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獨生子女的大腦構造異於常人

科學家發現,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不僅存在行為差異,連大腦發育也不一樣。大腦掃描發現,二者的灰質體積存在差異。這是首次有神經學證據證明,行為差異與大腦結構變化存在關聯。

通常,人們認為成長過程中沒有兄弟姐妹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及性格特質,使他們更加自私,不願與同伴分享。曾有研究支持了人們的部分觀點。但也有研究表明,由於單獨撫養,獨生子女可能具有認知方面的優勢。

如今,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 303 名大學生——其中,大約半數為獨生子女,另外半數為非獨生子女。研究人員為他們進行認知測試,以測量其智商、創造力、性格。此外,他們還進行了大腦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發現,兩組研究對象並沒有表現出智商差異,但獨生子女更具思維靈活性——這是創造力的重要標誌。不過,他們的宜人性卻較差——「宜人性」是大五人格之一,其餘四項為外傾性、情緒穩定性、開放性、盡責性。

更重要的是,核磁共振掃描結果表明,二者的灰質體積存在差異。獨生子女的緣上回體積更大——這是頂葉的一部分,與語言感知及加工有關。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獨生子女具有較高思維靈活性存在關聯。不過,獨生子女的其它大腦區域體積較小,其中包括內側前額葉皮質——它與情緒調節有關,如性格和社會行為。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他們在宜人性上得分較低有關。

為什麼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存在這些差異呢?研究人員並未給出確切結論。但據他們推測,獨生子女之所以更具有創造力,可能是由於父母給予了更多時間、寄予了更高期望;此外,獨生子女之所以更不親和,可能是因為家庭成員給予他們過多關注,他們較少接觸外部社會群體,成長過程中的單獨活動更多。

當然,這項研究也存在局限性。首先,參與者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其次,這隻能夠反應某個階段的測試結果。

儘管如此,這依然是首次有證據將行為差異與大腦構造差異聯繫起來。該研究使人們更了解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認知功能及性格差異的神經解剖基礎。雖然仍有大量未解之謎,但家庭環境和大腦結構發育顯然存在聯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