小川是以政協副主席身份兼任央行行長,所以央行其實有點比「三會」高半格的意味,未來或許會成為慣例。央行除了制定貨幣政策,也有市場監督職能。

三會,就是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三個正部級部門。他們的設立邏輯,是此前的金融分業經營。現在市場越來越複雜,呈現多業融合的格局。所以,原有監管體系必須改革。事實上,此前「三會」在資管產品上各管一段,不僅不太會加強管理,反而可能競相給自己管理的企業「謀福利」。

高層似乎比較青睞英國創立、在澳大利亞成功實踐的「雙峰監管模式」,也就是在財政部之外,只設立三個機構:制定貨幣政策的央行、跨行業監管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管局」(主要防範金融風險)和「證券和投資委員會」(主要保護投資者、消費者權益)。

央行這次牽頭制定資管新規,乾的就是「審慎監管局」的工作,此前沒有這樣機構來履行這一職能。2017年,很有可能是金融監管新體制的揭幕之年。

如果保留三會,三會的宏觀審慎監管職能勢必被央行拿走;如果設立專門、獨立的「審慎監管局」,三會模式必將被打破。

第二,資管新規出台,意味著金融去槓桿,對資產價格意味著利空。

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央行表外業務將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管理趨嚴;在這個基礎上,央行牽頭制定新規,降低全社會「以錢炒錢」的熱度,管控其渠道,主要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防範資產泡沫。在央行剛剛公布的四季報里,70次提及了「風險」,16次提及了「泡沫」,可見他們的焦慮程度之高。

過去幾年,資管產品總規模幾乎每年狂增50%左右,顯示出資金脫實向虛的勢頭之猛。事實上,去年「姚員外、隔壁老王、董寡婦、村長老劉」的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再次證明了資本泛濫對實體經濟的破壞作用。

這種玩法顯然無法持續,目前「以錢炒錢」的錢竟然達到了100萬億,這個勢頭不控制,只能把整個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所以央行出手,是非常及時的。

對於股市、樓市、期市、債市來說,這當然是短期利空。不過,央行的絞索是慢慢收緊的,給市場留有餘地,以防止引爆風險。由於樓市降溫,資產荒事實上仍然存在。所以,資產價格普漲、大漲的條件沒有了,但結構型、脈衝性的上漲,在2017年還是有可能的。

三、監管來的比想象更嚴資管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整體來看,監管層去金融槓桿、防範金融同業資金空轉的決心已經非常明顯,未來資產管理行業將面臨重新洗牌,從15年下半年開始,銀行理財通過委外途徑進入到債券市場的同業鏈條將受到明顯衝擊,儘管意見正式落地可能會有新老划斷和過渡期的限制,但是去槓桿過程中市場調整不可避免而且會持續較長時間,產品集中清理將對債券市場造成不小的拋壓,建議機構投資者持續關注監管動態,保持謹慎。

目前流傳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對資產管理行業各細分行業提出了統一的監管框架和要求,從政策的高度和整體方向看:

一是,體現了一行三會協調監管的方向,目的在於減少由於各條線監管政策不一致帶來的監管套利;

二是,監管政策的嚴格程度或超過市場預期,特別是對於禁止多層嵌套、禁止資金池業務、打破剛兌、風險準備金管理等領域,將對現有資管行業規則造成較大衝擊;

三是,《意見》的具體出台和落實需要時日,但是監管決心明確,且不惜付出相應的成本;

四是,監管的目標依然在於清理金融體系多層嵌套、降低金融槓桿、打破資產管理行業剛兌、引導資金脫虛向實;五是,監管涉及資產管理行業的重塑,持續時間會較為漫長,對各類業務開展方式、機構的合作模式都會有根本性的影響。

從此次具體的監管要求看,以下幾點值得大家特別關註:

(1)禁止表內資管業務,打破剛兌。

《意見》明確指出資產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開展資管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風險時金融機構不得以自有資本進行兌付。目前除銀行理財由明確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外,其他資管產品名義上均為表外業務,但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很多機構出於聲譽風險考慮,還是在進行產品的剛兌。儘管監管多次指出要打破剛兌,但是具體操作過程中仍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禁止資金池操作

,要求每隻資管產品與所投的資產對應,做到每隻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的「三單」管理,不得開展滾動發行、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特徵的資金池業務。目前很多券商、信託的委外產品均符合資金池業務的特徵,新發集合類產品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限制。實際上銀行理財產品大部分是依靠資金池模式運作的,如果嚴格按照「三單」要求進行管理,部分銀行理財規模將萎縮。

(3)統一資本約束和風險準備金管理。

金融機構按照開展資產管理收入的10%計提風險準備金,風險準備金餘額達到產品餘額的1%時可以不再提取。這與此前銀行理財徵求意見稿的要求類似,實際抬升資產管理業務資金空轉的監管成本,壓縮利潤空間倒逼金融機構主動減少套利業務規模。

(4)統一槓桿要求

,公募產品槓桿率140%,私募產品200%,結構化產品按照債券型、股票型、其他類型槓桿倍數分別為3倍、1倍、2倍。這與去年保監會、證監會已公布的槓桿管理水平類似,此次從央行層面統一監管,減少了不同資產管理機構的套利空間,例如過去信託開展股票型結構化產品的槓桿比例相較其他資產管理產品有一定優勢,此後產品間的套利空間會消失。

(5)禁止多重嵌套

,除FOF、MOM外,不允許資管產品投資其他資管產品。本條規定相對以往針對銀行理財投資特殊目的載體的監管要求都更加嚴格,直接針對目前的銀行同業鏈條和委外業務進行限制,後期投顧類業務、FOF和MOM業務需求將不斷提升。

(6)限制通道類業務

,不得通過通道業務為其他資產管理機構提供擴大投資範圍、規避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這與近日上海銀監局排查同業通道業務的舉動不謀而合。

(7)控制風險集中度,即「雙十限制」。

單隻資產管理產品產品持有一家機構發行的所有證券市值不得超過該理財產品餘額的 10%;全部資產管理產品持有一家機構發行的證券市值或證券投資基金,不得超過該證券市值或證券投資基金市值的 10%。

四、四天後央行又有新動作?

日前有報道稱,央行正考核2016年度銀行信貸支農支小情況,滿足條件者可繼續享受優惠準備金率,不滿足定向降准標準則不能繼續享受優惠準備金率。

這話一出,讓市場興奮了一把,股市、商品、國債期貨齊齊上漲,你以為這是「定向降准」,央行只是例行公事,而市場卻當作意外之喜。

不過,21日央行正式回應「定向降准」標準,稱大多數銀行滿足降准標準,將於2月27日實施。

此前,央行的一次悄悄地「加息」行動,也讓各界炸開了鍋,但是,大夥放心,我們遇到的是「假」加息,雖然這會令中短期貨幣政策偏緊,但卻不會導致長期貨幣供給的收緊。

「加息」之所以要打上引號,是因為這裡的加息不同於通常意義上央行直接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而是央行定點或者在特定環節將利息抬高。

俗稱:非典型「加息」,唉,小編想說的是,不怕光明正大的加息,就怕非典型「加息」,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松也不緊,保持中性態勢,下一步走勢最難判斷,不過,這也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大起大落不利於經濟的平穩發展,但是現在的通脹率很高,加息對富人來說是好事,對窮人來說壓力更大了。

央行連續上調利率,但是存貸款加息概率小,在這種情況下,身邊的朋友不建議存定期,可是我這保守的性格實在不太相信理財產品,老百姓的錢到底要不要存到銀行啊?

小編覺得:此次利率上行絕不是國內經濟情況的需要,總體看來,目前央行不適宜提高利率,那為什麼央行還要提高利率?可能更多的考慮在於希望人民幣升值。

可以說我們是被動加息,美國加息了,為了防止人民幣貶值,我們不得不加息,房地產暴漲,實體經濟下滑,不得不加息防止資金「脫實向虛」、「以錢炒錢」。

央行在今年一二月份連續提高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就是為了給商業銀行傳遞這樣一個信號:今年我不會再放水了,你們悠著點,別不斷投放信貸,不斷加槓桿。

撐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小編真想說句:泡沫太多了,鈔票惹的禍!散戶當心上套,其實,央行已經為後期貨幣政策指明了方向。

「穩健中性」成大方向,包括明確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突出強調防控金融風險、提出「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

那麼,2017央行加息的概率有多大?目前CPI出現抬頭,有人開始議論央行加息動向。

不過小編覺得加息不能亂來,牽一髮而動全身,往大處想將影響國家順利去產能、去槓桿順,往小處想將影響個人的資產結構和資產價格。

隨著通脹逐漸高企、外匯儲備規模正在下降以及受到因美聯儲加息導致資本迴流的影響,央行會被迫在年內加息一次。

一點風吹草動,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房價會降么?

1、首先,不要懷疑調控的力度和決心,有100種方法讓你待不下去。

2、其次,不要懷疑長遠上房價是上漲的,不說多,未來10年,貨幣超發,土地財政不變,現在錢不值錢,只有房子才能幫你保住財產升值的局面,很難改變,沒得選。

3、房價漲漲跌跌,沒有永遠的漲或者跌,能靠倒騰房子財富翻番的只有2種人:第一種:選對城市和區域一直買一直買,靜靜用房產證打摜蛋。第二種:365天都在跑盤,找筍盤,不停買賣,快速周轉,每次賺十幾萬,但是頻率高。

雖然普通人對央行收緊貨幣的行動感受還不太明顯,不管怎樣,央行已經給了態度,剩下的只能我們自己去消化,給不給錢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央行還愛不愛我們。

在加息的背景下,分散投資是相對好的選擇,即不把資金全部集中在某一類型的投資品種上,多元化投資,滿盤皆輸的概率會小很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