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河南教師讀書會丨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書目:《帶上靈魂去旅行》

作者:畢淑敏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一、 「旅遊」和「旅行」

趙廣:旅遊是帶著眼鏡去看風景,看到的是表象,是外在的美,花花綠綠但缺乏情感;旅行則是帶著心靈去體驗,體驗到的是內涵,是內在的美,簡簡單單卻富裕燦爛!

謝瑞莉:旅遊看的是風景,旅行聽的是內心。有時候非得到了一個著名的地方,才覺得是旅遊,旅行則不同,帶著別樣的心境,一個小樹林,一片楓葉,一簇花海,都可以讓人找到內心的自己。

郝海峰: 「旅遊」重在觀光、遊玩或娛樂,把時間更多地放在了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上。而「旅行」則不同,後者重在帶著目標行走,通過認真觀察,細心琢磨,對所見所聞就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這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行走,較之「旅遊」,層次更深,境界更高!

袁瓊:旅遊是以看景為目的的,旅行是以靜心為目的的,不論去的地方好壞,都覺得是一種享受。旅遊講究目的地是否有名,帶的錢是否夠,是否有好吃的好玩的,而旅行是放鬆心情去享受每一片藍天,每一縷微風。

申娜:旅遊是為了消遣,旅行則是為了靈魂的自由。旅遊以後留給我們的只是疲憊和些許不太完美的風景照,旅行之後,我們會以更完美的姿態繼續下一段人生。

第一季度共讀數目

楊娟:十分嚮往做一個背包客,買一張火車票,去所有自己想去的地方,用心感受與體驗沿途的風景。感受所到之處人們的生活風采,可以讓旅行更加接地氣,更加內涵豐富。

郝海峰:讀畢淑敏的《帶著靈魂去旅行》更讓我對「旅行」有了深入的理解。作者告訴我們:旅行不僅可以欣賞自然風景的美麗,而且可以了解古今歷史的奇妙;旅行不僅可以見識風土人情的獨特,而且可以思考人生百態的理趣;旅行不僅可以感受喜怒哀樂的複雜心情,而且可以領悟生老病死的哲學意義。

二、讓死亡更有尊嚴

郜妍:我印象最深的是《北緯66度》介紹自己在冰島購物經歷而回憶起作者和好友在江南一個小鎮買硯台,老者說:作為一種書寫工具,用硯台研墨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但是作為一種文化傳承,他是不會溺亡的。你剛才說的研墨很慢,我卻覺得好就好在這個慢字。要那麼快乾什麼?慢慢的磨墨,慢慢的想,慢慢的積攢情緒,慢慢地琢磨還有什麼更好的表現方式嗎?

郝海峰:在新奧爾良的一家老年人活動站里,「有一棵樹,一棵假樹,工藝樹,做得很逼真,赭的樹榦,綠的枝條。樹上掛著很多樹葉,當然也都是人造的。每張樹葉上寫著一些字,或者是一幅小畫。這棵樹是老人們共同栽下的,每一位老人都知道自己死後,在這棵樹上會有一個位置,懸挂自己的樹葉。他們會在生前就寫下這片葉子,然後保存在自己的親人那裡。為讓人感動的生死樹點贊,向熱愛生活的老人致敬!

今天晚上共讀海報

袁瓊: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身邊親人朋友的永遠離開,最忌諱看到死這個字,也不願討論這個話題,可是我深知無論多麼不願意,都無法逃避它。

郝海峰:在新奧爾良共有15所這樣的臨終關懷醫院,共幫助了25萬死者在家中從容地離去。讓死亡回歸家庭,讓瀕臨死亡的人,享有最後的安寧與尊嚴。他們將在自己的家裡和親人的包繞之下,平靜地遠行。

李愛紅 :等到經歷太多的的生離死別之後,死亡不再是一件沉重的事,臨終關懷讓人坦然平靜地面對生命的終結,就好像一棵樹挽留不住一片葉的飄逝——安詳平靜。

郜妍:我們人類無時無刻不思考著死亡所給人們帶來的恐懼。還有一種說法叫「壽終正寢」,其實想想面對如何死亡的方式也是一種尊嚴的考驗。可是人們在面對老年人生病住院這件事情上,總是覺得科學可以讓生命的生理機能得以延續,而忽視了他們心理承受的痛苦。儘管明白這些道理,可是當我們面對身邊的老人生病,醫生建議住院,依舊不會從他們的心理舒適度上考慮吧。

李愛紅:也有很多病人願意待在醫院裡,依賴醫生、藥品等等,好像離這些越近,自己的生命就得到了某種保障,那是對生的留戀,分分秒秒地抗爭。也有看開看透的病人,不願讓他人看到自己最後的憔悴虛弱甚至死亡籠罩的死寂沉悶,而選擇在熟悉的環境里,在親人的陪伴下走最後一程。但很多人會給與病體上無微不至的照顧,卻無法給與精神上的呵護和寬慰,這時候,專業而人性的臨終關懷會對病人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死亡恐懼起到了緩解作用,必然的,人人都有的,有尊嚴地離開也是一種勇敢。

三、帶上靈魂去旅行

申娜:帶著靈魂去旅行,去親近下除了課本除了工作除了賺錢之外的娛樂。在晨光熹微的早上起來跑步,去看那掛著露珠的花!帶著靈魂去旅行,在陽光溫和的下午,靜靜坐在水邊,自己的心情也會跟著溫和。愁緒滿懷的時候,來一場旅行,去看看大海,把滿懷的愁緒都丟在海里,重新做開心的自己。喪失鬥志的時候,穿上運動鞋,背上背包,去山頂看一次山景,別讓自己忘了攀登的味道。沒有目的,有的是心靈的自由與放鬆!

趙廣:「帶上靈魂去旅行」是一次心靈的放飛,是在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靈性與理趣,人與自然的完美交融,是人性的一次純粹的回歸!身心合一,靈魂深處的探尋!

郝海峰:如果說旅遊是第一境界;旅行是第二境界;帶上靈魂去旅行就是第三層境界。旅行要做好準備,身體方面,第一,是時間。第二,是放下憂愁。第三,是活在身體的此時此刻,精神方面,要記得帶上自己的靈魂,無論你到哪裡,都不可須臾離開。

郜妍:旅行是對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走的遠,想的開,放下思想壓力,來一次身心的洗滌。旅行回來,將是一個全新的你。

河南教師讀書會logo

郝海峰:「據說古老的印第安人有個習慣,當他們的身體移動得太快的時候,會停下腳步,安營紮寨,耐心等待自己的靈魂前來追趕。有人說三天一停,有人說七天一停,總之,人不能一味地走下去,要駐紮在行程的空隙中,和靈魂回合。而一次絕佳的旅行,自然是身體和靈魂高度協調一致,生死相依。好的旅行應該如同呼吸一樣自然,旅行的本質是學習,而學習是人類的本能。

李愛紅:畢淑敏是位很擅長觀察思考的作家,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讓她對平凡生活中的人和事有獨特的感悟和體會。她的文章不深奧,也沒有故弄玄虛的套路,她在行走中打量生活,用柔軟的心靈去描述生命,我們好像空前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卻陷入疲憊茫然地找尋,其實——隨性就好。

張愛敏:帶上靈魂去旅行!輕裝簡從,無所羈絆,靜靜地看風景,靜靜地聆聽內心的囈語,靜靜地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與自得。

劉敏:現實的忙亂中,總感覺靈魂無地安放,只有在一段路上的行程中,在一重山一重水的行程中,才會讓自己的靈魂棲息,那樣從容,不再飄蕩。有時候感覺,靈魂需要放逐,只有在與現實的剝離中才能找到自我的完全回歸,才真正會獲得一種輕鬆,一份自在。

郝海峰:感受著作者字裡行間滲透的對生活的熱愛,對文化的探究,對理想的追求,對祖國的愛戀,對生命的敬重,對死亡的哲思,對未來的憧憬。其實,旅行也是一種心靈的閱讀與感悟,閱讀也是一種心靈的旅行和思考。我們行走在旅行或閱讀的路上,要且行(讀)且思,才能心有所悟!

河南教師讀書會

henanjiaoshidushuhui

河南教師讀書會,由教育時報社發起,成立於2009年,目前有省內外會員800餘名。讀書會倡導「讀書為己、私享匯智」,一起讀書與成長。是教師,愛讀書,就可無門檻進入。目前,每周五晚8點在QQ群(67643920)共讀一本書進行中。歡迎單位名+敲門加入,進去后或旁聽、靜思,或跟讀、主講。我們在書鄉等你。

覺得不錯,請點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