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日本核污染區食品有多可怕?

原標題:日本核污染區食品有多可怕?

摘要:「日本核污染區食品驚現:很多你們愛吃的都在列」「涉嫌銷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網上商家初步統計已達13000多家」……隨著央視「3·15」晚會的曝光,日本核污染區食品安全事件持續發酵。值得注意的是,6天前的3月11日,正是福島核事故6周年之際。令外界頗有疑惑的是,福島核事故已經過去6年,為什麼食品安全卻無法保證?來自核污染區的食品會不會造成危害?有多大危害?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多名核電行業人士,試圖揭開迷惑。

44號禁令執行6年未變

一位核電工程師向記者坦言,事實上,環境安全並不意味著食品安全,主要是因為生物本身的富集作用,環境輻射如果被生物富集,就可能變成高強度的輻射,一旦被人食入,就會危害健康.富集作用使得福島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將長期存在,業內對於日本的食品安全也一直持謹慎態度。

中核集團原副總工溫鴻鈞曾表示,一處損壞的核電設施會釋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質,其中一些「壽命短」的放射性物質相對來說危害不大,另一些「壽命長」的放射性物質則要危險得多。這裡的所說的「壽命」,是指「半衰期」,也就是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導致核輻射事件爆發,臨近福島的相關海域、土壤均遭受威脅,隨後,美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確保食品安全,紛紛出台相關法規或條例限制涉及福島及周邊地區生產、加工、運輸相關食品等進入其境內。國家質檢總局也隨即發布了44號公告,禁止進口日本核泄漏地區福島縣、群馬縣等12個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

多位核電業內人士指出,到目前為止,質檢總局相關禁令並沒有發生任何變更,相比較,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則在不斷放寬對日本食品的禁令。對食品安全一直採取的是比較保守的決策,最大程度保障國民健康,但並不是說這些來自禁令區域的食品就一定是「毒藥」。

尚需權威機構佐證或檢測

央視報道提及的核污染區域產品,其源產地的確來自相關禁令地區。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外界其實更擔心的是這些產品是否通過不法手段生產,大眾應理性對待,不能完全肯定說沒有問題,但也不必過度恐慌和擔憂。

事實上,核污染區食品和核污染食品並非一個概念,前者是來自核污染區域的食品,但是否被核污染以及是否含有對健康有害的放射性物質尚需權威檢測,後者才是指的真正被核污染對人體有害的食品。

業內一致認為,一方面,從法律角度而言,國家明令禁止的卻引進已經違法,無論是否受到核污染;但另一方面,來自核污染區域的產品本身有沒有被污染,會不會造成危害,危害有多大?權威部門需要闡明,也需要相關檢測數據去佐證,這也是公眾最為關注的。

前述核電工程師向記者解釋稱,一般所謂的食品的放射性主要涉及到內照射問題,即在輻射安全的過程中,有很多射線可以通過簡易的屏蔽進行隔離,比如常提及的α、β、γ,但預防更多的主要是γ,因為射程長,一下就被擋住了,但內照射環境的生物體中,釋放β和α射線衰變的核素會對生物體造成更大傷害。

「遺憾的是,在目前的常規測量區域,我們其實還是挺難測到。此外,我們目前沒有太多數據去證明這些食品是否危險或安全,也沒有比較適合民用的日常檢測方法。」該工程師坦言。

新華社曾報道稱,福島核事故過去6年,日本大部分地區如今沒有再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的食品和飲用水,目前市場上可購食物的安全性也基本沒有問題。而此前曾赴福島調查的新華社記者也表示,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約50公里的城市,空間輻射水平和東京無異,食品和水定期檢測無虞,但也的確還有民眾為儘可能降低風險,盡量選購產自福島縣外的食材。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徐曉林、副教授佘碩曾撰文指出,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主要側重於食源與生產加工環節,對於此類核事故突發性與非常規污染關注缺乏,相關應對措施也未能覆蓋當地及當地與外界食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忽視流通環節,同時也未能兼顧食品供應鏈及食品貿易安全。未來應該在核電站所在及相鄰區域,建立區域內核物質監控資料庫,同時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全面、科學的數理統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